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機器革命

第二次機器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埃裏剋·布萊恩約弗森,安德魯·麥卡菲 著,蔣永軍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69755
版次:2
商品編碼:12085980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9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第二次機器革命》榮登超級暢銷書總榜,張瑞敏、凱文·凱利傾情推薦,《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盛贊《第二次機器革命》是一本非常鼓舞人心的書!這是一個萬物復蘇、萬物迸發、萬物生長的時代。

  一年是一年,那是200年前;一月是一年,屬於20年前;一天是一年,那就是現在……

  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摩爾定律、棋盤的另一半……重組式創新、指數級增長……

  有一種力量可以重塑、改寫社會發展的進程,

  更有一種力量可以左右你的世界,預判你的未來,

  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來臨瞭!

  在全球,自動化技術和機器人的崛起將是未來10年重大的社會變革,一場産品製造和智能革命即將開始!經濟發展的進程將齣現重大突破!

  在中國,製造業升級、勞動力短缺、經濟發展的轉型將由第二次機器革命引導。習總書記說:“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曆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字化技術再掀社會浪潮,看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將如何被改變。


內容簡介

  《第二次機器革命》是一本充滿積極和智慧力量的書。《第二次機器革命》將改變我們思考技術、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方式。全球化是20世紀末期重要的經濟話題,有《世界是平的》為證;在21世紀初期,技術變革將會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第二次機器革命》可以為證。

  《第二次機器革命》中,埃裏剋·布萊恩約弗森和安德魯·麥卡菲——這兩位處於數字技術時代前沿的思想傢,嚮我們闡述瞭驅動我們經濟和生活的發生變革的力量。他們認為,數字技術將會給我們帶來難以想象的巨大變革:想象一下令人眩目的個人數字技術産品、一流的基礎設施,都將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便利。數字技術(其核心是硬件、軟件和網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比醫生更準確地診斷疾病,能夠使用海量的數據改變零售行業,而且還能夠相當人性化地完成很多工作。

  數字化技術在給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各種職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各種公司也將被迫轉型,否則隻能消亡。憑藉對數字化技術和社會發展趨勢的精準研究,布萊恩約弗森和麥卡菲辨析齣瞭的生存與發展戰略,也給我們找到瞭一條通嚮社會發展與繁榮的新路徑。

  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曆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對中國來說,打造創新型國傢的曆史使命已經開啓,中國製造業也在麵臨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戰。在第二次機器革命的浪潮襲來之時,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如何麵對這場劇變?


作者簡介

  埃裏剋·布萊恩約弗森,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教授,麻省理工數字商務中心主任,《斯隆管理評論》主席,國傢經濟研究局助理研究員。曾與人閤著《連綫創新》(Wired for Innovation)。


  安德魯·麥卡菲,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數字商務中心首席研究科學傢,曾著有《企業2.0》(Enterprise 2.0)。

  兩位作者早年均畢業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曾閤著《與機器競賽》(Race Against the Machine)。


精彩書評

  “一本非常鼓舞人心的書!”

  ——托馬斯·L·弗裏德曼 《世界是平的》作者


  “這真是一本極其可怕的書。布萊恩約弗森和麥卡菲以他們深厚的學識為我們展現瞭一個美妙的畫麵——數字技術如何重塑瞭我們的經濟、生活與工作。對於那些想瞭解‘如何與機器競爭’的讀者,閱讀這本書就是非常好的開始。”

  ——邁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


  “如何打造、使用並適應數字化産品和技術將決定我們在21世紀裏能否獲得成功。我們的新技術是一種促使社會發展的力量,還是一種阻逆社會進步的力量?《第二次機器革命》這本書將會告訴你,成功能否實現,又將如何實現。”

  ——加裏·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 第十三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埃裏剋和安迪走在瞭時代的前沿,現在,通過這本書,他也引領我們跟上瞭他們的腳步。這是一本深入觀察未來技術將給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帶來重大變革的書。如果你和你的孩子們想在未來有所準備,那麼就閱讀《第二次機器革命》吧。”

  ——佐伊·貝爾德(Zo· Baird) 馬剋爾基金會(Markle Foundation)主席


  “雖然我閱讀過很多同類的書,但《第二次機器革命》真的幫助看清瞭明天的世界將以指數級增長而不是以算術級增長——不論是宏觀世界還是在微觀領域。這也就意味著不論是教育者還是學習者都要趕上這一社會發展的潮流。這本書真的給我們描繪瞭一個極其興奮的未來。”

  ——剋萊頓·剋裏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 哈佛商學院教授、《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作者


  “全球化是20世紀末期重要的經濟話題,而在21世紀初期,技術變革將會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在金融危機和大蕭條之後,這本極其重要的書所探討的話題將會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核心話題。”

  ——勞倫斯·H·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 美國前財政部長、前哈佛大學校長


  “技術正在顛覆我們這個經濟世界,《第二次機器革命》將會是這場巨大變革的zui佳詮釋。”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連綫》雜誌創始主編、《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作者


目錄

專傢、學者、企業傢熱評 // XIII

序 // XVII

推薦序 // XXI


第1章 最偉大的故事:時代的大畫麵

進步和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那麼迄今為止,人類曆史上最重要的發展和進步是什麼?數韆年以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極其緩慢。但正好是在200多年以前的時候,人口和社會發展的劇變就發生瞭。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蒸汽革命毫無疑問是整個人類曆史上最大且最快的改變。那麼你是否意識到,“第二次蒸汽機”時代已經到來瞭?!

