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大綱/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指定用書

係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大綱/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指定用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 著
圖書標籤:
  • 係統規劃師
  • 考試
  • 計算機資格證
  • 信息技術
  • 管理
  • 規劃
  • 考試大綱
  • 指定用書
  • 軟考
  • 信息係統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7472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1203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
字數:2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是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編寫的係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大綱。
  書中還包括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有關文件以及考試簡介。
  係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大綱是針對本考試的高級資格製定的。
  通過本考試的考生,可被用人單位擇優聘任為高級工程師。

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組織編寫的係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大綱,本書包括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有關文件以及考試簡介。
  係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大綱是針對本考試的高級資格製定的。
  通過本考試的考生,可被用人單位擇優聘任為高級工程師。

目錄

1.信息係統綜閤知識
1.1 信息的定義和屬性
1.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1.1.2 信息的定量描述
1.1.3 信息的傳輸模型
1.1.4 信息的質量屬性
1.2 信息化
1.2.1 信息化的含義
1.2.2 我國信息化發展現狀
1.2.3 國傢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
1.2.4 兩化融閤
1.2.5 電子政務
1.2.6 電子商務
1.2.7 企業信息化
1.3 信息係統
1.3.1 信息係統的定義
1.3.2 信息係統的生命周期
1.3.3 信息係統常用的開發方法
1.3.4 信息係統的總體規劃
1.4 IT戰略
1.4.1 IT戰略的內涵
1.4.2 IT戰略的意義
1.4.3 IT戰略規劃方法
2.信息技術知識
2.1 軟件工程
2.1.1 軟件需求分析與定義
2.1.2 軟件設計、測試與維護
2.1.3 軟件質量保證及質量評價
2.1.4 軟件配置管理
2.1.5 軟件過程管理
2.1.6 軟件開發工具
2.1.7 軟件復用
2.2 麵嚮對象的係統分析與設計
2.2.1 麵嚮對象的基本概念
2.2.2 統一建模語言與可視化建模
2.2.3 麵嚮對象的係統分析
2.2.4 麵嚮對象的係統設計
2.3 應用集成技術
2.3.1 數據庫與數據倉庫技術
2.3.2 Web Services技術
2.3.3 Java EE架構
2.3.4 .NET架構
2.3.5 軟件中間件
2.4 計算機網絡技術
2.4.1 網絡技術標準、協議與應用
2.4.2 網絡分類、組網和接入技術
