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地麵激光點雲處理與精細重構理論與方法
:62.00元
作者:黃明,馬朝帥,楊芳,張勇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030497475
字數:
頁碼:1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地麵激光點雲處理與精細重構理論與方法》針對地麵三維激光在高精度空間數據處理及大規模三維激光散亂點雲的高精度建模的理論與關鍵技術,係統闡述瞭三維激光點雲的獲取與處理方法,提齣瞭基於點雲特徵嚮量的配準、多站點雲數據融閤的核心算法;提齣瞭一種顧及三維拓撲關係一緻性的高精度三維建模的CSG-BREP數據模型及建模方法;研究瞭大數據空間三維實體GPU可編程計算及流數據的高速渲染的關鍵技術,後給齣瞭研究成果在古建築與現代建築及特殊復雜幾何形狀精細重建的工程應用。
《地麵激光點雲處理與精細重構理論與方法》可作為測繪、三維地理信息係統、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的研究開發人員的參考書,還可供建築遺産數字化保護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的教師、研究生閱讀。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狀
1.2.1 點雲配準
1.2.2 點雲構建三維拓撲模型
1.2.3 可視化
1.3 存在的問題
1.4 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點雲數據預處理
2.1 點雲數據異常值過濾
2.1.1 人工交互去噪方法
2.1.2 點雲局部自動去噪
2.2 點雲數據精簡過濾
2.2.1 可移動網格劃分算法流程
2.2.2 可移動網格劃分算法具體實現過程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點雲配準
3.1 點雲自動初始配準
3.1.1 點特徵描述子
3.1.2 點雲自動初始配準的具體實現
3.2 點雲自動精細配準
3.2.1 點雲重疊區域計算
3.2.2 ICP配準算法
3.3 點雲配準並行加速算法
3.3.1 並行加速方案的選擇
3.3.2 點雲初始配準並行加速的實現
3.3.3 點雲精細配準並行加速的實現
3.4 配準算法實驗
3.4.1 實驗環境配置
3.4.2 實驗數據
3.4.3 點雲配準效果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點雲三維幾何精細建模
4.1 CSG-BREP拓撲模型定義
4.1.1 現有拓撲模型的分析
4.1.2 CSG-BREP拓撲模型內拓撲定義
4.1.3 CSG-BREP拓撲模型外拓撲定義
4.2 CSG-BREP拓撲模型構建
4.2.1 模型構建算法
4.2.2 拓撲重構算法
4.3 CSG-BREP拓撲模型查詢分析
4.3.1 拓撲元素的查詢算法
4.3.2 查詢子級拓撲元素算法
4.3.3 查詢父級拓撲元素算法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高精度模型紋理重建
5.1 紋理重建分析
5.2 高精紋理重建模型解算
5.2.1 誤差方程及初始值的確定
5.2.2 角度及攝站到物方距離的值
5.2.3 外方位元素解算
5.3 高精度紋理重建精度分析
5.3.1 實驗數據
5.3.2 算法實驗對比
5.3.3 實驗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三維交互可視化
6.1 可視化渲染管綫
6.2 GPu基本幾何體的渲染
6.2.1 光照
6.2.2 梯形體的涫染
6.2.3 球和圓柱的渲染
6.3 點雲模型的渲染
6.3.1 點雲模型渲染的流程
6.3.2 點雲模型GPU渲染
6.4 精細三維空間數據的交互拾取
6.4.1 點雲拾取
6.4.2 三角網的拾取
6.4.3 幾何實體的拾取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係統實現
7.1 係統架構
7.2 係統總體設計
7.2.1 點雲處理及重建流程
7.2.2 功能模塊設計
7.2.3 數據管理設計
7.3 係統界麵及功能
7.3.1 總體界麵
7.3.2 核心功能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工程應用
8.1 古建築數字化保護中的應用
8.1.1 外業測繪
8.1.2 模型數據成果
8.1.3 三維場景
8.1.4 修繕變化檢測
8.1.5 古建築剖麵圖
8.2 現代建築點雲建模應用
8.2.1 數據源
8.2.2 建模過程
8.3 後母戊鼎精細建模
8.3.1 建模工藝流程
8.3.2 模型應用
8.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狀
1.2.1 點雲配準
1.2.2 點雲構建三維拓撲模型
1.2.3 可視化
1.3 存在的問題
1.4 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點雲數據預處理
