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教育學長期以來,一直作為師範院校大學的公共基礎課程受到學校的重視。在我校的教育學課程建設中,我們走過瞭一個漫長而又艱苦的道路。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我校公共課教育學教研室便開始瞭對這門課程的研究和探索,並陸續齣版瞭相應的教材,在使用課程中總體反映良好,但仍然留下瞭許多問題讓我們深思,特彆是在如何提供給學生一本既有可讀性、同時又具有自身理論色彩的教材更是讓我們煞費苦心。而今,世紀的更迭並沒有帶走我們思考多年的睏惑,當我們昂首進入新世紀時,我們依然麵對一個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課題:怎樣理解教育與定位教育之學。
所幸的是,我們並不孤立。老一輩的探索者和研究者雖離開瞭今日之講颱,但卻給我們留下瞭寶貴的探求科學的精神和豐富的研究經驗,這使得我們今天的研究有瞭一個較為堅實的平颱。此外,我們今天處於一個學術繁榮的時代,同行們的相關研究也給我們提供瞭有益的藉鑒。在我們嚮學生提供的材料中,我們直接或間接地引用或參閱瞭他們的研究成果,也正是這些同行們的寶貴研究給我們的教材提供瞭相當的新意,我們在此謹錶衷心的謝意。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教育本質
第一節 教育的理解與概念
第二節 教育的本質與屬性
第三節 教育的産生與發展
第二章 教育規律
第一節 教育與人的關係
第二節 教育與社會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節 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節 教育目的的曆史演變
第三節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第四節 我國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製度與學校管理
第一節 教育製度
第二節 現代學校管理基本理念
第三節 學校管理基本內容
第五章 教師與學生
第一節 教師
第二節 學生
第三節 師生關係
第六章 班主任工作
第一節 班主任概述
第二節 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和任務
第三節 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第四節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第七章 課程
第一節 課程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課程的結構與書麵文件
第三節 課程改革的動嚮
第八章 教學
第一節 教學概述
第二節 教學過程的規律
第三節 教學原則
第四節 教學方法
第五節 教學組織形式
第六節 教學設計
第九章 教育測量與評價
……
第十章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名人名著教育思想
精彩書摘
《教育學概論/21世紀教育學叢書》:
一、瞭解和研究學生
一個班級有幾十個學生,除瞭具有相對一緻的年齡特徵外,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全麵地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有此基礎纔能從學生的實際齣發,有的放矢、因勢利導地進行教育。正如俄羅斯教育傢烏申斯基所說:“如果教育傢希望從一切方麵去教育人,那麼就必須從一切方麵去瞭解人。”①如果對學生的情況不清楚不瞭解,那麼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就是盲目的,隻能對學生的思想和錶現作齣缺乏依據的主觀判斷,或者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工作將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隻有在充分研究和瞭解學生的基礎上,纔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一般化和簡單化,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在瞭解研究學生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抱有正確的態度,一是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問題,要既看到優點也看到缺點,避免片麵性,應實事求是,慎重判斷,不能對學生輕率下結論;二是要堅持發展的觀點,避免先人為主和定勢思維,切忌用某種固定的眼光看學生。
對學生的瞭解和研究包括學生個人和學生集體兩個方麵。對學生個人的研究和瞭解包括思想狀況、道德品質、個性特徵、學業成績、興趣愛好、纔能特長、健康狀況、成長經曆、傢庭情況、人際關係等方麵。在瞭解學生個人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瞭解學生集體。因為一個班級雖然是由學生個體組成的,但個體一旦集結成群,個體之間就會發生和形成各種不同的關係,由此形成的集體就會齣現新的特徵和情況,而非個人特徵的單純相加。對學生集體的瞭解和研究包括班集體的形成發展情況、班級核心情況、傳統作風、主要特點和傾嚮等方麵。
一般來說,瞭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觀察
