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点亮人生:3—6岁儿童早期阅读与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本书为 3-6岁孩子的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从理论研究到实操指导,体系清晰、内容完整。增强孩子阅读兴趣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奠定孩子终身学习基础。
本书既详细论述了3-6岁儿童阅读的意义、概念、内涵、发展特点、儿童阅读的特质,又清晰地介绍了适合3-6岁儿童阅读的图画书的种类,更具体地提供了亲子共读的方法与多种阅读指导策略;既站在国际视野和理论研究的高度谈论早期阅读问题,澄清各种误解,又通过大量的图片和鲜活的实例,让所述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便于读者理解和操作。无论读者对早期阅读领域的哪些问题更感兴趣,更愿意从哪个角度去阅读该书,都会收获颇丰。
周兢,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获美国康涅狄克学院儿童发展系硕士学位、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任新加坡政府幼儿教育咨询委员会国际委员,2013年任新加坡李光耀双语教育基金会国际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学术著作论文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共11项奖项。近年带领的中国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团队获上海市高等院校优秀教学研究团队奖,主持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2007年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2013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资源。2009年以来,先后获上海市“育才奖”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曾应邀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教育部等地演讲。
PART 1 在早期阅读中促进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
第1 节 认识早期儿童的“阅读脑”
第2 节 理解早期儿童的“阅读眼”
第3 节 增强早期儿童的“阅读耳”
第4 节 培育早期儿童的“阅读手”
PART 2 帮助儿童建立自我成长机制的图画书阅读
第1 节 图画书与儿童的自我成长机制
第2 节 告诉我“我是谁”——图画书与儿童的自我认知
第3 节 谁能了解我的悲与喜——图画书与儿童的情绪管理
第4 节 怎样做才是对的呢——图画书与儿童自我管理
PART 3 帮助儿童建构社会关系的图画书阅读
第1 节 图画书与儿童的社会性成长
第2 节 图画书与儿童亲子关系建设
第3 节 图画书与儿童同伴关系构建
第4 节 让孩子在阅读中发现与成长
PART 4 帮助儿童架构认识世界彩虹桥的图画书阅读
第1 节 儿童从阅读科学知识类图画书走向认识世界
第2 节 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理解需要关注哪些要点
第3 节 帮助3-6 岁儿童选择合适的科学知识类图画书
第4 节 指导3-6 岁儿童阅读理解科学知识类图画书
PART 5 支持儿童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指导策略
第1 节 3-6 岁儿童自主阅读能力的内涵
第2 节 儿童自主阅读能力培育的指导原则
第3 节 支持儿童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指导策略
PART 6 拓展儿童阅读理解过程的指导策略
第1 节 正确看待学前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
第2 节 在共读中支持儿童图画书的理解过程
第3 节 帮助孩子在阅读中拓展理解内容经验
PART 7 提高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指导策略
第1 节 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学习早期读写
第2 节 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第3 节 促进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
附录
图画书与儿童亲子关系建设
亲子关系是儿童两大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婴幼儿时期非常依恋母亲,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对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向低龄儿童的图画书有着特殊的题材选择,其中“父爱母爱”“家”等主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1. 多姿多彩的爸爸妈妈形象——“为什么喜欢《我妈妈》?”
以母爱为主题的图画书丰富多彩,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图画书《我妈妈》的作者是英国蜚声世界的图画书大师安东尼·布朗,他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用有趣的比喻来描述妈妈,呈现出一个具有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的全能妈妈形象:魔术师、歌唱家、天使、舞蹈家、超人……当然生气的时候也会像狮子一样吼叫。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称共同叠加出一个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慈爱妈妈形象,所以才有最后的“你知道吗,她也爱我,永远爱我”的升华。
被称作“最受欢迎的母子共阅图画书”《逃家小兔》,整个故事是在一场游戏色彩的对话中展开的:小兔子说要变成小鱼,妈妈说那就变成渔夫;小兔子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妈妈就变成园丁;小兔子要变成小鸟,妈妈就变成树,好让小兔子飞回家……最后,妈妈张开双臂抱住打算回家的小兔子,并给了小兔子一根象征着母爱的红萝卜。
《我妈妈》中有一个画面是妈妈发怒——像狮子一样吼叫,而《大嗓门妈妈》从头到尾是发脾气大吼大叫的妈妈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场冲突,故事用夸张手法描述妈妈的吼叫声太大了,以至于把孩子震得四分五裂:身体掉进海里,翅膀迷失在热带森林,双脚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大嗓门妈妈不怕辛苦,立刻奔到这些地方去找到小企鹅的各个部分,重新缝合在一起,还非常温柔地说了“对不起”。孩子们一定都有一个有时候会大吼大叫的妈妈,也一定会从故事中感受到妈妈的歉意和温柔,原谅妈妈的大嗓门。
孩子们阅读关于妈妈的图画书,会有怎样的阅读反应呢?也就是说,阅读怎样影响他们的情感世界呢?笔者曾与一位6 岁女孩讨论图画书:
问:你最喜欢哪些图画书?
