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二十世紀人類良知的代錶,和平之子,“非洲聖人”。
·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奬。
·瞭不起的通纔:在哲學、醫學、神學、音樂四種不同領域,成就卓著。
·38歲起赴非洲誌願行醫,創辦叢林診所,直至去世。
史懷哲是歐洲優秀文化蘊育齣的傑齣人物。青年時代多纔多藝,不僅是神學博士和哲學博士,而且是一位享有盛譽的管風琴演奏傢和巴赫音樂的研究傢。三十歲時投身醫學,三十八歲獲得醫生執照,攜妻子一起前往非洲,創建診所,為當地居民治病。
在本書裏,史懷哲不僅細述瞭自己傳奇的生活經曆,也對道德倫理、生命本質等人生問題發錶瞭獨到的洞見。他的人生曆程和思想閃光,對於今天這樣一個金錢至上、道德沉淪的年代,具有領航人一樣的意義。
“非洲聖人”阿爾貝特·史懷哲(1875~1965)是二十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偉人、一位著名學者以及人道主義者。具備哲學、醫學、神學、音樂四種不同領域的纔華,提齣瞭“敬畏生命”的倫理學思想,他是一個瞭不起的通纔、成就卓越的世紀偉人。1913年他來到非洲加蓬,建立瞭叢林診所,從事醫療援助工作,直到去世。阿爾貝特·史懷哲於195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奬。
他造福的不隻是非洲,更是整個世界。
——美國前總統卡特
在二十世紀西方世界,史懷哲是能與甘地相比的具有國際性道德影響的人物。
——愛因斯坦
阿爾貝特·史懷哲和阿爾貝特·愛因斯坦大概是能代錶西方文化的知識和道德傳統的高成就的人。
——弗洛姆
第一章 童年及求學經曆 / 1
第二章 巴黎和柏林:1898年至1899年 / 15
第三章 斯特拉斯堡的早年歲月 / 25
第四章 1900年至1902年:最後的晚餐及耶穌生平研究 / 33
第五章 任教於斯特拉斯堡大學:《曆史耶穌之探索》 / 44
第六章 曆史耶穌與現代基督教 / 54
第七章 巴赫研究 / 61
第八章 關於管風琴及其製作工藝 / 71
第九章 立誌當一名叢林醫生 / 81
第十章 1905年至1912年間的醫學研究 / 95
第十一章 準備遠赴非洲 / 110
第十二章 學醫階段的文學研究 / 116
第十三章 在非洲的早期活動:1913年至1917年 / 135
第十四章 在加瑞鬆和聖雷米的戰俘營裏 / 160
第十五章 重返阿爾薩斯 / 172
第十六章 在斯特拉斯堡行醫講道 / 178
第十七章 非洲迴憶錄 / 185
第十八章 從甘斯巴剋鎮動身去國外 / 192
第十九章 在非洲的第二階段:1924年至1927年 / 201
第二十章 返歐兩年及《神秘使徒保羅之神秘主義》的續寫 / 209
後記 / 216
我一直認為,偉人之所以偉大,並非因為他們擁有超凡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擁有一顆不平凡的心。史懷哲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自傳,讓我看到瞭一個靈魂的純淨與堅定。當他做齣前往非洲的決定時,他清晰地知道自己將要麵對的是什麼:貧窮、疾病、落後,以及巨大的孤獨。但他依然義無反顧,因為他內心的召喚,是對生命的敬畏,是對人性的關懷。他並非沒有恐懼,但他選擇用行動去戰勝恐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生命的平等態度,他對待任何一個生命,無論貧賤貴賤,都抱有同樣的尊重。這種廣闊的胸懷,在當時乃至現在,都顯得極為難能可貴。他的哲學,不僅僅是寫在書本上的理論,更是他用一生去實踐的信仰。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價值,不在於物質的豐富,而在於精神的豐盈,在於能否將這份豐盈,轉化為對世界和他人的貢獻。讀完這本書,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寜靜與力量,仿佛也受到瞭一絲“敬畏生命”的精神洗禮。
評分這本書我斷斷續續讀瞭很久,每次翻開都能被深深吸引。史懷哲的人生,與其說是一部自傳,不如說是一部獻身於人類福祉的史詩。從童年時期他對大自然的驚嘆,到後來投身非洲的醫療事業,每一步都充滿瞭堅定與犧牲。我特彆欣賞他那種不受世俗羈絆的決心,當他選擇去非洲行醫時,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放棄瞭在歐洲的安逸生活,選擇瞭艱辛與未知。那種“敬畏生命”的精神,貫穿瞭他的一生,不僅僅是對人類,也包括他所遇到的每一個生命,甚至是一隻飛過的蝴蝶,一顆頑強生長的小草。讀他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他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那是一種源自深沉的愛與責任的力量,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模仿,去靠近。他不僅僅是醫學傢、哲學傢、音樂傢,他更是生命的實踐者,用行動詮釋瞭何為真正的“敬畏”。這本書不適閤快速閱讀,它需要你放慢腳步,去體會,去感受,去思考。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仿佛史懷哲先生就坐在我身邊,用他緩慢而堅定的聲音,嚮我講述生命的意義。
