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刘晓亮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561094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6699
品牌:阳光博客(sunnbook)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00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从这本书中,能感受到一位爸爸对孩子的用心至纯、用情至深,让人动容。作者不单单是希望教孩子成绩好有出息,更多的是想教会孩子去感受爱、分享爱、学会爱他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而健康地发展;他还给父母们给出了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切实建议,让父母在感动和共鸣中收获教育孩子的心得。

内容简介

  家教无言,润物无声。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独立且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理财能力等,要怎样培养?

  父亲一般是不善于表达的,如果正确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

  ……

  本书是一本"爸爸"所写的亲子教育书,其中不仅有曾国藩、梁启超等教育成功者的教育经验,中外教育启示,更多的是作者立足于实际经验的反思与总结。相比于其他单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指导的教育类书,本书更多了有趣而温馨的家庭故事和浸透了文字的满满的爱,让读者在感动与共鸣中收获教育孩子的正途。

作者简介

刘晓亮

  郑州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媒体工作,做过记者、编辑、活动策划,有七年媒体工作经历。后进入创业孵化器与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服务,喜欢教育与历史,目前定居天津。

目录

前 言 001


01 走出"教育焦虑" 005

006 / 超越"千人一面"

009 / 清华女生的择校观

013 / 考试的意义

016 / 新加坡教育启示

019 / 职业辅导要趁早

022 / 自由发展的孩子最"自觉"

028 / 学二胡&留学

030 / 做一个平凡人


02 孩子的第一"班主任" 037

038 / 父母都是孩子的伯乐

044 / 走进音乐圣殿的荆棘路

050 / 一位出租司机的言传身教

053 / 梁启超:孩子的精神更需要关注

059 / 曾国藩的家教

074 / 兴趣是个"顽固"的家伙

077 / 建立孩子的英雄梦

082 / 盖下"一朵红花"

086 / 别小看动画片

090 / 小大人的大学——社区

094 /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097 / 给学习加点"糖"

099 / 留"研究型"作业

102 / 各国中小学守则里的智慧


03 最好的"家教" 107

108 / 获得爱的孩子才懂爱

113 / 家的味道

116 / 让家变成"游乐场"

119 / 来点"年味儿"

123 / 和孩子一起成为"故事大王"

126 / 亲情,同样需要经营

132 / 孩子需要"非暴力沟通"

136 / 陪伴是最好的疼爱

139 / 别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143 / 家就是"我们在一起"

145 / 手机和孩子,你选谁

149 / "小推车"中的青岛行

153 / 爸爸去哪儿?

159 / 爱的"等边三角传递"

163 / 妥善处理两代人的教育冲突

166 / 100位清华新生的故事


04 受用一生的品格 177

178 / 培养独立

181 / 毅力,比黄金还珍贵

185 / 让孩子懂得分享、合作

159 / 冒险精神:地理大发现

193 / 在独自旅行中成长


05 培养良好的能力 199

200 / "别乱动"="别探索"

202 / 好奇心,上天送给孩子的礼物

206 / 鲸鱼头上顶房子——创新、想象力

209 / "暴力补习"无益于"提高能力"

214 /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适应能力

218 / 社交能力的培养

221 / 芬兰"家庭经济课"

224 / 培养理财能力的四种方法

231 / 互联网时代,孩子需要六种能力

237 / 培养安全意识

241 / 三个女孩的网络安全实验


06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 245

246 / 陪着孩子成长,拥有第二次人生

250 / 你值得为孩子而努力

255 / 为孩子看20本书吧

259 / 困难是一种财富

264 / 你的眼光与勇气影响孩子一生

精彩书摘

梁启超:孩子的精神更需要关注


  提起梁启超,很少会有中国人不知道,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在56年的人生中,他参与过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护国运动,主编过《新民丛报》,文章每发出,"举国读之,若饮狂泉",影响了数代知识分子。梁启超个人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梁启超有很多头衔,是各种"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要说,他还在一个重要的领域,成就巨大,梁启超,还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梁启超如何教育与影响子女,值得家长们学习、研究。

