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牟怡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636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025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寒冬之后,奇点之前。

不管我们是欢迎还是抵制人工智能,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奇点尚未到来,但经历了几起几伏之后,人工智能终于告别了寒冬。这一次的春天似乎跟之前的几次不太一样,也许奇点真的近在咫尺。所以,在奇点来到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崭新的交流对象正在逐渐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对传播模型的革新。人工智能的独特性所带来的对人际交流默认假设的冲击很有可能会引发对交流观点的颠覆。人—人工智能交流对时间维度的改变,对交流对象可控性的放大,以及对信息的无意识无批判等,这些都会如同大坝上打开的细微小孔,*终引来整个大坝的决堤,进而如河流改道一样,将人类的交流引上不同的道路。几千年来,人类传播的历史一直在提供语言失败的证据;通过语言,我们很难实现思想的无障碍交流。在这次人工智能革命中,我们能否跨越语言的局限,直达交流的**目标——有效的思想交换?本书将对这一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讨论。

本书首先从媒体技术发展的角度探讨人工智能这个正在崛起的交流对象所代表的趋势。继而第二章从使用的角度,逐一讨论人机传播的交流模式、伦理、一致性、人性、人格、拟人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一交流区别于人际传播之处。第三章将讨论人—人工智能交流的效应,包括陪伴效应、自我映射效应等。第四章将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对未来作出展望。本书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从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和哲学等多角度全方位探讨人工智能将给人类交流带来的各种影响。本书观点新颖,深入浅出,除传播学领域的学习者与研究者以及人工智能爱好者之外,对关心人类发展趋势的大众读者也同样适用。

作者简介

牟怡,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专业副教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康涅狄格大学获得化学硕士、传播学硕士和传播学博士。同时担任10种国际学术期刊的邀请审稿人,曾获得过新闻与大众传播学会、美国传播学会、上海交大—国际传播学会国际新媒体论坛*论文奖等荣誉。长期致力于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效应的研究,尤其在人机传播和技术在健康传播的应用等领域著述颇丰。

作为跨界的研究者,牟怡博士主张从问题出发,打破既有的学科界限。近年来关注的领域跨越传播学、心理学、公共健康、人工智能、认知科学、技术哲学等。目前的研究课题尝试摸索人与智能机器的交流模式,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将本土文化特点融入其中。

关于作者的学术著述,请参见网址www.mouyi.me。

目录

Contents
目录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引言
*章人工智能:正在崛起的交流对象
*节机器与人

第二节智能与人工智能
第二章传播的模式
*节传播模式

第二节伦理的困境

第三节交流的一致性

第四节互动性

第五节人性

第六节人格

第七节拟人化

第八节文化的差异
第三章传播的效果
*节人机传播

第二节陪伴

第三节自我折射
第四章传播的进化
后记
人名索引





Chart directory
图表目录

表2-1麦克雷和科斯塔的人格五因素模型077
表2-2Twitter上的表情符号归类094
图1-1达·芬奇的机械骑士及内部模型组件013
图1-2坐落于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里的艾伦·图灵铜像018
图2-1香农威沃模型025
图2-2克纳普关系模型026
图2-3正在等待搭车中的HitchBOT038
图2-4电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剧照041
图2-5电影《机械姬》(Ex_Machina)海报041
图2-6实验中的助理机器人BERT063
图2-7荣格的人格概念077
图2-8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的我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其造型身材丰满,模样俊俏079
图2-9石黑浩与他的双子机器人在一起087
图2-10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的瓦利和伊娃087
图2-11动画电影《极地特快》中的小男孩088
图2-12恐怖谷理论示意图088
图2-13与Pepper的眼神接触092
图2-14机器人伊娃的警惕表情094
图2-15机器人伊娃的窃笑表情095
图2-16机器人伊娃对新奇之物展示出执着兴趣时的表情095
图2-17机器人伊娃弄坏东西之后的心虚与羞愧表情096
图2-18机器人伊娃的震惊表情096
图2-19帕罗,2016年6月摄于日本福冈104
图3-1“中文屋”假设122
图3-2机器人NAO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社交障碍129
图4-1柏拉图的洞穴139

