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宏,钟思嘉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46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262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6
字数:225000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的出版,为困扰中的父母提供抓手。“三表一录”帮助孩子“一立三高”(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精度、效率),立竿见影。父母也遇到烦恼,比如开始有效后来无效,父母很挫败,甚至放弃“三表”,回归“狼追型”教育。
本书结合“父母效能”的理念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技巧,帮助父母在“驱力型”教育指导下,微调“三表一录”,有效达到教育目标——近期提高孩子做事效率、远期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作者简介

王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豆豆妈妈工作室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多所中小学特聘家庭教育专家。擅长子女教育与家庭关系调节,具有三千多名儿童青少年问题解决经验,十余年来研发的“豆豆妈妈好习惯训练”高效解决孩子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快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合作出版《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宝贝的72变和我的36招》《豆豆妈妈的成长》等。

钟思嘉,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聘专家,豆豆妈妈工作室首席顾问。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长、理学院院长、教务长以及健康家庭协会理事长、辅导学会理事长等职,著作有《少问孩子为什么,多问自己怎么做》《别让孩子输在情商》《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单亲父母成功教子方案》《婚姻温度计》《智慧生活幸福满贯》《快乐就在方寸之间》、《生涯咨询实战手册》《焦点解决短程咨询实务》等。

目录

第一章 儿童时间管理的心理因素
一、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离不开试误说(孩子总是犯错怎么办)
二、 成败效应:决定时间表的有效性(孩子不执行时间表怎么办)
三、 焦虑曲线:影响目标的合情合理性(孩子总是达不到目标怎么办)
四、 超限效应:阻碍孩子做事的绩效性(孩子做事绩效低怎么办)
五、 沟通三步曲:确保孩子情绪稳定性(孩子情绪低落怎么办)
六、 交友管理: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孩子没有朋友怎么办)

第二章 儿童时间管理的具体应用
一、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二、 孩子一写作业就坐立不安怎么办
三、 孩子一学习就无精打采怎么办
四、 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怎么办
五、 孩子心力憔悴怎么办
六、 孩子做事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怎么办

第三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孩子的行为目的
一、 鼓励你的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
二、 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三、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六大模块
四、 孩子行为面面观:行为目的
五、 行为目的变化与正确导向ABC
六、 孩子不当行为目的和处理方法

第四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父母的情绪管理
一、 我能不生气吗:看到孩子行为的两面性
二、 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互相抱怨
三、 父母的四种负向想法导致他们情绪失控
四、 父母管教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五、 父母不生气的两个法宝
六、 父母情绪管理决定孩子未来发展
七、 父母情绪失控的严重后果
八、 掌握灭火口诀:一离二吸三凉水

第五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积极倾听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一、 沟通要以爱为出发点
二、 沟通的障碍:父母的七种错误角色
三、 运用积极倾听促进亲子沟通
四、 如何听孩子才愿意说(六个技巧打开孩子的心扉)
五、 开放式和封闭式沟通
六、 掌握积极倾听的句型
七、 老师告状怎么办: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八、 孩子上课说话怎么办

第六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问题所有权与“我的信息”(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一、 还给孩子成长的过程和权利
二、 运用“我的信息”表达父母的感受
三、 “我的信息”的具体应用
四、 澄清问题所有权
五、 问题所有权的应用
六、 少用“你的信息”促进亲子沟通
七、 沟通三步曲:接纳、反映、讨论

第七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鼓励让孩子更自信
一、 母亲的假话:助力孩子上清华
二、 鼓励和称赞的区别:鼓励不会宠坏孩子
三、 鼓励的六个原则:避免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
四、 鼓励三段论的简化版:美言录
五、 “我能行”的神奇:从小手指到州长
六、 孩子“乐学”不是梦
七、 “三表一录”让“乐学”成为习惯

第八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有效对待孩子的犯错行为
一、 惩罚教育已失效
二、 行为结果与惩罚的区别
三、 区分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
四、 区分合理的行为结果与惩罚的四个原则
五、 合理的行为结果和惩罚的案例
六、 合理的行为结果的应用:体面的“肉刑”
七、 合理的行为结果运用的原则

