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民国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讲述辛亥人所见的辛亥革命,呈现革命与日常的“有关”与“无关”。辛亥的历史舞台,登场的不仅有斗法的孙中山、袁世凯,也有满族权贵端方、士绅代表张謇,更有学童沈从文、少年叶圣陶、热血青年蒋介石、师范校长周树人……
◎地域化的辛亥。辛亥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怎样从武昌一地的举义变成各省参与的革命,辛亥革命不是一场严密规划的暴力行动,有的省随波逐流,有的省恶斗连连,有的省波澜不惊,作者为我们铺展了一幅观察辛亥革命的全景画面。
◎个人化的辛亥。作者特别关注“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的命运。他们对革命的理解是有限的,他们对革命的参与是千差万别的,但革命在他们生活留下的影响却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显现出来。很多在公众印象中与辛亥时段无关的著名人物,其实辛亥都是他们人生中不可忽略的片段。
◎细节化的辛亥。作者的写作野心之一,就是想尽可能多的记录与讲述辛亥革命中的生活、事件细节。
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清帝退位,重点着墨于各省的独立过程。辛亥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各省的光复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过程,有的流血暴动,有的平稳过渡,发挥主导作用的,也不尽是革命党人。作者强调回到历史现场,以诸多具体的人物入手,重现辛亥人看到、听到、
感受到的辛亥革命,依据的材料多为当时的报刊登载、日记、回忆录等,抛开宏观的意义,以微观的视角挖掘这场近代史上的重要变革,呈现其中被忽视、被遗忘的细节
杨早,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话题》系列主编,阅读邻居读书会创始人之一,“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
着有《纸墨勾当》《野史记》《说史记》《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等,编有“话题”年度系列、《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有《合肥四姊妹》。
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清帝退位,最后就是“民国了”,用笔的重点却是各省独立(光复),在作者笔下,每个省都有它不同的特点,或波澜壮阔,或随波逐流,或死水微澜,或血流成河,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后面,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物纷纷出场,把自己的角色演得淋漓尽致,没有这些人的参与,所谓的大革命、大变动就成了空中楼阁,近乎虚枉,没有这些涓涓细流,何来主流?没有细小叙事,何来宏大叙事?……相比大家耳熟能详的“孙袁斗法”,这才是“辛亥年”的历史真面目。
——老那
作者引证的材料,与普通史籍不相同。这自然取决于作者本人的学术兴趣,郭沫若《反正前后》,也还罢了;但你可曾想到沈从文的自传,叶圣陶的日记,可以用来印证辛亥年间的历史风云?作者用无数细节有意搭建了一个故事迷宫。周大鸾既然已经远去东北,那他与出生地江苏淮安的革命风潮何干?白雅雨既已血溅刑场,为何再提起他的学生李钊路过滦州时的师长之思?或许当作者自揭谜底,以周恩来、李大钊在近代史上的赫赫声名,我们方才了然其中自有深意。作者在茫茫无际的史料之中爬梳剔抉,编织起一张细密繁复的网。从第一篇文末站在游轮上的状元张謇,到拔丁运动后赋闲回家的山西巡抚丁宝铨,林林种种,自会让人在迷宫之中徜徉辗转,却又兀自流连。
——李好多
引言 哪一根稻草压垮了骆驼
三位北京客的辛亥年
让子弹飞
天下未乱蜀先乱
袍哥革命
断了皇帝的后路
绅士与会党
湖南的人头
娘子关
汪兆铭与袁世凯
“完成革命”
一锅夹生饭
要共和,不要革命
苏北杀人事件
为秋瑾报仇
休言女子非英物
陈胜变了荆轲
外来的和尚
列强围观下的战争
大清了,民国了
后记 《民国了》是一份读书笔记
绅士与会党
“辛亥革命的一课”
在九岁的小学生沈岳焕眼中,这些天明显跟往日不同:叔父红着脸在灯光下磨刀的情形,真十分有趣。这孩子一时走过仓库边看叔父磨刀,一时又走到书房去看爸爸擦枪。他不明白将发生什么事情,但却知道有一件很重要的新事快要发生。
第二天醒来,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家里人的脸色都白白的。一数,家中似乎少了人,几个叔叔全不见了。只有父亲一个人坐在太师椅上。沈岳焕上前问:
“爸爸,爸爸,你究竟杀过仗了没有?”
“小东西,莫乱说,夜来我们杀败了!全军人马覆灭,死了几千人!”