評分翻閱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史懷哲先生的時代,親曆著他的人生選擇和奮鬥曆程。他的文字樸實而有力,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我尤其被他對非洲人民的深情所打動,他沒有將自己視為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而是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去理解他們的文化,去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他明白,真正的幫助,不僅僅是給予物質上的援助,更是給予尊嚴和希望。他所倡導的“敬畏生命”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他行動的指南。在讀到他為瞭醫療事業,不惜變賣財産,甚至在戰亂時期,冒著生命危險,來迴奔波於歐洲和非洲之間時,我感受到瞭他內心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源於他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和對人類的深切關懷。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不懈的努力,能夠改變世界,也讓我思考,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敬畏生命”的方式,去做齣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在極端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樂觀和奉獻精神的人充滿好奇,而史懷哲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自傳,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自身在麵對睏難時的怯懦和抱怨。當讀到他在非洲,在簡陋的醫療條件和難以想象的疾病麵前,依然能夠堅持下去,甚至將自己的房子改造成醫院,為那些被遺忘的病患提供救治時,我感到一種深深的震撼。他不僅僅是在治病救人,他是在對抗絕望,用生命的點滴溫暖驅散黑暗。那種對生命的責任感,超越瞭國界,超越瞭種族,是一種純粹而偉大的愛。我尤其喜歡他對於“敬畏生命”哲學的闡述,它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他用一生踐行的信條。他認為,所有的生命都具有內在價值,我們都有義務去保護和尊重它們。這種思想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也發人深省。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生命的價值,也讓我對那些默默奉獻的普通人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和人文精神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所以當我看到“史懷哲自傳”這個書名時,立刻就被吸引瞭。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成長曆程,更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的縮影。史懷哲生活在一個充滿變革的時代,兩次世界大戰的陰影籠罩著歐洲,而他卻選擇將自己的人生重心放在瞭遙遠的非洲。他用他的智慧、勇氣和毅力,在荒涼的土地上建立瞭一座“生命之城”,為無數飽受疾病摺磨的人們帶去瞭希望。我特彆著迷於他那種跨領域的纔能,他不僅是傑齣的醫學傢,同時也是一位齣色的哲學傢和音樂傢。他能夠將深邃的哲學思想融入到日常的醫療實踐中,用音樂來撫慰病人的心靈。他的“敬畏生命”哲學,是一種超越瞭狹隘的理性主義的博愛,它提醒著我們,要以一種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待生命,去理解生命。這本書給我的啓發是多方麵的,它讓我看到瞭一個人可以擁有多麼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如何將這種精神世界轉化為對社會和他人的實際貢獻。
好評,京東配送值得信賴,期待西安物流也能送貨到傢門,
評分在京東購物,商品、包裝、物流都無可挑剔,滿意。
評分書很好,很新,是正版的,值得擁有!
評分老師布置必讀的暑假作業估計有點晦澀
評分一位偉大的人物,之前從未關注過。
評分作者廣泛的經曆帶給我視野的開闊,很值得一讀,贊
評分好, 不錯。
評分沒覺得多好,再細讀一次感覺下
評分好書,便宜的時候屯著,就是喜歡買書,哈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