结束语

精彩书摘

  第一章儿童时间管理的心理因素
  一、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离不开“试误说”(孩子总是犯错怎么办)
  (一)孩子成长的三步骤
  孩子的成长包括教学、学习、习惯三个阶段,这不是科学的定义和划分,而是为了便于父母清晰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而做的区分,实际上应该是“教、学、习”等几个阶段。
  从教学的定义来看,它包括父母的教和孩子的学两个部分,而这里的“教学”强调的是父母的“教”,同时把孩子的“学”一分为二,“学”知识的部分放在第一阶段,“学”技能的部分和“习”构成第二阶段的“学习”。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教给孩子的,无论是生活中的洗脸、刷牙、穿衣等,还是学习中的听课、写作业等,以及为人处事、懂礼貌、守规矩等,都是教和学的过程。通过教学的过程,孩子得到相关的知识,表示孩子“知道了”,第一步骤的教学过程快速完成。
  教学之后就进入第二步骤的学习,这个阶段我们更强调“习”,即练习、实践等,孩子把父母刚刚教他的刷牙知识、方法、技巧等通过多次练习变成自己的技能。刚开始刷牙的时候,孩子可能弄的到处都是水,甚至衣服也弄脏了,之后父母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帮忙处理。这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错误递减的过程。比如孩子今天可能犯10个错误,经过练习以后,明天可能犯9个错误,后天犯8个错误……以此类推就是错误递减,直至没有错误。当孩子的错误减至零时,说明他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技能,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即完成学习的过程。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过程需要至少21天。这个过程需要父母给予的是鼓励和肯定,鼓励孩子努力刷牙,而不要用孩子刷的好不好评价他,更不要批评他,他就愿意继续练习。否则孩子就不敢尝试,失去错误递减的机会。
  第三个步骤是习惯,21天完成的仅仅是错误递减,即学习的过程,不是习惯。习惯有两个标准,一是这件事不需要有意识去做,二是这件事不做会很难受。比如有运动习惯的人,如果某一天没去运动就会很难受,或者说很自然地就去运动了,这就是习惯。那么从一项新的技能变成习惯,至少需要180天的练习。
  (二)桑代克的饿猫迷笼实验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迷笼实验,即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1898)。
  图(一)是桑代克的实验迷笼装置之一。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关迷笼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正确打开迷笼门,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打开笼门做出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图(二)是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学习曲线。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三)孩子犯错时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
  从桑代克的试误说,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犯错误的过程。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如果父母给予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鼓励孩子的努力和付出,鼓励孩子遇到困难、愿意再尝试的勇气,那么孩子就愿意勇敢地尝试,不怕犯错误,及时承认并改正错误,孩子这个“学习”的过程才能够完成,真正把知识变成技能。
  如果父母给予的是批评,就彻底违背了“试误说”的学习规律。比如“告诉你多少遍,你还做错。”“为什么你都答应了要认真听课,可是上课你还是说话呢?”“为什么你答应要好好跟同学玩,可是又打起来了?”“为什么这道题又错了?”“为什么抄错数字?就不能认真点吗?”等。父母用很多的“为什么”质问孩子,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断地重复犯错。父母时刻都在告诉孩子,你不应该错,你就应该一下子正确。
  学习规律正是一做就错,只要父母鼓励孩子的努力,孩子就愿意再尝试,这个错就越来越少。如果孩子积极主动地尝试,而不是被父母逼着、不断重复一件事情,这就叫“乐学”——快乐地学习。即孩子做错了得到的是鼓励,他就会在快乐中错误递减,最后孩子的这项知识就变成技能了。
  (四)21次的错误到180天的习惯
  人们常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只需要21天。在我们十余年对3000多个孩子的训练中发现这是远远不够的,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行为、而非好习惯。我们发现孩子的一项新知识,大到注意力训练、自信心培养、自制力提高、沟通能力改善、情绪管理等,小到上课积极举手发言、遵守课堂纪律、回家先写作业再玩、做题准确、写字工整等,至少需要21次练习,即21次的错误递减!
  比如父母告诉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孩子答应了。但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孩子可能又说话了,或者东张西望等。仔细观察发现,孩子上课的前10分钟认真听讲,从第11分钟开始说话、做小动作等。如果父母鼓励孩子上课的前10分钟认真听讲,更多关注孩子已经做到的,不要把焦点放在孩子没做到的部分,他的错误有可能递减。再比如孩子今天可能说了10句话,通过父母的鼓励,第二天他可能说9句话。或者第一天他可能在6节课上都说话了,第二天他可能在5节课上说话,其中有一节课他就控制住自己,他的自制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这个错误递减的过程至少需要21次的练习,即“学习”的重点是“习”,至少需要21次的练习。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是教学,父母教,孩子学;第二是学习,即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技能,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孩子犯错之后需要父母的鼓励;第三是习惯,用“外驱力”激发孩子主动练习,帮助孩子制定“三表一录”(时间表、星星表、礼物表、美言录,参见《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至少不断地重复180天,才能帮助孩子养成习惯,产生“内驱力”。
  孩子犯错时得到的如果是鼓励和肯定,孩子就会继续尝试而进入下一个步骤,最终形成习惯;如果得到的是批评和指责,孩子可能会逃避尝试而终止成长,无法形成习惯。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足够的耐心和鼓励,让孩子勇于尝试、敢于犯错、乐于改正。
  ?