1911 年 10 月 22 日,长沙新军发动起义,迎来了长沙的光复日。革命在长沙取得成功之后,湖南境内各地相继宣告独立,只有湘西辰沅永靖等地,由于地处一隅,顽抗到 12 月底到次年1 月初才宣告革命成功。从 1911 年 10 月 27 日起,湘西凤凰厅的城防军与光复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攻防战。光复军由会党、新军、苗人组成,号称有一万多人。城防军主要是“道标”,即道台朱益 濬 率领的军队,额定是一千零六名,武装精锐。而近四千人的“镇标”,即镇台周瑞龙所辖军队,本来是由绅士(其中即有沈岳焕的父亲沈宗嗣)出面,与光复军联络共同起义。
但队中有一千六百余名精兵被湖南巡抚余诚格抽调去长沙与革命党作战,其余兵士也被扣留了武器。
凤凰厅苗变频仍,有清以来即为军事重镇,防御极严。光复军人数虽多,但以弱攻强,自然也讨不了好。尤其当他们被打败后,各乡苗土备,即苗人中的土官,又从后面袭击,拿下人头解城请赏,故而景况十分惨烈。
好在沈岳焕自小就看衙门杀人,不怕死人,于是由一位长身四叔带他去看人头,一幅颜色鲜明的图画展现在九岁小孩眼前:
于是我就在道尹衙门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肮脏血污人头,还有衙门口鹿角上,辕门上,也无处不是人头。从城边取回的几驾云梯,全用新竹子作成(就是把这新从山中砍来的竹子,横横的贯了许多木棍)。云梯木棍上也悬挂许多人头,看到这些东西我实在希奇,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我不明白这些人因什么事就把头割下。
(《从文自传》)
听说人头共有四百一十个。沈岳焕听大人们低声闲谈,也不太懂,大约是城中绅士与城外攻城部队早就约好了,主要攻打道台、镇台两个衙门,当时却因城里军队方面谈的条件不妥,没有接应,误了大事。
沈岳焕当然不知道,没有谈妥的条件,主要为“是否保护商人”,光复军不敢保证纪律,城里的官兵不敢放他们进来,再加上光复军分为三支,相互之间联系失灵,终于溃败。史载此战光复军折损一百七十余人,那么其他的人头,显然是杀民
充匪请赏的惯伎。
造反已经失败了,而杀戮刚刚开始。城防军将城内布置妥当之后,就派兵分头下乡捉人,捉来的人只问一两句话,就牵出城外去砍掉。捉来的人太多,有的既没剥衣服,也没用绳子绑上,赶到城外,居然就混进看热闹的人群中走掉了。但大多数人从乡下被捉来,糊里糊涂还不知道究竟,直到了河滩,被人吼着跪下,方觉得不妙,大声哭喊惊惶乱跑,刽子手赶上去一阵乱刀砍翻。
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上演,每天大约杀掉一百个。延续了一个月,方才渐渐减少。天气寒冷,不怕尸首腐烂生疫,再说也来不及埋,又或许可以用以示众,河滩上总是躺着四五百的尸首。
沈岳焕日日上城头去看对河杀头,与其他小孩比赛眼力,看谁能数清河滩上死尸的数目。后来又增添了一种新花样,就是去天王庙看犯人掷筊 。因为抓来的人太多,杀得本城绅士都开始心寒,不得不创了一种摇号制度,将犯人牵到天王庙神像
前,掷竹筊 ,只有全阴双覆,才杀,一阴一阳或全阳,都开释。
沈岳焕混在小孩中,“看那些乡下人,如何闭了眼睛把手中一付竹 筊 用力抛去,有些人到已应当开释时还不敢睁开眼睛。又看着些虽应死去还想念到家中小孩与小牛猪羊的,那颓丧那对神埋怨的神情,真使我永远也忘不了”。
这些画面就这样留在沈岳焕脑海里。他对革命的印象,就是杀人,杀戮那几千个无辜的农民。到第二年年初,凤凰终于光复。虽然省城长沙早已宣布独立,却要等到凤凰光复电报来到,“大街小巷鸣锣宣传,人心大定”。
革命引发了如许的杀戮,但革命本身却算平和。镇守使、道尹、知县,只要肯离境就可保无事。除了沈岳焕的一个表哥,从苗乡回来,在全城开会时,打了县知事一个嘴巴,引得全场笑闹,弄得大会几乎开不下去,凤凰这座兵多于民的小城几乎没什么变化,“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屯田制度也没有改变多少。地方有军役的,依然各因等级不同,按月由本人或家中人到营上去领取食粮与碎银,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衙门枪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但防军组织分配稍微不同了,军队所用器械不同了,地方官长不同了。县知事换了本地人,镇守使也换了本地人。当兵的每个家中大门边钉了一小牌,载明一切,且各因兵役不同,木牌种类也完全不同”。
