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经典案例情景再现
看图学法:漫画形象轻松学法
解答依法:通俗语言专业解答
条文释法:法条链接有理有据
“一看就懂系列”普法图书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你轻松学法,快乐学法! 用通俗的语言,专业的法律知识,解答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使法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既全面又实用。本套丛书法律知识丰富全面,应有尽有。书中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并且多是现实中真实的案例,较为贴近生活。
二,即形象又生动。本套丛书配以生动形象的漫画,供读者参考、思索,可以说是“看图学法”,相信一定能给读者带来阅读和学法上的乐趣。
三,既专业又通俗。在案例讲解方面,我们均以专业律师的角度和水准对案例作出了详细而全面的解答,并且,所给出的结论也是法院通行的判决结果,具有相当的专业性与权*性。此外,我们在编写此书的时候,避开了法言法语,采用了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秉承了普法不忘通俗的理念和初衷。
维权帮,从事普法类图书策划、书稿撰写的专业团队。一群热心于向读者普及生活实用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他们有的来自高校,有的来自律师事务所,搜集寻常百姓生活中、工作中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用简洁而专业的语言予以解答,并将这些知识编辑成书。希望我们提供的专业知识,成为读者维权的帮手。
第一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二章 工伤认定程序
第三章 工伤认定情形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章 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
第七章 非法用工伤亡一次性赔偿问题
第八章 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第九章 其他问题
工伤保险基金是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构成的吗?
情景再现
郑某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五年了。该公司的会计部门总共有郑某、李某和孙某3名会计,三人负责不同的业务。郑某主要负责职工的工资发放,李某主要负责公司向社保机构缴纳各种社保费用,孙某主要负责公司业务的各种账务往来。平时三人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但是很少过问其他人的工作。一天李某因家里有事,向公司请假10天。公司领导批复了李某的假期,并告知郑某,李某请假的这段时间,李某的工作全权由郑某负责。恰好该到公司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的时候,于是郑某就代替李某到社保机构缴纳相应的工伤保险费用。社保机构为郑某办理了业务,但郑某不明白工伤保险费用的用途是什么,它是否为工伤保险基金的组成部分?
依法解答
本案涉及的问题是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是否为工伤保险基金的组成部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工伤保险基金的概念。工伤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广泛筹集的资金,是为了解决劳动者因工伤残或死亡之后本人或遗属的经济补偿问题。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工伤保险基金由三部分组成,工伤保险费用是其中之一,是工伤保险基金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工伤保险基金还由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因此,工伤保险费用是工伤保险基金的组成部分,被纳入工伤保险基金中,由国家统筹支配。
条文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总结提示
工伤保险费用、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是国家工伤保险基金的组成部分。工伤保险费用是工伤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因此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主动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进行工伤预防宣传时,可以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吗?
情景再现
吴某是去年考入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后在该部门的综合管理机构工作,主要负责工伤预防的宣传和培训等工作。2016年年初,吴某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李某,响应上级号召准备组织全部门的人员进行一次工伤预防宣传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引起人们对预防工伤工作的重视。经过一番组织策划后,吴某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在小区里开展宣传工伤预防的活动,于是在某个周六的下午,吴某和同事们在不同的小区门口,发放关于预防工伤的材料。适逢休息日,各小区人流量较大,此次活动得到了人们积极的响应,并受到了一致好评,人们看到资料后都受益匪浅,这次活动的良好效果激发了吴某等人举办类似活动的热情。可是举办类似的工伤预防宣传活动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从哪里来,可以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吗?
