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鲁滨孙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好动,海外的世界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他,终于有一天他不顾双亲的反对和规劝,踏上了探险之路。
然而,鲁滨孙的D一次出海就遇到了大风暴,险些丧命。随后的航海经历也颇不顺利,屡遭危险,先被摩尔人俘虏,后又被卖作奴隶,虽然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但他还是想去航海。就在最后一次,鲁滨孙所乘的大船全部船员葬身海底,鲁滨孙九死一生,躲过巨浪的吞噬,爬上一个孤岛,在那里开始了长达近三十年的荒野生活。
鲁滨孙凭借自己顽强不息的意志与大自然做着斗争,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后,立即投入了自力更生、征服大自然的战斗。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造了简单工具,猎取食物,种植粮食,驯养山羊,建筑房屋,让自己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轨。
鲁滨孙为了不使自己的生活与外界中断,只能依靠在十字架上刻痕记录时间。所幸的是,在岛上生活的后期,他从食人族手中救下一个土著人,因当天正好是星期五,便给这人取名为“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了他的忠实仆人和朋友。后来,一条英国航船驶经荒岛,鲁滨孙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得以乘这条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回到文明社会。
目录
第1章 我要航海…001
第2章 我被海盗抓了去…011
第3章 我驾着撒利的海盗船逃跑了…017
第4章 我成了巴西的种植园主…028
第5章 我在一个倒霉日子上了船…034
第6章 我用许多东西装备起自己…041
第7章 我建立起自己的堡垒…049
第8章 日记…058
第9章 我播种粮食…085
第10章 我走遍全岛…088
第11章 我很少空闲…094
第12章 我给自己造了一只独木舟…103
第13章 我改进了技术…118
第14章 我发现了人的脚印…127
第15章 我在海岸上看见森森白骨…135
第16章 我很少离开我的蜗居…143
第17章 我看见一条船的残骸…151
第18章 我第一次听见人的声音…160
第19章 我叫他星期五…169
第20章 我们又造了一只独木舟…177
第21章 我们向食人生番冲去…191
第22章 我们打算航海去美洲殖民地…200
第23章 我们平息了叛乱…206
第24章 我们收复了大船…222
第25章 我在四面八方发现着自己的财富…232
第26章 我们翻越大山…240
第27章 我重访我的海岛…251
前言/序言
关于本书
——不朽的丹尼尔·笛福
英国伦敦北部的邦希田园墓地的古代陵园区,矗立着一座方尖碑,碑上有这样的题字:丹尼尔·笛福,生于1660年,卒于1731年,《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碑体朴实,碑文简短,即使是下笔千言的铭文和纳尔逊纪功碑一样崇高的纪念碑,也无法比这简短的碑文——《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更准确地说明丹尼尔·笛福不朽的声誉。
可是这本书只是丹尼尔·笛福的全部著作里很小的一部分。丹尼尔·笛福是人类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究竟有多少小册子,有多少诗歌、长篇小说、历史和虚构历史等作品出自笛福笔下,我们也许已经永远无法知道,因为他的很多作品出版时都没有署名。学者们所估计的数目是二百五十到四百部。他虽然作品众多,可大部分读者却仅仅知道笛福是他们早年所喜爱(很可能后来也随身携带)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事实上,许多人虽然对那个被风暴抛下的人,对他的仆人星期五和那座荒岛很熟悉,但都把他的这个故事当作了伟大的民间传说或神话。认为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或出自哪个民族的想象力,从而以为这部作品没有真正的作者可言。因为这个精彩故事的特色正好令人们联想到我们糅合了历史与传说的传统内容。作为普通人的历史,这部作品似乎显得太离奇,太惊人;而作为纯粹的虚构,却又似乎太确凿,太真实。因此,许多人只知道鲁滨孙·克鲁索,却不知道创作了克鲁索的人,这也就不奇怪了。
创作了鲁滨孙·克鲁索的人是最真实不过的。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人世间实际事务的热心参与者。他很可能是1660年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叫詹姆斯·笛福的屠户和蜡烛匠的儿子。他的父亲没有受过多少教
