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主要的潮流之一,也是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仁人志士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以往史学界对中国追求民主的探索,多集中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民国时期的民主运动着墨不多。《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寻求中国民生》作者冯兆基认为,中国民主运动强劲的势头出现在19291949年间,这一时期中,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高举起人权和宪政的大旗,以和平的非暴力手段,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寻求中国民生》考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主思想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对这一时期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的历史作了引入入胜的描述,为以后对这一时期中国民主运动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冯兆基,现任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亚洲学讲座教授兼主任,原籍广东,幼年随父母移居香港,196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历史系,1972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涉及军事、政治、外交和知识分子,是国际知名的中国现代史专家。
目录
译者的话引言第一章 独裁政权南京政府的性质孙中山的训政观念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孙中山的思想遗产蒋介石的独裁蒋介石和立宪结论第二章 制定反抗议程:1921-1931年的人权问题胡适的第一炮罗隆基的人权概念人权派的核心关注点民主和“专家政治”结论第三章 国难:1932-1936年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回应国难会议对汪精卫训政观点的评论孙科的改良主义观点对新式独裁的提倡结论第四章 捍卫民主:1933-1936年胡适的幼儿园政治张奚若对自由价值观的捍卫其他的民主观点训政框架内的民主化民主政治和独裁政治是互相排斥的吗?修正民主政治结论第五章 一次夭折的民主试验:1938-1945年的国民参政会中日战争前夕的小党派团体国民参政会的组成早期国民参政会重新推动宪政对国民参政会的评价第六章 抗战时期的民主思想国民党战时民主修辞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少数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思想对于民主的理解结论第七章 第三势力:中国民主同盟(1941-1945)中国民主同盟的组成……第八章 和平、民主、统一和建国:1946第九章 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立场
精彩书摘
至于说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新式独裁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这一问题没有被充分考虑过。丁文江开列的四个条件是很不够的,听起来很儒家化。而且,正如张君劢所批评的那样,这些条件适用于新式独裁政府,但也适用于民主政府。①更糟糕的是,丁文江未能坚持法治,或设立用以遏制滥用职权、吏治腐败和政治迫害的任何机制,他只是简单地设想新式独裁是开明的、仁慈的和负责任的。至于谁可以做这个独裁者或最高领袖,蒋廷黻和丁文江几乎都没有提及蒋介石的名字,表明他们对他是有疑心的。胡适始终认为在中国没有人具备如此卓越的才华以担当此任,这迫使蒋介石承认自己不是那么自信能胜任此任。②钱端升或许是唯一的一位提及蒋介石是最佳人选的人,他的根据是蒋介石在过去这些年月里已经由一个军人转变成“享有崇高威望和广泛支持”的伟大领袖了。③
另外一个还没有讨论的问题是,考虑到一些难以控制的地区在猜忌重重地护卫着自己的地区利益,怎样才能把权力集中到政治中心,用什么样的交换条件才能诱使这些地区向中央政府让权?显而易见,新式独裁这种办法绝对不够有力,它是靠中国的混乱、分裂和内虚滋养着的,它对西方民主的缺点吹毛求疵,认为苏俄和欧洲法西斯政权硕果累累。最重要的是,当南京政权遭到那些难以控制的地区的嫌憎时,它没能表明它怎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比这更为重要的是,旧式独裁已经失败,它没能表明它这个新式独裁如何才能取得成功。
……
寻求中国民主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很好的一本书,读书就是构筑自己的思想,冥冥之中就会改变你
评分
☆☆☆☆☆
质量非常好,用着很舒服,很不错。
评分
☆☆☆☆☆
搞活动买的,超级划算,囤下来慢慢看,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啊
评分
☆☆☆☆☆
不错的书不错的书不错的书不错的书不错的书不错的书
评分
☆☆☆☆☆
很好
评分
☆☆☆☆☆
搞活动买的,超级划算,囤下来慢慢看,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啊
评分
☆☆☆☆☆
好书,非常不错,值得收藏
评分
☆☆☆☆☆
视角不错,干货不少,值得一读
评分
☆☆☆☆☆
《寻求中国民主》一书期待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