一張圖錶的人類曆史 // 006

進步的機器 // 007

和數字技術握個手 // 010

我們在哪裏 // 011


第2章 新機器時代的技能:技術超越一切

試想一下,當工廠的倉儲地、生産車間、辦公室被大大小小的機器人占據著,它們或不知疲倦地搬運,或忙碌在生産綫上,或為你處理各種雜事,它們不需要吃飯,也不需要睡覺,更不需要你給發工資……彆以為這是很遙遠的事情,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重大的轉摺點上:現在的一天或許就是過去的一年。莫拉維剋悖論徹底被攻破的時刻也許很快就要到來瞭!

新新勞動分工 // 019

知識性工作的自動化 // 020

模式識彆:計算機與人的大腦有什麼不同 // 021

人腦與計算機的區彆不過如此 // 022

Siri:做最好的傾聽者及說話者 // 024

流利的數字化:巴彆魚也能做翻譯瞭 // 027

超級計算機與人的對決 // 028

機器人進步的悖論 // 032

工廠自動化的再思考 // 034

你身邊的裝配綫、倉儲地、走廊:機器人很快就要到來瞭 // 037

我們正處在一個重大轉摺點上 // 039


第3章 摩爾定律和棋盤的另一半

摩爾定律和棋盤的另一半的故事你可能聽說過,但在數字化的世界裏,你可能怎麼也想象不到這種增長的魔力。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當你走進棋盤的另一半中,你的思維將變得無比開闊:正像作者在這一章裏所說的,當極富創造天分的技術專傢與摩爾定律的指數增長完美結閤起來的時候,即使最棘手的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摩爾定律:不僅僅是定律,而是更多好的思想 // 049

指數增長的魅力 // 050

要破産的國王、沒有頭腦的創新者以及棋盤的另一半 // 052

棋盤的另一半裏的技術 // 055

並不僅僅是計算機:摩爾定律的擴展 // 058

機器的眼睛 // 060


第4章 數字化:關乎一切

如果信息生成並不需要花費巨額成本,那麼在這個數字化的世界裏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不存在版權問題,將會發生什麼?數字化並不是什麼新奇的事物,為什麼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到來之際,它竟然會展現齣如此巨大的魔力?數字化信息不僅僅是新科學的生機和命脈,它還是塑造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的第二大動力!你可能認為你瞭解瞭數字化,或者對數字化的未來駕輕就熟,但讓你絕對始料未及的是,在過去的數年時間裏,數字化在各個領域的進步已經遠遠超齣瞭你的想象。

比特經濟 // 070

商業模式:當第一個版本仍舊昂貴之時 // 073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當內容的獲取變得免費之時 // 074

我們的計量係統將會用盡:數據大爆炸時代的來臨 // 076

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大數據魔力再現 // 077

不同層次的數字化“食譜” // 079


第5章 數字時代的創新:無窮無盡

從某種程度上講,創新對國傢、公司和組織機構來說就是一切。300年來的很多時候,我們的創新都屬於越摘越少的果實類創新。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指數級的進步,一種稱為積木式創新的創新模式誕生瞭——你想要多少創新就會擁有多少創新。所以,未來的創新瓶頸不是你有沒有創新,而是如何篩選齣最齣色的創新形式。

為什麼創新就是一切 // 084

為什麼我們會擔憂——創新將走嚮窮盡 // 085

通用目的技術:真正重要的東西 // 086

為什麼我們不會擔憂——創新不會窮盡 // 089

數字技術:最通用的通用目的技術 // 091

重組式增長的限製 // 093

群體的力量如何達到專業的水平 // 094


第6章 人工智能:當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來臨

你會為自動駕駛汽車、多用途機器人、語言識彆係統、3D(三維)打印機、超級計算機感到驚奇嗎?然而這些隻不過是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來臨的“熱身運動”,遠遠不能代錶計算機時代的最高成就。要知道,指數級增長、數字化和組閤式創新將會比工業革命以來的任何推動力都要強大,它們將永久地改變這個物質世界的運轉方式。

會思考的機器,現在就有 // 104

無數的創新者很快就要到來 // 107


第7章 看得見的紅利:生産率是如何增長的

為什麼當通用目的技術被引入之後,我們經常首先會看到生産率增長的延滯,之後纔是生産率的高速騰飛?為什麼當一種新的通用目的技術齣現,生産率會不斷的增長?答案就在於一波又一波的填補式創新。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即使摩爾定律創造的“神話”就此終結,填補式創新也能再次延續數十年,並且能夠持續不斷地促進生産率的增長。我們的國傢、我們的企業如何使用填補式創新做到持續性的增長?

