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

中公版·2018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事业单位考试
  • 陕西省
  • 2018年
  • 公共基础知识
  • 辅导教材
  • 中公教育
  • 高频考点
  • 速记
  • 招聘考试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153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6030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3
字数:187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专为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量身打造,严格依据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和真题编写,涵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重难点,符合考试难度。每一部分设置了“内容导读”,在重要知识点处标注下划线,还对知识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等,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考生减少复习阻力,方便考生把握重点,夯实理论基础。而且本书便携易带,方便考试随时复习,是考生临阵磨枪的“磨刀石”。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根据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及真题的考查特点及范围,我们将本书体系分为九个部分,省情与国情、事业单位概况、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公文与学术论文写作、人文历史、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我们每个部分都以精练的语言呈现核心的考点。减少考生对“内容多”“篇幅长”的学习顾虑,使考生能真正把握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的内容,做到成竹在胸,为考生的实战奠定基础。

目录

第一章陕西省情概况(2)
一、地理环境与资源(2)
二、历史人文(3)
三、建设“三个陕西”(6)
四、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6)
五、重要城市简介(7)
第二章国情概况(10)
一、我国的自然环境(10)
二、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12)
三、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15)
第一章事业单位概述(18)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18)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18)
三、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19)
第二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19)
第三章事业单位改革制度(21)
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要点)(21)
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要点)(21)
三、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要点)(22)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24)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伟大胜利(24)
二、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9)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
(31)
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32)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概论(33)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3)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33)
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5)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6)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36)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36)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2)
四、科学发展观(42)
第四章中共中央重要会议精神(43)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要点)(43)
二、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公报(要点)(44)
三、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公报(要点)(45)
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45)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7)
一、哲学概述(47)
二、物质(48)
三、意识(49)
四、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0)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50)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52)
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54)
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55)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56)
一、商品(56)
二、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56)
三、价值规律(57)
四、资本(57)
五、剩余价值(58)
六、利润和平均利润(58)
第一章市场经济(60)
一、市场经济体制(6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0)
三、我国经济建设(61)
第二章微观经济(63)
一、市场体系(63)
二、市场机制(64)
三、市场结构(64)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65)
第三章宏观经济(65)
一、国民收入核算及国内生产总值(65)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66)