2.1 點雲數據異常值過濾
2.1.1 人工交互去噪方法
2.1.2 點雲局部自動去噪
2.2 點雲數據精簡過濾
2.2.1 可移動網格劃分算法流程
2.2.2 可移動網格劃分算法具體實現過程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點雲配準
3.1 點雲自動初始配準
3.1.1 點特徵描述子
3.1.2 點雲自動初始配準的具體實現
3.2 點雲自動精細配準
3.2.1 點雲重疊區域計算
3.2.2 ICP配準算法
3.3 點雲配準並行加速算法
3.3.1 並行加速方案的選擇
3.3.2 點雲初始配準並行加速的實現
3.3.3 點雲精細配準並行加速的實現
3.4 配準算法實驗
3.4.1 實驗環境配置
3.4.2 實驗數據
3.4.3 點雲配準效果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點雲三維幾何精細建模
4.1 CSG-BREP拓撲模型定義
4.1.1 現有拓撲模型的分析
4.1.2 CSG-BREP拓撲模型內拓撲定義
4.1.3 CSG-BREP拓撲模型外拓撲定義
4.2 CSG-BREP拓撲模型構建
4.2.1 模型構建算法
4.2.2 拓撲重構算法
4.3 CSG-BREP拓撲模型查詢分析
4.3.1 拓撲元素的查詢算法
4.3.2 查詢子級拓撲元素算法
4.3.3 查詢父級拓撲元素算法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高精度模型紋理重建
5.1 紋理重建分析
5.2 高精紋理重建模型解算
5.2.1 誤差方程及初始值的確定
5.2.2 角度及攝站到物方距離的值
5.2.3 外方位元素解算
5.3 高精度紋理重建精度分析
5.3.1 實驗數據
5.3.2 算法實驗對比
5.3.3 實驗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三維交互可視化
6.1 可視化渲染管綫
6.2 GPu基本幾何體的渲染
6.2.1 光照
6.2.2 梯形體的涫染
6.2.3 球和圓柱的渲染
6.3 點雲模型的渲染
6.3.1 點雲模型渲染的流程
6.3.2 點雲模型GPU渲染
6.4 精細三維空間數據的交互拾取
6.4.1 點雲拾取
6.4.2 三角網的拾取
6.4.3 幾何實體的拾取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係統實現
7.1 係統架構
7.2 係統總體設計
7.2.1 點雲處理及重建流程
7.2.2 功能模塊設計
7.2.3 數據管理設計
7.3 係統界麵及功能
7.3.1 總體界麵
7.3.2 核心功能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工程應用
8.1 古建築數字化保護中的應用
8.1.1 外業測繪
8.1.2 模型數據成果
8.1.3 三維場景
8.1.4 修繕變化檢測
8.1.5 古建築剖麵圖
8.2 現代建築點雲建模應用
8.2.1 數據源
8.2.2 建模過程
8.3 後母戊鼎精細建模
8.3.1 建模工藝流程
8.3.2 模型應用
8.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這本《地麵激光點雲處理與精細重構理論與方法》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是一名工程測量師,日常工作離不開處理大量的激光點雲數據,以前總是感覺各種算法和軟件操作起來不夠得心應手,很多細節上的問題也摸不著頭緒。拿到這本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紮實的理論基礎。書中對點雲數據的采集原理、噪聲的成因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濾波和去噪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這讓我對點雲數據的“齣身”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為後續的處理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濾波算法的比較分析,不僅僅是列齣公式,更是從實際應用的角度解釋瞭各種算法的優劣勢,以及在不同場景下應該如何選擇,這對我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還發現書中在點雲配準方麵的內容也非常詳盡,像是多源點雲的融閤、局部特徵匹配等等,這些都是我工作中經常遇到的難題,書中的講解清晰易懂,配以豐富的圖示,讓我能夠快速理解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大大提高瞭我的工作效率。