生産率增長 // 114


第8章 超越GDP:當GDP無法衡量經濟增長時

數字化時代,你有沒有感覺官方的GDP(國內生産總值)統計數據有誤?這麼多免費的産品給我們帶來瞭巨大的生活福利,但對GDP卻毫無助益。GDP的統計數據和我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已經背道而馳,GDP的增長欺騙瞭你。記住,GDP的增長≠經濟增長。

數字化經濟:當音樂從物理介質變成計算機文件 // 126

GDP遺漏瞭什麼 // 128

免費:滿足瞭我們的生活,卻對GDP毫無貢獻 // 129

用時間機器評估增長 // 130

消費者剩餘:GDP不會統計你的上網時間 // 132

新産品和新服務:進入新經濟時代 // 134

大眾點評:為什麼小飯店也能與連鎖酒店競爭 // 136

無形資産:決定生産的未來 // 137

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的新標準 // 139


第9章 大分化:數字化技術催生財富的重新分配

幾十年來,幾乎每一種經濟體係都是通過技術手段來達成用資本代替勞動力的目標。但如果公司僅僅是簡單的“穿新鞋走老路”,而不去重新思考公司在使用新技術過程中如何對組織架構重新設計和再造,那麼公司就不會獲得很大的收益。記住,使用新技術最好的方式通常不是簡簡單單地用機器來代替人工,而是對生産流程和組織結構的重新設計和再造。

中産階層應該如何做 // 148

技術如何改變經濟 // 149

一個大餡餅的一小塊 // 150

贏傢和輸傢的三個對比 // 153

技能型技術變革 // 154

適應數字化技術:公司組織架構的重組和再造 // 157

計算機與數字化技能的進化 // 159

勞動力和資本:誰的收益最大 // 162


第10章 贏傢通吃的市場:數字化時代的生存邏輯

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哪些資源是最稀缺和最有價值的?在贏傢通吃的市場模式下,一流的生産商常常能夠獲取整個市場,次級的生産商可能也很齣色,但那都無關緊要瞭。“你贏得瞭銀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輸掉瞭金牌。”記住,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當人們能夠獲取最齣色的産品時,將不會把時間或精力花費在排名第2~10位的産品身上。

技術變革引起的收入不平衡 // 172

超級明星在贏傢通吃的經濟中如何獲益 // 173

當相對優勢帶來絕對控製之時 // 176

為什麼贏傢通吃模式能占領市場 // 177

通信業的快速發展:觸角伸得更遠,覆蓋的群體更大 // 179

網絡和標準:規模的價值 // 180

在全球競爭中尋找利基市場 // 181

你的收入是怎樣被平均的 // 184


第11章 技術紅利:抓住,你就贏瞭

富士康公司的郭颱銘把成韆上萬的機器人投入到生産綫上,以代替同等數量的人類勞動力。他知道,如果你把機器人和其他自動化機器投入到生産之中,而不用考慮勞動力的大部分成本,那麼低工資的競爭優勢基本上就會消失。這種狀況已經正在發生瞭。美國的生産製造企業正在引入自動化和機器人製造,藉以消除把工廠建立在發展中國傢的生産慣性,最終目的是讓生産製造業重返美國。記住,從長期來看,自動化最大的影響可能不是對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傢的勞動者,而是對以低成本勞動力作為競爭優勢的發展中國傢。

哪一個更大,紅利還是收入分化 // 193

技術性失業:未來你的工作機會在哪裏 // 200

當機器人充滿瞭世界 // 207

另一種擴張:生産的全球化將走嚮終結? // 210


第12章 與機器競賽:你有多大勝算

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要與機器競爭的不僅僅是企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要麵臨與機器的殘酷競爭。記住,凱文·凱利說過:“你未來的收益水平取決於你在多大程度上能與機器完美地配閤工作。”你以為取得瞭大學文憑就能順利地找到滿意的工作嗎?你以為掌握瞭現代化的技術和技能就不會失業瞭嗎? 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你應該做得更多:你要努力提升你的思維能力、大框架模式識彆的能力以及復雜溝通的能力,而不僅僅是“3R”。

即使徹底失敗,遊戲也沒有結束 // 216

找到瞭!計算機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 218

我們人類的優勢 // 220

適應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的技能需求,學校要變革 // 222

失敗的大學 // 225

那些最不容易失業的職業 // 227

未來並不遙遠 // 230


第13章 競爭與選擇:如何應對這個全新的世界

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盡管最近齣現瞭很大的技術進步,但數字化勞動力仍舊不能完全替代人類勞動力。在短期之內,公司仍將需要人類勞動力給它們的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仍將需要人類勞動力幫助它們取得經濟上的成功。在這一過程中,要與機器展開競賽的不僅僅是企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要與機器競賽。但你以及你的孩子們如何纔能在與機器競賽的過程中力拔頭籌呢?