  我们可以晒一下梁启超的家族清单,看看他的家教成果。梁启超一共育有九个子女:老大梁思顺,著有《艺蘅馆词选》,多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老二梁思成,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徽的设计者,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创办了清华建筑系,写出了多部学术著作;老三梁思永,曾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哈佛大学硕士毕业,著名考古学家,将西方考古学方法传入中国,参与了殷墟、龙山文化的发掘;老四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因病早逝;老五梁思庄,就读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基尔大学,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著名图书馆学家;老六梁思达,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老七梁思懿,曾在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学习,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知名社会活动家;老八梁思宁,曾在南开大学就读,后参加革命;老九梁思礼,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中科院院士,领导和参与了我国多个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实验,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这是一份令人惊叹的家族名单,纵观中国与外国历史,像梁启超这样,孩子几乎个个成才的家庭,非常少见。我们还需考虑一个历史背景,当时正是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能把孩子培养成功,更加不易。

  分析梁启超家教成功的秘诀,可以看到,有以下几点突出的地方:

  一、对学业的严格要求。1912年12月5日,梁启超在给梁思顺的信中,要求她学一些宪法、行政法,以及经济学,并要求各门课3月前完成。1923年5月,梁思成出车祸住院,住院期间,梁启超去信,要求儿子梁思成趁住院期间,学习《论语》《孟子》,并将《左转》《战国策》全部浏览一遍,如果还有时间,再读一下《荀子》。

  儿子遭遇车祸,躺在医院病床上,梁启超作为父亲,同样很痛心,希望儿子早日康复。但是,虽是养病期间,他没有放松对儿子学业的要求,让梁思成利用这段时间,多看几本国学书,补补国学底子。这种求学精神,对梁思成日后完成学业,是一种无形的影响。

  二、人生关键时刻的鼓励与指导。1923年5月,梁思成与梁思永兄弟因车祸一同住院,其时,梁思成本来要出国学习,但梁启超执意要儿子先养病,等身体复元后再出国,并鼓励思成:"人生之旅途甚长,所争绝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性之好机会。"出国留学,即使放现在,也是人生大事,更何况在将近一百年前的中国。可是,梁启超从孩子身体考虑,主动要求孩子晚一年出国,让孩子明白,人生是长跑,并不在于一时跑得快。

  1925年7月,梁思庄正在加拿大读预科,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迅速进入大学学习,梁启超写信,劝她不要着急,并表示,"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是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你若看见别的同学都入大学,便自己着急,那便是'孩子气'了"。在这里,梁启超教导女儿,上大学,拿文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打牢学习基础更重要。这种观点,直到今天都是新颖的。

  1925年12月,林徽因的父亲遇害,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要求他保持镇静,并要他安慰妻子林徽因,尽力开导她。与此同时,梁启超也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们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强烈的人,但经过若干时候之后,总能拿出理性来镇住他,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这一点你们虽然不容易学到,但不可不努力学学。"

  1927年5月,国内风云变化,梁思忠正在美国读书,很想回国参加革命,梁启超经过深思熟虑,特意写长信,劝他不要回来,原因在于,当时国内"人人都有自危之心,你们跑进来立刻便卷搀在这种危险旋涡中。危险固然不必避,但须有目的才犯得着冒险"。同时,梁启超也不忘鼓励孩子,"至于你那种改造环境的计划,我始终是极端赞成的,早晚总要实行三几年,但不争在这一时"。

  对于梁思忠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时刻,年轻人血气方刚,希望回国,但梁启超身在国内,更了解当时的环境。他阻止了儿子,梁思忠也听从了父亲的劝导,继续求学,后又进入西点军校读书,几年后才回国参军。此时的梁启超,不仅仅是父亲,更是孩子的人生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

  三、融洽的家庭关系。梁启超自己也说,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尤其对儿女,倾注了很深的父爱。在给大女儿梁思顺的信中,梁启超的开头,总是"宝贝思顺",直接地表达思念之情。1922年11月,梁启超在给梁思顺的信中写道,曾有一个晚上,他在一张纸上,写满了"我想我的思顺""思顺回来看我"等话;1925年4月17日,梁启超在写给梁思顺和梁思庄的信中,头一句便是:"你们走后,我很寂寞。"

  1926年,梁启超有多个孩子在国外求学,他此时去信,经常会给孩子们共同写一封信。信中的称谓,有时是"大孩子们""孩子们",有时是"一大群大大小小孩子们",很是亲切。孩子们也都盼望得到父亲的书信。1928年,梁启超在给孩子们的信中,"批评"道:"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养得娇,三个礼拜不接到我的信就撅嘴了,想外面留学生两三个月不接家信不算奇怪。"作为父亲,梁启超在写这封信时,心里一定是充满喜悦的。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梁启超给孩子们写了几百封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动荡的年代,孩子们收到父亲的来信,会是怎样的兴奋。父亲坚持给孩子们写信,没有深深的热爱,是很难持续的。同样,孩子们也给父亲写了很多信,谈自己的学业、生活。有这种高质量的亲情互动,家庭关系想不融洽都难。

