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部署實戰/雲計算工程師係列

雲計算部署實戰/雲計算工程師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肖睿,吳振宇,楊智勇,鬍文傑,趙紅艷 著
圖書標籤:
  • 雲計算
  • 部署
  • 實戰
  • 工程師
  • 虛擬化
  • 容器化
  • DevOps
  • AWS
  • Azure
  • GCP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ISBN:978751705377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3235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6
字數:292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Openstack 目前獲得瞭很多大公司的廣泛支持,不僅能夠搭建私有雲,而且也能夠搭 建公有雲。本書針對具備 Linux 運維基礎的人群,主要介紹瞭雲計算 Openstack、公有雲 AWS、大數據 Hadoop 及 CDH 部署的相關知識與應用,以生動詳細的理論講解、企業級的 實戰項目案例,使讀者能夠掌握目前的熱門技術。 本書通過通俗易懂的原理及深入淺齣的案例,並配以完善的學習資源和支持服務,為 讀者帶來全方位的學習體驗,包括視頻教程、案例素材下載、學習交流社區、討論組等終 身學習內容,更多技術支持請訪問課工場 www.kgc.cn。

目錄

前言
課程設計說明

第1章 OpenStack體驗
1.1 雲計算介紹
1.1.1 紅帽OpenStack産品
1.1.2 安裝紅帽OpenStack環境
1.2 創建實例案例
1.2.1 準備工作
1.2.2 在Horizon中啓動實例
1.2.3 擴展應用
本章總結
本章作業

第2章 OpenStack搭建企業私有雲
2.1 環境準備
2.2 基礎配置
2.2.1 安裝配置NTP服務
2.2.2 配置OpenStackyum庫
2.2.3 MySQL數據庫
2.2.4 NoSQL數據庫
2.2.5 安裝配置Messagingserver-RabbitMQ
2.2.6 Memcached
2.3 認證服務
2.3.1 認證服務概覽
2.3.2 安裝配置
2.3.3 創建服務實體和API端點
2.3.4 創建域、項目、用戶和角色
2.3.5 驗證操作
2.3.6 創建OpenStack客戶端環境腳本
2.4 鏡像服務
2.4.1 鏡像服務概覽
2.4.2 安裝和配置
2.4.3 創建鏡像服務的API端點
2.4.4 安裝軟件包
2.4.5 驗證操作
2.5 計算服務
2.5.1 計算服務概覽
2.5.2 安裝並配置控製節點
2.5.3 安裝和配置計算節點
2.5.4 驗證操作
2.6 Networking服務
2.6.1 網絡服務概覽
2.6.2 安裝並配置控製節點
2.6.3 安裝和配置計算節點
2.6.4 驗證操作
2.7 Dashboard
2.8 啓動一個實例
本章總結

第3章 雲存儲
3.1 塊存儲與文件存儲
3.2 對象存儲
3.3 對象存儲Swiff
3.3.1 Swift數據模型
3.3.2 Swift組件
3.3.3 Swift的數據一緻性
3.3.4 Swift存儲策略
3.3.5 對象存儲Swift補充
3.4 塊存儲服務Cinder
3.4.1 塊存儲服務概覽
3.4.2 塊存儲服務組件
3.4.3 Cinder架構解釋
3.4.4 Cinder支持存儲類型
本章總結

第4章 Fuel安裝OpenStack
4.1 Fuel概述
4.2 虛擬環境設置
4.3 部署OpenStack環境
本章總結

第5章 大數據Hadoop
5.1 什麼是大數據
5.2 Hadoop體係結構
5.3 安裝Hadoop運行環境
5.3.1 在Linux中配置Hadoop運行環境
5.3.2 Hadoop完全分布式安裝
5.3.3 運行Hadoop的W0rdCount程序
5.4 HDFS體係結構
5.4.1 基本概念
5.4.2 Master/Slave架構
5.4.3 HDFS的Web界麵
5.4.4 HDFS的命令行操作
5.5 MaDReduce基礎
5.5.1 MaDReduce概述
5.5.2 MapReduce架構設計
5.5.3 MaDReduce編程模型
5.6 下一代MapReduce框架YARN
5.6.1 YARN架構
5.6.2 YARN配置文件
5.6.3 YARN作業執行流程
5.6.4 YARN優勢
本章總結
本章作業

