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凭什么优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孩子凭什么优秀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未未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525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052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72

孩子凭什么优秀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孩子凭什么优秀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孩子凭什么优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父母永远对孩子有着zui殷切的期盼。可是你真的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吗?你真的知道什么才是孩子zui需要的吗?以爱之名,为什么有的孩子娇生惯养任性自我,有的孩子则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位老师,不单单要给予关爱,更要懂得倾听,换位思考,不仅带领他们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更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孩子的未来始于父母的教养,而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就是一场爱与责任的修行。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理念、习惯、品德、方法等十个板块介绍了孩子在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的误区。
作者以自己的经验之谈,带领读者一步一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那些在教育之路上苦苦摸索的父母们一些灵感。

作者简介

  张未未,家庭教育专家,作家,诗人,培根阅读学院创始人。祖籍山东郓城,出生在江苏徐州。写有大量文学作品和儿童教育类文章,百余篇文章被推荐在各大网站头版首页。其中,中篇小说《伴儿》被改编成剧本,诗集《往事也即青春》被选入博客中国名家书库。此次出版的《孩子凭什么优秀》是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关于孩子教育的理念,希望与读者诸君达成共识,找到

  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道路。


目录

理念篇 / 001
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病毒 _002
你被习惯性思维控制了吗? _005
不要让孩子成为反季节的果实 _008
不要考“100分” _013
创造奇迹并不见得有多难 _017
教育,在试误中前行 _022
思考是创造力的摇篮 _025
尊重自然规律,摒弃打骂教育 _030
习惯篇 / 035
从领悟到规则到自律 _036
要孩子优秀只需言传身教 _040
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平和的性格 _042
陪孩子走出网瘾 _044
电子鸦片时代,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_047
品德篇 / 051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_052
怀有一颗谦卑的心 _056
让孩子拥有责任心,是父母对孩子一生最负责的表现 _057
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_061
要心怀敬意,尊师重教 _064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_065
方法篇 / 069
宝贝成长自信盒 _070
哭永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_073
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_075
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_077
怎样才能“坐得住” _080
用积极语言暗示为孩子上幼儿园做准备 _083
当孩子说我不想上幼儿园时 _085
如何面对孩子的被惊吓 _089
从孩子的专注力谈起 _091
孩子跌倒后,究竟该怎样做? _094
不要让孩子掌控父母的软肋 _096
如何让孩子落笔成文 / 099
书写第一篇日记 _100
看似苛刻的严谨,会收获一整个春天 _105
让文字在笔尖下活起来 _107
笔尖开出美丽的花 _111
朵小胖的故事 _113
学习篇 / 131
让孩子有个数学思维 _132
快乐学数学 _135
感谢我的小老师 _137
英语学习——静待时机 _144
勤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_149
勤奋成就美德 _158
阅读篇 / 161
妈妈,再给我讲一本 _162
指读法 _165
陪同孩子走好每一段路 _167
善于利用工具书 _169
做一个把心胸吃大的吃货 _170
让孩子爱上读书 _172
诗歌篇 / 179
诗歌的美 _180
爱上工作的小云朵 _181
春天的小雨滴 _183
黄油朝上,黄油朝下 _184
拉拉族和纽纽族 _187
让世界充满爱 _193
人类的幸福谷 _202
如果,我有了翅膀 _204
时间的河流 _205
书架妈妈 _208
天空的小气鬼故事 _209
为我们的童年请命 _212
我是这样一个小孩儿 _214
我来了,明媚的五月天 _216
愿这片大地被读书声唤醒 _217
欣赏篇 / 219
宝贝,你永远都是最棒的! _220
爱孩子,要让她知道 _223
把最宝贵的给孩子 _225
多看看孩子的那双眼睛吧 _228
放弃比较,转身凝目 _229
父母篇 / 231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_232
让孩子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_234
关于叛逆孩子的几点思考 _238
离异还有更智慧优雅的方式 _240
如何找到孩子自身的优势 _245
自卑是生命中的癌症 _247
“母亲”不只是个称谓 _250
后.记
宽容是泥土最好的留念 _254

精彩书摘

  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病毒

  易卜生所写《群鬼》中,欧士华本是爱生活、能创作的人,因父亲不检点,先天得了病毒。他很爱他的母亲,不忍母亲每天服侍自己,便藏了吗啡,想待发作时,由侍女瑞琴帮他吃下,毒杀自己,可瑞琴走了,他只好托他母亲了。

  欧:“母亲,现在你应该帮我的忙了。”

  阿夫人:“我吗?”

