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育苗技术/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

设施育苗技术/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强,王娟,邓小敏 编
图书标签:
  • 育苗技术
  • 设施农业
  • 现代农业
  • 农业技术
  • 园艺
  • 蔬菜育苗
  • 花卉育苗
  • 种苗生产
  • 农业生产
  • 实用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17501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62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1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设施育苗技术/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是根据农业现代化、工厂化育苗需要而编写的,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使用的技术参考书。
  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设施育苗的基本要求、穴盘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营养钵育苗技术、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
  《设施育苗技术/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内容全面具体,根据当地的蔬菜和花卉种类科学地进行编写。可操作性强,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目录

第一章 设施育苗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育苗设施及辅助设施
第二节 育苗容器及育苗基质
第三节 育苗环境控制
第四节 电热温床铺设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穴盘育苗技术
第一节 穴盘育苗的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
第二节 穴盘育苗技术
第三节 西兰花穴盘育苗技术
第四节 大叶芹穴盘育苗技术
第五节 刺龙芽穴盘育苗技术
第六节 结球生菜穴盘育苗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嫁接育苗技术
第一节 嫁接育苗的设施设备
第二节 嫁接育苗技术
第三节 黄瓜嫁接育苗技术
第四节 苦瓜嫁接育苗技术
第五节 茄子嫁接育苗技术
第六节 番茄嫁接育苗技术
第七节 菊花嫁接育苗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扦插育苗技术
第一节 扦插育苗的设施设备
第二节 扦插育苗技术
第三节 葡萄扦插育苗技术
第四节 扦插苗木病虫害防治
第五节 月季扦插育苗技术
第六节 菊花扦插育苗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营养钵育苗技术
第一节 营养钵育苗的设施设备
第二节 营养钵育苗技术
第三节 辣椒营养钵育苗技术
第四节 西葫芦营养钵育苗技术
第五节 甜瓜营养钵育苗技术
第六节 紫叶生菜营养钵育苗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第一节 组织培养育苗的设施设备
第二节 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第三节 兰州百合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第四节 芦笋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第五节 辣椒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第六节 番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工厂化育苗技术
第一节 工厂化育苗的设施及设备
第二节 工厂化育苗技术
第三节 西瓜工厂化育苗技术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设施育苗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育苗技术已成为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设施农业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掌握高效、精准的育苗技术,对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本书“设施育苗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员,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当前设施育苗领域最前沿、最实用的技术方法,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合作社负责人以及有志于从事现代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朋友提供一套全面、易懂、可操作的技术指南。 本书内容紧密围绕设施育苗这一核心,从育苗的准备工作到各个环节的精细管理,再到常见问题的解决,力求做到面面俱到。我们深知,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收成,因此,本书在技术内容的呈现上,力求科学严谨,同时兼顾实践性。我们不只传递“是什么”,更注重“怎么做”,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为什么”。 在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设施育苗已不再是简单的种子播撒和幼苗培育,而是集成了生物学、工程学、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技术体系。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现代育苗设施的类型与选择,解析不同设施对育苗环境的独特影响;详细阐述种子处理、播种基质的选择与配制、播种技术等基础环节的科学方法,强调细节之处见真章;着重介绍温湿度、光照、气体成分等关键环境因素在不同育苗阶段的精确调控策略,以及如何利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实现精准管理;深入探讨营养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环节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并结合不同蔬菜、瓜果、花卉、林木等主要作物的育苗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帮助读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育苗模式。 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汇集了国内在设施育苗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案例。我们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精美的插图和表格,将复杂的技术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操作流程,确保本书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指导意义。 