第6章 HBase數據庫
6.1 HBase基礎
6.1.1 HBase簡介
6.1.2 HBase體係結構
6.1.3 HBase數據模型
6.1.4 HBase的安裝
6.2 HBase Shell操作
6.3 MapReduce與HBase
6.4 Hive和Spark
6.4.1 Hive
6.4.2 SDark
本章總結
本章作業

第7章 部署CDH環境
7.1 CDH概述
7.2 案例環境
7.2.1 準備工作
7.2.2 安裝數據庫
7.2.3 安裝CDH
7.2.4 安裝配置CDH集群
7.2.5 配置Kafka
本章總結

第8章 雲計算數據中心與亞馬遜AWS
8.1 體係結構簡介
8.2 雲計算數據中心特點
8.3 網絡應用架構
8.4 能源利用
8.5 自動化管理
8.6 容災係統
8.6.1 容災概述
8.6.2 容災技術
8.7 亞馬遜AWS
本章總結
書名: 《雲海弄潮:架構師的雲原生實踐指南》 圖書簡介: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雲計算已不再是新鮮事物,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力。然而,將雲的潛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業務價值,絕非易事。無數企業在雲端探索的徵途中,或迷失方嚮,或步履維艱。《雲海弄潮:架構師的雲原生實踐指南》並非一本著眼於基礎概念或通用部署流程的書籍,它深入挖掘的是雲計算時代下,架構師群體所麵臨的真正挑戰和前沿實踐。本書旨在為那些渴望在雲原生時代駕馭技術浪潮、構建卓越解決方案的架構師們,提供一套精煉、實用的思想體係和動手能力。 本書不涉及《雲計算部署實戰/雲計算工程師係列》中可能包含的,如雲平颱(AWS, Azure, GCP)的基礎服務介紹、虛擬機(EC2, VM, Compute Engine)的創建與配置、存儲(S3, Blob Storage, Cloud Storage)的常用選項、網絡(VPC, VNet, VPC Network)的基礎配置、IAM(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的權限管理、數據庫(RDS, Azure SQL, Cloud SQL)的入門部署、負載均衡(ELB, Azure Load Balancer, Cloud Load Balancing)的基本配置、簡單的容器化(Docker)入門、Kubernetes(K8s)的初識以及CI/CD(Continuous Integration/Continuous Deployment)的基礎流程等內容。這些基礎的、相對靜態的知識點,在快速迭代的雲技術領域,更適閤通過官方文檔、在綫課程或專門的入門書籍來學習。 《雲海弄潮》將目光聚焦於架構師的進階之路,以及雲原生技術在復雜場景下的深度應用。本書從宏觀的戰略思維切入,細化到微觀的模式與實踐,力求幫助讀者構建一套成熟的雲原生架構設計與演進能力。 核心內容概覽: 第一部分:雲原生架構的戰略思維與設計原則 超越“部署”的思考: 我們將首先打破對雲計算“部署”的局限性認知,深入探討雲原生架構的核心理念——彈性、韌性、可觀測性、自動化和可演進性。理解這些理念如何在業務需求、成本效益和技術可行性之間取得平衡,是構建強大雲原生係統的基石。 麵嚮業務價值的架構設計: 如何將業務目標轉化為清晰的技術架構藍圖?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如何從業務流程、數據流和用戶體驗齣發,設計能夠支撐快速迭代和業務增長的雲原生架構。我們將討論領域驅動設計(DDD)在微服務架構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事件驅動架構(EDA)實現係統間的解耦與高效協作。 混沌工程與係統韌性: 並非簡單的“高可用”配置,而是主動擁抱失敗,構建能夠應對各種異常情況的係統。我們將深入探討混沌工程的原理與實踐,學習如何設計注入故障、模擬真實世界壓力,從而發現潛在弱點,提升係統的整體韌性。 成本優化的深層策略: 雲成本並非綫性增長,而是可以通過精細化架構設計與運營策略來有效控製。本書將剖析常見的雲成本陷阱,並提供基於架構層麵的成本優化方法,如資源調度優化、存儲生命周期管理、無服務器架構的成本效益分析等。 第二部分:雲原生核心技術的深度應用與模式 微服務拆分策略與演進: 如何科學地拆分單體應用為微服務?如何管理微服務間的通信、數據一緻性與服務發現?本書將詳細闡述各種微服務拆分模式(如按業務能力、按子域拆分),以及服務網格(Service Mesh)在簡化微服務治理、實現高級流量管理、安全性和可觀測性方麵的關鍵作用。 容器編排的進階實踐: 超越Kubernetes的基本部署,我們將關注其在復雜生産環境下的高級應用。包括:Operator模式的構建與應用、Helm Chart的精細化開發、多集群管理與容災、Kubernetes安全最佳實踐(RBAC、網絡策略、Pod安全策略)、以及麵嚮Kubernetes的CI/CD流水綫設計。 無服務器(Serverless)架構的策略選擇: Serverless並非萬能,理解其適用場景與限製至關重要。本書將探討不同類型的Serverless服務(FaaS, BaaS, PaaS),如何設計純粹的Serverless應用,以及如何將Serverless與容器化技術結閤,構建混閤型架構。 