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教授写给非艺术专业读者的西方艺术入门书。
内容简介
《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是作者为非艺术专业的普通大众所做的西方艺术史讲座结集,比作者的代表作《西方美术史》更为简略,以生动晓畅的笔触和精美的图片,讲述了西方美术史中著名艺术家的生平趣事和创作世界,及其经典和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读来引人入胜。从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到气势宏大的《拿破仑加冕典礼》,从恢宏的雅典卫城到气势撼人的古罗马凯旋门……西方经典的美术作品令世人瞩目。那些有着漫长历史的世界名画,无与伦比的古典雕塑将把人引领到一种博大、辉煌而又沧桑的美的世界。它们为世人带来无数迷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美术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西方美术史》《西方美术十五讲》等。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感动心灵的美
第二讲 美到极致的古希腊雕塑
第三讲 令人赞叹的古希腊建筑
第四讲 富有个性的古罗马雕塑
第五讲 才华过人的达·芬奇
第六讲“大天使”米开朗琪罗
第七讲 心仪古代的拉斐尔
第八讲 布勒格尔的寓言
第九讲 贝尼尼的动感世界
第十讲 新古典主义绘画
第十一讲 新古典主义雕塑
第十二讲 西方博物馆巡礼
图版目次
后记
精彩书摘
后 记
我的这本书有点特殊,因为一开始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先在一家电视台授课,而后有了一份口语体的文本记录,最后才改成了现在的样子。不过,我尽量保留原先授课的味道。一来讲课是我热爱的,二来也不希望让人读起来有深涩之感。
我在大学里从事教学与研究已近三十年,心里特别清楚写书与授课的异同。写书的内容未必可以直接用来讲授,因为如果念讲稿或背讲稿,常常是令人索然的,即便一些名家,也不可能例外。同样,讲课的实录,哪怕是精彩授课的记录,却也未必总是令人击节的文稿。一方面,有关的研究不到位,常常授课也会受局限,因为对于读者或听课者来说,重要的是有没有机会得到一些货真价实的东西或闪烁光彩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只做高深研究而轻慢讲授之道,则有可能远离可圈可点的教学效果。如何平衡研究写作的博大精深和课堂授课的晓畅通达,不是什么小事,其实也只有通过自觉的实践与修炼,方能拿捏得体。我深知两者都颇不易,就一直思考与摸索着。
西方美术史的书在坊间显得林林总总,简直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可是,以讲授为基础写出的书却少而又少。如果可以用亲身经历的观察体会为基础,以读者特别有兴趣了解的艺术名作为焦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去分享一份由衷的感动和理悟,这无论如何是特别有价值的工作。这本书多多少少是这方面努力的结果之一,相信有眼光的读者会从中感受到一点“更觉良工心独苦”的用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冯远馆长盛情邀请我作西方美术史系列讲座,让我有机会重新整理本书,也获得了来自听众的宝贵反馈,在此谨表谢忱。
最后,我想引用飞白先生译出的古希腊女诗人萨福《我觉得》(片断)中的美妙句子:
啊,你的笑容真叫人爱煞。
每次我看见你,只消一刹那,
心房就在胸口里狂跳不已,
我说不出话。
这多像我们遇会久久心仪的艺术原作时的兴奋与欣喜!而且,我们常常就是百感交集而“说不出话”的。伟大艺术给予我们的真是一种难忘的高峰体验。
是为后记。
2016年12月8日记于寓所
前言/序言
前 言
伟大的艺术属于全人类,西方美术当然也不例外。西方美术史堪为浩渺深邃的创造性世界,其中凝聚着创造者的独特心智和高超技艺。有些作品甚至观后令人有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它们无疑打开了一个精彩的审美世界,洵属人的心灵得以自由翱翔的一种无限性空间。
不过,有些人或许还会觉得西方的视觉艺术既然来自异域的文化,就与我们毕竟有些遥远,因而,可能是难以接近和欣赏的。其实,这种观感未必完全对头。因为,那些最为伟大的视觉艺术作品,无论是东方的,抑或西方的,无论是宏构巨作,还是零金碎玉,都往往蕴涵着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和力量。从1993年开始,我有机会光顾一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内中的感受颇多。记得我到大英博物馆第一次看到古希腊的雕塑,心中就涌起了无限感慨,那种经验真的是美妙到了一种无以言表的程度,而我当时对古希腊艺术的了解其实极少。我已经完全记不清当年去过多少次大英博物馆以及英国国家美术馆,不过,有一点倒是非常记忆犹新的,就是我在那些博物馆里从来就没有过看够了的感觉,至今亦然!面对西方美术的原作,实在是一种特殊的福祉。在后来到过的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里,我和许多在场的人一样,心中总是涌起那种百感交集的激动,却多少有点说不清具体的内容。我时常和一些朋友交流类似的经验,他们也大都感叹伟大的艺术品所散发的奇妙魅力。
确实,许多令人仰慕已久的大师之作,在你第一次得以亲睹的时候,那种不假思索、直抵心灵的力量不能不让人怦然心动,仿佛进入了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天长地久的对话,此时,并不一定需要什么特别复杂的知识。举例来说吧,有谁不会在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殿前产生一种叹为观止的共鸣?有谁不会在米开朗琪罗作于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前感受到震撼?有谁不会在拉斐尔的圣母像中获得纯美而又亲切的感受?有谁不会在贝尼尼的雕塑前获得叹为观止的体验?……经典的西方美术属于人类创造的精华,理应是我们可以尽兴共享的视觉对象。
今天,愈来愈多的人有机会到欧美观光,而流连忘返于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将是自然而然的一种选择。可是,在伟大的杰作面前获得怦然心动的体悟,有时又并非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人甚至会茫然或焦虑。西方美术中也确实有一些作品并非那么容易接近,而那种肤浅的第一印象也令人有遗憾。因而,适当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情况,对于具体的欣赏的提升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意义。举些例子吧。如果明白了古罗马对古希腊的五体投地的崇尚,就会相信古罗马时代的那些经典雕像的复制一定不会太过失真;读一些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雕塑家作品的把握就会具体和丰满许多;了解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笔下的《马拉之死》的背景,对于其中悲剧意味的体会当有颇直接的作用。因此,掌握一些西方美术史的知识,实在是一种必要的功课,否则就可能在名作前匆匆而过,与最高的美失之交臂。毕竟仅仅是“到此一游”的满足远非我们应当期待的结果。
而且,我们应该有一种“取法乎上”的觉悟,也就是说,要看最好的艺术品,培养最高的趣味。人们也只有在与艺术精品的遇会、呼应之中才能获得那种沦肌浃髓的审美快乐。这本整理讲演记录而成的书稿并不反映整个博大精深的西方美术史的面貌,只是以十二次课的形式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人一窥其中的些许华彩,期望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可以让人更接近艺术的堂奥,获得启益并有亲睹博物馆中的原作的念想。我愿读者朋友能透过这本书,获致对西方美术的更为丰富而又深入的审美享受,最终拿到一把通往美的殿堂的金钥匙。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面对西方美术作品,本质上就有可能容我们的精神世界有一种惬意的舒展和审美的提升。英国美学家沃尔特·佩特曾经深有所感地说过:“只有在此时此刻,某种激情的心境、洞见或智慧的昂奋,才对我们有着不可抗拒的真实感与魅力……总是能使这种宛如宝石的火焰炽烈燃烧,保持这种心醉神迷的状态,就是人生的成功。”所以,心仪美的艺术并为之而感动,是一种极为独特的人生幸福感。
除了生命本身的无上美好,还有什么会比在艺术殿堂里的悠然信步和凝神观看,更令人心向往之呢?
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