育,可儿子却被送进了一个私立学校,接受过相当好的教育。他随后的历史几乎就像他笔下的故事那么离奇。他在欧洲旅行,结婚(后来有七个孩子),参加1685年的蒙玛斯公爵的叛乱,做针织品生意、砖瓦生意,经济困难,债务缠身。1702年因为写了一本攻击英国国教的小册子,遭到戴颈手枷示众的刑罚,并被罚款和监禁。1704年出狱后,他曾短期做过政府密探,为英(格兰)苏(格兰)联盟工作。以后由于另外一本小册子的出版,他再度以诽谤罪被判短期入狱。1719年,他终于安定下来,创作了这部使他不朽的杰作。那时他已经六十岁。
《鲁滨孙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4月,出版后即获得巨大成功。它的第二部分是到当年8月才出版的,可在那以前,第一部分已再版四次。在随后的十年里,笛福还有二十多部重要作品和无数小作品问世。他在英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贡献的作品还有《著名的摩尔·佛兰德斯的幸运与不幸》《疫年纪事》(很可能是仅次于他的《鲁滨孙漂流记》的重要作品)《杰克上校的故事》和《幸运的夫人罗克萨娜》等。即使笛福没有写过《鲁滨孙漂流记》,这些作品也可以使他在英国文学史上保持突出的地位。可他的这部“漂流记”却永远掩盖了他其他作品的光辉。
《鲁滨孙漂流记》像《格列佛游记》一样,在传统的旅行故事里有许多先例可循,从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都有。其中有些是真实经历的记载(虽然也有虚构的细节加以渲染);还有一些,比如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却从头到尾都是并不讳言的想象。但是,要想追本溯源,却还没有一部作品和这部杰作是真正相像的。足迹遍布全球的海盗威廉·丹皮尔在他的《新环球航海记》(1697)和《航行与描写》里所叙述的种种经历,毫无疑问对笛福的想象产生过影响。但是《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灵感(虽然不是灵感的来源——除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观察的心灵,这本书就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来源”),很可能来自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科尔克。科尔克曾是丹皮尔某次远航的领航员,从1704年9月到1709年1月曾被抛弃在胡安·费南德斯岛上。在科尔克回到英国之后,笛福似乎在布里斯托和他见过面,直接听过他讲述自己的冒险经历。科尔克的叙述在1712年也出版过。
但是,《鲁滨孙漂流记》在规模和细节上都远远超过了科尔克可能告诉过笛福的内容,也超过了他可能读到过的关于科尔克的材料。而且,这本书还有它的更重要的目的,而不光是把一个被风暴裹挟的人的经历写成小说,或是“以离奇的、意外的冒险”让读者吃惊。虽然这一类内容本书确实是有的,正如S.T.柯尔律治所说:“在读到那些东西时,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被激发到了最高的程度。”笛福还关心自然和自然的神。在我看来,本书至少有一部分是企图表现几乎被剥夺了文明的一切好处(值得注意的是,宗教除外)的人的生活。人并非必然会堕入“自然状态”,堕入霍布斯前不久对人的生命所描述的“可怜、肮脏、野蛮、短暂”的境地。这样看来,本书还有着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寓意,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本书的主要魅力无疑还在于它能把超常和过分与普通和平凡巧妙地、有说服力地糅合到一起。因为,虽然笛福所描写的生活跟我们实际的生活距离遥远,可他在描写的时候,仍然忠实于人类实际的本性。他是那么平静而朴素地、不带丝毫激动地把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不能不相信他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克鲁索的生活在一段时间内成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也就变成了那位被遗弃的孤独的人。鲁滨孙的故事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确实体现了伟大的叙述者超人的天赋。
大卫·比特博士①
①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英文教授
你长大之前必读的66本书:鲁滨孙漂流记 [12-16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