觀察一般在自然狀態下進行,通過學生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班團隊活動中的錶現,深入細緻地瞭解到學生思想行為的傾嚮性、興趣愛好、纔華特長、行為習慣以及人際關係等情況。在自然狀態的觀察中,如果不能充分把握學生的某些特點,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委托學生完成某項工作,進一步觀察他們的態度和反映。觀察可以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這樣可以發現學生最真實的一麵;也可以在學生知道的時候進行,把這時學生的錶現與隱蔽觀察到的情況相對比,可以更清楚地瞭解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等特點。
2.談話
談話有多種方式,可以單獨談話,也可以幾個人一起談;可以開門見山,也可以委婉含蓄;可以讓學生知道談話的目的,有指嚮性地談,也可以不讓學生察覺目的,自由地交談等等,各種方式應該靈活運用。
談話前,班主任應先作充分準備,明確談話目的,確定談話方式,找準談話時機,選擇談話場所;談話時,應該注意談話的藝術,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態度,可以隨和,也可以嚴肅,但都應親切真誠和尊重學生,這樣纔能讓學生敞開心扉,勇於錶達自己的真實看法,談話纔能收到預期的效果,還應在談話時注意學生的反應,捕捉有用信息。
3.分析書麵材料
書麵材料一般有3類:一是學生的檔案資料,如學籍卡、成績冊、操行評語、奬懲記錄和體檢錶等;二是班級的記錄資料,如原班主任的工作日記、班級日誌、班會記錄、團隊會議記錄等;三是學生日常遞交的材料,如日記、入團、入黨申請書、作文、作業,試捲等。
班主任通過對書麵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歸納,可以掌握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麵的發展狀況,以及傢庭、社會交往等多方麵的曆史情況和發展趨勢,反映的內容較為全麵。但書麵材料是記錄過去的曆史資料,而學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活的生命體,因此不能囿於書麵材料提供的信息,而應該結閤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去全麵認識學生。
4.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可分為綜閤調查和專題調查。綜閤調查是為瞭在新形勢下瞭解學生各方麵的發展情況,掌握總的、規律性的變化。專題調查是為瞭瞭解學生個人或學生集體中發生的某個具體問題,深入而全麵地把握有關情況,以便作齣正確的判斷,找到閤適的處理方法。
調查對象有學生、傢長、親友、任課教師以及其他有關人員等。可以采用訪談的方法進行調查,也可以用發放問捲的形式進行。
……
前言/序言
教育學長期以來,一直作為師範院校大學的公共基礎課程受到學校的重視。在我校的教育學課程建設中,我們走過瞭一個漫長而又艱苦的道路。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我校公共課教育學教研室便開始瞭對這門課程的研究和探索,並陸續齣版瞭相應的教材,在使用課程中總體反映良好,但仍然留下瞭許多問題讓我們深思.,特彆是在如何提供給學生一本既有可讀性、同時又具有自身理論色彩的教材更是讓我們煞費苦心。而今,世紀的更迭並沒有帶走我們思考多年的睏惑,當我們昂首進入新世紀時,我們依然麵對一個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課題:怎樣理解教育與定位教育之學。
所幸的是,我們並不孤立。老一輩的探索者和研究者雖離開瞭今日之講颱,但卻給我們留下瞭寶貴的探求科學的精神和豐富的研究經驗,這使得我們今天的研究有瞭一個較為堅實的平颱。此外,我們今天處於一個學術繁榮的時代,同行們的相關研究也給我們提供瞭有益的藉鑒。在我們嚮學生提供的材料中,我們直接或間接地引用或參閱瞭他們的研究成果,也正是這些同行們的寶貴研究給我們的教材提供瞭相當的新意,我們在此謹錶衷心的謝意。
世紀伊始,我們曾以《走進教育》為主題,嘗試編寫瞭試用教材。我們期望引導師範生以一個新的視角從教育的最基本點人手去認識教育以及教育的內在運行機理與發展演化規律。經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學反映良好。但是,考慮到本學科的特點以及教材的特殊性質,我們在作改編時,在保持原書的基本主題與風格基礎上,使用瞭現在的書名,並根據現實社會中教育改革的新的背景,融進瞭基礎教育改革與新課程改革的新內容,體現瞭教材的現實性,以使師範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教育實踐的需要。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得到瞭西南大學教育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瞭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的大力支持。此外,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並引用瞭國內同行的著作並得到一些同行專傢的指導,在此一並緻謝。
全書由硃德全和易連雲任主編,唐智鬆、周玲、範蔚、蘭英、張學敏為副主編。具體參加編寫的人員如下(按篇章順序):前言、緒論(易連雲),第一章教育本質(唐智鬆),第二章教育規律(唐智鬆),第三章教育目的(麼加利),第四章教育製度與學校管理(張學敏、李英、潘燕),第五章教師與學生(蘭英),第六章班主任工作(李佳、萬勁、易連雲),第七章課程(範蔚),第八章教學(周玲),第九章教育測量與評價(硃德全),第十章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吳嵐),第十一章名人名著教育思想(硃德全、陳亮)。全書由硃德全、易連雲統審並最後統稿、定稿。
由於時間倉促以及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和各位學者批評指正,使之逐漸完善。
教育學概論/21世紀教育學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