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可冀,李金田,戴恩来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4116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273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8
字数:37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由中西方交流而形成的敦煌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医药的关系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的上篇全面展示了敦煌文化的丰富内涵——教煌之文化源流、宗教、文学、艺术、典制、民俗、科技及敦煌文化之本质与内涵;下篇则对敦煌医学文献和涉医壁藏中有关中医诊法、本草、针灸、医方、养生、医事制度及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从“医法自然”“尚中贵和”“仁爱济世”等三个层面诠释了敦煌中医药学之文化内涵。附篇中,既汇总了敦煌中医药学在文献整理及实验、临床研究方面的丰富成果,又有对著名敦煌学、敦煌医学学者郑炳林教授、赵健雄教授的访谈录。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是一部能较全面反映敦煌文化精粹和敦煌中医药学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李金田,1964年生,甘肃省秦安县人。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1、2层次人选,甘肃省专家,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致力于敦煌中医药文献的挖掘整理研究、《伤寒论》及中医外感热病学证治规律研究、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获奖13项;主编或合作出版《敦煌中医药全书》《伤寒论讲义》等专著、教材20余部(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戴恩来,1963年生,甘肃省武山县人,医学博士。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飞天学者、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兼任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1、2层次人选。2011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012年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为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刘宝厚教授的学术传人。着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出版《甘肃中医药文化》《陇上医者的中西医结合之路》等专著。
  
  陈可冀(1930-),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教授,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受聘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1978-2009)。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创新战略顾问,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心血管病医疗研究、老年医学及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系列贡献,先后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立夫中医药学术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上篇 敦煌文化
第一章 敦煌文化源流
第一节 敦煌文化的起源
第二节 敦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第三节 敦煌文化的变迁与衰落
第二章 敦煌之宗教
第一节 佛教
第二节 道教
第三节 袄教、摩尼教、景教、苯教
第三章 敦煌之文学
第一节 敦煌文学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敦煌经典文学和雅文学
第三节 敦煌俗文学
第四章 敦煌之艺术
第一节 敦煌建筑艺术
第二节 敦煌彩塑艺术
第三节 敦煌壁画艺术
第四节 敦煌其他艺术
第五章 敦煌之典制
第一节 政治
第二节 经济
第三节 法制
第四节 兵制
第五节 教育
第六节 礼制
第六章 敦煌之民俗
第一节 服饰
第二节 饮食
第三节 婚俗
第四节 葬俗
第五节 岁时
第六节 禁忌
第七章 敦煌之科技
第一节 天文学
第二节 数学
……

下篇 敦煌中医药学
附篇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西汉政府开始了对敦煌与河西的经营与开发。设立了行政区域,将敦煌一带归酒泉郡管辖;修筑了长城,建立军事防御体系;实行了大规模的屯垦,开发河西与敦煌。西汉王朝已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财力富足,兵力强大,为中西交通通道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到达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和大夏。河西归汉以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19年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招引居住在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回河西故地,并与西域各国联系。张骞率300人的使团,携带大量马牛羊、金币和丝帛等物品出发,到乌孙后,未达目的,于公元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数十人返回长安。随后,被张骞派到大宛、康居、月氏、安息(今伊朗)等国的副使,也同这些国家的报聘汉朝的使者一起,陆续来到长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大大丰富了汉族的地理知识,对西域各国与汉族的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奠定了基础。
  汉代中西交通的路线自长安出发,经过金城(今兰州)和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到达敦煌,自敦煌分为南北两道。南道出阳关经塔里木盆地东端的鄯善(今若羌),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西逾葱岭到大月氏、安息诸国,再往西行可以到大秦;北道出玉门关经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今喀什),越葱岭的北部向西,可以到大宛、康居。这南北两条大路,是当时中外交流的两大动脉,敦煌正处在这两条大路的汇合处。正是通过敦煌这个中西交通的咽喉,中原地区的丝、丝织品和金属工具被大量输送到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更远的地方。因为运往西方的货物主要是丝和丝织品,所以后来人们把这条中西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除了丝、丝织品和金属工具,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如铸铁、凿井、建筑等也经由敦煌传到了西域和中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蒜、胡桃等植物,也陆续经由敦煌向东土移植;中亚的毛布、毛毡、汗血马、骆驼、各种珍禽异兽,也传到中原。此外,中亚的乐器、乐曲、舞蹈等文化艺术也在这一时期传人中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必然也经过敦煌,在这一时期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使敦煌成为中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区之一。这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繁荣了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了敦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曹魏统一北方之初,无暇顾及河西,魏晋南北朝时代,丝路时畅时断,取决于中原帝国国力的强盛与否。尤其在晋时,中原动乱不堪,而河西地区相对安定,被誉为“避难之国”。当时长安有民谣说:“秦川土,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据《晋书·张轨传》所载:“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一直到前秦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商贾使臣、僧侣骚人,纷至沓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敦煌与中原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中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儒家学术思想因此而大行于河西,可谓文人荟萃。当时凉州是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号称“河西硕儒”的刘昞及张湛、李皓等凉州儒学多来自敦煌,彪炳书法史册的“草圣”张芝更为世人所称道。
  ……