  欧:“谁能及得上你。”

  阿夫人:“我!我是你的母亲。”

  欧:“正因为你是我的母亲。”

  阿夫人:“你的命是我给你的!”

  欧:“我没叫你给我这条命。再说,你给我的一条什么命?我不稀罕这条命!你把它拿回去!”

  这一段的描述,是人生不能承载的沉重。更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震惊、戒惧的。欧士华的母亲此时也不会昧着良心对儿子说:“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所以你理当受这样的罪。”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病毒,另外精神上,观念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遗传给孩子,父母的缺点,正是孩子成败的伏笔、生命上的危机、决定将来命运的根基。这些高尚古老的书籍提供给我们的故事,让人们的悲痛,给旧愁披上新衣,发出叹息,同我们娓娓交谈。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家庭出发。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充满爱和书籍的家庭,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人会走错路。当一个新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父母的责任才刚刚开始,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更幸福,更高尚,就是希望孩子要超越自己,超越过去。超越,便需要改变,就要不断地去学习,善于在学习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学习,应贯穿于我们的整个生命。

  一个人心灵的成长史,差不多就是他的阅读史。人生起于阅读,终于阅读,因为阅读并非单纯指读书,它是指阅生活、阅人生。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是阅书后者指阅世,阅书是为了阅世,会阅书者更会阅世。书架上那些默默无言的书,沉寂又充满生机,宁静而又热情洋溢。书籍激励着每一位上进的父母,使他们在众人中昂然屹立。

  打开书页的一瞬间,如同荒凉的戈壁终于开出朵朵小花,我们张开双臂扑向温馨的花丛,书的魅力无穷。父母应给孩子做好榜样,良好的习惯主要靠熏陶养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之间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并没有多大的差异。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些差异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些差异主要来自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当学习在一个家庭中是一个人的事时,这是一种劳役。当学习是整个家庭的事时,这是一种乐趣。当学习是家庭中每个人每天都做的事时,这是一种幸福的生活。通俗地说就是: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父母应该学会理解孩子,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为孩子着想。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枉哭多少回。生活中有多少像欧士华那样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曾对孩子说过:“为了你,我的工作都做不好,人也变得苍老。”“为你我生了病。”为孩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至于什么做得多了,什么做得少了,都是出于父母的自愿,并不是孩子所要求做的,并且父母做的也不一定是孩子所需要或喜欢的。就如带孩子去商场选购物品,成年人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孩子看到的,只是一条条大人的腿。做一个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内心的父母,才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前提。千万不要用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伤害和情感上的掠夺。

  父母对孩子都有指导的义务,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和协商者,而不是命令者。要教会孩子懂得道理,而不是让孩子必须听从大人的话;要让孩子有乐观向上的精神,成长为自己,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父母去学习,取得好成绩也不是为让谁去高兴;让孩子去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让孩子学会分担和体谅、为他人着想;要有强健的体魄,有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博大包容的胸怀,有容纳新事物的精神,有在世界万物不断变更的潮流中,不被淹没的力量。

  童年时期,孩子正在建立他的安全感,他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人类是可信的、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有了这种坚实的安全感,孩子才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父母要告诉孩子: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怎样对待你。你看这个世界充满险恶,你就会遭遇很多险恶的人和事;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你就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和事;你自己相信善良、真诚和爱,善良、真诚和爱才会来到你身边;你敢于做一个善良、真诚的人,你才会体会到这中间甜蜜幸福的滋味。

  父母应给孩子独立的思想。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也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独立的能力,不单是独立生活的能力,还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将来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人的饥饿不只是身体上的饥饿,还指精神上的饥饿。因此,要在孩子内心燃起知识的篝火,用思想温暖、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都能吃饱,都能心安理得地睡踏实觉。

