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各自的朝圣路(平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被誉为“当代颇具灵魂的作家”、哲学家
★灵动而质朴的语言,撼动人心的人生哲理
★影响和改变千万莘莘学子、文艺青年对人生的思考
★文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佳作典范,让你认识一个可爱、可恋的人生
★征服千万读者,带你与灵魂对话的“心灵之书”
★出版社、版权经纪人、书店、媒体多年的挚爱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在朝圣路上等你来,一起前行,同享愉快
《各自的朝圣路》涵盖了周国平多年来的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怀着朝圣般的虔诚之心,对生命与死亡、苦难与拯救等永恒的哲学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一条永无终点的路。
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他坚信,世上永远都存在着一些像自己一样的朝圣者,每一条朝圣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只要你真正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知名学者、散文家、哲学研究者、作家,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知名学者之一。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主要作品有散文:《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笔:《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等等。
作者的话 // 001
自序 // 003
第一辑 朝圣的心路
苦难的精神价值 // 002
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 // 005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 008
精神生活的哲学 // 010
孤独的价值 // 017
勇气证明信仰 // 025
第二辑 守望者语
守望的角度 // 030
被废黜的国王 // 033
在沉默中面对 // 035
有所敬畏 // 037
哲学与孩子与通俗化 // 039
哲学的命运 // 042
名人和明星 // 045
读书的癖好 // 048
哲学与精神生活 // 051
都市里的外乡人 // 061
记住回家的路 // 063
愉快是基本标准 // 066
第三辑 文学的安静
私人写作 // 070
小说的智慧 // 079
读《务虚笔记》的笔记 // 102
第四辑 不时髦的读书
人不只属于历史 // 128
给成人读的童话 // 131
也重读安徒生 // 135
临终的苏格拉底 // 138
《李白与杜甫》内外 // 141
回到世界名著 // 144
简洁的力量 // 147
世上本无奇迹 // 150
第五辑 爱者的反思
爱:从痴迷到依恋 // 154
婚姻反思录 // 157
嫉妒的权利 // 163
点与面 // 170
男子汉形象 // 177
婚姻的悖论与现代的困境 // 179
关于好男人 // 185
生命中的无奈 // 187
婚姻中的爱情 // 190
人人都是孤儿 // 192
爱的反义词 // 194
情人节 // 197
第六辑 科学与人文
电脑:现代文明的陷阱? // 200
关于绿色文明的访谈录 // 202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 207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 // 209
人是地球的客人 // 213
我反对克隆人 // 217
医学的人文品格 // 220
第七辑 闲文或时文
五十自嘲 // 228
奢侈品的不便 // 231
侯家路 // 233
启蒙的契机 // 235
录音电话 // 238
朋友 // 240
小散文模式 // 243
报应 // 245
“己所欲,勿施于人” // 247
不敢善良 // 249
生病与觉悟 // 251
老同学相聚 // 253
另一个韩愈 // 256
树下的老人 // 259
论自卑 // 262
人生话题 // 265
杞人是一位哲学家 // 280
议论家 // 282
第八辑 序评无类
《思想者文丛》编者的话 // 286
心理史的写法 // 288
纯真的心性 // 290
自由的灵魂 // 293
纯粹的写作 // 296
都市生活与爱情 // 300
超验的死和经验的死 // 303
不寻常的《遗弃》 // 307
作为读者的批评家 // 311
散文这一种作物 // 315
为了孩子的平安 // 318
第九辑 准学术谈
圈外人的臆想 // 322
伦理学和价值层次 // 329
辩论与真理 // 335
哲学与文学批评(论纲) // 339
第十辑 并非争鸣
作伪的逻辑 // 348
一本沉渣泛起的伪劣书 // 352
——评《心香泪酒祭吴宓》
纪实、虚构和伪造 // 365
莫须有的“尼采版本之争” // 367
第十一辑 自叙和访谈
自由的写作心态 // 372
一次采访的摘录 // 374
写作·童心·气质 // 377
——答《婚姻与家庭》杂志读者问
我的命运之作 // 380
——答《新民晚报》记者问
周国平和他的散文 // 383
——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专题节目
为孩子们写书 // 388
答《时代青年》杂志 // 390
我的北大岁月 // 392
关注人生的哲学之路 // 396
哲学与时代 // 411
——在中央电视台答大学生问
第十二辑 精神的故乡
开场白 // 418
灵魂是一个游子 // 420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 422
梦并不虚幻 // 425
精神栖身于茅屋 // 427
生命树上的果子 // 429
人所能及的神圣 // 432
信仰之光 // 434
谁是最智慧的人 // 437
智慧和童心 // 439
成为你自己 // 441
独处的充实 // 444
自己的园地 // 446
幸福是灵魂的事 // 449
有爱心的人有福了 // 452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 454
面对苦难 // 457
真·善·美 // 460
怀念土地 // 463
读永恒的书 // 466
度一个创造的人生 // 469
第十三辑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 474
世界究竟是什么? // 476
能问“世界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吗? // 478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 // 480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483