  二、成败效应:决定时间表的有效性(孩子不执行时间表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给孩子制定过“三表”(时间表、星星表、礼物表),刚开始孩子很积极,很有效,过段时间就没那么有效了,有时候孩子甚至不要红星也不做事。无奈之下的父母就放弃了“驱力型”教育,很自然地使用“狼追型”方法—提醒、催促、警告等。其实只要把时间表中的任务、目标分解,帮助孩子获得成功效应、避免失败效应(成败效应),孩子不仅愿意遵守时间表,而且提高学习兴趣。
  (一)什么是“三表一录”
  读过《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的父母都知道,“时间表”就是孩子的任务单,即父母希望孩子在每一个时间要完成的任务,包括生活上的任务和学习上任务。“星星表”就是孩子完成每一个任务所获得的红星,比如父母觉得孩子应该10分钟完成,而孩子常常要在父母的催促下才能完成,这时候可以设定几个标准,切忌:提醒、催促、唠叨等“狼追型”方法。比如早晨起床穿衣,10分钟内3颗红星,20分钟之内2颗红星,30分钟之内1颗红星。再比如回家写作业,进门30分钟内开始写作业,3颗红星,40分钟之内,2颗红星,50分钟之内1颗红星。“礼物表”就是孩子用红星兑换的礼物,一定要提前列出来,并标注兑换的红星数,可以是图书、玩具、学具、电子产品、垃圾食品、游乐场玩、和同学玩、运动、游戏时间、电视时间等一切孩子想要的,礼物多数是孩子想要、父母不想多给的。
  孩子按照“时间表”完成任务,根据“星星表”获得红星,兑换“礼物表”得到奖励。“三表”同时实施才能激发“外驱力”,再配合“美言录”,即父母每天一句话,说出孩子做得好的具体行为,确保“外驱力”转化成“内驱力”。
  很多父母说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对时间表很有兴趣、很积极挣红星,过段时间就没兴趣了,甚至有时候父母说“这项任务不做,这颗红星就得不到了。”孩子干脆就放弃,说“我不要红星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二)美国的心理学家格维尔茨的成败效应:
  成败效应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通过实验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跟任务是否容易成功完成有关,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使他们感到内心的愉快。
  格维尔茨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选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更浓。这表明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
  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另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努力后的失败效应。
  (三)最近发展区决定成败效应
  从格维尔茨的成败效应,我们知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任务,如果他多次努力以后达到目标,就发生成功效应,他还愿意继续克服困难,愿意继续去解决问题。如果他努力以后总是达不到目标,完成不了任务,这种失败的经验累计多了就形成失败效应。在时间表的实施中,父母会发现孩子对于那些稍微努力就能够达到目标的任务愿意去做,即孩子轻轻跳一下就能达到的任务愿意做;而对于那些努力以后经常无法达到目标、或者需要下很大工夫才能达到目标的任务,比如跳3下才能够到目标、或者怎么跳都够不到的任务,就不愿意去做,原因就是前者产生成功效应,后者产生失败效应。
  要达到成功效应、避免失败效应,就要了解“最近发展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阶段。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四)目标符合最近发展区产生成功效应
  如果父母给孩子制定的目标符合最近发展区,孩子就容易达到,产生成功效应;反之,如果目标太高,孩子经常达不到,产生失败效应。比如孩子现在的能力是10分钟写10道口算题,其他孩子5分钟完成60道口算题。如果父母把60道题分为6组,每组10道题,制定的目标是10分钟完成10道题,1颗红星;每提前1分钟加1颗红星,比如9分钟完成10道题,2颗红星;8分钟完成10道题,3颗红星,以此类推。孩子稍微努力就能达到目标,这样的目标设定就符合最近发展区,产生成功效应。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像其他人一样5分钟完成60道题,就违背了最近发展区,产生失败效应。
  再举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最近发展区,父母有时候会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半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我家孩子三个小时也写不完,而且还要不断地催促。如果你把孩子的目标定为半个小时,就要加进时间因素,比如第一周的目标是两个半小时,第二周是两个小时,第三周一个半小时,依此类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半小时的目标就能够达到,这就叫最近发展区目标。也就是父母要把总目标分解,分解到符合孩子目前的一个状况,即最近发展区,孩子稍稍努力就成功了,获得成功效应,孩子就愿意再努力。
  如果父母的目标是孩子今天三个小时写完作业,明天就想让他跟大家一样半个小时写完作业,就违背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差距太大了,不是最近发展区,而是一个很大的差距,就会形成失败效应。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而且会因为失望、因为努力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反而对这项任务变得厌烦了。
  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发现有个孩子,一篇描红作业,三个小时只写了5行,其他孩子15分钟之内就写完了。原因是他在描红作业过程中,体验的是挫败感,形成失败效应,即他对这件事情已经到了厌恶、厌学的程度。
  对于这个孩子,我们设定的目标是把一篇描红分成4个任务,每个任务3行字,让孩子先完成3行,获得3颗红星,孩子容易达到目标、体验成功,即帮助孩子体验到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他才愿意进一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在时间表中,如果父母给孩子设定的某项任务,孩子宁肯不要红星、也不做这件事,或者某项任务连续3天都没有得到红星,首先就要考虑父母设定的这项任务是否违背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然后就要把这项任务分解,比如分解成2个任务,先完成一半,再完成一半;如果孩子还不愿意,就要再拆分,比如先完成四分之一,类似前面描红的例子。
  我们曾经训练过一个孩子,他的注意力只有一分钟,他写作业一分钟后就不专注了。我们设定的目标是第一周每天加一分钟,第二周每天加二分钟,第三周每天加3分钟,以此类推,一段时间以后,他就能专注40分钟了,这样制定时间表的目的在于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孩子产生成功效应。
  所以,父母要放弃“狼追型”、采用“驱力型”教育,然后帮助孩子制定“三表一录”来具体实施。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通过努力而成功,他就愿意遵守时间表,产生成功效应,持之以恒就会把外驱力转化成内驱力;如果孩子通过努力而失败,他就不愿意执行时间表中的任务,产生失败效应。
  ……