前言/序言

  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的甘肃,在河西走廊尽头的茫茫戈壁深处,有一个因河水泛滥冲积而成的绿洲,她就是举世闻名的敦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这个诗一般的名字,既是历史上该地区社会经济贸易和文化状况的实情描述,又是对国际显学——“敦煌学”博大精深内涵的高度概括。
  敦煌何以如此盛极而大?这还得从汉代开辟并绵延了上千年的古丝绸之路说起。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两次派遣张骞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东汉班超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在丝绸之路中断五十八年后重新打通并将其延伸到欧洲。这条东起长安,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世称“凿空之旅”,因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而又被称作“丝绸之路”。自西汉以来,敦煌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要道的“咽喉之地”,是最负盛名的丝路重镇。由敦煌出发,向东通过河西走廊可达长安、洛阳。西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经鄯善(今若羌)、且末、于阗(今和田)至莎车,逾葱岭(今帕米尔)进入大月氏、安息等国,是为丝路南道;出玉门关北行,沿天山南麓,经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焉耆、龟兹(今库车)到疏勒(今喀什),越葱岭进入大宛、康居、大夏,称丝路北道。敦煌总扼两关,是东来西往商旅的必经之地,也是东西两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史称“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从事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珍宝、北方驼、马与当地粮食的交易。与此同时,中原的儒家、道家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播到敦煌,在此扎根生长,西亚、中亚等地的文化也随印度佛教文化传入敦煌,在此栖息停留,中西文化的汇聚、碰撞、交融,形成了一道亮丽的世界经济、文化奇观。
  敦煌石窟不仅承载了古代敦煌上千年的辉煌历史,而且还封存着隋唐以前中西文化和谐共存的原生态。
  灿烂辉煌的敦煌石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石窟建筑的形制根据内容、功能之不同而定,彩塑则是石窟艺术的主体和崇拜的主要偶像,置于石窟佛龛或中心塔柱龛或佛坛的显著位置,并与周围的壁画内容相连,色彩和谐,融为一体。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适于表现复杂的场面和丰富生动的内容,石窟的佛龛、四壁和窟顶布满了色彩斑斓的壁画,与居于主体位置的彩塑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整的石窟艺术。
  敦煌石窟不仅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更是一幅记载敦煌历史的图画。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入画像,其中有一千多幅还保存着题名结衔。供养人的画像和题记生动、丰富、真实地提供了许多历史线索,使我们了解了与敦煌历史、敦煌石窟营建史有密切关系的阴、索、李、翟、张、曹等各世家大族的史事,如他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们与周围各地方民族政权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营造石窟的史实;也是研究张、曹归义军统治时期的珍贵史料,使我们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拓跋鲜卑、吐蕃、吐谷浑、回鹘、党项羌、蒙古等地方民族政权在敦煌的活动,各民族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他们的文化艺术,也反映了唐代的仪卫制度、奴婢制度,吐蕃官制,归义军政权的职官制度。通过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宣西经变、楞伽经变及供养人题记,我们了解了古代敦煌地区的农牧业、手工业、商业、体育及军事作战等状况。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