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身體裏的奇妙世界》是一部解讀身體奇妙現象的醫學科普小品文。醫生、諷刺短劇演員兼暢銷書作傢艾卡特·馮·希施豪森博士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解讀生活中的一些奇怪現象,例如:打哈欠會傳染嗎?頭疼是頸椎的問題?在修道院裏可以找到長壽的秘訣?男人脫發的原因是從母親那裏遺傳的?這些問題的答案有時會讓你大跌眼鏡。此外,作者還通過一些自身經曆總結齣瞭一些奇怪的結論:禁止給孩子吃蔬菜;幸災樂禍是一種靠得住的快樂;直接朝地上擤鼻涕纔不會被傳染感冒;鐵路是一個佛教教派;奶酪裏的洞會增肥。這些看似違反常理的結論,其實有著一定的道理,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會收到一定的效果。這本書不是空洞的心理安慰,而是幽默而實用的生活法則,在這個令人疲憊的世界中給你一點幫助,也讓你笑破肚皮!
作者簡介
艾卡特·馮·希施豪森(1967年齣生)學過醫學和科學新聞學。十五年來,他作為諷刺短劇演員、幽默訓練師、演講師和作傢活躍在德國各類媒體和各大劇場。他的特色:幽默風趣,卻又意味深長。他創建瞭“德國紅鼻子協會”,並把“幽默有助康復”奉為該協會的口號。他不遺餘力地募集捐款,把滑稽小醜們送進醫院,帶給病人歡樂。他講述的故事會讓您捧腹大笑。為瞭避免危險和副作用,您不要隻看封麵上的介紹,而要看整本書!
精彩書摘
精彩書摘一:
具有傳染性的興趣——你想和我一起打哈欠嗎
打哈欠會傳染。你這會兒光看到“哈欠”這個詞,可能就已經不由自主地開始張開嘴巴準備打哈欠瞭。如果旁邊的人正好也在打,那你就更躲不掉瞭。一夥人裏隻要有一個開始打哈欠,其他人馬上會跟著打。大傢不由自主地把嘴巴張那麼大,臉部肌肉都壓迫到瞭淚腺。眼睛變得濕潤,心跳頻率加快,吸氣時間延長,在吸氣結束,肌肉伸展過後,大傢纔感受到徹底放鬆。已經打過哈欠瞭?還沒有?
笑雖然也有感染力,但是跟打哈欠相比,就差遠瞭。沒幾個人會被文字逗得哈哈大笑。頂多嘴角浮現齣一抹嘲弄的微笑,讓彆人猜到,他們剛看的是艾卡特·馮·希施豪森的書,而不是關於痔瘡的介紹。
無聊的優先權是天生的嗎?為什麼我們會打哈欠?哈欠研究對此又是如何解釋的呢?首先,打哈欠和缺氧沒有關係,盡管這一謬誤已經流行好多年瞭。根據這一論斷,當空氣稀薄時,身體通過打哈欠時的深呼吸獲得更多氧氣。這又導緻其他人缺氧,於是另一個人又自動調節氧氣供給,於是人們一個個都被“傳染”瞭,全是鬍扯。就算在實驗中給人們提供純氧呼吸,他們也跟在“壞空氣”——帶二氧化碳的空氣中一樣,免不瞭要打哈欠。
有猜想認為,哈欠起瞭喚醒作用,這一猜想倒更有說服力一些。因為往往在周圍環境比較單調時,注意力不集中導緻一些不利情況甚至危險時,人們就會打哈欠,比如長時間開車時。正是打哈欠令我們保持清醒,使大腦活躍。哈欠研究的另一點認識是,不隻是人類會打哈欠,貓、狗和魚都會打哈欠。這一點也不奇怪,你說一整天都待在玻璃缸裏能不無聊嗎?
另外,當人們還沒齣生,還是11周的胚胎時,就已經開始打哈欠瞭。這可能和魚打哈欠的原因是一樣的——胚胎被包裹在羊水裏,看不見外麵的花花世界!孩子一齣生,大人就教他,打哈欠時要捂著嘴,因為在公共場閤打哈欠不雅觀。太蠢瞭,打哈欠是多麼舒服的事啊!完全可以讓大夥兒看著好瞭。因為哈欠研究者發現,哈欠是集體歸屬感的體現!人們獨自一人時不如和彆人一起時打哈欠打得多。至於原因,科學傢也隻能猜測:也許原始社會的人通過打哈欠對集體活動投票錶決。他們可能在早上用哈欠暗示,他們想活動活動,要求其他人一起去狩獵。晚上通過打哈欠錶示,現在是睡覺時間。現在,親愛的讀者,你是不是……沒有?這是糟糕的信號!因為沒什麼同情心的人不容易受到傳染。
我們人類互相仔細觀察,會尤其注意彆人的臉部錶情。這樣我們纔能很好地設身處地,大緻地區分朋友、敵人與愛人。我們的大腦通過模仿,也就是所謂的鏡神經,反映瞭我們身邊人的情感。特彆能夠感同身受的人尤其“容易被傳染”。精神病人則沒法替彆人著想,他們自己的問題就已經夠多的瞭。打哈欠並不是錶示“你讓我覺得很無聊”,而是“我瞭解你的感受”!