我们坚信,本书的出版将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广大农业从业者掌握核心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目录 第一章 设施育苗概述 1.1 设施育苗的概念与意义 1.2 设施育苗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1.3 设施育苗的主要类型(温室、大棚、育苗盘、穴盘等) 1.4 设施育苗的体系构成与关键环节 第二章 育苗设施的选择与建造 2.1 不同育苗设施的功能特点与适用范围 2.1.1 塑料大棚与日光温室 2.1.2 连栋温室与智能温室 2.1.3 育苗温室与专用育苗厂房 2.1.4 移动式育苗架与育苗盘系统 2.2 育苗设施的选址原则与布局设计 2.3 育苗设施的结构要求与材料选择(保温、采光、通风、防水等) 2.4 育苗设施的配套设备(加热、降温、补光、灌溉、通风、增湿/除湿、CO2施加等) 2.5 育苗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三章 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 3.1 优质种子的选择与鉴别 3.1.1 种子来源与品种特性 3.1.2 种子纯度、净度与发芽率的鉴定 3.1.3 种子包衣与处理技术 3.2 种子催芽技术 3.2.1 催芽原理与方法(温汤浸种、药剂浸种、恒温恒湿催芽等) 3.2.2 不同作物催芽的关键技术 3.3 播种基质的选择与配制 3.3.1 优质基质的特性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pH值适宜、无病虫害等) 3.3.2 常用基质材料(泥炭、椰糠、珍珠岩、蛭石、农用海绵、育苗土等) 3.3.3 常用基质配方的推荐与优化 3.4 播种方式与技术 3.4.1 播种工具与设备(播种机、点播器、穴盘播种器等) 3.4.2 播种深度、密度与行株距的确定 3.4.3 覆土与镇压技术 3.5 穴盘育苗技术详解 3.5.1 穴盘的选择与消毒 3.5.2 穴盘基质填装与播种 3.5.3 穴盘育苗的优势与推广应用 第四章 育苗期环境精细调控 4.1 温度调控技术 4.1.1 温度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4.1.2 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最佳温度范围 4.1.3 温度调控设备与方法(加热系统、通风系统、遮阳覆盖等) 4.1.4 温度异常情况的处理(高温、低温) 4.2 湿度调控技术 4.2.1 湿度对种子萌发、植株生理活动的影响 4.2.2 相对湿度与土壤水分的控制 4.2.3 湿度调控设备与方法(喷雾系统、通风系统、除湿设备等) 4.3 光照调控技术 4.3.1 光照对幼苗形态建成、光合作用的影响 4.3.2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与光谱的调控 4.3.3 补光设备与方法(LED补光灯、荧光灯等) 4.4 二氧化碳(CO2)浓度调控 4.4.1 CO2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 4.4.2 CO2施加设备与时机 4.5 通风与气体交换 4.5.1 通风的必要性与作用(降温、降湿、排除有害气体、补充CO2等) 4.5.2 通风方式与设备(自然通风、强制通风) 第五章 育苗期营养管理 5.1 幼苗营养需求特点 5.2 常用育苗肥料种类与特性 5.2.1 无机肥料(氮、磷、钾、中微量元素) 5.2.2 有机肥料与生物肥料 5.3 施肥方式与时机 5.3.1 基肥、追肥与叶面肥 5.3.2 营养液配方与施用(水肥一体化) 5.4 营养缺乏与过剩症状的识别与矫正 5.5 育苗期土壤(基质)养分检测与管理 第六章 幼苗生长管理与炼苗 6.1 幼苗期生长发育规律 6.2 幼苗期定植前的管理 6.2.1 间苗、移栽与定植 6.2.2 蹲苗与蹲苗的意义 6.3 幼苗炼苗技术 6.3.1 炼苗的原理与目的 6.3.2 炼苗方法(降温、降湿、减少肥水、适当遮光等) 6.3.3 不同作物炼苗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 育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 7.1 设施育苗病虫害的特点与发生规律 7.2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7.2.1 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叶斑病等 7.2.2 病害发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7.3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7.3.1 蚜虫、白粉虱、螨虫、蓟马等 7.3.2 害虫发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7.4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7.4.1 生物防治(天敌、微生物农药) 7.4.2 物理防治(诱杀、隔离、药剂熏蒸) 7.4.3 农业防治(清洁田园、轮作、选用抗病品种) 7.4.4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7.5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第八章 不同主要作物设施育苗技术 8.1 蔬菜类作物设施育苗 8.1.1 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 8.1.2 瓜类(黄瓜、西瓜、甜瓜) 8.1.3 叶菜类(生菜、菠菜、甘蓝) 8.1.4 根茎类(萝卜、胡萝卜、马铃薯) 8.1.5 葱蒜类 8.2 瓜果类设施育苗(草莓、葡萄、柑橘等) 8.3 花卉类设施育苗(玫瑰、百合、月季、观叶植物等) 8.4 林木类设施育苗(珍贵树种、经济林木等) 8.5 药用植物设施育苗 8.6 特色作物设施育苗(如食用菌栽培前的菌种提纯与原种扩繁等) 第九章 设施育苗自动化与智能化 9.1 自动化灌溉与施肥系统 9.2 自动化温湿度、光照、CO2监测与调控系统 9.3 自动化遮阳、卷帘、通风系统 9.4 育苗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 9.5 智能温室与物联网技术在育苗中的应用 第十章 育苗质量评价与苗木贮运 10.1 优质壮苗的标准与评价方法 10.1.1 根系发育、茎叶生长、抗逆性等 10.2 育苗质量不达标的原因分析与改进 10.3 壮苗的贮藏与运输技术 10.3.1 贮藏环境要求(温度、湿度、气体成分) 10.3.2 包装与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第十一章 设施育苗常见问题解答与案例分析 11.1 育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11.2 典型设施育苗成功案例分析 11.3 设施育苗经济效益分析与成本控制 附录 常用作物育苗技术参数参考表 常用育苗基质配方示例 常用农药、肥料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深知,任何一部作品都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正文节选(示例) 第一章 设施育苗概述 1.1 设施育苗的概念与意义 设施育苗,是指在人工建造的温室、大棚等设施内,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组成等),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环境,以培育优质、壮苗的生产技术。与传统的露地育苗相比,设施育苗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克服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实现育苗生产的周年化、标准化和高效化。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育苗环节是整个生产链条的起点,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作物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和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一些蔬菜、花卉、果树等经济作物上,优质的种苗是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基础。例如,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其生长周期长,对温度、光照要求高,若在春季露地育苗,容易受到低温、霜冻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苗。而通过设施育苗,可以提前播种,保证幼苗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健康生长,缩短育苗期,从而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 此外,设施育苗还有助于培育出抗逆性强、生长健壮的种苗。在相对可控的环境中,幼苗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生长条件,促进根系和茎叶的良好发育,增强幼苗自身的抗病、抗虫、抗旱、抗寒等能力,为后续的田间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1.2 设施育苗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设施育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克服时空限制,实现周年化生产: 设施育苗不受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安排播种和育苗时间,实现一年四季的连续生产,满足不同季节的市场供应。 