三、宏观调控目标(66)
四、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66)
五、货币政策(67)
六、通货膨胀(67)
七、通货紧缩(68)
第一章法理学(70)
一、法的特征(70)
二、法的作用(70)
三、法律关系(70)
四、法的运行(71)
第二章宪法(71)
一、国体(71)
二、政体(72)
三、其他基本制度(72)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2)
五、国家机构(73)
第三章主要实体法(74)
一、行政法(74)
二、民法(77)
三、刑法(85)
四、经济法(92)
五、商法(97)
第四章主要程序法(99)
一、民事诉讼法(99)
二、刑事诉讼法(103)
三、行政诉讼法(106)
四、仲裁法(108)
第一章公民道德概述(110)
一、公民道德规范(110)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110)
第二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111)
一、社会公德(111)
二、家庭美德(112)
第三章职业道德(112)
一、职业道德概述(112)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113)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116)
一、公文概述(116)
二、公文的特点(116)
三、公文的种类(116)
四、公文行文规则(117)
五、公文格式(119)
第二章公文处理(122)
一、公文拟制(122)
二、公文办理(123)
三、公文管理(123)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125)
一、决定通知(125)
二、公告通告(126)
三、报告请示(127)
四、函意见(128)
五、通报批复(129)
第四章学术论文写作(130)
一、学术论文概述(130)
二、学术论文的选题与提纲(132)
三、学术论文的写作与修改(133)
第一章文化常识(136)
一、中国文学(136)
二、外国文学(144)
第二章历史常识(148)
一、中国古代史(148)
二、世界近现代史(152)
第一章高新技术(158)
一、通信技术(158)
二、计算机高新技术(159)
三、新能源技术(159)
四、生物工程技术(161)
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161)
第二章生活常识(163)
一、物理常识(163)
二、化学常识(166)
三、生物常识(169)
四、医学常识(173)
五、安全常识(174)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76)
一、计算机发展史(176)
二、计算机组成(176)
三、计算机网络(177)
四、Word2010(177)
五、Excel2010(178)
第四章环境与环境保护(180)
一、环境概念与环境问题(180)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183)
三、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185)
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87)
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18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92)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省情与国情
  省情与国情部分在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中所占比例不大,试题难度较小,主要以识记型题目为主。本部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我国国情及陕西省的地理历史、人文社会等基本概况的了解。
  在复习时,考生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熟记,如: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份、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陕西省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
  第一章陕西省情概况
  一、地理环境与资源
  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
  地形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
  气候特征:陕西位于西风带内,地面高低压系统活动频繁,东亚季风环流显著,冬夏风向不同,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冬寒夏热,春旱秋涝时有发生,夏季降水丰沛,雨热同季,但有时也发生伏旱。
  2.自然资源
  水资源: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主要特点为山地多而川原少。
  动物资源:陕西野生陆生脊椎珍贵动物众多,其中珍稀动物69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1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旅游资源
  陕西省有72座古代帝王陵墓,有佛教名刹法门寺、道教圣地楼观台、唐僧玄奘翻译佛经和讲授经典的大慈恩寺,还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等。
  境内有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有气势恢宏的黄河壶口瀑布,有古朴浑厚的黄土高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给陕西留下了珍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如延安宝塔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等。
  二、历史人文
  1.历史沿革
  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厚重绵长。100多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是迄今已知最早在陕西生活的古人类。随后的“大荔人”“黄龙人”等古人类在此繁衍进化。距今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著名的仰韶文化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5000多年前生活在姬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姜水流域的炎帝部落,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开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先后共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个朝代在陕西建都。
  2.历史名人
  有西周“制礼作乐”的周公旦,秦代创制隶书的程邈,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及班彪、班固、班昭,关中经学大师马融,唐代大诗人王维、白居易、杜牧,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画家阎立德、阎立本,训诂学家颜师古,等等。