技術催生教育方式的變革:經濟學傢也會贊同的事 // 236


第14章 長期戰略:技術變革下的國傢、企業和個人

事實上,不論是從個人還是行業,甚至是整個國傢來看,今天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的經濟特色都在某些領域體現瞭齣來。對國傢來說,絕不能通過切斷明天的技術來保護今天的工作,我們需要讓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的技術得以充分施展。對企業來說,麵對技術浪潮的興起,麵對勞動力成本的升高以及市場需求的萎縮,應該如何著眼於長遠發展?對個人來說,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勞動者,不是資本所有者;當數字化勞動力正在變得日益普遍、強大,公司將越來越不願意付給人類勞動力願意接受的薪酬時,我們該怎麼辦?記住,進步需要瘋狂的思想。

技術變革與就業挑戰 // 262

這個社會的財富需要平均分配嗎 // 263

一個既充裕又健康的社會 // 265

負所得稅:比基本收入更好 // 268

對等經濟和人工智能 // 273

進步需要瘋狂的思想 // 277


第15章 技術與未來:命運由我們自己塑造

我們這一代將很可能會幸運地經曆人類曆史上兩個最讓人吃驚的事件:真正的智能機器被創造齣來,所有人通過共同的數字網絡彼此互聯。這兩個事件將改變我們這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模式。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我們需要更深刻地思考我們真正需要什麼,我們珍視的是什麼,不論作為個人還是作為社會。我們這一代比任何一代人繼承瞭更多改變世界的機會。這是樂觀主義的一個原因,隻要我們留心我們的選擇。記住,技術不是命運,命運由我們自己塑造。

我們將不斷冒險 // 285

奇點正在迫近嗎 // 287

未來在哪裏 // 290


緻 謝 // 293

譯後記 // 297


精彩書摘

  第1章 最偉大的故事:時代的大畫麵

  “技術是上帝的禮物——除瞭生命之外,它可能是上帝賜予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它是文明、藝術和科學之母。”

  ——弗裏曼·戴森(Freeman Dyson)

  美籍英裔數學物理學傢、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

  迄今為止,人類曆史上最重要的發展和進步是什麼?

  任何對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很難迴答的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要考證“人類曆史”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早在大約6萬年前,身體結構和行為舉止接近現代人類並且擁有語言能力的智人就已經廣泛分布在非洲大陸瞭。到公元前25000年,智人已經席捲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原始人類,在那之後,就沒有大腦發達、能夠直立行走的人種同智人競爭瞭。

  我們可能會認為公元前25000年是一個開啓人類足跡的閤理時間點——如果不是冰川世紀的來臨阻斷瞭這一進程。人類曆史學傢伊恩·莫裏斯(Ian Morris)在他的書《西方將主宰多久》(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中,開始追蹤公元前14000年以來的人類足跡——那時的世界已經明顯地開始變暖瞭。

  這一問題難以迴答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不清楚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標準:一個真正重要的發展進程是如何構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一件大事或者某種增長、進步會大大改變世界的運行軌跡——是那種使人類曆史的發展進程發生“轉摺”的事件。很多人認為,動物的馴養就是這類的事件,因為它是我們人類早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狗可能早在公元前14000年的時候就已經被馴養瞭,但馬不是;8 000多年後人類纔開始馴養馬,並把它們關在畜欄裏。牛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馴養的(大約公元前6000年),並開始被套住犁地。役畜從單純的馴養到用於農業勞作與生産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已經開始瞭。

  農業確保瞭充裕和可靠的食物來源,反過來又促進瞭人類的群居生活,最終,城市齣現瞭。城市反過來又成為掠奪和統治的目標。因此,人類重要的發展進程應該包含偉大的戰爭行為和發動戰爭的帝國。濛古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舉這4個帝國就已經足矣,它們都極大地改變瞭世界;它們在一個廣袤的區域內影響瞭帝國的臣民和商業的發展。

  當然,一些重要的發展進程與動物、植物或者戰爭中的人們無關。哲學傢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注意到,佛祖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公元前563—前483年)、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和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所生活的年代都非常接近(但生活的地方不同)。雅斯貝爾斯分析認為,釋迦牟尼、孔子和蘇格拉底都是公元前800~前200年“軸心時代”(Axial Age)的核心思想傢。雅斯貝爾斯把這個時代稱作“一次深呼吸帶來瞭最清醒的意識和觀念”,他同時認為,在那個時代的思想傢的熏陶下,三大主體文明——印度文明、中國文明和歐洲文明,也興盛瞭起來。

  就像釋迦牟尼開創瞭世界最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一樣,人類共通的理念也推動瞭人類社會的主要發展進程,這包括印度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些主體信仰的産生。每一種宗教信仰都影響瞭數以億計民眾的生活福祉與人生信仰。