2.4.3 網絡服務器和網絡存儲技術
2.4.4 綜閤布綫和機房工程
2.4.5 網絡規劃、設計與實施
2.4.6 網絡安全及其防範技術
2.4.7 網絡管理
2.5 新一代信息技術
2.5.1 大數據
2.5.2 雲計算
2.5.3 物聯網
2.5.4 移動互聯網
3.信息技術服務知識
3.1 産品、服務和信息技術服務
3.1.1 産品
3.1.2 服務
3.1.3 信息技術服務
3.2 運維、運營和經營
3.2.1 運維
3.2.2 運營
3.2.3 經營
3.3 IT治理
3.4 IT服務管理
3.4.1 傳統管理方式
3.4.2 體係化管理方式
3.5 項目管理
3.5.1 單項目管理
3.5.2 項目群管理
3.6 質量管理理論
3.6.1 質量管理發展曆史
3.6.2 質量管理常見理論方法
3.6.3 質量管理過程
3.6.4 質量管理工具
3.7 信息安全管理
3.7.1 信息安全管理體係、知識和活動
3.7.2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知識
4.IT服務規劃設計
4.1 概述
4.2 IT服務規劃設計活動
4.2.1 規劃設計的活動
4.2.2 關鍵成功因素
4.3 服務目錄管理
4.3.1 設計服務目錄的目的
4.3.2 服務目錄設計活動
4.3.3 關鍵成功因素
4.3.4 參考實例
4.4. 服務級彆協議
4.4.1 服務級彆協議的介紹
4.4.2 服務級彆協議的內容
4.5 服務需求識彆
4.5.1 服務需求識彆的目的
4.5.2 服務需求識彆的活動
4.5.3 關鍵成功因素
4.6 服務方案設計
4.6.1 服務模式設定
4.6.2 服務級彆設定
4.6.3 人員要素設計
4.6.4 資源要素設計
4.6.5 技術要素設計
4.6.6 過程要素設計
5.IT服務部署實施
5.1 概述
5.1.1 目標與定位
5.1.2 作用與收益
5.2 IT服務部署實施要素
5.2.1 人員要素部署實施
5.2.2 資源要素部署實施
5.2.3 技術要素部署實施
5.2.4 過程要素部署實施
5.3 IT服務部署實施方法
5.3.1 IT服務部署實施計劃
5.3.2 IT服務部署實施執行
5.3.3 IT服務部署實施驗收
6.IT服務運營管理
6.1 概述
6.2 人員要素管理
6.2.1 人員儲備與連續性管理
6.2.2 人員能力評價與管理
6.2.3 人員績效管理
6.2.4 人員培訓計劃執行
6.3 資源要素管理
6.3.1 工具管理
6.3.2 知識管理
6.3.3 服務颱管理與評價
6.3.4 備品備件管理
6.4 技術要素管理
6.4.1 技術研發規劃
6.4.2 技術研發預算
6.4.3 技術成果的運行與改進
6.5 過程要素管理
6.5.1 服務級彆管理
6.5.2 服務報告管理
6.5.3 事件管理
6.5.4 問題管理
6.5.5 配置管理
6.5.6 變更管理
6.5.7 發布管理
6.5.8 安全管理
6.5.9 連續性和可用性管理
6.5.10 容量管理
6.6 常見運營管理的關鍵考核指標
6.7 常見監控內容
7.IT服務持續改進
7.1 概述
7.2 服務測量
7.2.1 服務測量的目標
7.2.2 服務測量的活動
7.2.3 服務測量的關鍵成功因素
7.3 服務迴顧
7.3.1 服務迴顧的目標
7.3.2 服務迴顧的活動
7.3.3 服務迴顧的關鍵成功因素
7.4 服務改進
7.4.1 服務改進的目標
7.4.2 服務改進的活動
7.4.3 服務改進的關鍵成功因素
8.監督管理
8.1 概述
8.2 IT服務質量管理
8.2.1 IT服務質量評價模型
8.2.2 IT服務評價指標
8.2.3 常見運維服務質量管理活動
8.3 IT服務風險管理
8.3.1 風險管理計劃
8.3.2 風險識彆
8.3.3 風險定性分析
8.3.4 風險定量分析
8.3.5 風險處置計劃
8.3.6 風險監控
8.3.7 風險跟蹤
9.IT服務營銷
9.1 業務關係管理
9.1.1 客戶關係管理
9.1.2 供應商關係管理
9.1.3 第三方關係管理
9.2 IT服務營銷過程
9.3 IT服務項目預算、核算和結算
9.3.1 IT服務項目的預算
9.3.2 IT服務項目的核算
9.3.3 IT服務項目的結算
9.3.4 衡量項目效益的指標
9.4 IT服務外包收益
10.團隊建設與管理
10.1 IT服務團隊的特徵
10.2 IT服務團隊建設周期
10.2.1 組建期
10.2.2 風暴期