前言/序言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序言
  有效的时间管理是良好习惯的核心
  根据豆豆妈妈工作室多年前的一项儿童能力培养调查报告,孩子有良好生活习惯是父母十分重视的一项能力。中国人对“习惯”一词的说法,早在《孔子家语》《汉书?贾谊传》等古籍中就出现过。根据文字学的解释,“习惯”由两个字组成,“习”指的是努力不断、继续学习,也有学习过后时常温习之意,而“惯”则是经久养成的性质、式样,也有积久成性和从容之意。综合两个字的解释为:通过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和长期的学习,逐渐积累形成的惯性行为。习惯既然是学习而来的惯性行为,自然有所谓的好坏之分。然而,什么是良好生活习惯,在访谈中发现受访家长虽然对孩子的要求各有不同,但不外乎是衣食住行、学习和休闲活动等妥善规划。由此可见,有效的时间管理是良好生活习惯的核心。很高兴听到之前出版的《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并得到许多家长在实际应用上的好评,这是豆豆妈妈工作室伙伴们十多年来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初心。也就是这么一点成就和满足感,激励着我们在家庭教育的土壤里持续努力耕耘。在《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出版后,我一直有种担心,因为这本书虽
  然提到了一些父母在训练孩子时的基本原则,但仍着重训练孩子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案和操作方法(如学习武术的外功),缺乏父母在训练时的重要的教养理念(如学习武术的内功)。当时也和王宏老师讨论过自己的忧虑,没想到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她完成了这本结合父母效能理念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效能手册,这本书不仅展现了融会贯通的创新意义,更能帮助家长在训练过程中内外兼修,得心应手。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在写作过程中,我是给了豆豆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孩子学习做事效率低,希望能对他有帮助

评分

好书分享,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评分

好书分享,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评分

物流次日达 产品好优鲜 购物必选

评分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4-18岁孩子提出30天时间管理训练方案。该方案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建立时间观念、快速完成学习(快)、准确完善学习(准)、提高学习效率(又快又准)。其核心是把家长的期望转化为孩子的目标,通过时间管理,让孩子快快乐乐地达到目标—搞定一切还能玩。

评分

评分

干货满满,希望家里的小一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评分

评分

非常好的书,活动力度很满意,学习起来,物流超级快。。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