數據管理與一緻性模式: 在分布式微服務架構中,數據一緻性是一個巨大挑戰。本書將深入探討Saga模式、CQRS(Command Query Responsibility Segregation)、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等模式,以及如何在雲原生環境中選擇和設計閤適的數據存儲方案,實現跨服務的數據同步與一緻性。 可觀測性:不僅僅是監控: 構建真正的可觀測性體係,意味著深入理解係統的內部狀態。本書將詳細介紹分布式追蹤(Tracing)、日誌聚閤(Logging)和指標收集(Metrics)的最佳實踐,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數據進行根因分析、性能優化和業務洞察。我們將探討OpenTelemetry等開放標準的應用。 第三部分:麵嚮未來的雲原生架構演進與治理 平颱工程與內部開發平颱(IDP): 如何提升開發者的雲原生開發效率?本書將介紹平颱工程的理念,以及如何構建內部開發平颱,自動化繁瑣的開發、部署和運維流程,實現“開發者的自助服務”。 AI/ML在雲原生架構中的集成: 雲原生架構為AI/ML模型的訓練、部署和推理提供瞭強大的支撐。本書將探討如何設計能夠高效集成AI/ML能力的雲原生係統,包括MLOps的實踐,以及如何利用雲原生特性加速AI應用的創新。 雲原生安全:深度防禦與閤規: 安全是雲原生架構不可忽視的環節。本書將超越基礎的訪問控製,深入探討DevSecOps的實踐,鏡像安全掃描、運行時安全監控、API安全策略、以及零信任安全模型在雲原生環境中的應用。 雲原生治理與標準化: 隨著雲原生應用的規模化,治理成為關鍵。本書將討論如何建立有效的雲原生治理框架,包括資源管理、策略定義、閤規性檢查、以及自動化策略執行。 本書特點: 實戰導嚮,案例豐富: 每一個章節都將結閤實際應用場景,通過案例分析、模式講解和技術選型指導,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深度挖掘,超越錶層: 本書不會止步於“如何做”,更注重“為何這樣做”,幫助讀者理解技術背後的設計理念和權衡選擇。 麵嚮架構師的思維模式: 強調從全局視角審視問題,平衡技術、業務與成本,培養架構師的戰略眼光和決策能力。 前沿技術,緊隨趨勢: 聚焦於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雲原生技術的發展方嚮,為讀者提供最具價值的前瞻性指導。 《雲海弄潮:架構師的雲原生實踐指南》是一本為有誌於在雲原生時代成為技術引領者的架構師、技術主管和高級工程師量身打造的指南。它將幫助您自信地駕馭復雜的雲原生技術棧,構建穩定、高效、可擴展且麵嚮未來的現代化應用係統,在波瀾壯闊的雲海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雲技術充滿好奇卻又在入門時感到迷茫的人量身定做的!我記得我剛開始接觸雲計算那會兒,網上各種資料零散不堪,概念滿天飛,感覺就像在迷霧中摸索。終於找到這本,它沒有過多地糾纏於那些高深的理論模型,而是直接把我帶到瞭實際操作的前綫。書中對AWS、Azure和阿裏雲這幾個主流平颱的對比分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明瞭。特彆是它講解如何構建一個高可用的Web服務時,每一步的命令、配置文件的寫法,都寫得細緻入微,讓我這個新手也能跟著敲齣來一個像模像樣的係統。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務實,沒有華麗辭藻,全是乾貨。讀完前三章,我對於“什麼是雲原生”的理解,比我之前看網上那些長篇大論的博客加起來都有深度。對於想要快速上手項目,把理論知識轉化成生産力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套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箱”。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感極強,讀起來完全沒有傳統技術書籍那種枯燥乏味的感覺。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耐心地坐在你旁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應對生産環境中的那些“鬼打牆”的問題。我尤其欣賞它在DevOps實踐這一塊的深度挖掘。書中關於CI/CD流水綫的搭建,不僅僅是列齣瞭Jenkins或者GitLab Runner的配置項,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集成安全性掃描、自動化測試,以及如何優雅地處理藍綠部署和金絲雀發布。這一點讓我印象極其深刻,因為這正是很多教程中會忽略的關鍵環節。它教會我的,是如何從“能跑起來”升級到“能穩定、安全地跑起來”。書中對容器化技術的講解,特彆是Kubernetes的配置管理,也遠超齣瞭基礎的Deployment和Service層麵,觸及到瞭StatefulSet和Operator等更高級的主題,非常適閤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想要嚮資深架構師邁進的讀者。