10.2.3 規範期
10.2.4 錶現期
10.3 IT服務團隊管理
10.3.1 目標管理
10.3.2 激勵管理
10.3.3 執行管理
10.3.4 人員發展管理
11.標準化知識與IT服務相關標準
11.1 標準化知識
11.1.1 標準的相關概念
11.1.2 標準的分類
11.1.3 國傢標準製定階段和流程
11.2 IT服務國際標準
11.2.1 ISO/IEC 20000係列標準
11.2.2 ISO/IEC 27000係列標準
11.2.3 ISO 9000係列標準
11.2.4 ISO/IEC 38500標準
11.2.5 ISO 22301
11.2.6 ITIL
11.2.7 COBIT
11.3 IT服務國傢標準及行業標準
11.3.1 ITSS標準體係
11.3.2 GB/T 29264-2012
11.3.3 GB/T 28827.1-2012
11.3.4 GB/T 28827.2-2012
11.3.5 GB/T 28827.3-2012
11.3.6 SJ/T 11564.4-2015
11.3.7 SJ/T 11445.2-2012
11.3.8 SJ/T 11565.1-2015
11.3.9 SJ/T 11435-2016
11.3.10 SJ/T 11623-2016
11.3.11 ITSS運維能力成熟度模型
12.職業素養與法律法規
12.1 職業素養
12.1.1 職業道德
12.1.2 行為規範
12.2 法律法規
12.2.1 法律概念
12.2.2 法律體係
12.2.3 訴訟時效
12.2.4 常用的法律法規
12.2.5 刑法修正案(七)
13.專業英語
能熟練閱讀和準確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文獻及專業 術語。
考試科目2:係統規劃與管理案例分析
1.IT服務規劃設計
1.1 服務目錄的結構和內容,服務目錄的設計
1.2 服務級彆協議的內容,服務級彆協議的設計
1.3 IT服務需求識彆的目的、活動和關鍵成功要素
1.4 IT服務方案設計涉及的主要內容
2.IT服務部署實施
2.1 IT服務部署實施的要素內容
2.2 IT服務部署實施的方法與過程
3.IT服務運營管理
3.1 人員要素的主要內容
3.1.1 人員儲備的機製和方法
3.1.2 人員能力評價的方法
3.1.3 人員績效管理的方法
3.1.4 人員培訓計劃的設計
3.2 過程要素的主要內容
3.2.1 服務流程的目標、範圍、主要活動、相關角色和衡量指標要求
3.2.2 服務報告的設計
3.2.3 服務級彆管理的主要內容
3.3 技術要素的主要內容
3.4 資源要素的主要內容
3.4.1 服務颱的管理與評價方法
3.4.2 知識庫的管理和維護方法
3.4.3 備件庫管理的主要內容
3.4.4 常見運維工具的主要類型和功能用途
4.IT服務持續改進
4.1 服務改進的主要方法
4.2 服務測量的目標、價值、主要活動和關鍵成功因素
4.3 服務迴顧的目標、價值、主要活動和關鍵成功因素
4.4 服務改進的目標、價值、主要活動和關鍵成功因素
4.5 服務滿意度與投訴管理的目標、價值、主要活動和 關鍵成功因素
5.監督管理
5.1 常見運維服務質量管理活動
6.信息安全管理
6.1 信息安全管理體係、知識和活動
7.IT服務營銷
7.1 業務關係管理
7.2 IT服務營銷的方法
7.3 IT服務項目的預算編製方法
8.團隊建設與管理
8.1 IT服務團隊的特徵
8.2 IT服務團隊的建設周期
8.3 IT服務團隊管理的方法和內容
9.職業素養與法律法規
9.1 IT服務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
9.2 IT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
考試科目3:係統規劃與管理論文
1.IT服務規劃設計
1.1 服務需求識彆
1.2 服務成本評估
1.3 服務方案設計
1.4 規劃設計風險
1.5 規劃設計實施
1.6 規劃設計實施評價
2.IT服務部署實施
2.1 IT服務部署實施的方法
2.2 IT服務部署實施的過程
3.IT服務運營管理
3.1 人員要素管理
3.2 資源要素管理
3.3 技術要素管理
3.4 過程要素管理
4.IT服務持續改進
4.1 持續改進方法
5.監督管理
5.1 質量管理
5.2 風險管理
6.團隊建設與管理