依法解答
在本案中,吴某等人宣传工伤预防活动的费用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出。这主要是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从上述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伤保险基金的用途中是包括工伤预防宣传的,但是工伤预防宣传支出的费用是受到限制的,其提取比例由国家有关部门规定。
条文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二条?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总结提示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因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其他用途,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一直觉得,法律这个东西,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了,尤其是涉及到工伤索赔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事情,光是听听名字就让人头大,感觉要被各种条文、各种程序给淹没了。所以我之前对这本书,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想着能大概了解个皮毛,不至于到时候真遇到事了,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太被动了。我甚至都做好了,这本书可能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冷知识”读物,大概讲讲流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这本书的打开方式,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是那种简单的“图解”,而是用非常扎实的内容,配合极其生动的漫画,把一个原本可能非常枯燥的法律知识,讲得活灵活浅,甚至让我觉得有些“过瘾”。比如,在讲到“工伤认定的要件”时,它不是直接罗列几个条件,而是通过一个主人公,在工作时间,因为工作需要,意外受伤的情景,把这些要件一点点地融入到故事里。你能看到主人公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细节,是如何对应法律上的那些“要件”的。 我特别欣赏它在“证据收集”这个环节的处理。它非常细致地描绘了,为什么需要保留哪些证据,比如受伤时的照片、目击证人的证言、医疗记录等等。漫画里的人物,会因为没有及时拍照而懊恼,会因为有了证人证言而顺利通过认定。这种“情景带入式”的讲解,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证据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在实际操作中,哪些是关键。 关于“伤残等级鉴定”的部分,这本书也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直接给出伤残等级的定义,而是通过几个不同程度受伤的漫画人物,生动地展示了伤残对他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专业鉴定来量化这种影响。我甚至觉得,通过这些漫画,我对自己可能遇到的伤残情况,以及可能获得的赔偿,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它还非常贴心地提示了,在鉴定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避免被误判。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在“普及”知识,更像是在“赋能”。它让我觉得,工伤索赔这件事,虽然有法律的门槛,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知识,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勇敢地去争取自己的权益。这本书的漫画形式,让这些知识不再冰冷,而是变得有温度、有故事,让我能够真正地“看懂”,并且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一看就懂的工伤索赔法律常识(漫画版)》时,我心里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点期待,也有一点点疑虑。期待是因为我确实想了解工伤索赔,但又害怕法律条文太枯燥,而漫画版听起来似乎能让过程变得轻松有趣。疑虑是因为我担心漫画版会为了“好看”而牺牲内容的深度和准确性,到时候看了跟没看一样,或者根本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毕竟,工伤索赔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切实的权益。 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那些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这本书的漫画风格,不是那种随意的涂鸦,而是精心绘制,人物表情、场景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因为是漫画就简化内容,反而把一些非常细致的法律程序,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一点一点地展现在我面前。比如,在讲述“发生工伤后该怎么办”这个环节,它不是简单地说“立即报告”,而是通过一个主人公,从一开始的慌乱、不知所措,到后面冷静下来,一步步向领导报告、联系工友作证、甚至保存现场照片的过程,把整个流程都演了一遍。 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因果关系”的探讨,虽然是漫画,但却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它会用一些漫画小图,来展示伤势是如何与工作行为联系起来的,又如何被非工作因素干扰。这比那些干巴巴的法律解释,更能让我理解“工伤”和“非工伤”之间的界限在哪里。书中还详细解释了“劳动能力鉴定”的流程,包括如何申请、需要哪些材料、以及鉴定结果的意义。它甚至还描绘了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对鉴定结果有异议怎么办,这些细节都非常有价值。 在讲到“赔偿标准”的部分,这本书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个数字,而是通过一个主人公,在不同时间点,收到的不同类型的赔偿金,来具体展示误工费、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是如何计算和发放的。漫画中还穿插了一些“温馨提示”,比如关于“停工留薪期”的期限,以及在这个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些细节,对于真正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总的来说,这本书成功地将一个看似复杂、严肃的法律话题,用一种轻松、易懂、甚至有点温情的方式呈现出来。它让我感觉,工伤索赔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法律术语,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是有清晰的步骤和明确的权益保障的。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漫画的趣味性结合得非常好,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既实用又有趣,完全不像在“学习”,而是在“经历”一个真实的故事。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大概就是图文并茂地把法律条文搬过来,再配上几幅简单的插画,让我大概了解一下工伤索赔是怎么回事。毕竟,法律这种东西,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总是隔着一层纱,尤其是工伤索赔,听起来就觉得很麻烦,需要各种证明、各种流程,一不小心就踩坑。我当时的想法是,能让我对这个过程有个大概的认识,有个心理准备,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这本书的风格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讲解,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甚至带点戏剧性的漫画故事来展开。我看着漫画里的主人公,他遇到的问题,他的纠结,他的焦虑,我竟然觉得好像看到我自己。