  3.世界文化遗产之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业贸易通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桥梁。丝绸之路整个走向奠定于西汉时期。汉唐两代的丝绸之路一般分为“南道”和“北道”两条路线。陕西省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7处遗产点。
  4.陕西的世界之最
  特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作为世界首座特大断面湿陷性全黄土隧道,秦东隧道全长7684米,已于2008年4月10日19时29分顺利在陕西潼关贯通。秦东隧道的贯通,标志着担负隧道施工任务的中国中铁一局破解了世界性隧道施工技术难题,填补了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空白。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路”:在秦修筑的9条主要“国道”中,出今淳化通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全长900千米的秦直道被誉为古代的“高速路”——为快速集结调动军队和运输粮食等物资用的车马超级专用道路,是可与长城相媲美的边防军事设施。
  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垣中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城,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城。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西安城墙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工程。西安城墙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上最为珍贵的古代货币品类:法门寺地宫所藏玳瑁钱属首次发现,弥足珍贵,是世界最早的纪念币。
  5.陕西民俗文化
  陕西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主要表现在方言源远流长、剪纸巧夺天工、泥塑技艺精湛、腰鼓欢快奔放、民歌或柔或刚、皮影博大精深、社火魅力独特。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多姿多彩、瑰丽奇特的民俗文化。
  (1)剪纸
  剪纸俗称窗花,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纸贴在勾画好的粗线条纸画上进行剪刻的民间工艺美术,在陕西民间有着深远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墙花”“门符”“灯笼花”“喜花”“炕围花”“门帘花”等也是陕西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北剪纸浑厚、纯真、强劲有力、豪迈奔放,以单色剪纸为主。关中剪纸略显粗犷、精而不繁、巧而秀丽。陕南流行的植物纹样,疏密虚实相宜,装饰趣味浓郁。陕西剪纸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剪纸之乡”的有安塞、富县、洛川、旬邑、定边、靖边6个县。《百鸟朝凤》《老鼠嫁女》《王祥卧冰》《二龙戏珠》等剪纸作品名享中外。库淑兰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剪花娘子”。
  (2)泥塑
  泥塑,即用黏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陕西泥塑主要分布在凤翔六营、乾县、蒲城、西安鱼化寨、狄寨、商洛等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除凤翔六营泥塑外,其他泥塑均已失传匿迹。
  凤翔泥塑又称“凤翔彩绘泥塑”“凤翔彩塑”“凤翔泥偶”,主要分布在凤翔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凤翔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塑造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
  (3)腰鼓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安塞腰鼓是陕北腰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数千人。其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安塞腰鼓多在重大节日庆祝、庆典、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活动时间。2006年,“安塞腰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民歌
  陕西民歌根据地域特征和艺术特点分为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和关中民歌。
  陕北民歌种类繁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榆林小曲、陕北套曲等20多个曲种,其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传最广。
  陕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曲种,紫阳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南山竹子》等。镇巴民歌是陕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作品有《拉石头号子》《巴山酒歌》等。
  关中民歌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等曲种。
  (5)皮影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鼎盛于唐代,又称“影戏”“影子戏”,流传于民间,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其唱腔数十种,以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调较为普遍,辅之陕北、陕南及关中各种道情。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游西湖》《哪吒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华县(2015年撤县建区为华州区)是皮影的发源地,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2006年,“华县皮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社火
  陕西社火包括鼓乐、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秧歌、舞龙、舞狮、花灯等。陕北的佳县、洛川、榆林等地称社火为“打社火”“地傩子”,陕南的商南、洛南、商县等地称社火为“花灯会”,关中扮演社火则被称为“耍社火”“耍狮子”“耍龙灯”“耍竹马”等。
  近现代的陕西民间社火活动通常在正月、节日盛会或庙会演出。关中是陕西社火活动最活跃的地区,陕西宝鸡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流行在宝鸡西山地区的知名社火代表有《尿床胎》《天官赐福》《黑三肖搬兵》《点红灯》《寡妇务农》《刘秀才》等。
  
