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乐活系列】如何观赏鸟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乐活系列】全系精彩图书:
热衷于观赏鸟类的人们穿梭在各个角落,见证和记录着生命的绽放与哀伤……《如何观赏鸟类》不仅让我们了解观鸟、学会观鸟,更让我们知道观鸟的魅力和乐趣。
★ 如果你不知观鸟是为何物,本书将带你进入新西兰这个鸟类的国度;
★ 如果你是一名鸟类爱好者,本书定让你了解观鸟的历史以及诸多有趣的事件,让你的观鸟生活多不少趣味;
★ 如果你是一名鸟痴,哈哈那还是别读此书了,否则冲动之下,你可能打上飞的,去新西兰追鸟。
海报:
《如何观赏鸟类》从属于乐活系列的一本。“乐活”系列是一套关于休闲生活的系列丛书。
《如何观赏鸟类》这一册以叙事的手法带你了解观鸟的基本知识、技巧、感受等等,以及如何将观赏鸟类作为一种休闲爱好,此外还有不少珍贵的图片资料。
“此书字里行间满怀渴望,栩栩如生,闪亮的翅膀伴随着书页翻动,向你娓娓道来。每个新西兰人度假小屋的书架上都应该放本《如何观鸟》。”
——琳赛·道森,《Plenty》
史蒂夫·布朗尼亚,是《新西兰杂志》《Metro》的正式撰稿人,获得近40个全国性文学奖项,并荣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奖学金。他是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大学新闻学院的住校编辑,并为《周末星报》撰写讽刺日记;是新西兰旗舰电视台原TV One下《麻辣媒体汇》与《新西兰秘史》等节目的特约撰稿人;2002年,他的作品《黄粱一梦》获年度非小说类ZUI佳新作奖;2013年,《文明:世界边缘的20个地方》获年度非小说类“新西兰邮政图书奖”;作品还有《我所认识的牛人》、《一周一谈:专栏精选》、《吞云吐雾话南极:精选集》等。
吴作栋(译者),1990年出生,江苏沭阳人。201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专业,师从李绍明教授,工作学习皆与翻译有关;而今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攻读口译硕士专业,师从朱佩芬教授,又得孟培教授点拨,翻译水平精进。
这本书读来是种享受,在作者近乎福音般的散文中,鸟儿活了起来。
——《今日霍克斯湾》
史蒂夫·布朗尼亚将自身的智慧和魅力融入书中,向我们阐释为什观看寻常不过的鸟儿也可以如此有趣。
——“年度ZUI佳非小说类图书”,《自治领邮报》
一本精彩的书,非常有趣。
——《贝蒂的书吧》
阿瓦出版社,加史蒂夫·布朗尼亚,加鸟,一桩撩人的文学联姻。
——《新西兰生活与休闲》
夏日记行
早起的鸟儿
一只漂亮的鸬鹚
沃尔特案
澳大利亚访客
鸟人部落
塞尔维亚雄鹰
一只老鸟
一只更老的老鸟
亲爱的格温
小小的翅膀
鸟国
杀死一只羊肉鸟
稀有的蓝颜色鸡
鹬之翔
英国时光
夏季又来
关于本书所用照片
致谢
夏日记行
那是我和艾米丽一起过的第一个夏天。我们驾车北上过圣诞节,赶了7夜住过5个旅馆,湿毛巾放在后座上就可以晾干。那时天气炎热,烤着人,整个儿新西兰就像个度假的人,头发沾着沙子,光脚走在灼热的路面上;身体裸着,睡眼惺忪,胡子拉碴,度着假,钓着鱼;吃饱喝足了,半睡半醒,感觉良好;过得很开心,放放烟火来庆祝新年。
