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陈思和文集:营造精神之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本书为“陈思和文集”之一种。全书共分为《逼近世纪末》《批评与阐释》《隔海评论》《文艺短评》四辑,主要收录了作者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影视戏剧以及台湾文学的评论文章,涵盖了对90年代王蒙、王安忆、严歌苓等一批著名作家的评论。本书涉及面广,虽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但也不乏作为一个学者和批评家的见识,可谓一部厚重而另类的当代文学史。
陈思和,1954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番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历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著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人格的发展——巴金传》《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等,主编“火凤凰文库” “火凤凰新批评文丛”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等,另有编年体文集十多卷。
第一辑·逼近世纪末
002 跨越世纪之门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一,1990—1993)》序
010 变化中的叙事与不变的立场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二,1994)》序
024 碎片中的世界与碎片中的历史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三,1995)》序
044 个人经验下的文学与所谓“冲击波”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四,1996)》序
060 多元格局下的小说文体实验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五,1997)》序一
071 “何谓好小说”的几个标准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五,1997)》序二
084 现代都市社会的“欲望”文本
096 面对逼近世纪末的中国文学
——答《读书人报》记者问
099 研究1990年代文学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109 试论19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
第二辑·批评与阐释
120 关于乌托邦语言的一点随想
——致郜元宝谈王蒙小说的特色
137 又见陈奂生
——致高晓声
144 民间的温馨
——刘玉堂的“沂蒙山系列”
151 还原民间:谈张炜《九月寓言》
159 良知催逼下的声音
——关于张炜的两部长篇小说
173 致尤凤伟: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181 营造精神之塔
——论王安忆19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
199 试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意义
207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221 人性透视下的东方伦理
——读严歌苓的两部长篇小说
233 从“会哭的树”谈起
——关于《少女小渔》
235 林白论
246 附录:从一位女作家的遭遇谈起
第三辑·隔海评论
252 但开风气不为师
——试论台湾新世代小说
272 创意与可读性
——试论台湾当代科幻小说
290 海底事,说不尽
——论台湾1990年代文学中的海洋题材创作
313 凤凰·鳄鱼·吸血鬼
——台湾文学创作中的几个同性恋意象
337 现代性焦虑下的台湾短篇小说
347 多重叠影下的深度象征
——试析苏伟贞小说创作中的三个文本
369 试论陈映真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400 论林燿德的创作
412 洪凌文字的魔力
417 庙堂·江湖·知识分子
——读张大春《城邦暴力团》
424 现代社会与读物
——致程乃珊,兼谈梁凤仪的作品
第四辑·文艺短评
434 节奏与美感
436 “剃头买褂”和“拾烟头”
——谈《骆驼祥子》编导艺术
438 “叮咚叮咚”的美
440 影评人奖和《红西服》
444 为维纳斯添加双臂
——《红楼梦》电视剧结尾得失谈
447 从小说到屏幕
——致黄蜀芹谈电视剧《围城》
450 《围城》的寓象
——评析电视剧《围城》的两个细节
454 说说鲍小姐
457 《渴望》的文化原型
461 《霸王别姬》与民间社会
464 奥斯维辛之后的诗
469 用人体组合成的民族精魂
——云门舞剧团在上海的演出
473 舞台下的外行话
477 艺术生命在民间
480 天道与人道
——《商鞅》带给我们的启示
482 观剧短语
487 老戏重看意味浓
——观话剧《大马戏团》
489 新版沪剧《家》观后
492 《贞观盛事》的魅力
495 要有一颗敢于抗衡的心
——与唐明生谈入世后中国电影的发展
507 附录:杂忆《逼近世纪末小说选》
——陈思和老师的几封信,我还记得的一点事(张新颖)
跨越世纪之门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一,1990—1993)》序
中国当代小说的各种选本,已经多得数不胜数,但真正在我的印象里留下根的,不是那些“全编式”或“大系式”的多卷本选本,也不是那些打了什么什么主义旗号的流派选,倒是几个朋友凭个人兴趣爱好而编的作品选,如程德培、吴亮编的《探索小说选》,李陀、冯骥才编的《当代短篇小说43篇》,(还记得有一本由许多名作家组成编委的《1985小说在中国》,自然也是值得留存的选本,但终因参加编委的人太杂,入选作品又受到作家本人的偏好所局限,内容上打了些折扣)。至于那些多卷的十全大补类选本,我也翻阅过几种,但又都忘了,加上现在书价昂贵,看到这类书只能是敬而远之。这种图书消费趣味的变化是新近才生的。过去跑书店,一般有两类书是非要买不可的,一类是为了研究工作,一类纯粹是出于阅读兴趣;前面一种书要求品种齐全,尽量多地占有研究资料,所以一些作家的文集全集和作品大全等类书,都是照买不误;后面一种书就比较挑剔些,因为是无功利的,也就要细细盘算,不是非常喜欢的不会掏腰包。但直到书房四壁真正砌起一道书的墙时,才发现有许多为研究而买的书不但占了大片面积,而且利用率非常之低,除了教书写作用过一两次外,一般不会再去翻看;倒是那些自己爱好的书,才会一再翻阅,时时抚摩,成了真正的精神伴侣。这些体会虽是关涉图书消费,也影响我对文学作品选本的认识。过去总认为世界是可以通过书写来表现的,一部中国历史也就藏在二十四史中间,阅读了史书也就阅读了历史,即是“万物皆备于我”了,所以对百科全书式的图书特别迷信。那些十全大补类选本的编辑大约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以为通过一部丛书能够“完整”“客观”“全面”地反映出一个时代,以为由此便可以使有些东西变得不朽。但现在的读书风气变了,至于书写能否真的把历史或时代的伟大真实地保留下来,还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首先要怀疑的是,作为个人我为什么需要去完整地、客观地、全面地保留一个时代或者历史?这些工作本该由国家图书馆资料库来做(至于现在经费日绌的图书馆能不能做这些事又当别论),我只关心这个时代或者这段历史曾经使我激动使我怀念、并于今天的我仍然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回味它们、保留它们,是因为这其中有我的生命投入,我曾经在这儿留下过不可索回的自己,我才会格外地珍惜它们。因此,对编选历史性或者时下性的某些文本来说,根本的意义似乎在于使自己获得再造一次生命的机会,从而也是对自己曾经消失了的生命的再一次挽留。
……
对于文学深刻认识。有价值。
评分陈思和老师是当代评论家里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这次能够买到陈老师的文集(十分厚重的大开本七本),十分开心,好书推荐给大家( ?∀ ?)!
评分陈思和老师是当代批评家里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这次能够入手陈老师文集(十分厚重的大开本七本),十分开心满意,好书推荐给大家!
评分非常好的书,非常好的服务,物流给力,包装完整,相信京东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我觉得非常好完全没问题,推荐大家购买,真的,相信我
评分对于文学深刻认识。有价值。
评分陈思和老师是当代批评家里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这次能够入手陈老师文集(十分厚重的大开本七本),十分开心满意,好书推荐给大家!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陈思和文集:营造精神之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