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德國國傢教育報告》既有全麵、完整的數據,又有科學、專業且具備批判性的分析。因此,該報告是我們瞭解德國教育事業的核心參考信息源,是我們研究德國教育、開展比較教育學等領域的研究無法繞開的一手資料。《德國國傢教育報告》的編譯對我們瞭解德國教育經驗和做法,促進中德教育交流,增強彼此理解都將起到直接的作用。2014年10月,上海外國語大學在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德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等機構的支持下,成立德國教育科學政策信息研究中心。該中心的主要任務在於全方位、多角度聚焦德國教育政策,對德國教育的曆史與當下的發展動態進行深人係統的研究,以期為國內教育界思考我國教育所麵臨的問題提供一些參考和藉鑒。2017年2月,上海外國語大學經教育部批準成立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對我國與德國的人文交流開展全方位綜閤研究,其中教育是中德人文交流機製下的核心領域之一。經《德國國傢教育報告》撰稿人之一漢斯彼得·福賽爾教授聯係,上海外國語大學德國教育科學政策信息研究中心與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共同組織專業力量編譯《德國國傢教育報告》。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前言
閱讀指南
詞匯錶
導論
重要成果概覽
A 框架條件改變後的教育情況
A1人口發展
A2經濟發展
A3就業情況
A4傢庭形式和生活形式
前景
B 德國教育的基本信息
B1教育機構
B2教育領域工作者
B3教育支齣
B4教育參與情況
B5公民的教育水平
前景
C 嬰幼兒時期的教育、照管和培養
C1傢庭教育
c2嬰幼兒時期教育、照管和培養機會的供給情況
c3兒童在幼托機構和保育機構中的教育參與情況
C4嬰幼兒教育領域的教育人員
C5嬰幼兒時期的認知能力
C6幼升小的過渡
前景
D 學齡期的普通教育和非形式學習
D1學校的結構和供給情況
D2中小學教育體係內的過渡和轉換
D3學齡期的全日製教育和照管
D4中小學教職人員
D5校外學習活動
D6認知能力
D7中小學肄業和畢業
前景
E 職業教育
E1職業教育的新生及其結構發展
E2雙元製職業教育的供與求
E3不同行業和不同前期教育水平的職業教育情況
E4職業教育的過程和結業
E5從就業市場角度看職業教育的收效
前景
F 高等教育
F1高等教育機會供給
F2高校入學與招生
F3高校師資
F4學業進程
F5畢業與去嚮
前景
G 成人繼續教育與學習
G1繼續教育的參與情況
G2有移民背景者的繼續教育
G3成人能力水平與繼續教育
G4繼續教育的收效
前景
H 殘障人士的教育
H1殘障的認定與殘障率
H2教育機會
H3教育的參與和過渡
H4人員與資質
H5財政經費
H6挑戰
I 教育的影響與收效
I1教育、從業、收入
I2生活方式和社會參與
I3機會均等
錶格附件
前言/序言
由聯邦與各州共同資助的《德國國傢教育報告(2012)》是繼2006、2008和2010年後的第四次全麵詳實的總結分析,整體呈現德國教育事業,囊括內容從嬰幼兒學前教育、教養和培養直至成人不同形式的繼續教育,也包括涉及非形式教育和非正規學習的教育進程。
本報告由編寫組和其他同事共同製訂完成。編寫組的責任成員屬於下列科學機構和統計部門:德國國際教育研究中心(DIPF)、德國青年研究所(DJI)、德國高校信息係統(HIS)、哥廷根大學社會學研究中心(SOFI)以及聯邦和各州統計部門(Destatisund StLA)。
編寫組對本報告共同負責,其保持科學獨立性並在調控組的協調下製定報告,調控組是為聯邦和各州協力“確定教育事業較之國際的能力在相關報告和介紹中”(基本法第91條b第2項)而設立。Dr.Jurgen Baumert教授任主席的一個科學顧問組嚮調控組提供意見,並與這兩個小組的閤作使編寫組的工作富有成果。
大量科學傢通過對每一章的專傢鑒定、批評意見和具體的幫助為編寫組提供瞭支持。在此尤為感謝Dr.Harmut Ditton教授(慕尼黑大學)和Dr.Hc.Rainer Lehmann教授(柏林洪堡大學)。
在本報告的特彆研究主題“不同人生階段的文化/音美教育”中,特彆是Dr.Karl Ermert教授(沃爾芬比特爾)、Dr.Susanne Keuchel教授(聖奧古斯丁文化研究中心)和Dr.EckhartLiebau教授(埃爾朗根一紐倫堡大學)從專傢的角度給予瞭編寫組極大的支持。
編寫組對審稿人Gabriele Baron錶示感謝,並特彆感謝Katrin Isermann和Katja Moeck為本報告撰寫提供的全程幫助。
編寫組嚮全體參與者錶示感謝,因參與人數眾多,在此恕不一一緻謝。
德國國傢教育報告(2012) [Bildung in Deutschland 2012]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