然而沈岳焕的心中却死死地记住了那几幅颜色鲜明的画面,血淋淋,红艳艳。后来他说,这是“辛亥革命的一课”。1923年 8 月,沈岳焕来到北京,他向一位亲戚解释他为何要远离故乡:“六年中我眼看在脚边杀了上万无辜平民,除对被杀的和杀人的留下个愚蠢残忍印象,什么都学不到。……被杀的临死时的沉默,恰像是一种抗议:‘你杀了我肉体,我就腐烂你灵魂。’”
这个从小看惯杀人、从军六年的年轻人,带着脑海中无数颗人头的记忆,离开了人命如草芥的边城故乡。他改了名字,叫作从文,打算用手里的笔,为那上万具被杀的肉体,存留他们的灵魂,抗击这世间枉杀的愚蠢与残忍。
……
后记 《民国了》是一份读书笔记
《民国了》2012 年出版后,我接受了许多媒体的采访,大概,嗯,刚数了一下,有五万余字,简直快又是小半本书了。
360 度无死角被追问之后,我对于这本书的感想基本已经说尽。我倒是想把这些采访内容全放在新版的书后,一来无必要(里面重复内容亦不少),二来太自恋。自恋是要一点的,多了就不好。
于是我把这些内容甩锅给本书责编,请她凭己所好,精选出不到三千字的内容,作为《民国了》新版的代后记。我想,也就够了。
在《民国了》的末章,我引了大清最后的侍从武官唐在礼回忆录里的一句话:“很多人只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个疑惑也是当时走笔至此,我自己的疑惑。于是在《民国了》交稿后,我花了一年时间抄 1912 年《申报》,得一百多万字。我不要看史书里的提纲挈领,我想借新闻里的庞杂与即时,体会当时人的信息世界,也藉此观察民元的社会、细节与人物。
所以《民国了》是有续集的,书名大概是《共和是》,只是还没写完(哭脸)。读到这里,还没有对本书失去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一下哈。
感谢为《民国了》付出努力的人,刘雁、高磊、王楷威、于飞。感谢邀请我做访谈的媒体,请我去做活动的书店,还是给我写书评的朋友,恕不一一具名。
感谢出版方后浪出版公司。新版里的绘图者是绿茶,能找好朋友做这种事真是爽,不给钱还能紧倒催。感谢封面设计师。
这次就这样,下本书再见。
问: 书名《民国了》,让我想起老舍话剧《茶馆》里的一句台词 :“人家都给咱改了民国了!”您用这样一个书名,用意是什么?又是因为什么写这本书的?
答: “民国了”是当时社会的常用语,光复了,剪了辫子,用了新历,用鞠躬握手代替请安跪拜,大家都会说一句“民国了”。民国之代清,不是简单的朝代嬗变,而是从法理与观念上肯定了“民”的至高无上。民代君治,是当时主流的共识。
然而,如何打造一个真正的民国?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民国国民?连孙中山、黄兴等人也模模糊糊,更不要说张謇、袁世凯、赵尔巽了。所以“民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这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可能性,也湮灭了很多的可能性。
我自己对《民国了》的定位,是一份“读书笔记”。我从 2010 年 8 月开始读辛亥材料,读了年把时间,比不上专业研究者涉猎广,但基本材料大抵过眼。里面有很多我觉得新鲜的故事与细节,我就把它们写出来跟读得比我少的那些同好分享一下。当然我自己的眼光、兴趣也融进了叙述之中。所以这是一本很趣味化的笔记。
纯粹的史料不是历史,历史是对史料的叙述。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叙述都受制于叙事者的学养、经历、立场以及时代。我个人很反对说“历史有什么用”。历史没有什么用,历史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历史上每一个事件发生的环境不一样,不可能根据历史上的相似事件帮助你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那么喜欢历史而且研究历史?因为人类有回溯过往的本能。还有一点,历史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自己的定位,根据历史可以知道我们从哪儿来,为什么这样,有可能会怎么样。
问: 这本书要向读者展现一个什么样的“辛亥”?
