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春暖乌蒙》用全景视点,写出了云南昭通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动人篇章。作品既揭示了昭通深度贫困的原因,又描绘出了昭通地区实施精准扶贫计划之后的巨大变化,浓墨重彩地抒写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奉献和群众的拼搏精神。作品充满正能量,并彰显了大写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昭通精神。
贫困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已经使六亿多人脱贫,走出了一条备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的道路。但是,随着2020年脚步的临近,我们需要打赢最后的攻坚战。乌蒙山腹地精准贫扶的伟大实践工程,经过本部作品的淬炼,提供了可资学习借鉴的“昭通样板”和“昭通经验”。作家对昭通地区有着血溶于水的深厚情感,并且长期深入扶贫工作的现场,也让这部作品素材翔实,故事生动真实,细节刻画又温暖感人。
精彩书摘
《十月(大型文学期刊 2017增刊 长篇纪实春暖乌蒙云南昭通扶贫脱贫报告)》:
昭通位于云南的东北部,东西最宽处241公里,南北最长处234公里,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东南与贵州威宁、赫章和毕节接壤,西、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的会东、宁南、金阳、雷波、屏山和宜宾等县市相望,东北部隔南广河与珙县、筠连、兴文和叙永相连。
全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的最高点是巧家的药山,海拔4041米。全市有云岭分支的尖山、玉屏山、绛云露山、气势磅礴、逶迤蜿蜒于巧家而派生出的大药山、轿顶山、大红山、堂狼山和赖石山等56座山岭,其中数大药山雄奇险峻、气象万千。
海拔最低的是水富县城的中嘴,仅有267米。
山脉由两大山系组成,东北包括鲁甸、昭阳、大关、盐津、彝良东北部和威信、镇雄全部,为乌蒙山脉西伸之尾端,它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西南部包括绥江、水富、永善和延伸至大关、昭阳、鲁甸三个县区的西南部分,为横断山脉凉山山系五莲峰分支东伸的边缘。
昭通境内有大小河流393条,均属长江水系,多是由雨水补给的高原河流类型。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它在昭通的流程长达458公里,牛栏江之流程为113公里,大关河及洛泽河之流程为306公里。水能资源是昭通最突出且最优势的资源,其蕴藏量超过3000万千瓦,占全国水能蕴量的3.1%.全省的20%以上。现在已建成溪洛渡1200万千瓦和向家坝600万千瓦及蓄水超过百亿方的水电、水利枢纽工程。装机容量为1260万千瓦的巧家白鹤滩水电,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一旦建成,加上牛栏江和洛泽河、关河等河流的梯级电站,装机容量便可接近2800万千瓦。昭通被称为中国能源之都,无疑名副其实,举足轻重。
昭通的土地93%为山地,平坝只有7%,按地理位置划分,大体可分为南干北湿两大区域。东北面的镇雄等县,面积占全市的70%左右,阴雨多、日照少,冷涝冰冻严重,农作物成熟较晚且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农民生计艰难。而西南的巧家等县,面积占全市的30%,虽日照时间长、温度高,却十分干旱。
昭通因受江河水流的切割、冲刷,造成山岭河谷交错、沟壑峡谷纵横,雄奇险峻,山大坡陡、道路崎岖,大有昭通行路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叹。
2000年时统计,全市有耕地608万亩,其中水田只有62万亩左右,500多万亩旱地,还有70%的耕地处在阴雨多、日照少、冷涝冰冻严重的二半山区和山区。十多年来,无序的房地产和各种名目的圈地及农村无法遏止的乱修乱建,且征用和占用的都是好田好地,现在还有耕地几何,就不得而知。而人口却膨胀很快,2000年时的统计,全市总人口为497.56万人,十多年过去了,全市总人口已经突破600万人,这么多人要吃饭,将何以为继啊?
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昭通,是蜀王杜宇的崛起之地。公元前6世纪,他率领部落,沿朱提江顺流而下,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历尽千辛万苦,开辟了一条通往四川的羊肠小道,历经5年,几百人的部落,颠沛流离,到达成都平原不足百人。公元前500多年,杜宇在四川双流建立了蜀国,称为望帝,从而创造了三星堆文明。那时的蜀国,北至陕西八百里秦川,南到莽莽苍苍的云贵高原,西接峰峦叠嶂的横断山脉,东与涪江为界,和重庆相连,蜀国之大,让人叹为观止。
杜宇教民务农,栽桑养蚕,纺纱织锦,蜀国随处沃野丰腴、阡陌纵横、小桥流水、男耕女织,从而结束了蜀国历史上的蒙昧阶段,为开发成都平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杜宇死后,老百姓感念他开凿了昭通到四川的通道,把农耕文明带到了四川平原,但愿他化作了催耕催种的子规鸟,唐诗故有“望帝春心托杜鹃”“子规啼血杜鹃红”的千古绝唱。
就在这风起云涌的战国时期,中国大地烽烟滚滚,群雄争霸,华夏大地最终将以一个怎样的政治格局、地理版图、文化面貌出现在世界东方,历史等待的就是具有雄才大略的霸主。那时的秦朝,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富兵强,四面扩张,试图一举扫除群雄,激起诸侯国联合攻秦。秦虽然倾力战胜了攻秦的联军,却使秦国统一中原的战略计划受阻,甚至几乎落空。于是,秦惠文王在朝廷上发起并组织了一次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战略大辩论。大臣中有人主张吞并弱小的韩国,有人则主张攻打地广人稀的楚国,而以司马错、田贵为首的一派则力主伐蜀。他们认为:“蜀有桀,纣之乱,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定矣。”
秦惠文王听后,思虑再三,颇具胆魄地采纳了司马错、田贵的战略主张,决定先取蜀地。事后证明,巴蜀地区丰饶的物资、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东向伐楚的战略地位,帮助秦朝最终统一了天下。故历史记载日:“蜀既属楚,秦日益富强而制诸侯。”又载道:“兼并六国,自蜀始。”
……
十月(大型文学期刊 2017增刊 长篇纪实春暖乌蒙云南昭通扶贫脱贫报告)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