  四、生活态度的影响。梁启超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一生写出的各种著作,总数达1400万字,即使从20岁算起,在36年的时间里,他每年平均写作接近40万字,这还不算他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作为父亲,他又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叮嘱孩子们。他能做到这一点,与他的生活态度有关。

  1927年2月间,梁思成还在美国读书,对于呆板规矩的学习生活,感觉有些苦闷,梁启超写信告诉儿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做甚?着急他做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嘱咐梁思成,这几页信纸可以由他保存,但需要让其他兄弟姐妹们也都看一看,因为这些话,对大家都有益。

  梁启超很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总会问生活费够不够,不够就赶紧寄过去。除了生活方面,梁启超更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生活态度。1928年,当梁思顺忧虑父亲身体衰弱时,梁启超非常豁达地对女儿表示,"我有极通达极强健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何况家庭环境,件件都令我十二分愉快。你们弟兄姐妹个个都争气,我有什么忧虑呢?"

  如今,我们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管孩子,与孩子交流。不过,与梁启超相比,我们能说比他还忙么?教育孩子,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相反,融洽的家庭关系,使得梁启超身心放松,精神愉悦。他常在家里逗孩子玩,并曾表示,60岁后将放下别的工作,专心致志地教育儿女。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60岁就"放弃"工作,显然是一种事业上的"损失",但梁启超竟然愿意做,足见教育子女,多么值得我们投入精力和时间,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的事业!

  因为专业的不同,梁启超的很多书,我们不必看,但是,作为家长,希望大家都看一看《梁启超家书》,这些信件都是写给孩子的,并非学术著作,说的多是家庭琐事,也只有这样朴实直白的文字,才能看到一个父亲教育子女的良苦用心。


职业辅导要趁早

  芬兰基础教育课程表里,还有一项有意思的课程:教育与职业辅导课。

  这门课的内容,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初中,逐步为学生介绍不同的职业,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职业,让学生明白各种工作都要做些什么,以及需要的技能。学生们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了解自己初中毕业时,是适合进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院校。

  曾经有一位我所尊敬的大学老师讲过,你需要重视你的职业,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因为这是你身上最重要的标签。他举例说,我们在街上看到一个人,除了高矮胖瘦,我们最关心的,是他的职业,"这是哪个单位的?"此外,职业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与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除了睡觉,我们白天大部分的时间要在单位里,从事每天的工作,如果你不喜欢它,将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原因很简单,你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一种不愉快的心理氛围里,幸福的时间不是越来越少么?

  芬兰开设的教育与职业辅导课,值得我们学习。在对孩子的职业辅导方面,我们是比较缺失的。经常看到这种情况,高考已经结束了,家长和学生才开始一起寻找合适的专业,他们开始密集咨询身边的同事、同学和朋友:"听说金融不错,将来要做什么呀?""土木工程,这个不是要去建筑工地吧?我可不想让孩子去工地!"很多孩子的职业选择,是从高三毕业开始的。因为对专业的不熟悉,导致大批的学生没有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不情不愿地读了3年或4年,又随波逐流地进入了对应的行业。这样的职业人生,很难说有多大的幸福感。没有幸福感,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抑制。

  如今,很多大学都推出了入学后可以转专业的政策,一定比例的学生,有入学后自由选择的权利。这项政策很受学生欢迎,甚至成为吸引学生报考的一个亮点,这也从侧面说明,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没有接受过职业辅导,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没有信心,他在报考时,就已做好了准备:未来,我要重新选择。

  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位招生办老师,在做客新浪教育频道时曾表示,入学的新生可以做到百分之百自由选取专业。他表示,新生入学一年后,可根据兴趣,在全校所有院系中,重新选择学院和专业。大二结束后,还可以在本学院内自由选择专业。甚至到了大三以后,还可以根据意愿,调整专业。我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制度,它可以减少人才的浪费,值得在各大学推广。

  其实,为什么要考入大学后才改换专业呢?我们本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大概没有一个孩子会一辈子只适合做一种工作,他会有一个合适的工作"种类群"。内向,还是外向,愿意思考还是动手操作,都会在比较早的时期显现出来,对应的将是不同的工作。作为家长,可以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及早确定大的方向,然后,有意识地为孩子介绍这些职业,弥补学校教育在此方面的欠缺。