儿童:……《我妈妈》,还有……
问:为什么喜欢《我妈妈》?
儿童:好玩。(笑,感叹)妈妈好伟大啊!
这位小读者解释自己为什么最喜欢看《我妈妈》,因为看了书之后觉得“妈妈好伟大啊”!孩子们从图画书中全面认识有时温柔、有时大吼大叫的妈妈,唤起平时与妈妈相处时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前述图画书的功能之一是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有时情感是作为一种认知性的内容出现的,图画书提供情感信息系统——使得幼小儿童识别和感知情感,帮助他们认识家庭成员,从故事中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激发对父母的爱,对长辈的亲近与信赖。
图画书《我爸爸》与《我妈妈》为同一系列,具有同样的叙事结构与叙述风格,故事中的爸爸幽默滑稽、温情可爱。图画书《我家是动物园》中,爸爸的形象是孩子们取笑的狮子,迥异于传统的“威严刻板”的父亲形象。芭贝·柯尔的《我的爸爸真麻烦》表现的是顽童般的父亲,以父亲为主题的作品凸显了“游戏精神”,父子间呈现为亲密的游戏伙伴关系。
对中国当今很多孩子来说,家庭生活中更为可亲的是爷爷奶奶,以祖父母为主角的图画书唤起孩子们亲切的体验。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中,以祖父送的一个礼物的变化为线索,遇到任何问题,孩子都深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描述的是对亲人无比的信赖和依恋。以祖父母为主题的图画书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有着特殊意义。
2. 无所不在的“家”——“香软的面包与温暖的家”
有些作品以“家”为主题。如图画书《云朵面包》,是关于家的故事:大清早小哥儿俩摘到了落在树上的一朵小白云,妈妈把小白云和牛奶、白糖等一起揉成面团,放进烤箱烤成面包。云朵面包除了柔软、香甜,吃了还可以像云朵一样在天空中飞。小哥儿俩吃了云朵面包便轻松地飞出去,给以免上班要迟到而没有来得及吃早饭的爸爸送面包。爸爸吃到了云朵面包,结果爸爸也飞了起来,飞越交通拥堵的城市,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中。故事明着写面包,实际上是家人相爱的故事:准备早餐的妈妈爱着家人,上班的爸爸爱着家人,给爸爸送面包的小哥儿俩从小就知道关心家人。面包的香香软软,令人联想起家的温馨温暖。图画书《停电以后》中,家人各忙各的,突如其来的停电打破了常规状态,大家发现原来家人可以一起做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停电以后》借助画面的力量,用对比的手法告诉小读者家庭生活的奇妙有趣。
“家”的元素在图画书世界中无所不在。比如《团圆》,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赶回家中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书中的爸爸回家时给妈妈和孩子带的礼物,陪家人一起做汤圆,给孩子的好运币,以及爸爸在家时修补门窗等情节让孩子体会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图画蕴含了比文字更多的信息,如画面上温馨的木房子里,一家人在温暖的烛光下围在一起快乐地吃着晚餐;小妹妹的出生从未被提及,画面中可以看到不断长大的妹妹,有一页是妹妹用心爱的布娃娃安慰哥哥,表现了家人间的相亲相爱。《爷爷一定有办法》运用了非常特殊的设计——双体故事,老鼠一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富裕。一方面,隐含着故事中约瑟外套的答案;另一方面,小老鼠一家的幸福生活与约瑟家的温馨快乐交相辉映,加深了主题的表现。
3. 家人间关系是情感关系——“白猫为什么重要”
图画书《活了100 万次的猫》讲述了主人公前后鲜明的变化: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之前对死一点儿也不在乎,而在白猫死后却哭了一百万次,而且再也没有活过来!这个强烈的对比容易引发小读者的思考——为什么白猫这么重要呢?