  有些父母为显示自己的权威,无形中掠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听话,父母说什么,孩子就应该听什么,早早给孩子种下奴性思想的种子。如果孩子不听,就说孩子是叛逆,扫了做父母的威严。还会讲很多道理说服,做一个听父母话的孩子,如古人割取自己大腿的肉来煎药,以医治父母的重病如此等等。我们的书籍中也从来不缺少这样的道理。孩子就应该服从父母,原因是我生了你,你必须感谢我对你的养育之恩。并且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你不照这样做,就定然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的逆子。为了便于掌控孩子,无所不用其极地维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殊不知,富有人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在物质生活上存在天壤之别,孩子也没有跟父母去计较。很多父母就是这样,想让孩子将来翱翔于九天之上,却又先折断那稚嫩的翅膀。

  孩子是上天的恩赐,让我们养育教导,我们不求回报,不在孩子的内心播撒“报偿养育之恩的种子”。父母养育孩子是人道的义务,并不是为得到孩子的报偿。如果那样,是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买卖行为。今天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无异于“人乳养猪”。无非是把孩子当成猪,喂到肉肥味美的时候,好宰杀来吃。父母应抵制住世代沿袭下来的“报恩父母”的旧思想,放孩子一条宽阔明亮的道路,让孩子做一个有独立自由、思想完整的人。

  父母养育孩子,是一种天性的爱,这种爱既深远又长久。在人类沿袭的历史长途中,有的仅是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对谁的恩义。父母尽自己所能,培养孩子健康的精神和体魄,让幼小的生命学会独立生存的本事。超越父母,更强于父母,更完善于父母,更高尚于父母,更快乐幸福于父母。父母和孩子在人世间欢聚一堂,每个孩子的思想都能自由飞扬,每个孩子都像太阳般欢畅辉煌,这难道不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期望吗?

  你被习惯性思维控制了吗?

  我们大脑就像一种自动流水线,存在一种自动反应的思维程序。这种思维说不定在什么时间就会闯入我们的大脑,通常会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相联系,通过我们眼睛看到和脑子想到的自动性思维产生某种相应的情绪和情感。

  比如:我们看到一处美丽的景物,让孩子摆好姿势,迫不及待地举起相机要将这美景记录下来。在按动快门的一瞬间,正好一个身影走过来,遮挡住镜头,并且站着不动了。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会认为,这个人好粗鲁,难道没有看到我正在拍照吗?我们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大为恼火,厌恶地尝试换一个位置和方向继续拍照。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如刚才那个角度让人满意了。

  如果这时有人告诉你,遮挡你镜头的是一位盲人,你很可能马上就会释怀了,并为刚才表现出的责怪而感到内疚。整个过程中事情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只是我们心中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情绪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这种思维存在于我们思想深处,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它,但它却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就像人的骨骼,我们看到的是外在的形态和皮肤,而深层的支撑形态和骨骼我们根本看不到,但它却是最重要的东西。

  人的这种思维是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最终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信念。而我们很少质疑在小时候学到过的一些东西,在这种理所当然的信念下,会将一件事情的影响力放大或缩小,无法看清真相,也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和脆弱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父母很爱安妮,他们觉得多刺激安妮的上进心对于她的成长会有好处。因此,不管安妮做什么事,做得多好,她的父母都不会去表扬她,而是说:“下次再好好努力吧。”如果安妮考试考了80分,那就是考砸了。她的父母就会批评她,让她下次必须考到90分。如果下次考到90分,她父母又会告诉她100分才是最棒的,总之,在父母这里,没有肯定和赞扬只是鼓励她更进一步。因此在安妮的信念里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不管我多努力,我都做得不够好。”安妮的自动性思维就这样形成了,她父母在她小时候就给她灌输了一种消极的思维模式:“我无论做什么,总是不够好。”慢慢地就成为她的自动反应机制。在她的思维深处,她已经认定自己本身不够优秀,一个信念根植于头脑深处:我根本不行。