精彩书摘

01*章The first chapter


人工智能:正在崛起的交流对象



00
00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章人工智能:正在崛起的交流对象









*节

机器与人

技术被誉为*强大的力量。然而技术为何存在?人类的身体又是如何处于与机器接壤的边缘地带?这些技术带给人类怎样的福音与疑惑?对人工智能的讨论离不开对人类技术发展史的回顾。如果说机器作为一种隐喻昭示着工业时代理性有序的特征的话,那么当人类逐渐步入后工业时代,甚而至于智能时代的时候,也许我们不得不思考:当机器中真的出现幽灵,我们将何去何从?
*强大的力量
我们对技术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今时今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数不胜数的技术:从桌面上的笔记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到掌中的智能手机、空调遥控器,再到脚下的扫地机器人……技术不仅仅以有形的方式存在,也以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搜索引擎背后的算法,不同的数码音乐制式,转基因工程等。
然而,如果要让我们对“技术”一词下个定义的话,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汉语大词典》对技术一词有三个解释:①技艺、法术;②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③文学艺术的创作技巧。《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则是:“关于制造和做事的技艺的系统性研究以及手段的总和。” 显然这些标准却含糊的解释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
如果我们把目光摆脱词典式的标准化定义,关于技术这个名词,我们会找到更多有意思的注解。古希腊语中的“techne”是艺术、技能、工艺的意思;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修辞学》中将techne与意为词汇、言论或文化的后缀“logos”连在一起,得到新词“technelogos”,成为今天技术(technology)的前身。遗憾的是,亚里士多德并未给该词汇提供任何解释。一直到了1802年,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系教授约翰·贝克曼(Johann Beckmann)感受到将实用技艺系统化传授给学生的必要性,于是编写了一本名为《技术指南》(Guide to Technology)的教材并开设相关课程,于是,被人类遗忘了很久的古老词汇才重新复活。
作为实践与元器件(components)的集成(assemblage),技术通常是通过技术体(bodies of technology)展示出来的(阿瑟,2014)。比如转基因的技术是以实实在在的马铃薯、大豆和三文鱼的技术体体现的,没有后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无从得知这样一种技术正在对我们的生活发生具体而深刻的影响的。当然,因为本书并非一本探讨技术层面的著作,我在此对技术与技术体并不加以严格的区分。
尽管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它长期被笼罩于其孪生姐妹“科学”的阴影之下。科学因其前瞻性、系统性而被赋予更多的权重。长久以来,公众对科学以及科学研究者抱以极大的尊重,而对技术工作者重视不够。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多是一线技术人员,经济社会地位不高。即使是工程师,很大程度上也是没法跟科学家相提并论的。这种对技术的轻视,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技术学”,即对技术发展的系统研究的缺失(阿瑟,2014)。
由于种种原因,中文中科学与技术常常被合二为一称为“科技”,进而又用科技这个词替代技术。比如技术思想家凯文·凯利那本著名的What Technology Wants就被翻译为“科技想要什么”,而非“技术想要什么”。我认为,这是一种混淆的做法,并非好的选择。尽管科学与技术常常以一枚硬币的两面出现,但有必要将两者区分开来。
关于科学与技术共生而独立的关系,首屈一指的技术思想家兼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2014)在其著作《技术的本质》中做过颇为优雅简洁的描述:“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建构于技术,而技术是从科学和自身经验两个方面建立起来的。科学和技术以一种共生方式进化着,每一方都参与了另一方的创造,一方接受、吸收、使用着另一方。两者混杂在一起,不可分离,彼此依赖。”(p��68)
在与科学的相生相长之间,技术越来越展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就认为技术是“世上*强大的力量”。为此,他不止一次在著述中引用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对历史上的技术的观点:“中世纪中后期主要的辉煌不在于那些大教堂,不在于其史诗般的文学作品,也不在于其经院哲学。它的辉煌在于,这是史上首次建立在非人力基础上,而不是奴役和骸骨之上的高等文明。” 布莱恩·阿瑟也表示:“我们一直以为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但实际上却是技术引领着科学的发展(阿瑟,2014,p��45)。”