評分

作為一名技術團隊的管理者,我更關注的是如何將最新的雲技術高效地推廣到整個團隊。這本書在“治理”和“自動化運維”方麵的章節,為我提供瞭絕佳的藍圖。它詳細介紹瞭如何使用IaC(基礎設施即代碼)工具,如Terraform或CloudFormation,來建立標準化的環境模闆。更重要的是,它探討瞭權限管理的最佳實踐,比如如何設計最小權限原則的角色(IAM Role)策略,如何進行定期的策略審計。這解決瞭我們團隊長期以來在安全閤規和效率提升之間搖擺不定的難題。書中對“配置漂移”問題的處理流程和自動化檢測機製的描述,讓我能夠迅速在團隊內部推行更嚴格的配置管理流程。閱讀完後,我立即組織瞭一次內部技術分享會,使用的正是書中關於“雲資源標簽化管理”的框架。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它超越瞭一般的工具手冊,成為瞭一本指導團隊雲戰略落地的參考書。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可以用“立竿見影”來形容。我是在一個緊迫的項目背景下開始閱讀的,需要快速搭建一個支持多租戶的SaaS平颱。書中關於資源隔離和成本優化的章節,直接為我指明瞭方嚮。它沒有簡單地推薦使用昂貴的專有服務,而是通過巧妙地結閤使用Serverless函數(如Lambda/雲函數)和恰當的數據庫選型,提供瞭一套極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作者對於雲資源計費模式的解讀也異常犀利,他教會我如何通過調整實例類型、預留實例購買策略,甚至是對存儲I/O的優化,來將每月的雲開支控製在一個非常可接受的範圍內。這不僅僅是技術書籍,簡直可以看作是一本“雲成本控製寶典”。很多教科書隻教你怎麼花錢把係統搭起來,這本書卻教你如何在花最少的錢的情況下,把係統搭得更健壯。

評分

我是一名偏嚮運維和基礎設施的工程師,一直覺得市麵上很多雲計算書籍對底層網絡的討論往往一筆帶過。然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深度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它花瞭大量的篇幅來拆解VPC、子網、路由錶、安全組和NAT網關的工作原理。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雲環境中的網絡隔離和流量控製講得透徹明白。我曾被一個跨區域的數據庫連接延遲問題睏擾瞭數周,最終還是從書中關於邊緣計算和混閤雲網絡拓撲的章節中找到瞭靈感,找到瞭問題的癥結所在。這種對基礎設施底層邏輯的堅持,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工程底蘊。它沒有滿足於“雲廠商幫你搞定瞭網絡”這種錶麵說辭,而是讓你真正理解你所使用的每一項服務背後是如何通過網絡協議支撐起來的。對於構建復雜企業級混閤雲架構的專業人士來說,這部分內容絕對是無價之寶。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