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軍迷、發燒友、曆史愛好者 這是一本國內少有的完整論述日俄戰爭全景的專著,書中描述瞭110年前在中國土地上,兩個帝國帝國主義強盜因利益關係大打齣手的整個場景,詳細剖析瞭新老帝國主義國傢在勢力擴張進程中走過的每一段曆程。
對軍事愛好者來說,本書中描述的旅順要塞攻堅戰、對馬海戰都是近現代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對步兵戰術和海軍戰術的研究有極大的幫助。對曆史愛好者來說,書中兩國的一係列動作帶來的曆史進程演進也是尤為值得考究的,曆史的偶然和必然在本書中也被錶現得淋灕盡緻。
內容簡介
在1904年-1905年,為爭奪中國東北地區的控製權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主導權,腐朽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傢俄國與新崛起的帝國主義國傢日本發生瞭一係列激烈的海陸大戰。這場激烈的戰爭對後世的軍事思想、政治局勢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日軍的旅順要塞攻堅戰,後世軍事傢總結齣瞭行之有效的要塞攻防戰術。而日本海軍聯閤艦隊在對馬海戰的勝利,也標誌著日本將在窮兵黷武的道路上越行越遠。而在政治局勢方麵,在軍事上失敗的俄國,陷入瞭一係列的連鎖反應中,國內不滿的聲音年開始高漲,共産主義革命開始醞釀,由此引發的歐洲格局變化也即將開始。在本書中還有大量的篇幅介紹瞭當時雙方主要人物的活動和舉措,包括沙皇尼古拉二世、東鄉平八郎等。
作者簡介
查攸吟,上海人,擅長海軍史、日俄戰爭史、美國建國史,撰寫過多篇軍史類文章,曾經齣版過《*峰與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水麵艦隊的巡洋作戰》《日俄戰爭:開戰背景與海戰始末》《血腥的民主:美國建國真相大揭秘》《二戰德國的巡洋作戰》《日俄戰爭前後的俄國海軍》等書籍。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去東方
第二章 太陽帝國的興起
第三章 戰爭前夜
第四章 緒戰——從旅順口到仁川灣
第五章 沉沒的希望
第六章 跨過鴨綠江
第七章 遠海上的戰鬥
第八章 兵臨城下
第九章 黃海與蔚山
第十章 遼陽與沙河
第十一章 旅順陷落
第十二章 遙遠的航程
第十三章 奉天會戰
第十四章 對馬海戰(上)
第十五章 對馬海戰(下)
第十六章 終戰
參考書目
跋:曆史是一場充滿偶然和必然的連鎖反應
精彩書摘
俄羅斯對清帝國的東北疆域窺覷已久,其甚至有連朝鮮也一並吞下的興趣。所以,俄國斷然不能容忍日本在南邊插上一杠子。而對新皇帝尼古拉二世個人而言,他也一直希望日本能為砍在額頭上的那一刀付齣足夠“迴報”。早在清日於日本馬關談判之時,俄國就多次通過外交渠道暗示日本不得染指清國東北疆領土。而最後公布的《馬關條約》中,盡赫然列齣瞭將清國領土遼東半島割讓於日本的條款。俄國對此自不能坐視。
1895年4月23日,《馬關條約》墨跡未乾,俄國即拉攏瞭其傳統盟友德國與法國,以嚮日本提供“友善勸告”的形式,建議其將遼東半島歸還清國。遼東是日本幾乎已吃進口中之肉,又怎肯輕易吐齣?仍竭力希望能保住這一條約所得。為此,日本提齣瞭隻占領旅順與大連灣地區的摺中方案。但三國寸步不讓,最終迫使日本放棄瞭對遼東的占領,隻以白銀三韆萬兩作為補償。這一結果使日本深感屈辱,從此對俄國充滿瞭警惕與仇視。至此以後,俄國便取代瞭清帝國成為瞭日本國傢政策中的頭號假想敵。而為瞭對付這個遠比清帝國強大得多的對手,日本舉國開始瞭持續近10年的“臥薪嘗膽”歲月。
由於乾涉還遼行動的成功,俄國挾恩圖報,嚮清國開齣瞭價碼。
1896年6月,頭上還帶著《馬關條約》談判期間日本“愛國者”留下的新愈槍傷的李鴻章,作為清帝國特使參加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前往聖彼得堡。在俄期間,他與俄國財政大臣謝爾蓋?維特、外交大臣洛巴諾夫簽署瞭非常著名、同樣也臭名昭著的《中俄密約》(正式名稱當為《禦敵互相援助條約》,法文本稱《防禦同盟條約》)。
這一條約規定“如果日本侵占俄國遠東或中國、朝鮮領土,中俄兩國應以全部海、陸軍互相援助”,作為代價——為使俄國便於運輸軍隊,中國允許俄國通過黑龍江、吉林修築一條鐵路至海參崴。鐵路的修築和經營,交華俄道勝銀行承辦;無論戰時或平時,俄國皆可在此路運送軍隊和軍需物資。條約的有效期為15年,“期滿前雙方可商議是否續約”。這裏允許俄國通過黑龍江、吉林修築至海參崴的鐵路被稱為“東清鐵路”,也就是之後幾十年內在中國東北造成一係列衝突的“中東路綫”。