  有些地方,建立有儿童职业体验馆,颇受家长欢迎,小孩子们可以在里面体验不同的职业。不过,家长们需要清楚,这些场馆,毕竟是游乐场所,孩子能得到的知识与感受毕竟浅显,与真实职场有很大不同。真正了解一个行业,还是要找业内人士来咨询。我们可以从身边的朋友开始,让孩子与不同职业的叔叔阿姨交流,这相当于将职业辅导课开到了家里,这样的孩子,是有福的,他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会有更准确的选择。


  "别乱动"="别探索"

  家长如有心,生活中处处是课堂,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劳动课,可以在生活中随时进行。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

  我们从一次上门安装说起。呈呈喜欢看动画片《巴布工程师》,他感觉巴布会使用各种工具很酷,但家里并没有那么多工具可以给他玩。有一年春节,我和爱人去宜家买了3件家具,其中一个是5层书架,这是我最想给孩子买的家具。下午五点多时,负责安装的工人师傅来了。这位师傅动作很麻利,拆开纸箱,排好模板,开始钉钉子,呈呈好奇地围了过来。我一看,儿子这么感兴趣,爸爸就讲解一下吧,我对呈呈说:"你看,叔叔就是工程师,正在为我们安装家具,呈呈也来帮忙吧!"

  呈呈的兴趣果然很大,他拿来自己的塑料材质的锤子、扳手,也跟着"拧"起了木头钉子,还不时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师傅一天要跑十几个家庭进行安装,我们是倒数第二家,那边师傅在钉钉子,这边呈呈去掉了一个钉子,我们打趣地说"工程师不要帮倒忙啊"!

拧完了钉子,呈呈又好奇地打开安装师傅的工具包来看,我一一指给他看:"你瞧,这是钳子,这是螺丝刀,这是钉子。"呈呈看的很认真。我问他:"呈呈将来会帮爸爸妈妈安装家具吗?"呈呈响亮地回答:"会!"

  安装师傅效率很高,不到二十分钟就安完了3件家具,临出门时,呈呈大声说:"再见!"安装师傅也高兴地和他说再见,一次劳动观摩课就此结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乡村教师》里曾经写过一首诗:"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宁做鲁滨逊,单刀辟荒岛。"他特别强调动手能力,手脑并用所产生的创造能力。两三岁的孩子拆玩具,正是对他动手能力、探索精神的一种培养。家里买来的玩具,经常是玩了几天就出了毛病,要么是"卡车"少了个轮子,要么是"消防员"少了个帽子,或者是"大吊车"的"吊钩"被弄断了。我和爱人不会因此批评孩子,玩具坏了可以再买,也没多少钱,孩子的探索精神,如果因为不让乱动而减弱,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与学校时间相比,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并不短,甚至要超过在学校的时间。学校是课堂,家里也是课堂。炒菜、做饭、洗衣、修理门窗,这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与书本知识同样可贵,家长都可以教给孩子,事事留心皆学问。

前言/序言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奇迹,是因为孩子而创造的,美国的迪士尼乐园,韩国的乐天世界,孩子们的欢笑声,眼中散发出的光彩,足以感染我们日益迟钝的心灵。

  我有一个愿望清单,除了能到很多国家旅游,走遍万水千山外,就是希望自己一生中能写出几本书。读每一部书都是在与作者对话,我愿意与更多的人通过一本书来交流。只是,我没有想到,第一本书,是因为儿子促成的。

  孩子的降生,常常是一个家庭新生活的开始,儿子出生后,我总想送他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应该独特一点。我希望送给儿子一本书,记录下他小时的事情,以及作为一位父亲的所思所想。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限的,时间的流水总会淹没记忆的沙滩。想法与目标之间,总是隔着行动这个巨大的鸿沟,动了几次念头,我都没有真正开始写,直到2015年的春节来临。

  我属羊,2015年,是我的本命年。当这一年来临时,我总觉得,要做一些事情,为生活做个纪念。我希望能写出人生第一本10万字的书,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总会时不时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来。2015年春节刚过,看着熟睡中的儿子,我终于打开电脑,开始了本书的写作。

  写出一篇文章是容易的,而连续写出几十篇,构成一本书,于我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还要上班,我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以及晚上的时间来写,每天抽出一个半小时。为了坚持下来,我画出一张表格,分成200个小方格,按每天500字计算,当我累计坚持200天后,10万字就完成了。每次能打上一个对勾,我就很开心,感觉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在将近1年的时间里,这张表格成了我的贴身伴侣。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