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双重知识产权约束下的军民融合创新治理模式与制度设计”(项目号15YJC630019)、航空科学基金(航空工业集成创新的知识治理模式及制度设计,项目号2016ZG55025)和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下的河南军地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制度设计研究”(项目号13A630396)等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的特点是研究对象新颖、研究内容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研究成果实用。全书共分8章,第1章详细阐述了军民融合创新内涵、内容及困境;第2章阐述了军民融合创新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第3章研究了军民融合与国防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第4章提出了军民融合创新的三种模式及路径选择;第5章系统分析了军民融合战略下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第6章分析了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模型及治理;第7章提出军民融合创新治理模式;第8章提出军民融合创新治理策略。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领域和系统治理领域科研成果的总结,通过本书的学习,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军民融合创新与治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冯媛 ,女,汉族,河北唐山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治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等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在《中国科技论坛》《科学进步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等中文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1军民融合创新概述(1)
1.1军民融合创新内涵(1)
1.2军民融合创新内容(5)
1.3军民融合创新的技术基础(6)
1.4军民融合创新困境(10)
2军民融合创新治理的理论基础(16)
2.1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16)
2.2国防工业转轨理论(17)
2.3治理理论(18)
2.4利益相关者理论(26)
3军民融合与国防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29)
3.1军民融合制度下的国防工业创新变迁(29)
3.2军民融合与国防工业创新的互动关系(31)
3.3军民融合制度视角的国防工业创新分析(33)
3.4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议(36)
4军民融合创新模式(38)
4.1基于项目的军民融合创新模式(38)
4.2基于产学研的军民融合创新模式(39)
4.3基于国际合作的军民融合创新模式(41)
4.4军民融合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43)
5国防知识产权制度与军民融合创新(45)
5.1国外军民融合下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分析(45)
5.2军民融合战略下的我国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研究(48)
5.3军民融合创新与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的互动关系(56)
5.4军民融合战略下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建设(60)
6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与治理(67)
6.1基于发酵理论的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67)
6.2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博弈治理(75)
7军民融合创新治理及实证研究(84)
7.1军民融合创新治理体系框架(84)
7.2军民融合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87)
7.3实证研究(90)
8军民融合创新治理策略(96)
8.1军民融合创新的政府治理(96)
8.2军民融合创新的技术治理(100)
8.3军民融合创新的标准治理(103)
8.4军民融合创新的平台治理(105)
参考文献(109)
1军民融合创新概述(1)
1.1军民融合创新内涵(1)
1.2军民融合创新内容(5)
1.3军民融合创新的技术基础(6)
1.4军民融合创新困境(10)
2军民融合创新治理的理论基础(16)
2.1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16)
2.2国防工业转轨理论(17)
2.3治理理论(18)
2.4利益相关者理论(26)
3军民融合与国防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29)
3.1军民融合制度下的国防工业创新变迁(29)
3.2军民融合与国防工业创新的互动关系(31)
3.3军民融合制度视角的国防工业创新分析(33)
3.4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议(36)
4军民融合创新模式(38)
4.1基于项目的军民融合创新模式(38)
4.2基于产学研的军民融合创新模式(39)
4.3基于国际合作的军民融合创新模式(41)
4.4军民融合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43)
5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构建(45)
5.1构建原则及要素(45)
5.2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构建(50)
6国防知识产权制度与军民融合创新(60)
6.1国外军民融合下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分析(60)
6.2军民融合战略下的我国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研究(63)
6.3军民融合创新与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的互动关系(71)
6.4军民融合战略下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建设(75)
7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与治理(82)
7.1基于发酵理论的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82)
7.2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博弈治理(90)
8军民融合创新治理及实证研究(99)
8.1军民融合创新治理体系框架(99)
8.2军民融合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102)
8.3实证研究(105)
9军民融合创新治理策略(111)
9.1军民融合创新的政府治理(111)
9.2军民融合创新的技术治理(115)
9.3军民融合创新的标准治理(118)
9.4军民融合创新的平台治理(120)
融合是指几种性质不同的事物联合或合成一体。军民融合是军民组织合成一体,二者之间的融合不是某个方面的简单融合,而是包括经济、体制、科技、教育、资源、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的融合。它主要反映的是国防工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军民融合定义是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OTA)在1994年9月颁布的《军民融合潜力研究评估报告》中给出的权威性定义,即军民融合是紧密结合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基础和民用科技工业基础,从而组成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阮汝祥,2009)。