  这种信念会产生这样一种假想:“我做什么都做不好,我是一个失败者。”无论学校组织什么活动,安妮都不会主动参加,因为她认为大家根本不需要她。慢慢地,安妮会成为沉默寡言、内向自卑的人。大脑为了防止自尊受到伤害,就会把“不优秀”“我根本不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信念:我就是这样子,无论怎样改变我都做不到好。只要我不去做有难度的事情,我的“无能”就不会被人发现。以后的安妮,遇到问题经常逃避,而不是勇往直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消极的思维一旦产生,往往很难转变。

  再看一个例子,一位母亲这样激励她的儿子。她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老师告诉她:“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凳子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好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然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上,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这是一位多么智慧的妈妈,她不但没有批评孩子,反而换了一种方式,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让孩子成为一种“榜样”。她的话对孩子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孩子,我们多么需要这种建设性的激励,多么需要这样一位妈妈。

  自动性思维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你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却可以掌控你的人生。我们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情绪,看清楚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做自己情绪的主宰。管理好情绪,改变自己习惯性思维的固有方式,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并做好自我激励,即使走入低谷,也能从挫折中爬起重新出发,不被失败埋葬。一个人具有的幸福感和自动性思维习惯,以及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和童年时期原生家庭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孩子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就从我们自己开始吧。

  不要让孩子成为反季节的果实

  一个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他,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孩子的未来可以前途似锦,希望孩子开出更鲜艳的花朵,结出更饱满的果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共同思考,相互鼓励,取长补短,相互安慰。不论结果如何,在共同携手的途中,享受着家庭的温馨喜悦,在孩子成长的轨道上为他们的心灵播撒着关爱的种子。

  可是走着走着,我们就忘记最初是为什么而上路。走着走着,内心失去了平静,忘记最初对孩子的期望,希望自己的付出早早得到收获。当孩子没有达到期望时,就会迁怒于孩子。会认为自己比孩子聪明,比孩子年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很多父母总是不知反省,过分相信自己。在对孩子说话时也使用你必须、你应该、你一定要,这样带着命令的强硬词语。这样强硬的方式让孩子感到压抑,孩子喜欢自由自在,宽容放松,大度温和的风格。久而久之,会对父母敬而远之,产生抵抗甚至逆反的心理。父母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小我”中,不反省,不审视自己,总是希望通过自己能改变孩子,希望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孩子似乎离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远。慢慢地,孩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父母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家庭从此没有了欢笑。渐渐地,父母迷失了自己,变得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也渐渐偏离了教育孩子正常成长的轨道。

  永远忘不了《霸王别姬》里那段令人沉思的话:

  师傅说:“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呀!”

  小癞子说:“他们怎么成的角啊,得挨多少打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啊?”

  师傅答道:“要想人前显贵,你必得人后受罪!”

  这虽只是一个戏子的理想,但一个生来没有地位的人,不挨打,又怎么能锤炼出自己的价值?

  就像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人认为,不吃苦怎么成为人上人?不吃苦就得过没有尊严的生活;不吃苦,就得重复父母现在的生活(父母对现在的生活并不满意);现在如果不吃苦,将来就会吃更多的苦。于是从小时候开始让孩子去拼,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一份非常有代表性的北大妈妈育儿作息表:

  也许有的妈妈会说:“我上高中的儿子也是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这没有什么啊。”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一张只有9岁孩子的课程表,又会做什么感想?对于一个9岁孩子课程安排似乎太过密集,可能大多数父母都会表示“难以想象”。一个九岁孩子,连最起码的睡眠都难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位“拼”妈面前已经退居其次。在放弃孩子正常成长的前提下,如果依然达不到这位妈妈的预期,这位妈妈会不会感到很失望,甚至迁怒于孩子?

  武汉一位妈妈用12万为小孩培优,给5岁的儿子Jerry报了17项培优班。3年过去了,当时自信的妈妈如今在朋友圈哀叹,当初的“学霸”儿子竟变成了“学渣”!

  2013年,在武汉水果湖某幼儿园就读的5岁半男孩Jerry在培优机构组织的小托福考试中得了全国前三名。Jerry的妈妈徐女士感到特别骄傲。从半岁到5岁,Jerry已经接受了英语、数学、识字、声乐、钢琴、围棋、画画、表演等17项培优,5岁的他已经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 孩子凭什么优秀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孩子凭什么优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孩子凭什么优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孩子凭什么优秀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