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肩负起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激浊扬清的使命,《求是》把“观察与思考”栏目作为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辨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重要窗口,产生了较好的思想理论宣传效果。为更好地迎接党的***,求是杂志社编的《正本清源观万象——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辨析》特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求是》杂志“观察与思考”栏目刊发的文章选编出版,希望它能帮助干部群众正本清源站稳政治立场,把握大势明辨未来发展方向,在**社会思潮中起到立主导、明是非、谋共识的积极作用。
目录
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确立民主政治的中国坐标苏长和
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制度原因张维为
谈谈宪政问题梅荣政
为什么不能走西方宪政之路喻中
认清我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梁鹰
埃及宪政变局带来的启示,郭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汪亭友
从中美比较看中国道路的意义张维为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喻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容置疑胡伟
西式民主在中国行不通田文林
“说”与“做”的悖论钱乘旦——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
改或不改,都很难郭纪——透视西方制度困境
看看西方法治的种种病象周培清高文俭
西式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呈衰退趋势田苗
美国为什么热衷于向世界输出民主?郭纪
从欧洲难民危机看西方民主话语的陷阱陈曙光
难民危机:“颜色革命”结下的苦果吴思科
欧盟“生存危机”与西方制度困境沈孝泉
西方的“空谈误国”症张维为
分裂与动荡:乌克兰难以下咽的“民主化”苦果高飞
如何看待当前欧洲的民粹主义姚遥
西方民主化理论存在致命缺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看看西方民主的当下表现周培清高文俭
西方的制度反思与中国的道路自信张维为
认清“普世价值”的本质
被美化的西方政治文明王天玺
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袁银传
自由主义民主“普世价值说”是西方“文明的傲慢”杨光斌
从国际政治实践看“普世价值”的多重困境张维为
“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制度陷阱侯惠勤
谈谈“普世价值”李文阁
中西方核心价值观有何不同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欧洲难民危机与“普世价值”的困境张维为
以发展权为核心重构人权话语体系常健
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刘书林
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李殿仁
马克思主义岂是历史虚无主义张海鹏龚云
掌握强大思想武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张树军
“虚无”历史就是“虚无”价值张江
对历史的自觉自信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石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倍加珍惜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齐彪
党和人民奋斗史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王均伟
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张明仓洪超印
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高东璐
革命与破坏的考辨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视角刘润为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兼评历史虚无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历史不容虚无于沛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黑白岂容颠倒肖冬松
剥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面纱
剥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面纱陆文强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成绩单”李文
着力提高治理能力切实防止“两个陷阱”黄中平
决不能用新自由主义解构改革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企业制度荆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蔡防
照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是行不通的林毅夫
改革要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刘云川
“国企低效论”辨析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国企改革发展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压舱石肖斌
金融资本主义及其反思周宏
美国推销私有化有何玄机黄卫东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消费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消费主义思潮对文艺创作的冲击及其应对党圣元
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源
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源,毕吉耀张哲人——兼驳“中国拖累论”
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没有道理王文
“中国崩溃论”必将崩溃杨国亮
中国不会成为世界经济的风险策源地荆棘
中国不会发生债务危机李扬常欣
“一带一路”绝非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王义桅
“逆全球化”救得了美国吗?,郭纪
如何看待当前的“逆全球化”思潮杨国亮
中国崛起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秋原
精彩书摘
《正本清源观万象: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辨析》:
研究中国问题,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从概念出发,更不能用所谓西方模式作为标准来衡量我们。而西方宪政是一个被“神化”的概念,许多关于法治乃至政治发展道路的话题,都被这样一个具有特定西方政治法律话语含义的概念所遮蔽,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事实上,西方宪政从表现形式来看,是多元化、多样性的,因为西方社会的政治本身就是多元、多样的,宪政不可能呈现出一个单一的模式。无论是英国的宪政还是美国的宪政,都是地方性知识,都没有普适性。今天,中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大背景下,在强调宪法实施的大背景下,如果认为中国的未来是走西方宪政之路,显然是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误读。这有很深的思维误区,需要结合历史与现实进行澄清。
第一,虚构因果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之所以很快接受了来自西方的宪政概念及其所代表的欧美政治制度中的某些元素,原因就在于:那时的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已经认为只有西方的宪政才能救中国,只有西方的宪政才能让中国富强起来——西方的宪政就像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西方的宪政能让中国富强起来?是因为西方宪政的功效已经得到了验证:西方各国之所以富强,就是因为它们有宪政这个好东西,西方宪政是西方各国富强的根本原因。这样的思维和推理,虽然在近代中国很流行,但严格说来,它是虚构因果关系的产物。在富强与一些人想象的西方宪政之间,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富强的程度都是相对的。一个国家处于相对富强的地位,与这个国家是否有某种宪政并无必然联系。近代中国知识界长期认为英国是最成熟的宪政国家,但20世纪以后的英国,显然不是全球最富强的国家。英国曾经一度是全球最富强的国家,但英国的“完美宪政”并不能维系它这种“最富强”的地位。同样,当今美国的富强也与中国人想象的西方宪政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只能说,某个国家因为技术革命、海外殖民等原因,成功地取得了相对于别国的更加富强的地位,但这绝非是这个国家事先规划了“宪政”并实施了“宪政”的结果。
第二,把特殊作为一般。当今中国知识界的一些人关于宪政的想象,实际上是以西方强势国家作为原型的。譬如,美国有相对典型的三权分立,因此,宪政的一般特征就包括了三权分立;英国一度盛行议会主权,因此,宪政的一般特征就包括了议会主权;英法美诸国在自己的宪法性文件中提出了自由、人权等概念,因此,宪政的一般特征就包括了自由、人权,以及民主、法治,等等。但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经不起推敲或置疑的,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它把某个特定国家在某个特定时期宣扬的某种价值或形成的某种制度当作一种普遍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价值或普适性制度,并没有理论上的依据,是不能成立的。把多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所宣扬的、所形成的各种价值或制度叠加在一起,仅仅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搬运、汇聚、堆积,并不意味着这些价值或制度就可以组合、拼凑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血脉相通的、典型的、标准的“普适宪政”。事实上,这种拼凑而成的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普适宪政”并不存在。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西方各国的宪政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这些国家的宪政也是千差万别,很难定于一尊,更不要说形成一种固定模式了。有鉴于此,我们解读宪政概念时,就有必要注意,现在流行的宪政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把特殊当作一般”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是简单拼凑、物理堆积的产物。
……
前言/序言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质的提升的关键期,整个世界呈现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之际,思想引领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更好地肩负起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激浊扬清的使命,《求是》杂志坚持以立为主、立破并举的方针,把“观察与思考”栏目作为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辨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重要窗口,产生了较好的思想理论宣传效果,彰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发表的重要讲话之多、覆盖之全面、内容之深刻,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面对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加深,我国社会意识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全面营造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弘扬正能量,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向上向善的积极作用。随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开创新局面,我国人民的思想和精神发生了深刻变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求是》杂志作为中央党刊,始终牢记党刊姓党的使命和职责,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在重大是非、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亮明党的主张和观点。围绕干部群众迫切需要解答的真问题,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政治原则问题,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对各种质疑攻击、抹黑污蔑、混淆是非的错误思想和观点,进行有力批驳,针砭要害、揭露本质,在否定谬误的同时,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事实的力量、历史的规律和理论的逻辑,对正确观点进行有力阐扬,坚持以立为主、立破并举,努力用真理战胜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
我们特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求是》杂志“观察与思考”栏目刊发的文章选编出版,希望它如拨开重重迷雾的一把利剑,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正本清源站稳政治立场,把握大势明辨未来发展方向,在引领社会思潮中起到立主导、明是非、谋共识的积极作用。
感谢为“观察与思考”栏目贡献智慧的各位作者。
正本清源观万象: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辨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