《精选公基要义:2018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 —— 聚焦核心考点,解锁高频知识,助您一击必中! 备战2018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基部分内容庞杂,如何高效梳理、精准掌握?本书正是为您量身打造的理想辅导用书。我们深知,在紧张的备考周期中,考生的首要需求是直击考点、提炼精华。因此,本书在内容选择上,严格遵循“去芜存菁”的原则,聚焦2018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公基”)的核心、高频、必考知识点。 本书特色与价值: 1. 精准定位,直击考纲—— 本书内容编排紧密围绕2018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大纲,重点关注历年真题及考情分析中反复出现的知识模块和高频考点。我们不追求内容的“全覆盖”,而是追求内容的“高命中率”。通过对近几年考试趋势的深度研判,为您筛选出最有可能出现在考卷上的知识点,将有限的复习时间投入到最具价值的复习环节。 2. 结构优化,逻辑清晰—— 公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强但梳理起来难度较大。本书在内容组织上,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简单罗列模式,而是根据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和重要程度,进行科学的划分和重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力求逻辑严谨、层次分明,方便考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3. 提炼精华,速记要点—— “速记”是本书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深谙公基知识点多、记忆量大的特点,因此在内容呈现上,高度重视知识点的提炼和概括。对于每一个重要的概念、理论、法律条文、历史事件等,本书都力求用最精炼的语言进行阐释,提炼出最核心的要义。同时,我们辅以各种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口诀记忆、图示记忆等,帮助考生快速理解、牢固记忆,显著提升记忆效率。 4. 重难点突破,攻克疑难—— 在公基复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容易混淆、或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本书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考生的学习难点,对这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深度解析,提供多角度的解读和易于理解的例证,帮助考生彻底扫清障碍,形成深刻理解,从而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5. 紧扣时政,紧随热点—— 政治常识部分,尤其强调与国家大政方针、时事政策的结合。本书在梳理相关知识点的同时,会融入2017年底至2018年初的重要时事政治,如十九大精神、国家重要改革举措、社会热点问题等,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应用紧密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在涉及时政类题目时,能够准确把握考点。 本书内容精要(不包含完整内容,但能体现本书的侧重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唯物论与辩证法: 物质、意识的本质和关系;物质世界的规律性;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及其方法论意义;认识的辩证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重在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其在分析社会现象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主要手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 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强调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自信的来源与意义。(关注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部分:法律常识 宪法基础知识: 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产生与职权。(理解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性) 民法基础知识: 民事法律关系;法人与非法人组织;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继承等基本法律制度。(侧重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应用,如合同签订、财产继承等) 刑法基础知识: 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刑法的基本原则;常见犯罪的界定与处罚(如盗窃、诈骗、侵犯人身权利等)。(了解基本的刑事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 行政法基础知识: 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基本行政法律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关注政府依法行政和公民权利的保障) 诉讼法基础知识: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证据规则;律师在诉讼中的作用。(了解司法程序,提升对司法公正的认识) 第三部分: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本原理: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数量方法、权变理论等);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理解管理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组织管理: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与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制等);组织文化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关注组织效能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 决策与创新: 决策的过程与方法;创新管理的意义;创新思维与鼓励创新的环境。(理解决策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活力) 公共部门管理: 公共部门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与联系;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应用;危机管理。(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理解其管理模式) 第四部分:人文与科技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诸子百家思想(儒、道、法等);唐诗宋词的代表人物与特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代哲学、历史、地理的主要成就。(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脉络,理解国家发展的艰辛与成就) 世界文化常识: 世界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西方哲学、艺术、文学的代表人物与流派;重要国际组织及其作用。(拓展国际视野,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科技发展前沿: 航天科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医药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能源技术。(关注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领域) 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我国的环保政策与措施;绿色发展理念。(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理解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习建议: 1. 通读全书,建立整体认知: 初步阅读,了解各个知识模块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2. 精读考点,吃透精髓: 针对每一个“高频考点”和“速记要义”,深入理解其内涵,并通过反复记忆达到熟练掌握。 3. 关联记忆,融会贯通: 将不同模块、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形成知识网络,避免孤立记忆。 4. 模拟练习,查漏补缺: 结合本书提供的练习题(如单独的练习册或每章后的巩固练习),检验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 5. 关注时政,灵活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提升分析和应用能力。 本书的编写团队由资深教育专家和多年从事公基辅导教学的一线教师组成,他们深谙考试命题规律,紧跟政策动向,力求以最权威、最精准的内容,为您的公基复习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选择《精选公基要义》,就是选择了高效、精准、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案。我们坚信,通过本书的科学指导,您一定能在2018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以更加自信、更加从容的状态,取得理想的成绩!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装帧和排版设计来看,这本书的设计明显追求简洁和效率,这符合“速记”的主题。大片的留白和清晰的字体,初看之下确实让人心情舒畅,没有那种压迫感。但是,在实际的章节过渡和内容衔接上,我体会到了一种突兀感。比如,从“行政能力测试”的某些逻辑推理小技巧,突然跳到“公文写作规范”的几个关键要素,中间几乎没有平滑的过渡,更像是不同老师在不同时间点分别编写的章节被硬生生地拼凑在一起。特别是对于一些跨学科的知识点,比如涉及到经济学原理与管理学知识交叉的部分,这种生硬的拼接尤其明显,让我感觉知识的内在联系被割裂了。我希望一本优秀的辅导书,即使是速记本,也能在不同模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知识桥梁,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大脑进行高效的联想记忆。这本书的结构更像是一个高效但缺乏情感连接的知识数据库,而不是一个引导人思考的学习伴侣。