这种过于拔高技术地位的观点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在解释社会现象与趋势的诸家学说中,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屡屡以其石破天惊般的断言吸引世人的目光。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社会变迁的动力,足以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以奥格本(Ogburn)学派为代表的强(hard)技术决定论,还是以雅克·埃吕尔(Jacques Ellul)为代表的温和(soft)技术决定论,持技术决定论观点的学者均认为技术具有自身的特定规律与自主性,并能导致社会变迁。其中*著名的观点莫过于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的论断:“手工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至于那句著名的“媒介即信息”则反映出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对媒体技术的乐观——媒体技术改变了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的社会结构。
人的延伸
技术为何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固然可以从外界因素进行探究,也未尝不能从人类自身找到答案。仔细检查人类的生理条件,我们会很失望地发现人类的身体并无任何“过人”之处。从视觉上说,人类的视力极限是非洲马赛人拥有的6��0,也就是能看到10公里外的物体;而鹰的视力会比一般人类好上七八倍。从听觉上说,飞蛾与蝙蝠的听觉比人类的都灵敏很多。这样的比较可以拓展到力量、奔跑速度、嗅觉等一长串的技能,而人类都毫无优势可言。当然没必要把这当成一个悲剧。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969)就坚信器官卑劣是上帝赐予整个人类物种的天赋,因为这种卑劣激发起自卑的主观感受,进而成为人类趋向完善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先天趋向完美的倾向,儿童不会感到自卑;而如果没有自卑感,人也永远不会设立成功的目标,更不用说实现成功。
仔细罗列出人类既有的发明创造,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的特点:作为对人的延伸。我们步伐不够敏捷,所以我们发明汽车飞机代步;我们肌肉不够强壮,所以各种钻探机、挖掘机大行其道;我们听觉不够灵敏,好在我们有各种扩音设备……长久以来,技术之于我们,是加强天性的工具。几百年前,显微镜镜片发明者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有感于镜片改善人类的视觉,指出:“人们会用机械发明去改善人的其他感官的能力: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芒福德,2009,p��45)几百年后,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一语中的:媒介是人的延伸。
技术固然沿着自己的规律在前行,其进化进程也受到了人类需求的直接影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2015)曾提出“感官比例”的概念并指出,越是符合人类天然的各种感官的需求的媒体技术越是容易被人所接受。以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为例,传统的键盘与鼠标虽然有效,但是终究不如触摸屏来得自然。而如果输入输出可以在任何自然状态下,通过我们的视觉、触觉以及简单动作来完成,那将会比单纯使用手指敲打键盘来得顺畅。今天这样的技术已然实现,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普拉纳夫·米斯特里(Pranav Mistry)发明的第六感技术,通过4个套在手指上的彩色标记环、1个小型摄像头、1部便携式投影仪和1台便携式计算机,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完成信息的获取。比如你可以用手指做出一个摄像框的动作,拍摄即在瞬间完成,而无须任何按下快门键的操作。如此一来,信息的输入输出不再受限于实体屏幕,电影《少数派报告》中的感应技术已经变成现实。
今天,其实我们的大脑本身也处在与技术接壤的地带。人类的大脑被称为一台复杂的并行处理器。人的大脑约有1 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细胞体是中心,负责信息交换;轴突是传递者,负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树突则负责收集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虽然与人的其他器官相比,大脑并无本质的特殊之处,其神奇的机能却是目前*难以理解的科学课题之一。即便如此,科学家们还是借用身体图式(即大脑对触觉信息主动产生的观点)的概念,对工具改变身体意向的可能性进行探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未来,我们有可能依靠尖端的传感技术,感受到千里之外的场景(尼科莱利斯,2015)。果真如此,机器就不仅仅是我们身体的延伸,而是确确实实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凯文·凯利甚至不无深情地赞叹到:“当我们创造和使用技术时,我们实际上参与了某个比我们自身更大的事件。我们扩展着创造生命的那同一种力量,加快向未来进化的速度,我们增加着一切的可能性。”(2012,p��67)