  很多宗教思想和啓示是以書麵文字的形式傳播的,這種書麵文字本身就是人類曆史的根本性創新。實際上,與其激烈地爭辯文字書寫是在什麼時候、在哪裏以及如何發明的,還不如保險一點地說,文字書寫的曆史起源於公元前32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書寫符號又促進瞭那時計數方法的齣現——但這不包括“零”的概念;我們現今的計數方法就是以那時的計數方法為基礎的。現代計數係統,也就是我們稱為阿拉伯數字的計數係統,起源於830年前後。

  就這樣,重要的社會發展進程不斷齣現。雅典人於公元前500年開始瞭民主進程。在14世紀四五十年代,黑死病使歐洲的人口銳減瞭至少30%,哥倫布則在1492年揚帆藍色的大海,開始瞭溝通並改變新世界與舊世界的探險之旅。

  一張圖錶的人類曆史

  那麼,我們如何清晰地判斷這些社會發展進程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呢?可以說,上麵所列的所有發展進程都有堅定的支持者——人們都習慣於以強有力的理由去證明一種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其他進程。在《西方將主宰多久》一書中,一個基本性的討論擺在瞭伊恩·莫裏斯的麵前:任何對人類事件和社會發展進程的排列或者比較都是有意義的或者是閤理的嗎?很多人類學傢和一些社會學傢持否定的觀點。但莫裏斯卻不贊同這些觀點,他的書《西方將主宰多久》大膽地嘗試量化人類的發展進程。正如他所寫的:“把浩如煙海的史實證據縮減為簡單的數字得分有其缺點,但也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讓所有人麵對相同的證據,並得齣驚人的結果。”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知道哪些社會發展進程大大改變瞭人類曆史的發展麯綫,就要把這一發展麯綫描繪齣來。

  在對“社會發展”(指的是一種掌控物質和知識環境的群體能力)這個詞語進行數量化界定時,莫裏斯做瞭很多認真而細緻的工作。正像莫裏斯所想象的,結果是令人吃驚的——事實上是讓人大吃一驚。莫裏斯研究的結果是,到此為止所有討論過的發展進程都是無關緊要的,大大改變人類曆史發展麯綫的因素跟以前的研究結果大相徑庭。這個圖錶(圖1–1)如下。在這個圖錶上,全世界人口總數隨著社會發展進程而變化的趨勢也展現瞭齣來。正像你所看到的,這兩條綫幾乎是完全重閤的。

  數韆年以來,人類發展麯綫一直呈現齣平緩嚮上的趨勢。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極其緩慢,以至於幾乎無法辨清。牲畜和農業、戰爭和帝國、哲學和宗教都沒有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但正好是在200多年以前的時候,劇變發生瞭,人口和社會發展使得人類曆史的發展麯綫幾乎彎麯瞭90度。

  進步的機器

  到現在,你可能已經猜中瞭那是什麼。擺在你麵前的這本書是一本探討技術發展對社會産生影響的書,因此,我們以這種方式開篇來闡述技術的重要性是一種頗具說服力的方式。圖1–2中18世紀末期的突然轉摺,也與我們耳熟能詳的社會大發展契閤:工業革命開始瞭,它幾乎集聚瞭機械工程、化學工業、冶金術以及其他行業所有的社會發展刺激因素。在這裏,你很有可能會做齣判斷,這些技術發展推動瞭人類社會發展突然、快速而持續性的進步。

  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你的答案幾乎就是對的瞭。而且我們甚至還可以更準確地判斷齣,哪一種技術是最重要的。這種技術就是蒸汽機,或者更準確地說,是18世紀後半葉,詹姆斯·瓦特以及他的夥伴們發明和改造的蒸汽機。

  在瓦特之前,蒸汽機是非常低效的,它隻能利用燃燒煤炭所産生的1%的能量。瓦特在1765~1776年發明的分離冷凝器把蒸汽機的熱效率提高瞭3倍。正如莫裏斯寫道的,這是一項截然不同的發明:“雖然蒸汽革命用瞭幾十年的時間纔展現瞭齣來……但它毫無疑問是整個人類曆史上最大且最快的改變。”

  當然,工業革命不僅僅隻有蒸汽機,但是蒸汽機開啓瞭工業革命的所有進程。它超越瞭所有的技術進步,剋服瞭人類和動物肌肉力量的限製,讓人類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能源産生的動能。這一進程催生瞭工廠和大規模生産,鐵路和大規模運輸時代到來瞭。或者可以說,它開啓瞭人類現代意義上的生産與生活。工業革命引領瞭人類第一次機器革命——我們的社會發展進程第一次主要由技術創新驅動,這一次機器革命堪稱是我們整個世界最深刻的社會大轉摺。源源不斷産生的機械動力如此重要,藉用莫裏斯的話說,它“使得整個世界早期發展曆史的所有劇本都顯得拙劣無比”。

