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5
从纽约走到迈阿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一个平凡得可以瞬间被淹没在人海中的80后,自认为既不是学霸却也非学渣,因为从小到大的各种奇思妙想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
乐天派的“反面教材”靠着自己的一张厚脸皮、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2013年与自己的心灵携手完成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美国徒步56天,从纽约南下穿越8个州,徒步行走1600多千米。期间5次进警察局,睡过教堂、马场、墓地、警局、树林、车棚,也被很多淳朴热情的美国人邀请住进他们的家中。徒步的结果是找到了自己丢失的内心,俘获了生命中的Mr.Right。
杀杀姐,原名张莎莎,一个平凡得可以瞬间被埋没在人海中的名字;自认被牺牲掉幸福的芸芸众生中的80后;学海无涯的一路上从学前班到大学毕业,即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影视制作专业毕业,2006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管理毕业,2014年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再会老北京》制片人。
在我看来,现下流行的那种“说走就走的旅行”,凭的不过是一种期待已久的“鲁莽”,而莎莎的这场深思熟虑的“出走”,追求的却并非形式主义的“离经叛道”。当世界越来越被人们熟悉,当生命越来越归于平淡,感谢有人还在做着如此浪漫的事情:在一场不计较归期、不问询缘由的旅途中,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唯心而动。
——永结葡塔 《料理课》作者
在迪卡侬帐篷区偶遇、听她神侃自己在美国的徒步计划的第二天,莎莎同学就开始了我们大多数人仅停留在梦想中的徒步旅行。每天追踪她在教堂墓地的露营、在麦当劳的洗漱、被陌生人款待的奇事……今日这段经历成书,莎莎也过上了我们想要的那种人生。
——张长武 影视制片人
她做了我一生都没有勇气做的事,从而也收获了我一生都不会得到的故事和我的敬仰。
——傅绍杰 电影演员、编剧、导演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我有幸见证了一个北京大妞儿背着行囊勇敢前行在异国他乡,又因一场大雨牵手她的Mr.Right……生命中有这样的坚定和执着,才会遇到彩虹与晴天。
——李萌 中国国际电视台北美导演、央视国际部新闻直播导演
一个中国女孩从纽约徒步到迈阿密,这本身就是一个壮举!用任何文学标准来评价这些文字都是多余的,因为它们是那么细致生动,记录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我曾经读过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这次,莎莎仿佛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杰克•凯鲁亚克,而且是中国女孩版的。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我会有这种同感:当我们对自己成长过程中被灌输的一些东西产生怀疑的时候,我们就该上路去自己寻找答案了。
——贺文进 新影联总经理
在没有人实践之前,那些困难的事儿在众人口中永远是不可能做到的。
——巴道 《停在新西兰刚刚好》作者、Lonely Planet作者
旅行的意义远远不止于终点,灵魂永远在路上。
——顾文童 电影出品人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签证那些事儿
一波三折的入境
在路上——一次不正经的旅行
意外总是在猝不及防中发生——被美国遣返
再入美国
后记
附录一:评论
附录二:致谢