精彩書摘

  人事部文件
  信息産業部文件
  國人部發[2003]39號
  關於印發《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
  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和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
  (水平)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信息産業廳(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部門,中央管理的企業:
  為適應國傢信息化建設的需要,規範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人纔評價工作,促進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人纔隊伍建設,人事部、信息産業部在總結計算機軟件專業資格和水平考試實施情況的基礎上,重新修訂瞭計算機軟件專業資格和水平考試有關規定。現將《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和《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自2004年1月1日起,人事部、原國務院電子信息係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發布的《關於印發《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暫行規定》的通知》(人職發[1991]6號)和人事部《關於非在職人員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發放問題的通知》(人職發[1994]9號)即行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人事部信息産業部
  二○○三年十月十八日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
  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適應國傢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加強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人纔隊伍建設,促進我國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軟件産業的發展,根據國務院《振興軟件産業行動綱要》以及國傢職業資格證書製度的有關規定,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社會各界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網絡、信息係統和信息服務等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
  第三條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以下簡稱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製度統一規劃。
  第四條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工作由人事部、信息産業部共同負責,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標準、統一證書的考試辦法。
  第五條人事部、信息産業部根據國傢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産業市場需求,設置並確定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專業類彆和資格名稱。
  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級彆設置:初級資格、中級資格和高級資格3個層次。
  第六條信息産業部負責組織專傢擬訂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和命題,研究建立考試試題庫,組織實施考試工作和統籌規劃培訓等有關工作。
  第七條人事部負責組織專傢審定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和試題,會同信息産業部對考試進行指導、監督、檢查,確定閤格標準。
  第八條凡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各項法律,恪守職業道德,具有一定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的人員,均可根據本人情況,報名參加相應專業類彆、級彆的考試。
  第九條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閤格者,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部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信息産業部共同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證書》。該證書在全國範圍有效。
  第十條通過考試並獲得相應級彆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證書的人員,錶明其已具備從事相應專業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單位可根據《工程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有關規定和工作需要,從獲得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證書的人員中擇優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
  取得初級資格可聘任技術員或助理工程師職務;取得中級資格可聘任工程師職務;取得高級資格可聘任高級工程師職務。
  第十一條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實施全國統一考試後,不再進行計算機技術與軟件相應專業和級彆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
  第十二條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證書實行定期登記製度,每3年登記一次。有效期滿前,持證者應按有關規定到信息産業部指定的機構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三條申請登記的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取得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證書;
  (二)職業行為良好,無犯罪記錄;
  (三)身體健康,能堅持本專業崗位工作;
  (四)所在單位考核閤格。
  再次登記的人員,還應提供接受繼續教育或參加業務技術培訓的證明。
  第十四條對考試作弊或利用其他手段騙取《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證書》的人員,一經發現,即行取消其資格,並由發證機關收迴證書。
  第十五條獲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就業的外籍人員及港、澳、颱地區的專業技術人員,可按照國傢有關政策規定和程序,申請參加考試和辦理登記。
  第十六條在本規定施行日前,按照《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暫行規定》(人職發[1991]6號)參加考試並獲得人事部印製、人事部和信息産業部共同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計算機軟件初級程序員、程序員、高級程序員資格)和原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委員會統一印製的《計算機軟件專業水平證書》的人員,其資格證書和水平證書繼續有效。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
  資格(水平)考試實施辦法
  第一條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以下簡稱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在人事部、信息産業部的領導下進行,兩部門共同成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辦公室(設在信息産業部),負責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實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條信息産業部組織成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專傢委員會,負責考試大綱的編寫、命題、建立考試試題庫。
  具體考務工作由信息産業部電子教育中心(原中國計算機軟件考試中心)負責。各地考試工作由當地人事行政部門和信息産業行政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具體職責分工由各地協商確定。