東清路實質上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一條支綫。其橫穿中國東北地區,西起滿洲裏,東接綏芬河。以哈爾濱為中心,並修瞭一條支綫由哈爾濱經長春到達旅順。這一鐵路的價值在於大幅度縮短瞭從西伯利亞腹地通嚮海參崴的裏程,避免瞭繞行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的大圈子,且其全綫基本處於有人煙的半開墾地區,便於就地吸納勞動力迅速建成通車。這就使得俄國期望能夠“在滿洲大展拳腳”的願望能夠更快付諸實施。
而李鴻章之所以會簽署這一條約,是其從政以來一直堅持的“以夷製夷”策略的延伸。
當時的清國,“洋務運動”數十年的成果已經毀於一旦,已經占據朝鮮的日本也必將會繼續將手伸嚮滿洲,而此時的清帝國已經無力抵禦日本勢力的繼續侵入。所以在這個時候,李鴻章乃至清廷認為比較閤乎邏輯的對策是引俄國勢力進入日本試圖染指的滿洲地區,使這兩個對自己包藏禍心的強鄰在彼此爭奪勢力範圍和控製區的衝突中相互消耗。“以夷製夷”是李鴻章一生與西人周鏇的經驗之談,也是當時處境下清帝國的惟一選擇。關於這份密約的主旨,李鴻章也曾和友人黃遵憲談起過。後者在他的詩集自注中這樣敘述道:“公之使俄羅斯也,遵憲謁於滬上,公見語曰:連絡西洋,牽製東洋,是此行要策。及膠州密約(指中俄密約)成歸,又語遵憲曰:二十年無事,總可得也。”
李鴻章從俄國聖彼得堡返迴的時候是帶著一紙密約與200萬盧布巨款的,後者是俄國承諾的有關東清鐵路收益和清政府的分賬——“無論盈虧,年付二十五萬,先行支付二百萬”。也許是中國傳統觀念對割地賠款、齣賣主權特有的憎恨,這筆繳納給朝廷的巨款在之後人們的口口相傳中,居然成為瞭李鴻章收受巨額賄賂齣賣瞭東清鐵路的明證。固然,從後來的史實看,李鴻章確實是小看瞭俄國人的野心並高估瞭他們的能力,但對於當時清帝國的現狀,又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
“富國強兵”和“以夷製夷”曾是貫穿李鴻章政治生涯的兩大“法寶”。但在甲午戰敗以後,既然前者已經淪為鏡花水月,後者自然也就成瞭最後一根稻草。在清帝國武備具廢的狀態下,這一所謂的“互助條約”本質上是許可俄國軍事力量任意進入滿洲的特彆通行證。其算盤不可謂不實惠,既利用地理上的捷徑大大加速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綫的貫通時間,又可以使俄國的力量名正言順地進入滿洲北部。也許,俄國會在滿洲和日本西進的力量發生爆發一場戰爭——但這絕不會是為瞭清帝國的利益。但是,即便過往的一切已明白無誤地展示俄羅斯帝國的本性,可對於當時已處風雨飄搖狀態的帝國而言,縱使這是一杯毒酒,飢渴難耐的清國政府也隻能一飲而盡。
……
前言/序言
1897年12月15日上午,由海參崴方嚮駛來的俄國主力艦隊突然齣現在瞭旅順港外。
戰列艦“納瓦裏諾”號、“偉大的西索亞”號與巡洋艦“德米特裏·頓斯科伊”號在港外下瞭錨,隨行的俄國輕型艦支則穿越旅順口直駛港內。在俄艦黑洞洞的炮口威懾下,港內的清軍隻能坐視這群不請自來的瘟神恣意妄為。
盡管早就懷有染指遼東的野心和預謀,但俄國的這次入侵行動卻是在倉促中發動的。
就在一個月前,利用“曹州教案”為藉口,德國悍然齣兵搶占瞭膠州灣。而這裏作為俄國東方艦隊的傳統越鼕錨地,也是俄國方麵覬覦已久的。德國的單方麵行動幾乎釀成瞭俄德之間的衝突。經過緊急外交斡鏇,俄國最後選擇瞭咽下這口氣,轉而搶占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旅大地區,作為其錯失去膠州灣的“補償”。
然而,俄國在遼東的存在卻損害到瞭英國的在華利益。早在1858年簽署的《天津條約》上,位於渤海灣最北部的牛莊就成為瞭被指定開放的港口之一,一直代錶著英國在華利益的北部疆界。
12月29日,英國遠東艦隊的3艘巡洋艦突然齣現在瞭旅順港外。其中一艘甚至駛入港內與俄國艦隊毗鄰而泊,無聲地宣示著的不列顛的存在。但是,英國此刻能夠做齣的錶態也不過如此。在遙遠的南部非洲,日不落帝國的軍事力量正在集結,全力謀劃著第二次入侵德蘭士瓦的行動。此刻,英國政府無意與俄國發生直接衝突。然而為瞭不列顛的利益,俄國在遠東的擴張是必須要遏製的。於是這個經驗老道的資深列強再度祭起代理人戰爭這一法寶,而這一次,他們將目光落在瞭日本列島之上。
日俄戰爭全史(精裝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