优化环境条件,培育优质壮苗: 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子,为幼苗创造最佳生长环境,促进幼苗健康快速生长,培育出大小均匀、根系发达、茎叶健壮的优质苗。 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 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有效防治病虫害: 封闭的设施环境有助于隔离外界病虫害的侵扰,同时便于集中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生产出绿色、安全的种苗。 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相比于露地育苗,设施育苗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肥等资源,并通过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的平台: 设施育苗为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和示范平台。 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设施育苗正朝着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与自动化: 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育苗环境的精准监测、智能调控和远程管理,提高育苗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对人力的依赖。 精准化营养管理: 结合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基质)养分检测结果,实现精准施肥,优化营养液配方,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更加侧重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生产符合绿色、有机标准的种苗。 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应用: 积极推广应用耐移栽、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并集成运用先进的育苗基质、促生剂、抗逆剂等新技术,不断提升育苗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标准化与规模化: 推广标准化育苗模式,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育苗基地,形成产业化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余章节内容类似,详细阐述各项技术要点,并配以图文说明,力求严谨、实用、易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搭配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是一个视觉学习者,很多复杂的流程光靠文字描述很难理解,但这本书里的大量高清实操照片和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每一个操作要点。比如在讲解“穴盘消毒”时,它不仅告诉你用什么药剂,还配有不同消毒方法的对比图,让你能直观地看出哪种方法效率最高、残留最少。而且,它的内容结构非常逻辑化,从宏观的育苗环境建设,到微观的种子处理,再到后期的炼苗和移栽,层层递进,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就像有位专家全程手把手指导一样。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技术,更在于它培养了读者一种系统思考和科学操作的习惯,让我对整个育苗周期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评分

说实话,我以前总觉得育苗是件靠“经验”和“运气”的事情,多浇点水、多晒点太阳,成活了就不错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它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成功的育苗是建立在一套严密的科学基础之上的。书中对“温度曲线设计”的章节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它解释了不同生长阶段对昼夜温差的敏感性,并提供了不同气候区适用的调整策略。这不再是简单的“看天吃饭”,而是主动地去创造最有利于幼苗生长的环境。我尤其喜欢它在最后部分加入的“常见问题故障排除”表格,快速定位了我在过去几年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的原因,并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让它在众多农业书籍中脱颖而出,是真正服务于生产一线的良心之作。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简直是农业技术领域的宝藏!我本来对如何培育出健壮的幼苗有些模糊的概念,但读了这本书后,感觉豁然开朗。它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注重实操性。从选种、浸种催芽到育苗基质的选择和配制,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甚至连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控制都有详细的表格和图示。特别是关于如何识别和防治幼苗期常见的病虫害,那部分写得特别到位,简直就是一本“育苗急救手册”。我按照书里的方法试着培育了几批作物幼苗,成活率和长势都有了显著提升,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手,他把自己的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让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评分

我最近在琢磨怎么把家里的阳台打造成一个迷你温室,所以一直在寻找关于精细化育苗的书籍。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叙述风格非常严谨,但又处处透露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特别欣赏它在“无土栽培”和“营养液配方”部分的处理方式。它不仅列举了不同作物所需的宏量和微量元素比例,还深入探讨了不同基质对水分和通气的具体影响。书中甚至还花了篇幅讨论了光照光谱对幼苗形态发育的调控作用,这可不是一般的农技书会涉及到的深度。读完后,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让种子发芽,更明白了如何科学地“塑造”一株强壮的秧苗。对于那些追求高品质、高产量的现代种植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的必备工具书,比那些泛泛而谈的入门书籍强太多了。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怎么说呢,非常朴实,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直奔主题,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踏实肯干的味道。它更像是一位邻村的农技站老前辈,拿着他一辈子的心血总结出的经验,手把手地教你。我最欣赏它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它详细分析了在不同规模的育苗场中,如何平衡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比如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最经济实惠的加热和通风设备。它没有鼓吹使用最昂贵的技术,而是推荐最适合的、可持续的方法。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型农业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来说,简直太重要了。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接地气,让人感觉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可以立马带到田间地头去实践的“金点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