一日午后,在鲁阿卡卡的沙滩上,我看到了壮观的景象,一群塘鹅扎进水里,又衔着鱼飞回来。那画面令人头晕目眩,可是哪天不是如此呢?想起那一周,太阳高高挂在头顶,开着车在满是尘土的路上闲逛,路两旁旷野沉寂,长着又矮又黄的草。途中的镇上,乳品店外肥嘟嘟的小孩嚼着冰块,喝着汽水,而微风搅着尘土,吹到路中央。城镇之间,成行的桉树在太阳底下被灼烤着。在新西兰慵懒而性感的小岛上,这个被世界遗忘的地方,你就是开车好几个小时,也听不到什么声音。
我爱上了新西兰,也爱上了艾米丽。我记住的就是这些和艾米丽一起度过的夏天。艾米丽游泳,艾米丽睡觉,艾米丽开车载着乘客。
旅行之后,我们回来工作,对这段生活我的记忆不多。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就是和艾米丽在一起,不是在我海湾附近租住的公寓,就是在她城里租住的公寓。一天深夜,我在艾米丽家的阳台上抽烟。那是1月末的夏夜,夜幕降临,白天还热浪滚滚,而此时的空气终于降下温来,但还是热气烘烘。忽然,一只鸟贴着我的鼻尖儿飞了过去。一看就知道是本地的鸟,那种寻常可见、不招人喜欢的食腐鸟,它是黑背鸥;这是只安静的大家伙,不紧不慢、不疾不徐,从我眼前飞了过去,而后又缓慢地盘旋飞了回来。它在黑暗中静悄悄地出现,比起在楼下的车流中和街灯下发生的一切,更使我感到陌生。
我心中一惊。那只黑背鸥当时离我非常近,它那白色的身体在黑暗中发着光,像门廊上摇晃的灯。毫无疑问在奥克兰市中心,它在那个时候肯定有正当理由出现在我面前,有着自己的事情要做。但是做什么呢?我只能想:天知道它要做什么。不过我也没说错,天确实知道,在早些年的夏天就知道了,确切地说,是在1968年至1969年间。那时,格雷厄姆·图伯特研究了黑背鸥在奥克兰市中心屋顶上筑巢的习性,这位可爱的老先生(作者写作本书时,其年92岁)是新西兰鸟类学之父。
图伯特所著关于海鸟的报告,在1969年《南秧鸟》上发表,基于对奥克兰市繁殖点4对海鸟的观察。在皇后大街老牛津剧院屋顶上,草纸混搭的大巢中,孵出了两只幼鸟。在邮政总局热水箱箱顶上,孵出了一只幼鸟,不过不幸夭折了。有人观察到,1月中旬,小鸟从基奇纳街的地方法院屋顶上的巢里离开了。在库克街24号,一位名叫J.沃克的小姐“不断观察”海鸟筑在屋顶排水槽里的巢,一只羽翼丰满仅6周大的幼鸟,在2月7日与亲鸟一起飞走了。这只鸟是圣诞节那天,在排水槽的挡水板上被孵出来的。
那夜我看到的是只成鸟,或许还在哺育后代。黑背鸥,学名Larus dominicanus。有时在大自然中群居繁衍,在海边多达几千对鸟一起筑巢;不过,它们到城市繁衍后代时,却是两只一对独立的家庭。黑背鸥胃口不错,它们可以吞下一整块羊排,也会吃动物内脏。
记录中年纪最大的新西兰黑背鸥,在此活了28年。壮年期的黑背鸥看起来并不赖,有着黄眼睛,喙上有个亮红色斑点。不过要经过两次换羽,要花上近3年的时间,幼鸟才能长出灯光般顺滑光亮的白羽毛。而幼年期的黑背鸥是最令人不快的鸟类之一,出于对它们长相的厌恶,很多人错把毛色杂且凶残的黑背鸥当成其他鸟类,不给它们投食。应该没有人会惊讶这些丑陋的恶棍,至少要长到4岁才会有性生活。
黑背鸥在那个夏夜从我眼前飞过去的时候,我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对所有的鸟都没有概念。但是,看到那只鸟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它带给我的那种在黑夜中闪过白光的震动;我满怀欢喜,心想“鸟儿,无处不在”。夏天的新西兰是长白云之乡,大地洒满了阳光,如同长长的白色卷轴,卷轴里的每个角落、每个空白都飞满了鸟。
自1999年起,我一直担任一份周刊的专栏作家,在我笔下的文章中纵横想象,绘出新西兰百物的地图,记录眼前发生的乐子和趣事,讲述新西兰鲜为人知的历史,甚至揭示其令人难以平静的真相。就这样,我写过很多系列专栏,相关的主题有温泉、牛排、红树林、茶室等。我供稿的专栏是关于新西兰全国各地都有的趣事,遍布城镇或者海岸。现在,我非常想写写鸟。