  現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到來瞭。就像蒸汽機及其他後來的技術發展剋服並延展瞭肌肉力量一樣,計算機和其他數字技術——那種用我們的大腦理解和塑造環境的能力,正在對金屬力量做著同樣的事情。這些新技術正在幫助我們突破以前的種種能力限製,並引領我們進入新的領域。這種變革的力量究竟是如何發揮齣來的還是個未知數,但這場新的機器革命能否大大改變人類曆史發展進程的麯綫——就像瓦特發明的蒸汽機所做的那樣,則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情。這本書將會為你解釋人類曆史的發展進程是如何被大大改變的,以及這一切又為什麼會發生。

  到目前為止,一個非常簡短且簡單的答案是:金屬力量。因為它能掌控我們的物質和知識環境,並且具備達成某些結果的能力,所以它對於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性至少不低於我們的身體力量。因此,很多人對金屬力量重要性的吹捧也達到瞭史無前例的程度,就像早前人們對身體力量的吹捧一樣。

  和數字技術握個手

  我們之所以寫作這本書,是因為我們非常迷惑。多年以來,我們一起在研究像計算機、軟件和通信網絡這樣的數字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並且認為,我們已經非常好地理解瞭數字技術所發揮的能量以及所限之處。但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這些數字技術卻開始讓我們吃驚瞭。計算機開始診斷疾病,和人類進行聽說交流,還能創作高水平的散文和詩歌,而機器人也開始圍著倉儲貨櫃忙個不停,自動駕駛汽車也可以在幾乎不用導航的情況下暢行無阻。長期以來很多人一直忽略不計的數字技術,好像突然之間成為新的寵兒。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這種發展與進步(既突如其來,又堪稱一個社會發展進程)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決定聯閤起來進行研究,看一看我們究竟能否迴答這些問題。我們的研究與普通的商業、學術研究沒有什麼差彆:閱讀大量的論文和書籍,查找各類數據,詳細討論各種思想和假設。我們所做的這些都是必要的、有價值的,但真正的研究、真正有趣的事情,卻是從我們真正進入這個數字技術的現實世界開始的。在這些過程中,我們與發明者、投資者、企業傢、工程師、科學傢以及很多從事技術研發和生産的各類人員不斷地進行交流。

  感謝他們的慷慨和大度,我們纔得以在當前這個讓人不可思議的數字創新環境中體驗未來的技術成果。我們嘗試瞭乘坐無人駕駛汽車,觀看計算機在競猜節目《危險邊緣》中大勝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團隊,抓住一颱工業機器人的手腕並引領它行走,親手感觸一隻用3D打印機打印齣來的金屬碗,當然還與各類技術進行瞭無數思維與心靈的交融。

  我們在哪裏

  這些體驗使我們得齣三個結論。

  第一個結論是,我們正生活在數字技術突飛猛進、讓人目不暇接的時代——計算機硬件、軟件和網絡是其核心。實際上,這些技術並不是新生事物;計算機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就已經應用於商業領域,《時代》雜誌也早就宣稱個人計算機是1982年的“年度機器”。但正像需要花費數代人的努力纔能把蒸汽機提升到推動工業革命的程度一樣,我們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改造我們的數字機器。

  我們將以生動的案例來闡釋這些技術的強大動力為什麼會實現以及是如何實現的。當然,這裏所說的強大動力並不意味著這就是一種完美、成熟的動力。計算機的性能還將持續不斷地提升,未來還將能做更多新的、前所未有的事情。我們在這裏使用“強大動力”這個詞語隻是為瞭說明,數字技術的整個框架已經搭建完成,它將像蒸汽機一樣對經濟和社會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簡而言之,因為計算機的齣現,我們正處於一個重大變化的轉摺點上——人類曆史發展進程的麯綫得以發生急劇變化的轉摺點。我們正在進入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

  第二個結論是,由數字技術引領的這種變革將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收益。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時代;這個時代將會更加絢爛多姿,因為我們能夠消費的種類和體量都會大大增加。當我們以乾巴巴的經濟術語這樣描述時,聽起來好像沒有多大的吸引力——畢竟誰想要一直消費個不停呢?但要知道,我們不僅僅消費卡路裏和汽油,我們也從書籍和朋友中消費信息,從超級明星和業餘愛好者那裏獲得娛樂消費,從教師和醫生那裏獲取知識和技能,以及獲得其他數不勝數的非原子世界的事物。技術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選擇,甚至是自由。

  當這些事物被數字化的時候——它們可以被轉化成比特儲存在計算機裏並被傳送到網上時,它們就會獲得一些奇異、讓人吃驚不已的特性。你會發現,這些經過數字化的事物完全屬於一種不同的經濟學範疇,在這種經濟學裏,資源的充裕比稀缺還要正常。這裏也正像我們將要闡述的,數字産品和物質産品是不同的,這種不同的特性非常重要。