答: 首先是地域化的辛亥。中国这么大,而且 1900 年之后各省对中央的离心力非常强。因此辛亥绝对不该做一个整体化的理解。大部分的史著都喜欢将辛亥—中国当作一个整体,除了保路四川、首义武昌这些绕不过去的节点外,焦点往往集中于北京、南京(还有上海)的双方高层政治。
其次是个人化的辛亥。在看材料时,我特别有兴趣关注“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的命运。他们对革命的理解是有限的,他们对革命的参与是千差万别的,但革命在他们生活留下的影响就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显现出来……这样的个人命运变化让我着迷。
再次是细节化的辛亥。虽说与辛亥相关的书汗牛充栋,但除了原始材料外,我还没见到一本书提供这么多的生活、事件细节。写作《民国了》的野心之一,就是想尽可能多的记录与讲述这些细节。
问: 通过这本书,您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
答: 《民国了》所写大致是从武昌首义到清帝逊位这四个月中,数个重点省份与地区的故事。当然也包括某些“前史”,如秋瑾、徐锡麟等。其特色是“历史新闻化”,即用新闻特写的方式来书写这段历史,关注从前的主流历史有意无意忽略、遮蔽、摒弃的人物与细节,希望能为易代之际的中国拼图,贡献一种不同的叙述。
具体来说,这本书的主要材料来自历史文件、日记、回忆录甚至小说,本书并没有什么独家材料,这本书的写作重点是叙述方式,我尽量试图还原现场的气氛,以及那些历史关键时刻的可能性,还有就是私人视角中的时代巨变。比如我并不太刻意去写那些“大人物”如孙中山、袁世凯、黄兴、黎元洪,反而更关注那些参与历史的小人物,一位士兵,一名学子,或是一些有代表的模式,比如四川一个县是怎么完成独立光复—重建政权这件大事的。
以第一章为例,章名为“三位北京客的辛亥年”,选了恽毓鼎、郑孝胥、吴宓三个年龄、身份相去甚远的人,写他们的辛亥年。选这三个人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都有很完整的日记记录;二是这三个人都远离革命核心,又各有代表性,他们的生活与观感,其实更能反映“革命之外”又关心革命的各阶层的状态;三是三个人的政治立场分别近于保守派、立宪派与革命派,这三种立场基本可以概括当年中国的主要思潮。这一章也并不是只写这三个人与辛亥事变相关的见闻想法,而是力图将之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让读者可以看清,革命与日常生活的“相关”与“无关”。
问: 《民国了》里面有一章“让子弹飞”,提到刘同一不小心点燃了火药使事情败露,之后武昌匆忙起义。惯常的宏大历史叙事会关注一种必然性,这些看上去不太靠谱的偶然
性往往被解释成曲折道路的一部分,这些环节成了“小节”。你怎么看待这些偶然性?
答: 你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所写的这个时段里肯定有不同可能性,不可能说它再来一遍还是这么发展。我们以前说历史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我们作为现代人作为后人不要那么骄傲,不要以为你隔得远就能把这个事情看得清楚。
实际上你是在拿到结果后,再推导原因。比如从来都是把黄花岗起义说是辛亥革命的先声,但从当时的状态看起来,黄花岗跟武昌起义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唤起广大民众的意识,就是单纯的暴力事件。
武昌起义肯定是一个偶然,可以找出很多变量,如果端方不入川会怎么样,如果四川不爆发保路运动怎么样,但清政府始终解决不了跟社会之间重建默契这个根本矛盾。自从太平天国以后形成了内轻外重、汉人当权的局面,满人第一需要向西方学习,第二需要收权。这两个东西谁先谁后,满人在整个国家失去信誉的情况下,这种改革急还是缓?在那个环境里面非常非常脆弱的火花就可以燃起大火,周围全部是干草,这个大事实不会变化,问题是谁来点燃这个火,正好武昌起义。
问: 在《民国了》之中,我们注意到很多细节写得很传神,仿佛您本人就在事发现场,那么这些细节的还原究竟是基于史实,还是您个人的合理想象?
答: 我基本上可以保证,书中每一个细节都有出处。但我在处理的时候,不是原文照录,我会基于文本,做一个氛围的想象,给它描上一些背景色。因为我写史的目标不是“求真”,而是“求活”,我希望我的读者能获得某种现场感,觉得这些历史事件并不冰冷,它们可以借助我们共同的想象在脑海中复活。
《民国了》里面大量使用回忆录,回忆录其实很多是后来追忆的,其中会出现很多变异,因为自己的利益、记忆的模糊等因素,会把事情叙述的不太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探究真实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细节问题上。我比较关注的是事情是怎么被传说的,这个事情本身可能重要但那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关注它在传说中是怎么被叙述的。以前很多人说笔记、回忆录有它的不可信之处,有意思在于他为什么这么说,不在于他说什么,而在于他为什么把这个事情说成这个样子,把事情说成这个样子是要满足什么样的心态?
上京东买书就是快!
评分书是好书,就看什么时候能读完!京东给力!
评分好书。很喜欢。值得一读。信任京东。
评分精装本,质量很好!
评分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清帝退位,重点着墨于各省的独立过程。辛亥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各省的光复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过程,有的流血暴动,有的平稳过渡,发挥主导作用的,也不尽是革命党人。作者强调回到历史现场,以诸多具体的人物入手,重现辛亥人看到、听到、
评分印刷精美 正品 满意
评分感受到的辛亥革命,依据的材料多为当时的报刊登载、日记、回忆录等,抛开宏观的意义,以微观的视角挖掘这场近代史上的重要变革,呈现其中被忽视、被遗忘的细节
评分有点深奥,得慢慢看
评分非常好,印刷好,写的好,送货快,满意
民国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