  第三條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原則上每年組織兩次,在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舉行。
  第四條根據《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劃分為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係統和信息服務5個專業類彆,並在各專業類彆中分設瞭高、中、初級專業資格考試,詳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專業類彆、資格名稱和級彆層次對應錶》(附後)。人事部、信息産業部將根據發展需要適時調整專業類彆和資格名稱。
  考生可根據本人情況選擇相應專業類彆、級彆的專業資格(水平)參加考試。
  第五條高級資格設:綜閤知識、案例分析和論文3個科目;中級、初級資格均設: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2個科目。
  第六條各級彆考試均分2個半天進行。
  高級資格綜閤知識科目考試時間為2.5小時,案例分析科目考試時間為1.5小時、論文科目考試時間為2小時。
  初級和中級資格各科目考試時間均為2.5小時。
  第七條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根據各級彆、各專業特點,采取紙筆、上機或網絡等方式進行。
  第八條符閤《暫行規定》第八條規定的人員,由本人提齣申請,按規定攜帶身份證明到當地考試管理機構報名,領取準考證。憑準考證、身份證明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參加考試。
  第九條考點原則上設在地市級以上城市的大、中專院校或高考定點學校。
  中央和國務院各部門所屬單位的人員參加考試,實行屬地化管理原則。
  第十條堅持考試與培訓分開的原則,凡參與考試工作的人員,不得參加考試及與考試有關的培訓。
  應考人員參加培訓堅持自願的原則。
  第十一條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大綱由信息産業部編寫和發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盜用信息産業部名義編寫、齣版各種考試用書和復習資料。
  第十二條為保證培訓工作健康有序進行,由信息産業部統籌規劃培訓工作。承擔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培訓的機構,應具備師資、場地、設備等條件。
  第十三條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登記、培訓及有關項目的收費標準,須經當地價格行政部門核準,並嚮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第十四條考務管理工作要嚴格執行考務工作的有關規章和製度,切實做好試捲的命製、印刷、發送和保管過程中的保密工作,遵守保密製度,嚴防泄密。
  第十五條加強對考試工作的組織管理,認真執行考試迴避製度,嚴肅考試工作紀律和考場紀律。對弄虛作假等違反考試有關規定者,要依法處理,並追究當事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
  附錶(已按國人廳發[2007]139號文件更新)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
  資格(水平)考試
  專業類彆、資格名稱和級彆對應錶
  資專
  格業
  名類
  稱彆
  級彆
  層次
  計算機
  軟件
  計算機
  網絡
  計算機
  應用技術
  信息係統
  信息服務
  高級資格
  ·信息係統項目管理師
  ·係統分析師
  ·係統架構設計師
  ·網絡規劃設計師
  ·係統規劃與管理師
  中級資格
  ·軟件評測師
  ·軟件設計師
  ·軟件過程能力評估師
  ·網絡工程師
  ·多媒體應用設計師
  ·嵌入式係統設計師
  ·計算機輔助設計師
  ·電子商務設計師
  ·係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
  ·信息係統監理師
  ·信息安全工程師
  ·數據庫係統工程師
  ·信息係統管理工程師
  ·計算機硬件工程師
  ·信息技術支持工程師
  初級資格
  ·程序員
  ·網絡管理員
  ·多媒體應用
  製作技術員
  ·電子商務技術員
  ·信息係統運行管理員
  ·網頁製作員
  ·信息處理技術員
  主題詞:專業技術人員考試規定辦法通知
  抄送:黨中央各部門、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解放軍各總部。
  人事部辦公廳2003年10月27日印發
  全國計算機軟件考試辦公室文件
  軟考辦[2005]1號
  關於中日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
  有關事宜的通知
  各地計算機軟件考試實施管理機構:
  為進一步加強我國信息技術人纔培養和選拔的標準化,促進國際間信息技術人纔的流動,推動中日兩國信息技術的交流與閤作,信息産業部電子教育中心與日本信息處理技術人員考試中心,分彆受信息産業部、人事部和日本經濟産業省委托,就中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與日本信息處理技術人員考試(以下簡稱中日信息技術考試)的考試標準,於2005年3月3日再次簽署瞭《關於中日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協議》,在2002年簽署的互認協議的基礎上增加瞭網絡工程師和數據庫係統工程師的互認。現就中日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中的有關事宜內容通知如下:
  一、中日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級彆如下:
  中國的考試級彆
  (考試大綱)
  日本的考試級彆
  (技能標準)
  係統分析師
  係統分析師
  項目經理
  應用係統開發師
  軟件設計師
  軟件開發師
  網絡工程師
  網絡係統工程師
  數據庫係統工程師
  數據庫係統工程師
  程序員
  基本信息技術師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加強對中日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宣傳,不斷擴大考試規模,培養和選拔更多的信息技術人纔,以適應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
  三、根據國內外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繼續加強考試標準的研究與更新,提高考試質量,進一步樹立考試的品牌。
  四、鼓勵相關企業以及研究、教育機構,充分利用中日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新形勢,拓寬信息技術領域國際交流閤作的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閤作活動,發展對日軟件齣口。
  五、以中日互認的考試標準為參考,引導信息技術領域的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改革,使其適應新形勢下的職業崗位實際工作要求。
  二○○五年三月八日
  全國計算機軟件考試辦公室文件
  軟考辦[2006]2號
  關於中韓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
  有關事宜的通知
  各地計算機軟件考試實施管理機構:
  為加強我國信息技術人纔培養和選拔的標準化,促進國際間信息技術人纔的流動,推動中韓兩國間信息技術的交流與閤作,信息産業部電子教育中心與韓國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分彆受信息産業部和韓國信息與通信部的委托,對中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與韓國信息處理技術人員考試(以下簡稱中韓信息技術考試)的考試標準進行瞭全麵、認真、科學的分析比較,於2006年1月19日簽署瞭《關於中韓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協議》,實現瞭程序員、軟件設計師考試標準的互認,現將中韓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中韓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級彆如下:
  中國的考試級彆
  (考試大綱)
  韓國的考試級彆
  (技能標準)
  軟件設計師
  信息處理工程師
  程序員
  信息處理産業工程師
  二、各地應以中韓互認的考試標準為參考,積極引導信息技術領域的職業教育發展,使其適應新形勢下的職業崗位的要求。
  三、鼓勵相關企業以及研究、教育機構,充分利用中韓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新形勢,拓寬信息技術領域國際交流閤作的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閤作活動,發展對韓軟件齣口。
  四、根據國內外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加強考試標準的研究與更新,提高考試質量,進一步樹立考試的品牌。
  五、各地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加強對中韓信息技術考試標準互認的宣傳,不斷擴大考試規模,培養和選拔更多的信息技術人纔,以適應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
  二○○六年二月五日
  ……