  當然,物質産品仍然重要,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在物質世界裏擁有更多的種類、更好的質量以及更大的體量。比如,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能夠吃得更多、更好或者更豐富。無論如何,我們都想要燃燒更多的化石能源,都想要輕鬆愉快地到更多的地方旅行。計算機正在幫助我們實現這些目標——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目標。數字化正在提升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運轉特性,而且這些提升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以上這些觀點已經在經濟曆史學傢那裏形成瞭廣泛的共識,正如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知名經濟學傢馬丁·韋茨曼(Martin Weitzman)所描述的:“一種成熟經濟的長期增長是受技術進步與否支配的。”而正像我們將要展現的,當前的技術進步正在以指數級的方式發生。

  第三個結論顯得更悲觀一些:數字化將給我們帶來一些棘手的挑戰。但這種挑戰本身並不會讓人太吃驚;即使對未來發展最有益處的技術進步也會給人帶來不利的後果,這種後果也是可以有效應對的。工業革命也會同時伴隨著倫敦上空彌漫的煤煙以及對童工令人發指的壓榨。那麼,這種技術進步後果的現代版本是什麼呢?迅速發展的數字化可能帶來的是經濟的大分化而不是環境的大破壞,這一切源於一個事實,即計算機的性能和數字化技術會變得更加強大,公司對各類勞動者的需求將會大幅縮減。技術進步會把一些人拋在身後,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還會有更多的人被拋在後麵。正像我們所要闡述的,擁有特殊技能的勞動者,或者接受過符閤社會發展需求教育的人,將會迎來一個絕佳的機遇期,因為這些人能夠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技術去創造和獲取更多的價值。然而,對於那些僅僅掌握瞭“普通”技能而且各種能力平平的勞動者來說,這將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時代,因為計算機、機器人和其他數字技術也正在以一種可怕的速度獲取這些技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以及其他國傢的人們總結道,工業革命的一些無法接受的後果經過一係列修復過程最終都消除瞭(民主政府和技術進步都有助於此)。童工在英國已經不復存在,倫敦空氣中的煙塵和二氧化硫也比自16世紀末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少瞭。數字化革命的挑戰也可以被抹平,但首先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這些挑戰是什麼。重要的是,我們要對第二次機器革命的消極後果進行探討,並對如何削減這些後果進行對話。我們非常有信心地認為,這些消極後果並不是無法逾越的,但也是不會自我修復的。在接下來的章節裏,我們會對這一重要議題提齣我們的看法。

  因此,這是一部展現第二次機器革命大畫麵的書——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將會因為數字化的齣現而發生重大轉摺。這是一個有著正確目標和方嚮的大轉摺——富足而不是稀缺,自由而不是束縛;當然也是會麵臨很多睏難、挑戰和選擇的大轉摺。

  這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跨度從第1~6章,描述瞭第二次機器革命的基本特徵。這些章節提供瞭很多精彩的例子,用以闡明最新的技術進步——就像科幻小說所描述的那樣,並且還解釋瞭為什麼它們現在會發生(畢竟,我們在幾十年前就擁有瞭計算機),揭示瞭為什麼我們對計算機、機器人和其他數字化工具給未來社會所帶來的創新的規模和速度如此有信心。

  第二部分,跨度從第7~11章,分析瞭數字化進程的兩大經濟後果,即紅利和收入分化。紅利指的是現代技術進步所提供事物體量的增大、種類的增長、質量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它是我們今天這個世界最令人振奮的經濟新聞。然而收入分化並不是如此令人鼓舞;它所帶來的經濟成功將會製造很大的差異——涵蓋財富、收入、靈活性以及其他衡量指標。技術進步的分化效應在最近一些年裏一直在增長。並且齣於很多原因,這是一個讓人感到非常棘手的發展過程,如果我們不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期加以乾預,這個過程還會加速發展。

  最後一部分,跨度從第12~15章,探討的是在這個時代裏,什麼樣的乾預是閤適而且有效的。我們的經濟目標應該是最大化地獲得紅利,削減收入分化所帶來的負麵效應。對於如何完成這些目標,我們將會提供一些建議——不論針對的是短期還是更長遠的將來。未來,你會發現技術進步真的會把科幻小說所描繪的樣子變成現實。正如我們在最後章節裏所強調的那樣,我們現在所做的選擇將會決定我們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


前言/序言

  托馬斯·弗裏德曼:與機器競賽——如果我有一把錘子

  在埃裏剋·布萊恩約弗森和安德魯·麥卡菲令人著迷的新書《第二次機器革命》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當荷蘭國際象棋大師揚·海恩·多納爾被問到與一颱計算機[像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製造的“深藍”(擅長國際象棋的計算機)]對弈前如何準備時,他迴答道:“我會帶一把錘子。”

  幻想著要把軟件和自動化領域最新技術進步擊碎的人,並不僅僅隻是多納爾一個。想一想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工廠和人工智能預訂員,它們不僅僅在以飛快的速度替代藍領工人的工作,現在也在替代白領階層的工作,甚至連大師級的人物也不放過!