2015年1月12日,这是一个阴雨天,雨不大却下得频繁而绵密,这样的天气本可以不打伞出行,并颇有意境地感受南方冬天新鲜的气息。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广州室外的冬天更像是北京的早春,到处都是绿色。如果只是单纯地旅行来到这个城市,我会无法抑制兴奋地大口大口呼吸充满绿植味道又略带潮湿的空气;我会慢下脚步,悠闲地走在街角的人行道上,感受这座仅仅几年时间便迅速成长起来的现代化年轻大都市,珠江新城附近的摩天大楼并不比香港中环一带的逊色,傍晚闪烁变幻的霓虹灯更加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朝气蓬勃。很可惜,我并没有心思更细腻地体会这里的美好,我必须强迫自己专注地整理所有的文件资料,准备第二天一早去美国领事馆的签证面试。一年零35天,我准备了无数的表格、无数的单据、无数的文件记录、无数的照片证明,整整一个手提袋,摞起来的厚度比超市整包批发出售的A4纸还要厚,重量更不亚于它。
傍晚,有点强迫症的我再一次将所有资料从手提袋中拿出,进行最终的检查,生怕自己漏掉了某样。按照不同的归类排好顺序,以便明天的签证官让我提供资料的时候,我可以干脆利落地找到所需要的。整理好文件放回手提袋中,我准备洗澡睡觉。南方冬天室内的寒冷让我的身体由内而外打着哆嗦,希望热水澡可以让我略微僵硬的身体和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我喜欢把洗澡水的温度调得很高,让卫生间充满白色的蒸汽,让莲蓬头洒落下来的热水带着蒸汽冲洗我的头发和后背,这种温暖的感觉会瞬间将体内的寒冷驱除,当肩胛骨附近的肌肉不再僵硬,我的神经也随着身体的温暖得到了放松。原本紧绷的神经一直幻想着第二天的面签,那一锤定音的时刻,犹如生命到达尽头之后,即将迎来的最终审判,是天堂,还是地狱?这种极端的幻想伴随着温暖的洗澡水,冲刷过我的头顶,顺着头发、沿着脊背自上而下流到了下水道。“去它的!不就是个签证么,至于成这个德行?”卫生间内洗澡产生的蒸汽堪比蒸汽房,头上顶着个大毛巾包裹着头发的我,从卫生间出来的一刹那,每一寸肌肤都散发着热气,由下而上冒着白烟儿,仿佛刚从天堂回来给自己充满了能量一般。
可惜这股热乎劲儿伴随着房内的寒冷很快散去,我赶紧钻进被窝。睡觉的时候,不论冬天还是夏天,我喜欢用被子盖住耳朵。已然忘记这个怪癖是何时养成的,也许起源于早年间看过的一部美国电影。电影讲的是一个姑娘旅行在异国他乡被人陷害,从行李中搜出毒品,被押送进监狱,经审问后的姑娘精疲力竭地在牢房里睡着了。第二天,姑娘穿着囚服走到操场上,烈日当头,姑娘无助地看着四周,始终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被陷害,从此失去了自由。这时,她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一头栽倒在操场中央。送去抢救后得到的结果,竟然是监狱里面的蟑螂在姑娘睡着的时候,从她的耳道爬入了大脑。电影前面和后面的情节我已经彻底记不清楚了,可就单单这段儿留在了自己的记忆里,从此给我幼小的心灵烙上了阴影。
还有一种可能,是以前跟拍摄纪录片剧组的时候,居住宾馆的条件不佳。我曾看到房间里一只小拇指长度的黑色蟑螂趴在白色的、垂在床侧的床单上,而我那可恶的同屋偏偏在那一晚决定不回来。于是那一晚,我坚决地用宾馆的凳子拼凑在一起坐着睡了一宿。自那以后的一段时间,只要是在外面住宾馆,我睡觉的时候都会用小纸球堵住耳朵眼儿,生怕有小虫子在我睡着的时候从耳朵攻击到我的大脑。后来发现小纸球靠不住,经常在我一觉醒来的时候看到它们散落在枕边。于是我改用宽发带,女孩子洗脸的时候固定头发帘的那种,睡觉的时候只需要移动宽发带遮住耳朵,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总能给我带来或多或少的安全感。再后来,我发现留头发帘太麻烦,就直接留长发,平常一根皮筋儿一个马尾就轻松搞定,宽发带也因此不知隐退到哪儿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自己心眼儿大的漏风性格,渐渐地也就没有那么敏感地非要在睡觉前堵耳朵眼儿的习惯了,取而代之的,是用被子的边角儿把耳朵盖住,露出鼻孔通畅呼吸。
这一晚也是如此,由于屋内的冷空气,我暴露在被子外面的鼻子不用手摸也能感到变得冰凉,冷空气经过鼻孔凉了我的呼吸道,吸进去的每一口都能让我感觉到让人讨厌的神清气爽,于是无比想念北方屋里的暖气,哪怕小区物业偷工减料不愿给暖气烧得特别热,但至少还是温的。我想,现在这间宾馆的老板在装修的时候一定是个炎热的夏天,否则怎么会挑选只有单一制冷功能的空调?算了,还是狠狠地睡去吧,只能用“睡着了就不冷了”来暗示自己。