有一只100 万年也不死的猫。
其实他死过100 万次,又活了100 万次。
他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
有100 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
有100 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了。
可是他连一次也没哭过。
故事中的猫,曾经是是国王养的猫,它很讨厌国王,之后死在激烈的战场;曾经是水手养的猫,它很讨厌大海,之后淹死;曾经是马戏团魔术师养的猫,它当然也很讨厌马戏团,之后意外死亡;还有曾经是小偷养的猫,是孤独老婆婆养的猫,是小女孩养的猫,无一例外,猫死的时候,主人都痛哭一场,但是猫自己对死一点儿也不在乎。
然而,事情发生了变化:
有一次,猫不是任何人养的猫了。它是一只野猫。猫第一次成了自己的主人。
……
猫从此就一直待在白猫的身边了。
白猫生下许多可爱的小猫。猫再也不说“ 我可是活了100 万次……”的话了。猫喜欢白猫和小猫们,已经胜过喜欢自己了。
小猫们逐渐长大了,一只只离开了它们。现在的猫希望能和白猫永远、永远地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白猫躺在猫的身边,安安静静的,一动也不动了。猫第一次哭了,从晚上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整整哭了100 万次。
猫再也没有活过来了。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叙事清晰,没有晦涩难懂的语句,孩子能够理解故事中的猫从爱自己到爱他人的变化,认识到家人的珍贵。以家为主题的图画书,常常涉及亲人去世的情节,给孩子生命及死亡的思考。《活了100万次的猫》中,作者用一只猫的故事启发小读者对生命的追问:为什么猫活了一百万次最后却再也没有活过来?每则故事所传达的绝不是表面炫丽的文字或情节而已,重要的是每则故事背后都蕴含了对生命的爱与期待。什么是真正的生命?这是孩子们从小不可避免地去探究的问题,而文学天然地肩负起提供答案的使命。孩子从《活了100 万次的猫》的故事中能够感知生命的神圣,认识开始朦胧地体会生命的价值存在于最朴素、最深刻、最真挚的“爱”中。
前言
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孩子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但亲子共读重要性却不容忽视。亲子共读能激发孩子对书籍的喜爱,能让孩子在与成人建立亲密互动关系时,发展读写能力。阅读大大扩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世界,让孩子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情境下,学习友谊、解决冲突和问题。不仅如此,大量的研究还提供了丰富的证据:阅读能够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词汇、语法的正确使用,讲故事以及解释事物的能力。和成人一起阅读,儿童能有机会获得知识,去理解人们的行为、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明白事物运行的规律、知道人们应该如何表现得体。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延伸了儿童好奇心的领域,大幅度地提供了很多除了阅读无法学习到的知识。
亲子共读强调了一个容易被人们遗忘的事实:读写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我们可能会认为,优秀的阅读者是那些蜷缩在角落里,与一本书独处的人。确实,很多优秀的阅读者经常会这么做。但那些最优秀的阅读者,通常把读书看作一次对话的机会——与作者对话、与作者描绘创作的角色对话。最好的阅读者不仅阅读书籍,他们更审视书籍。我们并不是为了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书籍中描述的一切而学习阅读;实际上,我们阅读的目的,正是为了批判、评价和质疑小说家们设置场景的可靠性,质疑记者们陈述事实的准确性。这些质疑、求索、批判和评价的过程,正是亲子共读的重现。家长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觉得他为什么在哭……这些问题促进孩子们对图画书的理解,形成互动式的阅读。很快地,孩子开始能自己讲述故事,甚至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年幼的孩子在与成人的亲子共读中,了解了一个深刻的真理:“阅读”的核心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
亲子共读时的社会性互动,为解决阅读理解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从书本中获得学习的能力,做好了铺垫。在今天这个复杂、全球化、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们所知道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来自阅读。在一个更简单的世界里,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需要知道的,并向他们展示生存所必需的能力。在如今的世界里,我们已不能这么做,为此,我们要确保孩子掌握了足够的阅读能力,能从阅读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互动的形式来处理文本,准确地说,就是那些高质量的亲子阅读中成人可以使用的策略: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大声朗读之后,向孩子提问以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鼓励孩子去猜测和预测故事,主动引发孩子的评价和预估。甚至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词汇或汉字的低龄儿童,亲子共读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深刻、复杂的内容。
凯瑟琳·斯诺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国际著名儿童语言与阅读发展教育权威专家,前美国教育学会会长
点亮人生:3—6岁儿童早期阅读与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