身体图式
1911年,英国神经学家亨利·海德(Henry Head)和戈登·霍姆斯(Gordon Holmes)发现感觉运动系统皮质层受损的病人会出现不正常的触觉。因此他们提出:“每一个新姿势或动作都被记录在具有可塑性的图式中。皮层活动会将每一组新颖的感觉都纳入图式的关系之中。”这个过程就如同“计程车计价器如何将已经走过的距离转化成钱数”。对此现象,脑机接口研究先驱米格尔·尼科莱利斯在其著作《脑机穿越》中有详尽的描述。


当然,始料未及的是,技术并非仅仅延伸了我们不够完美的躯体,也带来集体的身份危机。转基因物种、克隆动物、大脑植入、机器外骨骼,电子人cyborg(又被译为赛博格)……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会每每革新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如果说我们尚且可以认为一个进行人造耳蜗种植的人还是纯粹的人的话,那么如果他/她的眼睛是人造的呢?如果他/她所有的感觉器官都是人造的呢?如果他/她装有义肢呢?甚而至于他/她的大脑是人造的呢?我们该如何划分人与非人的界限?究竟是天生的部分占70%、80%,还是90%才算是人类?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南非著名残疾运动员,号称“刀锋战士”的奥斯卡·皮斯托瑞斯(Oscar Pistorius)申请使用假肢与腿脚完好的运动员赛跑。然而他*终没能获得参赛资格,因为他的两条义肢被认为更具有竞争优势拒绝皮斯托瑞斯的决定后来被体育仲裁法庭推翻,但皮斯托瑞斯*终没能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然而四年后,他如愿取得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这也让皮斯托瑞斯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位双腿截肢的运动员。。我们能接受裹着鲨鱼皮泳衣的游泳名将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却又为何把皮斯托瑞斯拒之门外?
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在著作《你不是个玩意儿》(You Are Not a Gadget:A Manifesto)中表达出这样的忧虑: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会逐渐偏离人类的轨道而变得越来越像机器(2010)。当然,这样的论调带有过多人类至上主义的痕迹。如同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Philip Dick)一遍遍在作品中展示的两大主题一样,人类也在不断质问着同样的问题:什么是现实?什么构成真正的人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近年来备受科幻剧影迷推崇的瑞典剧以及改编的英剧《真实的人类》直接引用迪克的主题,探讨的却是人工智能的话题。难道相比人类而言,机器人更符合“真正”的标准吗?
机器的隐喻
牛顿三大定律的提出,犹如一道犀利的闪电划过漆黑的长空,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之后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上,也体现在之后300余年人类对整个宇宙的认知上。如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本人所描述的那样:天体之所以会运动,是因为上帝创造了万物以后,也设定了各种自然规律,比如运动定律等;上帝先把它们一推,然后天体就按“动者恒动”的定律一直运动下去,事物就按照自然规律和概率顺其自然地发生;于是乎上帝不再做任何事情。如此的精准,如此的规律,也如此的机械。世人把牛顿的这种世界观称为“机械宇宙观”或“钟表宇宙观”。
尽管之后300年的时间里,并非人人都持有这种机械宇宙观,但是整个文明世界陷入一种对技术、机器和纯秩序的漫长迷恋之中(阿瑟,2014)。整个宇宙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这个系统是按照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惯性和引力,由在无限的不确定的空间中运动的物质的粒子所组成,并且这个系统是可以通过数学来加以详审细察的”(塔纳斯,2007,p��300)。于是,理智取代了情感,逻辑取代了热情,控制取代了无序,新的时代精神将理性与规则打上了重重的着重号,并在人类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与层面渗透。机器,无疑是这种精神的象征。
根据德国工程师弗朗茨·勒洛(Framz Reuleaux)的经典定义,机器是“由一系列在力的作用下才运动的物体组成,人们可利用自然界的力量通过这些物体作功,完成特定的运动”(芒福德,2009,p��11)。不论是工厂中钢铁铸成的庞然大物,还是人工智能科幻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中亦正亦邪的超级智能“机器”(the machine),机器的含义已经不等同于技术。比如,著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就将技术与机器画上了不等号,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即用于展示真理或事物本质的一种方式(海德格尔,2011)。于是,尽管不少人对工业社会进行了诸多反思,但仍然不妨碍现代人对机器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因为它们寄托了人类对精准、有效和诚实精神的无限向往。
然而,违背这些精神的反而是人类自己。人类盲目、冲动、傲慢、虚伪……这些根深蒂固的毛病往往让人捶胸顿足。究其原因,心理学家早已告诉我们,人类不是百分之百的理性动物。理性之外,人类还有情感。冲动是魔鬼,在此同样适用。但换言之,这恰恰是因为人类具有“心”,我们的肉体并不能时时反映出精神的状态。信奉“我思故我在”的勒内·笛卡儿(Rene Descartes)构建出一个独立于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两者相互独立、互不相干。对人类这样精神与肉身紧密结合的联合体,笛卡儿的身心二元论实际上是割裂了精神与肉体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反而让我们对人类的心智问题无所适从。
如果说笛卡儿的身心二元论反映出机器时代的人类对世界的偏执狭隘的认知的话,那么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日,越来越彰显凌乱丰富的生命力。人类的心智,也在一点点被拨开神秘的面纱。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心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ind)中,牛津大学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驳斥了笛卡儿的身心二元论:他认为身体和心灵并无二致,精神和行为其实是一回事。他指出,笛卡儿犯了一种“范畴错误”,将心灵看作一只被禁锢于肉身中的幽灵,即后人常说的“机器中的幽灵”(ghost in the machine)(赖尔,1992)。
如果说机器作为一种隐喻昭示着工业时代的理性有序的特征的话,那么当人类逐渐步入后工业时代,甚而至于智能时代的时候,也许我们不得不思考:当机器中真的出现幽灵,我们将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1] Adler A�盩he Science of Living[M]�盢ew York:Anchor Books,1969��
[2] Lanier J�盰ou Are Not a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哈哈好书不贵,知识无价

评分

好看,非常不错

评分

很不错的书籍,讲解非常详细,学习到很多知识了

评分

没看呢!看看再说

评分

给公司买的,很好,下次再买

评分

很好 很喜欢 希望京东多搞图书活动 推动全民阅读

评分

非常值得学习的书,很全面,很深刻。

评分

刚收到,买了太多书,有空慢慢看吧!

评分

刚收到,买了太多书,有空慢慢看吧!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