城镇里、草坪上和屋顶上的鸟;灌木丛中的、海边的还有浩瀚大海上的鸟;在小牧场、湖边、码头、电话线上、桥上、沼泽地里、高山上,鸟儿无处不在。最令人瞩目的候鸟,当属斑尾塍鹬,它们从阿拉斯加起飞,踏上漫长的迁徙之旅,一口气飞上七八天不停歇,直至抵达新西兰着陆。常见的像乌鸦和麻雀这样的公园鸟,是思乡的英国殖民者带入新西兰的。新西兰本地特有的鸟类,有的还存在着,像簇胸吸蜜鸟和南秧鸟;有些已经绝迹而成为过去,比如黄嘴垂耳鸦和恐鸟。有些鸟来了又走,走了或许会再来。例如红颈反嘴鹬,它或许是光临新西兰海岸最令人惊艳的鸟了,不过这种鸟很少远离位于布里斯班的聚居地,漂洋过海来新西兰。我笔下的鸟有在桥底下筑巢的,也有在沙地里筑巢的,有的巢大而肥,有的小得像句号、像一排点一样的符号,还有……
你能讲得详细点吗?当然可以,容我慢慢道来。2006年成为我的鸟年,在我看到前所未闻的鸟时,会记下鸟的名字。我开始痴迷灭绝了的鸟,痴迷鸟类文学作品以及新西兰观鸟社会史。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会与人分享欢乐,用另一个视角看新西兰,一个边界和中心由鸟类定义的新西兰,一个长着羽毛的新西兰。同时,我也看到了一类新西兰人,是鸟类塑造者,同时这些也占据了他们的生活。
我爱上了看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在他们2006年以及2006年以前那些年看到的东西;我爱上了发现的这个简单的事实:观鸟就是通过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式看这个世界。
如诗人马修·阿诺德说的那样“与我们同在,又孑然一身”,我观察鸟,也观察观鸟人。我感到非常荣幸,可以从新的视角,观察新西兰的万事万物和天地。这让我警醒、使我敬畏、令我鲜活。另外,这个时机也奇怪,这一年不仅不可思议,又与我生命里奇妙的事情不谋而合,同时发生共同孕育。
早起的鸟儿
鸟类如此常见,却又让人觉得遥远,它们有着自己的新西兰。我们都知道著名的禽鸟栖息地:塘鹅在穆里怀和拐子角、信天翁和企鹅在达尼丁、羊肉鸟在福沃海峡。我们关心新西兰时常出现的标志性鸟类,像几维鸟和鸮鹦鹉藏在灌木丛中,而晚上伴着熟悉的斑布克鹰鸮的鸣叫声入睡,也是不错的事情。多年以来,全新西兰我最喜欢的观鸟地,就是基督城(又叫克赖斯特彻奇市)的哈格利公园,从6月到来年1月间,在亭子旁池塘边的一排树上,看40对左右的小斑鸬鹚筑巢。
这些想法好极了,但这是令鸟类来适应我们人类的看法,这些鸟类非常幸运,能够放任自流地在人类主导的现代世界里存活。多数人类都把鸟类当作某种背景。它们翱翔信步,筑巢鸣叫,是局外人和旁观者,是次级生物,很少受到人类的注意。它们也就和小草差不多。
2月的一个下午,我去了奥克兰博物馆鸟类厅,展厅内这里摆放着恐鸟的模型,那边是新西兰巨型企鹅的模型,这都是已经灭绝了的鸟类。一切都不错,非常有趣,但是令我震惊的是此次博物馆之行,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一个简单的事实,而我想很多小学生都了解这个事实,那就是新西兰是鸟类的乐园,独一无二且举世瞩目。在人类到来之前,鸟类统治着这块土地。8000万年前,新西兰群岛从冈瓦纳古陆脱离的时候,这些鸟儿就已经到了新西兰。有个说法,在陆地分离的时候,我们如今著名的不会飞的走禽—恐鸟和几维鸟,就站在那里看着。这个可爱的说法叫作“摩亚方舟”,新西兰是艘货船,那些走禽就跟着上了船,走了。