評分我是一名長期從事數字城市建設的軟件工程師,在項目實踐中,我們經常需要處理海量的城市地理空間點雲數據,並將其應用於規劃、管理、仿真等多個領域。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闡述點雲處理和精細重構的權威著作,而《地麵激光點雲處理與精細重構理論與方法》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實踐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例如,在精細重構部分,書中對不同網格生成算法的比較和性能評估,以及如何進行網格修復和細節增強,都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紋理映射和材質可視化的內容,這對於將點雲數據轉化為逼真的三維模型至關重要。書中對不同紋理提取和融閤技術的分析,以及如何處理點雲數據中的紋理信息缺失等問題,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此外,書中對高性能點雲處理算法的探討,以及如何在GPU等硬件平颱上實現加速,也為我們在實際項目開發中優化算法性能提供瞭重要的參考。這本書絕對是數字城市領域從業者不可多得的寶典。
評分作為一名對前沿技術充滿探索欲的自由職業者,我一直對三維掃描和建模領域的技術發展保持著高度關注。《地麵激光點雲處理與精細重構理論與方法》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點燃瞭我對這個領域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書中的內容雖然涵蓋瞭理論和方法,但它的敘述方式非常具有啓發性,引導讀者思考“為什麼”和“如何”。例如,在點雲數據可視化方麵,書中不僅僅是介紹瞭幾種常見的渲染技術,更是深入分析瞭不同可視化策略在傳達信息和增強理解方麵的作用。我發現書中對點雲數據的語義理解和場景解析的討論,也為我提供瞭新的思路。如何從無序的點雲數據中提取齣具有實際意義的信息,比如識彆齣“門”、“窗”、“牆體”等,這對於構建更加智能化的三維模型至關重要。書中對於點雲與 BIM/CAD 模型的集成和應用,也讓我看到瞭這項技術的廣闊前景,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三維重建,更是與工程設計、建築信息模型等深度融閤的強大工具。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框架,讓我們能夠跳齣單一的技術細節,去理解整個點雲處理和精細重構的生態係統。
評分我是一名對三維重建技術充滿好奇的在校研究生,一直對如何將現實世界的復雜場景精確地數字化錶達感到著迷。偶然間瞭解到這本《地麵激光點雲處理與精細重構理論與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我被書中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深深吸引。它沒有像很多技術書籍那樣充斥著晦澀難懂的公式和術語,而是將復雜的理論知識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點雲分割的章節,它不僅僅介紹瞭各種算法的原理,還詳細闡述瞭如何在實際場景中對道路、建築物、植被等不同類型的點雲進行有效分割,這讓我對如何從海量的點雲數據中提取齣有用的信息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對於麯麵重建的討論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從傳統的Delaunay三角化到先進的Poisson重建,每一種方法都配有詳細的算法流程和應用案例,這為我後續的畢業論文研究提供瞭寶貴的思路和理論支持。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優秀的入門讀物,能夠幫助初學者快速掌握點雲處理的核心技術,並且為深入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是一名對文化遺産保護和數字化修復充滿熱情的博物館研究員。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麵臨著文物數字化建模的挑戰,而激光點雲技術無疑是實現高精度建模的有力工具。接觸到《地麵激光點雲處理與精細重構理論與方法》這本書後,我發現它完美地契閤瞭我們在文物保護領域的應用需求。書中關於點雲數據的精度評估和質量控製的章節,為我們如何確保掃描數據的準確性提供瞭重要的理論依據。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精細重構部分的講解,特彆是對小尺度、復雜細節的重建方法,對於我們修復破碎或殘缺的文物模型非常有啓發。我注意到書中對多分辨率建模和細節層次(LOD)的討論,這對於生成不同精度的三維模型,以適應不同應用場景(如存檔、展示、虛擬漫遊)非常有幫助。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點雲數據格式和標準化的內容,這對於不同設備采集數據的互操作性非常重要。這本書為我們利用激光點雲技術進行文物數字化工作打開瞭新的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