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15篇論文,由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從事情報學研究的專傢撰寫。本書內容廣泛,涵蓋情報學理論、方法、應用等方麵,體現瞭武漢大學重點學科情報學學科點專傢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瞭近年來國際視野中情報學研究的現狀、問題、熱點和趨勢,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和前瞻性。
作者簡介
陸偉,博士,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長江學者,現任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圖書情報國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信息檢索與知識挖掘研究所所長。近年發錶論文80餘篇,主持和參與編寫著作多部。曾主持國傢自科基金、國傢社科基金等縱嚮項目10餘項。 查先進,博士,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係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獲得者。兼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理事、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情報理論方法與教育培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信息科學和技術協會(ASIS&T;)會員、國際信息係統協會(AIS)會員、湖北省信息學會理事等職。
目錄
圖書館知識社區服務理論與實踐發展
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競爭情報研究
國外信息質量研究現狀及進展
實體檢索研究綜述
社會化媒體知識組織與服務研究綜述
英美數據監護研究
Web 2.0環境下計量學的新發展 補充計量學
社交問答用戶行為、服務及信息內容的研究進展
圖像語義與圖像用戶行為研究述評
基於信息視域的跨學科協同信息行為研究
網絡百科用戶協作行為研究綜述
國外搜索日誌分析研究述評
信息安全行為研究:文獻綜述與整閤模型
科研機構研究領域的可視化挖掘綜述
基於LDA的文本主題建模研究綜述
精彩書摘
《情報學研究進展》:
事實上,人們總是習慣於以他人過去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彆人,因此,互惠規範的建立在於使社區用戶彼此嚮對方貢獻知識,在知識交換與分享的過程中共同獲益,因而進一步強化這種知識共享行為。有研究錶明,知識分享者可能擔憂知識分享會使自己喪失優勢,因而不願意分享某些核心知識,如發明專利,發明者可以從獨享知識中獲得巨大收益,而共享知識則會使這種收益受損,因此也就不願意共享知識。
在基於用戶的知識社區知識分享服務中,存在著用戶認知基礎上的分享知識內容的接受問題。Davis應用理性行為理論研究用戶對信息係統接受時提齣瞭技術接受模型。模型中有兩個關鍵因素,即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盛振中在研究商務虛擬社區知識分享行為中引入瞭技術接受模型,分析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對網商虛擬社區知識共享行為的影響。陳明紅將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應用於學術虛擬社區的持續性知識共享意願的研究模型中,發現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對用戶知識共享滿意度有顯著影響關係,得齣滿意度是影響用戶持續性知識共享意願的關鍵因素的結論。
在知識社區知識分享服務的組織中,國外比較注重於基於知識社區的知識鏈接和社區用戶交互知識的分享組織。對於基於交互知識的分享服務,Cross R等認為,知識社區對組織知識創造與分享具有支持作用,通過人與人的相互聯結,每個人都能夠清楚地瞭解“誰知道什麼”等重要信息,從而有助於在必要時高效地獲得所需的知識。Drusan等人基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齣瞭“知識分享層次理論”,在此基礎上構建瞭“知識組織層次模型”,由此決定分享服務組織架構。Jones P M認為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樣存在於網絡社區知識分享組織之中,認為分享社會網絡有助於組織中知識的創造與傳遞,從而對以提高組織整體績效為目的的組織學習與知識管理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Croth K則探討瞭社區模式對知識管理與知識主體之間相互閤作的支持。
……
前言/序言
情報學研究進展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