更多的鸟类乘风飞来,到了新西兰,而多数新西兰本地的鸟类,如簇胸吸蜜鸟,实际上它们的祖籍很可能都是澳大利亚。它们到底是从何时开始在新西兰生活的呢?4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有无可能几维鸟也是从澳大利亚飞过来的,而后来适应了新西兰的生活,变成了不会飞的地面掠食者。
鸟类骨架小,化石记录很糟糕。我想,对于唐·哈登而言,缺少证据是一种慰藉,他是基督城基督教学校—米德尔顿格兰奇中学的教师,也是我们最为博学的鸟类摄像师之一。在他名叫《99种新西兰鸟》(99 New Zealand Birds)的书中,唐·哈登引用了《圣经·创世记》的内容:“神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
米德尔顿格兰奇中学,支持地球是在8000年前由上帝创造出来的这种荒唐的观点。对于我们这些其他人来说,会感谢鸟类解释了世界运转的真正原因:进化论的灵光首次闪入达尔文的大脑,是得益于他对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雀类的研究。在他的书《贝格尔号航海日志》(Journal of the Beagle)中,达尔文有一段令人兴奋的文字,写下这番话的时间远早于他提出的那个人类最伟大的理论。文中,他对13种不同鸟雀的喙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他写道:“看到这种……丰富多样的鸟类种群,单个种群数量小却彼此紧密相关,不由得令人想象在这个群岛上少量原始的鸟中,有种鸟被选取出来,被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修改。”
在达尔文乘着“贝格尔”号向新西兰航行的时候,他脑中的灵光闪现。1835年的圣诞节,达尔文是在新西兰度过的,他很讨厌这里,等不及要离开。有人问他“达尔文先生,您觉得新西兰怎么样?”他回答“垃圾”。不过,他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生物试验室之一。1839年,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他是好脾气的达尔文为数不多的讨厌的人之一,从一个巨型鸟类残存的化石中识别出恐鸟。谈到“按照不同的目的修改”这种观点,恐鸟以及其他不会飞的鸟类,朝着取代陆地哺乳动物的方向进化,在森林地面上觅食。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文艺范儿的鸟类学家詹姆斯·德拉蒙德写道:“随着时间的变迁,来到这些地方的鸟类发现,自己找到了一片乐土。”尽管在2006年年底中奥塔哥地区发现了3小块骨头,证明约1600万年前,此处存在过哺乳动物物种,但是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西兰不存在哺乳动物。在《新西兰先驱报》的采访中,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化石管理员艾伦·丁尼生表示:“这可以与之前发现的首个恐鸟鸟骨以及首个恐龙骨头相媲美。”真的如此吗?该发现的确打破了一个神话,不过先别急。那个哺乳动物不过老鼠般大小,丁尼生说:“这表明鸟类王国的说法不对,还有哺乳动物,但是,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只有这么点儿大,那种说法也没差多少……”
【乐活系列】如何观赏鸟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