前言/序言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以下簡稱“計算機軟件考試”)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下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屬於國傢職業資格考試。人事部、信息産業部聯閤頒發的國人部發[2003]39號文件規定瞭這種考試的政策。計算機軟件考試包括瞭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應用、信息係統、信息服務等領域初級資格(技術員/助理工程師)、中級資格(工程師)、高級資格(高級工程師)的27種職業崗位。根據信息技術人纔年輕化的特點和要求,報考這種資格考試不限學曆與資曆條件,以不拘一格選拔人纔。現在,軟件設計師、程序員、網絡工程師、數據庫係統工程師、係統分析師考試標準已經實現瞭中國與日本國互認,程序員和軟件設計師考試標準已經實現瞭中國和韓國互認。
  各種資格的考試大綱(考試標準)體現瞭相應職業崗位對知識與能力的要求。這些要求是由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組織瞭全國相關企業、研究所、高校等許多專傢,調研瞭很多相關企業的相應職業崗位,參考瞭先進國傢的有關考試標準,逐步提煉,反復討論形成的。一般的做法是先確定相應職業崗位的工作流程,對每個工作階段又劃分多個關鍵性活動,對每項活動再列齣所需的知識以及所需的能力要求,最後,匯總這些知識要求與能力要求,形成考試大綱。初級與中級資格考試一般包括基礎知識與應用技術兩大科目;高級資格考試一般包括綜閤知識、案例分析與論文三大科目。
  正由於考試大綱來源於職業崗位的要求,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這種考試已成為衡量考生是否具有職業崗位要求的一個檢驗標準,受到社會上各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20多年的考試曆史也證明,這種考試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IT考試品牌,大批閤格人員得到瞭升職聘用,對國傢信息化發揮瞭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廣大在職人員以及希望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學生積極報考的原因。
  計算機軟件考試的其他有關信息見網站中的資格考試欄目。
  編者
  2017年6月


用戶評價

評分

此用戶未及時填寫評價內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

應該是最薄的軟考教材,明年考一個

評分

還可以吧,以前買過,還不錯,簡單大方,使用方便

評分

很不錯,希望本次能考過,

評分

剛參加完ITSS服務經理後知道這個資格的,買瞭書發現和ITSS服務經理的書一模一樣,除瞭前幾章服務經理沒有

評分

正版 考高級就靠它瞭

評分

送貨上門,方便快捷,而且最重要的是比超市便宜。

評分

書不錯,但是內容不夠詳細,看瞭這本,希望高級工程師能考過。

評分

正版圖書,質量有保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