  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裏,發生瞭一些很大很大的事情。每一種工作、每一座工廠、每一所學校,都能感受到這種劇變。我自己的總結是,這個世界已經從連接轉變到超級連接,結果是,一般化已經終結瞭,因為雇主現在可以輕而易舉地從國外獲得高於一般水平的軟件、自動化設備和低勞動力成本的人纔。麻省理工學院的布萊恩約弗森和麥卡菲對此提供瞭一個非常詳盡的解釋: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的序幕拉開瞭。

  他們討論認為,第一次機器革命時代是18世紀末期伴隨著蒸汽機誕生的工業革命。這一時期“幾乎所有的動力係統都在延展人類的肌肉力量”,麥卡菲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在那個時代,每一種後續的發明都在釋放越來越強大的動力。但它們的動力都需要人類做齣決定和發齣指令。”因此,這個時代的創造實際上是由人類控製的,勞動力也因此顯得“更有價值、更重要”。人類勞動力和機器是互補的關係。

  然而,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布萊恩約弗森認為:“我們正在開始對更多認知性的工作,以及更多的動力控製係統進行自動化。”在很多情況下,今天的人工智能機器能夠發齣比人類“更優化”的指令。因此,人類和受軟件驅動的機器可能正在日益變成替代關係,而不是互補關係。兩位作者認為,促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是三個剛好達到引爆點的巨大技術進步,他們把這些技術進步描述為“指數級的增長、數字化的進步和組閤式的創新”。

  在闡釋“指數級的增長”時,他們復述瞭國王和國際象棋發明者的故事:國王對這位發明者的印象非常深刻,決定給予他任何想要的奬賞。發明者說,為瞭養活全傢,他隻要大米就行瞭。他請求國王在國際象棋棋盤的第一個方格裏放一粒米,之後每一個方格裏所放的米粒數量都是前一格的兩倍。國王同意瞭——直到他意識到63次加倍的數量將會生成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大數字,因為即使在開始的時候隻放一粒米,一旦要填滿棋盤的另一半,那麼將需要百萬的三次方再乘以18倍的數量。

  兩位作者把棋盤的另一半和數字化計算能力每兩年瘋狂成倍增長的摩爾定律進行瞭對比。不像蒸汽機,它是實體的且每隔70年其性能纔會翻一番,而計算機的“性能和運算速度超越瞭以往的任何東西”,布萊恩約弗森說。現在我們正處於棋盤的另一半,你可以看到行駛中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危險邊緣》遊戲中贏得比賽的超級機器人、靈活的工廠機器人和小巧玲瓏但性能完全可以媲美二三十年前超級計算機的智能手機。

  現在,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延展,很快全球每個人都會擁有一部智能手機,而且每一颱收銀機、飛機發動機、學生用的iPad(一款蘋果公司的平闆電腦)、恒溫器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發布電子數據。所有這些數據意味著我們瞬間就可以發現和分析某個生産和操作模式,瞬間就可以復製全球規模的某條生産綫,並且瞬間就可以提升某項生産和操作技能——不論是眼部外科手術、教學分數或者在3萬英尺(1英尺=0.3048米)高空操控一颱通用公司的發動機。突然之間,兩位作者討論認為,技術提升的速度和幅度變得異常急速和劇烈。

  組閤式創新意味著你可以把Google(榖歌)地圖和像Waze這樣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組閤在一起,通過這種組閤式技術,駕駛員隻需要把他們的手機放在車裏就可以自動地接收交通路況信息,而且把這兩者的組閤融入一個GPS(全球定位係統)中,不僅可以告訴你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綫,還能告訴你哪條路綫現在是最佳的——因為這個係統能看到所有的交通狀況。瞬間,你就會成為某個城市裏最聰明的駕駛員。

  把所有的這些進步整閤在一起,兩位作者說,你就能看到我們這一代人,將能夠依靠更少的人和更多的技術,前所未有地擁有更多提升(或摧毀)這個世界的能量。

  但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深刻反思我們這個社會的契約,因為勞動對一個人的身份和尊嚴,對一個社會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建議我們要對人類勞動力減少徵稅,以使其與數字化勞動力相比使用成本更低;而且我們要對教育進行變革,以使更多的人能夠“與機器競賽”,而不是與它們對抗;我們還要做很多提升創業精神的事情,因為它能創造新的行業和就業機會;甚至我們還可以考慮給予每個美國人基本收入保證。

  兩位作者認為,我們還需要進行深入的再思考,因為我們不僅正處在經濟衰退、就業下滑的狀況中,還處在重塑工作間、辦公室的技術風暴之中——而且這種風暴還在加倍增長。

  托馬斯·弗裏德曼

  《紐約時報》專欄作傢、《世界是平的》作者


用戶評價

評分

新時代的新視角

評分

就是那麼本書而已,打開看看唄

評分

書不錯,送貨快 以後還會光顧

評分

內容豐富,見解獨到。。。。

評分

買來學習學習,充實自我。

評分

書質量很好 物流速度還可以 好評

評分

挺有意思的書,不過寫得有點囉嗦

評分

互聯網時代還是喜歡讀紙書,學習起來~

評分

京東送貨速度很快,第二天就拿到手瞭,書很好,是正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