第二天一早依然持续阴雨,我与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洗漱更衣,每次刷牙,满嘴的牙膏泡沫都会染成红色,是的,我有严重的牙龈出血问题,但是从来不太在意。洗面奶偶尔会用,平常几乎就是一块香皂搞定,估计很少女孩子出门在外会像我一样,用朋友们的话形容我“活得比较糙”。平时就有晚睡晚起的习惯,所以我宁愿把花在脸上梳洗打扮的时间用来多赖一会儿床。一般外出前10分钟才从床上爬起来,这个时间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仍然选择穿起头一天那套行头,因为这一身让我感觉很舒服,一条贴身藏蓝色牛仔裤,一件宽领灰色长款羊毛衫刚好盖住屁股,戴上眼镜,撑起伞,提上装满资料颇有分量的手提袋出发。
序一
从纽约到迈阿密这段路我没走过,可是徒步这段路的北京丫头我熟悉,当时听她说这事儿时还觉得是在开玩笑,可没想到她不但真的走了,还写了一本书,更没想到她竟然让我写序,第一时间我又觉得她是在开玩笑……
不过她这回仍旧不是开玩笑,是真事儿,于是我真诚地拒绝了好几回,一来是因为我懒,平时运动极少,走路也十分有限;二来前面说过了,这段路我没去过,不熟,真怕糟改了人家徒步的事迹!虽然对这个人勉强有些了解,可是说浅了吧怕人家觉得没劲,说深了又怕友谊的小船随时要翻,不好拿捏!不过这些都不是根源,最最障碍的是我对写书这事儿的敬畏,这源于很久以前一次跟文学家的接触。记得对方是一个地方上的文联领导,出版过几部畅销小说,当时的我也写了几十集电视剧和一两部电影,加起来字数好像也不比对方少太多,可当对方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认真地说:看来你能写,可以试着写写短文或者一分钟小说了!这让我瞬间明白了写过的文字没有印成铅字是不作数的,竟从此丧失了尝试的勇气!可眼下这个北京大妞儿一把干了两件我做不到的事儿,还让我写序?我好意思吗?羡慕嫉妒恨还来不及呢!可要非不写,又怕把这点儿脏心眼儿暴露得太明显,只好虚情假意答应下来,想说蹭着也可以把只言片语印成铅字倒也不错,于是假意欣然!可没想到硬着头皮提起笔来,才发现这事儿与编故事在虚拟的世界里扮演上帝相比,真的另有一番功夫。
在经历了数次把写成的千儿八百字删除之后,我发微信给她,说:“你已经把我逼疯啦!”片刻以后她回:“不疯魔不成活!”还加上一串哈哈大笑的表情,这话像是在督促我“少废话,继续”,也像是在说她自己……
认识她得有十来年了吧,每次有关她的事儿被说起,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疯了”,从最初认识时她想拍的电影(此处必须略去好多好多字),到她抛家舍业离开北京去地球的另一边用双脚丈量大地,这中间是一条匪夷所思的曲线,复杂到犹如翻滚过山车的轨迹,毫无理性又充满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这条曲线带着风带着雨带着一颗青春洋溢到不可理喻的心撞开了异国他乡一扇普普通通的家门,这一切仿佛都有了前世注定的理由!
其实这条曲线在每个人心里都有,区别是大多数人把这条曲线深深地埋在灵魂深处,只有在人生特别得意或者特别不如意的时候,借着两口小酒,恨恨地念叨几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少数人能够把这条曲线义无反顾地付诸实践,一开始他们成了周围熟人朋友圈子里的疯子,等到疯魔成了活,就成了陌生人眼里的传奇,熟人朋友嘴里的骄傲!
现在,通过写书这丫头就把疯魔炼成了活,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了这本书也去疯魔一回?!不过我突然发现,她把这些都写进书里以后好像比以前安静了许多,或许是那条曲线早该归于平静?或许这只是短暂的休憩?不知道。不过从现在开始,她说想干什么我再也不会觉得是在开玩笑了,不知道你们看完这本书是不是也会有这种感觉?
差不多了吧?我停笔啦……
大伙儿自己看吧……
吴兵?编剧、导演、制片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2017年3月于北京
非常好,内容很精彩,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评分信任京东,配送给力。
评分好!
评分信任京东,配送给力。
评分好评!很好的旅游书籍!
评分不错,写的很真实。也很有意思
评分好!
评分价格实惠的旅行书
评分纸张不错,印刷也特别好.
从纽约走到迈阿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