评分

我特别关注了它对时事政治和政策法规的收录情况。毕竟,事业单位考试非常注重对国家最新精神和地方政策的掌握。针对2018年的考试背景,这本书对当时的宏观政策导向的把握是比较及时的,列举了一些当时的热点议题。但是,这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这本书的时效性到了今天自然成了一个硬伤,这倒不是苛责一本旧版教材,而是从内容本身的“生命力”角度来评价。更重要的是,在处理这些政策条文时,它倾向于直接摘录原文,或者用非常官方的语言进行总结。虽然这保证了准确性,但对于需要现场快速理解和应用政策的考生来说,阅读效率反而降低了。我个人更偏爱那种能将复杂的政策精神,提炼成几个核心关键词或一句话口诀的讲解方式。这本书的“速记”更像是把原文浓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化再创造”,这使得在考场上需要瞬间提取信息时,我还是需要在大脑中重新进行一次费力的解码过程。

评分

综合来看,这本书在“高频”这个定位上是做到了表面的,它确实帮你标出了那些在往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知识点。但是,作为一本辅导教材,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似乎默认了考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学基础,只需要最后临门一脚的“强化记忆”就能应付考试。对于我这种需要系统梳理薄弱环节的考生来说,它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它更像是针对那些“差临门一脚”的优秀学生设计的冲刺工具,而不是为基础薄弱者搭建学习阶梯的教材。我花了不少时间去寻找那些能真正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应用”的深入解析,结果发现,为了追求“速记”,这部分内容被牺牲掉了。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帮你标记了需要背诵的内容,但它并没有真正帮你“学会”如何去记忆和应用这些内容,最终还是需要读者自己去构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与我期待的一本全面有效的辅导书存在一定的落差。

评分

我之前用过几本不同出版社的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但这次选择《2018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主要是冲着“2018”这个时间点,想着时效性应该会比较强,毕竟考试大纲每年都可能有微调。翻开历史人文部分,我发现它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确实抓住了一些教材中经常出现的表述方式,这点值得肯定。例如,在介绍近代史的某个重要转折点时,它用了那种标准的、教科书式的总结陈词,这对于应对选择题的固定问法很有帮助。但是,这种“高频”的定位似乎也限制了它的深度挖掘。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需要辨析的知识点,比如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思想流派的细微差别,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显得过于保守和概括。它只是罗列了“A是B,C是D”这样的结论,却缺少了对“为什么A是B”的深入剖析。对于我这种习惯于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这种“只告诉你结果不告诉你过程”的速记法,时间久了记忆衰退得非常快。我得不停地回翻,试图在零散的笔记中找到线索,这反而增加了复习的摩擦力。

评分

这本号称“高频考点速记”的教材,我拿到手的时候,满心期待能找到那种直击命脉、看了就能记牢的捷径。毕竟,事业单位的考试内容繁杂,时间又紧,谁不希望有一本能快速提炼重点的书呢?然而,实际翻阅下来,我的感受颇为复杂。首先,从内容编排上看,它试图用密集的知识点和相对简化的表述来追求速度,这在初期浏览时似乎很有效率。比如,在法律常识的部分,它把那些晦涩的法条用更口语化的方式进行了解读,这对于初次接触法律条文的考生来说,确实降低了理解门槛。但问题也随之出现:这种过度的简化,有时会牺牲掉关键的语境和例外情况。我发现,很多时候,一个知识点被拆解得过于零碎,导致我理解了单个碎片,却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那些需要深度理解和逻辑推理的题目,这本书提供的“速记”方法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仿佛是给知识盖了一层漂亮的糖衣,内里的内核却有些空泛。如果考题稍微绕个弯,仅仅依靠这种表层记忆,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速记的框架下,能有更清晰的逻辑导图或者思维链条来串联起这些知识点,而不是简单地堆砌要点。

评分

!!!!!

评分

还不错。就是可惜了没有考成

评分

真心祝福这次考试能通过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质量一般。。。

评分

货运速度快 书的质量相当不错 纸张质量也很好 这次购书非常满意!

评分

真心祝福这次考试能通过

评分

质量还不错啦,还会再来的。

评分

送货速度快,赞一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