哈欠研究者還發現,男人和女人打哈欠打得一樣多。現在先把研究撇在一邊,談點自己的觀察。麻煩的地方在於,女人可以不動聲色地打哈欠,可盡管如此,它還是有傳染性!女人嘴角動一下,男人則被傳染瞭,張開大嘴,打瞭幾分鍾哈欠。可能女人在用這種辦法偷偷地測試,看我們和她們交情深不深,能不能體會她們的感受,就相當於在說:“你想和我一起打哈欠嗎?”
總之,和那些可以與他們打哈欠、大笑的人待在一起。這不是因為心理變態,而是因為好感,說明白一點就是:這些人能和你感同身受!這我可一點兒沒瞎說,一點兒沒誇張。
精彩書摘二:
親愛的讀者:
肝髒在生長,但是翻完最後一章以後,書中已經沒有地方讓它繼續生長瞭。如果你在書中找到瞭貫穿前後的紅綫,大可把它收起來,你不用把它寄給我參加抽奬活動。這些故事來自我頭腦的各個部分,也來自我諷刺短劇演藝生涯的各個階段。如果你已經關注我許久,那說不定能找到你以前就看過的最喜歡的文章。我個人最喜歡的兩個作品是第一次作為文字與讀者見麵的《朝佛之旅中的鐵路》,來自我的首個諷刺短劇節目《診療時間》。感謝梅多恩先生和施奈爾先生,他們令這兩部作品與時俱進。另一部作品《汽車針灸》則來自《診療時間續集》。
寫作最讓人高興的地方在於,你會給自己驚喜。突然,一段妙語映入你的眼簾,而你有點稀裏糊塗,這到底是誰寫的?聽起來很滑稽,可這就是事實。好在就算你坐在電腦前寫作,現代的繆斯女神也仍然會親吻你,給你靈感。
感謝真實的繆斯女神們和該書的助産士們:
感謝我的經理人蘇珊娜·赫伯特。在這本書還沒寫完時,她就已經把書的版權賣給瞭羅沃爾特齣版社。她還通讀全書,並對書進行修改和完善。
感謝我的編輯尤莉婭·福拉特。她代錶齣版社一方,勞心勞力,緻力於使這本書得以最終成形齣版,她也通讀全書,並對書進行修改和完善。不知到瞭什麼時候,她的版本居然和我的版本一模一樣瞭,她對書的設想也和我的完全相同瞭。
感謝我的父母。要是沒有他們,就既不會有我的書,也不會有我。
感謝這則後記本身。
感謝埃斯特·維南特,她為書設計瞭一個精美的封麵,這個封麵從後麵也可以看得到。
感謝我的朋友和帶給我幸運的人——希拉、塞巴斯蒂安、斯特凡妮、哈納斯、烏拉、楊以及所有陪伴和容忍我已久的人。
還要衷心感謝你,我的讀者,謝謝你閱讀我的書。說不定你都買瞭這本書,或者是彆人送瞭你這本書。你也可以把書繼續藉給彆人看,或者轉贈給他人,或者再買一本——最好是正版。因為根據我在看書方麵的經驗,復印或者刻錄有點劃不來。
希望這本書能促進醫學領域的幽默小品的發展。自從我不再在醫院工作,好多情況都變瞭,不過醫護工作者的工作環境不見得變得更有意思。多年前,我就創立瞭“德國紅鼻子協會”,為的就是把小醜送進醫院,把歡笑帶入病房,讓病人早日康復。
艾卡特·馮·希施豪森
柏林,2008年4月
……
前言/序言
哈拉爾特·施密特是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是投瞭私人醫療保險的病人。他斷言:“沒有哪個傻瓜會看前言。”所以他就省下瞭寫前言的活兒,您也就不用費勁去看前言瞭。親愛的哈拉爾特,對於您這種善解人意、體貼入微的行為,我代錶讀者嚮您緻以誠摯的感謝。
哈拉爾特·施密特沒有寫前言,不過他口述並讓人記錄下瞭前言,您很快會聽到的。他嚮我當麵保證,在第二版、第三版和以後的任何版本以及譯本中,都會附上該前言,而且不會做任何改動。
齣門在外,故隻能口述前言。
哈拉爾特·施密特
2008年4月於科隆
身體裏的奇妙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