比如,在讲到“工伤认定的举证责任”时,它没有直接说“谁证明谁举证”,而是通过一个漫画人物,因为一时疏忽,没有及时拍照留证,导致后面认定工伤出现麻烦的情节,来提醒我们证据的重要性。这种“用故事说法律”的方式,比干巴巴的文字更容易记住。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劳动能力鉴定”的描述。它没有用那些专业术语来轰炸我,而是通过不同职业、不同伤势的角色,生动地展示了不同程度的伤残对生活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赔偿的逻辑。我感觉自己好像在看一部微型的情景剧,每个角色都在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什么样的伤势会对应什么样的结果。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专家提示”的小框,用更简洁明了的语言,补充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申请鉴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复议。 还有,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计算,这本书也处理得相当巧妙。它没有上来就甩一堆公式,而是通过一个漫画人物,在不同时间点,收到不同款项的邮件或者短信的场景,来展示各种津贴、补贴的发放情况。它会解释为什么某个时间会有这笔钱,它是怎么算出来的,以及如果被少发了,应该怎么办。这种“可视化”的计算过程,让原本复杂的数字变得清晰可见,感觉自己也能算得出来,不再是望而却步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本书让我感觉,工伤索赔这件事情,虽然有法律的框架,但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真实的遭遇。它用漫画的形式,把这些法律条文和实践操作,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故事,让我不仅“看懂”了,更是“走进去”了,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也减轻了我对这个话题的恐惧感。
评分拿到这本《一看就懂的工伤索赔法律常识(漫画版)》,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给法律小白快速过一遍工伤索赔流程的书,大概就是图文并茂,把那些官方的条条框框简化一下,让我有个大概印象,知道大概的步骤有哪些。我并没有指望它能有多么深入的讲解,毕竟“漫画版”这几个字,在我看来,总会带着一些“浅尝辄止”的意味。我当时的想法是,能让我对这个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心理上不再那么恐慌,就已经很满足了。 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看就懂”,更像是在“手把手教你”。它用一套完整的漫画故事,贯穿了从发生工伤到最终获得赔偿的整个过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工伤认定”的讲解,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条件,而是通过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下的经历,生动地展示了哪些行为属于“因工”,哪些又可能被排除。比如,它会详细描绘主人公在加班过程中,因为公司强制要求某种不安全的操作而受伤的场景,这就把“因工”的要素讲得非常清楚。 更让我觉得实用的是,书中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部分。它没有使用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医学术语,而是通过漫画人物的肢体语言和生活场景,直观地展现了不同等级的伤残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赔偿标准。它还会穿插一些“小贴士”,告诉你进行伤残鉴定前需要准备什么,以及在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避免被一些不合理的解释所蒙蔽。 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计算,这本书也处理得非常细致。它不是简单地给你一个公式,而是通过主人公在不同时间点收到的各种报销单据和赔偿款项,一步步地告诉你,医疗费、误工费、伤残津贴等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以及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它甚至还考虑到了,如果单位在支付这些费用时出现问题,应该如何维权,这一点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本“实战手册”。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非常生动的方式,将复杂、严肃的法律知识,转化成了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都能掌握的实用技能。它让我不再对工伤索赔感到畏惧,而是对整个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知道在发生意外时,我应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本书的漫画风格,让严肃的法律变得有趣,但内容却丝毫不打折扣,非常值得推荐。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一看就懂的工伤索赔法律常识(漫画版)》,但我拿到手后,发现它在“一看就懂”这件事上,做得可不仅仅是“懂”那么简单。我原本以为只是些简单的图文结合,方便我快速了解工伤索赔的基本流程和几个关键点,毕竟我平时忙,没太多时间啃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但这本书的漫画风格非常生动有趣,而且不仅仅是“懂”了,而是让我感觉自己已经亲身经历了一遍。 比如,书中关于“工伤认定”的部分,它并没有枯燥地罗列各种情形,而是通过一个普通上班族,小张,在工作中突发疾病的漫画场景,一步步地展示了如何收集证据、填写申请表、以及与社保部门沟通的过程。漫画中的人物表情和肢体语言都非常到位,我看着看着,脑子里就自动脑补了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的各种心理活动,仿佛置身其中。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详细地描绘了社保工作人员的耐心解答和一些潜在的误区,比如“什么是‘因工外出’”,以及“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等情况的界定。 我特别喜欢它在“伤残等级鉴定”那一章的处理方式。通常说到这个,我就头疼,感觉好专业。但这本书用了一组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用不同程度的水流来代表不同的伤残等级,再结合一些漫画人物因伤残导致生活不便的夸张表现,让我对伤残等级的划分有了直观的理解。而且,它还列举了不同伤残等级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范围,虽然知道实际情况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但这个大概的数字就像给了一个“心理锚点”,让我心里有数。 关于“赔偿项目”的讲解,这本书也处理得非常细致。它并没有简单地列出“医疗费、误工费、伤残津贴”这些名词,而是用漫画的形式,将每一个赔偿项目都具象化了。比如,在讲“医疗费”时,漫画里的小张详细列出了自己看病、买药、住院的花销清单,并且强调了“合理且必要”的原则。对于“停工留薪期工资”的计算,它更是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一步步地教你如何根据自己的工资标准来计算,连请假扣款、年终奖等细节都考虑到了。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本“陪练”或者“实战指南”。它让我这个法律小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仅掌握了工伤索赔的基本法律常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它让我明白,遇到工伤,我们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有一套清晰的流程和权益可以去争取。这本书的漫画风格,让原本严肃的法律变得平易近人,这对于需要面对复杂法律程序的人来说,绝对是一剂强心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