编辑推荐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成县县城以西十三公里的天井山峡谷内,她犹如镶嵌在成州大地上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记录了历史的真实,展示着书法的魅力,蕴涵着文明的血脉,传承着文化的基因,堪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给后世今人以精神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迪。
内容简介
《西狭颂文化丛书:书画摄影选》是《西狭颂文化丛书》之一。《西狭颂》是建造于公元171年(东汉建宁四年)的一处隶书摩崖石刻遗迹,是中国金石学、文化史、书法艺术的瑰宝。本册主要介绍了近些年来关于《西狭颂》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内容包涵了一百六十多幅与《西狭颂》有关的著名的书法、美术和摄影作品。
内页插图
目录
书法篇
拓片临本
(明)拓
(清)拓
梁启超旧藏
旧拓
清·杨岘
清·王瓘
清·黄易
清·吴熙载
清·何绍基
清·伊秉绶
民国·刘尔炘
民国·伊立勋
创作作品
高二适
范曾
张改琴
翟万益
李胜洪
刘文华
张永基
林涛
赵彦良
马学智
秦理斌
尚墨
申晓君
李恒滨
杨清汀
王青彦
刘九畴
庖步洲
汪廷湖
门世雄
宋宏
翟永华
谢超
王智斌
……
绘画篇
前言/序言
《西狭颂文化丛书》一套6册即将付梓,受编委会委托,我从以下5个方面介绍一下西狭颂文化研究和本书编纂的相关情况,以及个人的一些思考,权为序。
关于《西狭颂》研究的历史回顾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成县县城以西13公里的天井山峡谷中,刊于东汉建宁四年(171年),由当时“从史位”的下辨道(今成县)人仇靖撰文并书丹。摩崖石刻其上为篆额“惠安西表”,额右下方为伍瑞图》,即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等“五瑞”石刻。其左是隶书正文,阴刻20行,385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内容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出身、才能、政绩及率众开辟、整修峡中道路的事迹和评价。后有隶书阴刻小字题名12行,142字,记录了当时参与该工程的武都郡及下辨道一干官员的姓名及身份。《西狭颂》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被书法界称为“汉三颂”。在此峡谷中,还有汉代《耿勋碑》及宋、明、清、民国摩崖石刻20多处。1962年,《西狭颂》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狭颂》形成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穿越千年时空,隐于深山人末识,直至北宋,才引起世人瞩目。北宋至今,《两狭颂》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宋代至清代中期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在其《集古录》中载人《西狭颂》摩崖的有关信息,这是古人有关《两狭颂》的最早记载。同时期的曾巩,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西狭颂》的学者。南宋、明清尤其是清代的金石学家在著述中多有论及。随着宋代《西狭颂》的拓印刊行,清朝诸多著名书法家皆精心临习,滋养书艺。这一阶段,对《西狭颂》的研究,侧重于金石学、书法等方面。同时,对其文学价值,也有了一定研究和客观评价。清代书法家陈奕禧《金石遗文录》载:“汉德、子长奇思横出,制为雄文,运兹妙笔,君臣懿德,并传来骥。”清人工昶在《金石萃编》中赞日:“碑文斐然可颂,书亦方正挺健,出于汉德、子长之手,二仇盖皆深于文学者。”更兼访者不绝,两宋、明、清各代题记遍布《西狭颂》石刻左右,由此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摩崖石刻群。
二、近代、现代研究阶段(清末、中华民国时期)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梁启超在僻帖跋》中,皆有涉及。清人徐树钧在《宝鸭斋题跋》赞日“疏散俊逸”。民国著名方志学家张维,在其《陇右金石录》亦有描述。此阶段,侧重于对〈西狭颂》的考证,对书法的赏析、研习等。由于国家内忧外患,战乱频繁,政权更迭,时局混乱,这一时期总体上对《西狭颂》的保护和研究都未能深入、全面地进行,也没有重要的成果。
西狭颂文化丛书:书画摄影选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