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军民融合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措施。据专家估算,国防科技军民融合的能量比可以释放到1∶10014。 而决定能量释放的无疑是创新体系。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创新尚存在着特有的劣势和障碍,存在军民资源转换率较低、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不完善、创新产业发展不强、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形成一套较系统、完整的军民融合创新与治理理论体系至关重要。本书系统阐述了军民融合创新制度变迁、创新模式、创新体系、国防知识产权制度、信息共享与治理等内容,力图为军民融合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服役多年,对军队的科技发展和装备更新换代有着切身的体会。这些年来,我看到国家在国防科技领域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也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退役后,我选择进入一家军工企业的民品部门工作,希望能够将我在部队的经验和对技术的理解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因此,《军民融合创新与治理》这本书对我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阐述军民融合的战略意义,以及它如何促进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同时又如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我尤其想了解,那些在军事领域经过严格考验的技术和产品,是如何在民用市场上找到新的应用场景,又是如何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本书如果能分享一些军转民的典型故事,或者介绍一些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将对我目前的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评分我是一名在校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投入和发展,特别是如何将这些巨大的投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当我在书店看到《军民融合创新与治理》这本书时,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我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和案例分析,而“军民融合”恰恰是近年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战略之一。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视角,比如它是否会探讨军民融合在不同领域(如人工智能、新材料、航空航天等)的具体实践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成功之处和潜在的风险。此外,关于“治理”的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深入解读,以及对治理机制的创新性思考,比如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市场活力,如何构建一个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体系。这本书如果能在这几个方面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将对我目前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我最先被它厚实的装帧和略显严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封面上“军民融合创新与治理”几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以及背后庞大复杂的体系。我本身是在一家科技型企业工作,一直对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颇为关注。近些年,“军民融合”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导向和技术突破的讨论中,总是绕不开它。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个概念,它是否会揭示那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或者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创新思路。我特别希望能从中了解到,那些原本只服务于国家安全领域的技术,是如何被巧妙地转化为民用,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同时,我也很想知道,在“融合”的过程中,会面临哪些挑战,又需要怎样的治理体系来保驾护航,才能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长远发展。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让我对这个宏大命题有了更具象化的认知。
评分我是一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普通读者,对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近年来,“军民融合”这个词汇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政策文件中,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国家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方向的调整。我承认,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比较表面,知道它大概是指将军事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资源运用到民用经济发展中,反之亦然。但是,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它的具体运作机制,它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以及它对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我能够明白“融合”的具体内容,比如有哪些技术是属于军民融合的范畴,以及这些技术在民间的应用场景是怎样的。同时,我也想知道,“治理”部分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这些治理措施如何确保军民融合的健康发展。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开始阅读。我把它放在书架上,想着有时间再翻翻。毕竟,“军民融合”听起来就离我的生活有点远,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员,主要负责辖区内的经济发展工作。但是,最近在工作中,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引进和培育一些高科技企业,同时也要确保区域的安全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涉及国防工业转型的项目,或者一些与军队有合作的企业,似乎都与“军民融合”沾边。我开始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大事,也和我们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知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政策的内涵,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去落地执行。比如,它是否会介绍一些地方层面的成功案例,或者提供一些在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方面的参考建议,让我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评分很好
评分理论,补充理论学习的好教材,值得拥有
评分很好
评分理论,补充理论学习的好教材,值得拥有
评分提供了不少信息
评分没有清单,报销麻烦,不会在京东买书了,此次还是好评吧!
评分读书季,买书屯书推荐给朋友们好书~~~~
评分好质量
评分看着还不错,京东送货很快,当天送到,服务也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