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 // 485
时间之谜 // 488
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 490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493
自然有没有一个目的? // 495
人能否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 498
什么是自由意志? // 501
感觉可靠吗? // 503
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 506
贝克莱的是与非 // 508
庄周梦蝶的故事 // 510
感觉能否证明对象的存在? // 512
思维能否把握世界的本质? // 514
世界有没有一个“本来面目”? // 517
你的“自我”在哪里? // 519
语言能否传达感觉? // 522
语言能否传达思想? // 524
苦难的精神价值
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侥幸地活了下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小书中,他回顾了当时的经历。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并非像一般受难者那样流于控诉纳粹的暴行,而是尤能细致地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 许多章节读来饶有趣味,为研究受难心理学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材料。不过,我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精彩之处,便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借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作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这正是弗兰克曾经陷入的境遇,因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来说,煤气室和焚尸炉几乎是不可逃脱的结局。我们还可以举出绝症患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相关例子。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是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 就会如弗兰克所说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他以狱中亲历指出,这种态度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们正因此而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基督教),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佛教)。与它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他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的。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 “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1996 年10 月
作者的话
我的写作分两种情况。一种可称为专项写作,即围绕某个主题, 写一个比较大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并不多,主要是学术著作和纪实文学两类。另一种可称为日常写作,亦包括两类。
一类是散文。或有感而发,或应约而作,写一些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随时发表在报刊上,现在也发表在网络上。每隔若干年,文章积累到了一定数量,我就把它们结集出版。迄今为止共有5 个散文集,即《守望的距离》( 1996 )、《各自的朝圣路》( 1999 )、《安静》( 2002 )、《善良丰富高贵》( 2007 )、《生命的品质》( 2010;增补本,2012 )。
另一类是随感。突发的感触,飘忽的思绪,随手记在纸片上,后来则是记在电脑的一个专门文档上。这样的东西以前是不发表的,现在会在微博上选登一些,也是积累到一定数量,我就加工整理,把它们结集出版。迄今为止共有4 个随感集,即《人与永恒》( 1988 )、《风中的纸屑》( 2006 )、《碎句与短章》( 2006 ;后更名为《内在的从容》, 2009 )、《把心安顿好》( 2011 )。
其实,我最早出版的散文集是《只有一个人生》( 1992 ),迄今已23 年,其内容后来收在了《守望的距离》里。《人与永恒》的确是我出版的第一个随感集,迄今已27 年。出最早的集子时,我何尝想到,它们会有后续,各带出了一个小小的系列。是的,小小的系列,20 多年的日常写作,成绩不过如此,实在是应该惭愧的。
然而,更想不到的是,我的这些很平常的作品会受到读者如此热情的欢迎,20 多年里不断地再版。其中,《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出了8 版,《人与永恒》出了10 版,当年的读者已经和我一同步入壮年乃至老年,而今天的年轻一代依然喜欢它们。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事了。当然,我清楚并不是我的作品有多么好,我能找到的唯一原因是,我所思考的人生问题和精神生活问题其实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时代变了,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显得更为迫切了。
在图书市场上,我的作品有多种不同的选编本。但是,按照时间顺序结集的完整版本只有这个5 册一套的散文系列和4 册一套的随感系列,有了这两套书,我的日常写作的作品就一网打尽了。这或许是它们第n 次再版的一个理由吧。
周国平
2014 年12 月9 日
周国平的散文集,买了一套,慢慢看。
评分讚
评分正版新书,价格很优惠,一直在京东买书,活动力度很大
评分很不错
评分讚
评分书质量挺好,包装有点破损。《各自的朝圣路》,和他,注定分道扬镳,送这本书,挺合适。
评分正版新书,价格很优惠,一直在京东买书,活动力度很大
评分书质量挺好,包装有点破损。《各自的朝圣路》,和他,注定分道扬镳,送这本书,挺合适。
评分本来是想上传图,但是可惜是替同事买的,没办法上图了,不过据说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还是按照常规来讲给好评吧
各自的朝圣路(平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