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社區康復適宜技術》是一本專門針對社區康復治療所撰寫的指導用書,其讀者對象是廣大社區康復醫務工作者。社區康復是康復醫療三級治療的重要架構之一,在我國相關的書籍不多,為瞭彌補這一缺陷,需要一些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性的書籍。
《社區康復適宜技術》撰寫者多為具有豐富臨床康復和社區康復實踐經驗的教授、專傢、治療師和護理師,其中尤以治療師和護理師為主,並且他(她)們都具有很好的寫作經驗。撰寫中作者都特彆注意實踐性,書中雖然對治療機製未作詳細闡述,但用詞通俗易懂並輔以大量的圖(照)片,所以巾可供臨床康復治療工作者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生物力學基礎
第三節 神經生物學基礎
第四節 運動學基礎
第二章 康復評定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人體形態學評定
第三節 關節 活動度評定
第四節 肌力評定
第五節 肌張力評定
第六節 平衡評定
第七節 協調評定
第八節 步態評定
第九節 心髒功能評定
第十節 肺功能測定
第十一節 感覺評定
第十二節 疼痛評定
第十三節 手功能評定
第十四節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
第十五節 生活質量評定
第十六節 認知功能評定
第十七節 吞咽障礙評定
第十八節 失語癥評定
第三章 康復治療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關節活動度訓練
第三節 關節鬆動術
第四節 牽引與牽伸技術
第五節 肌力訓練
第六節 醫療體操
第七節 神經肌肉促進技術
第八節 運動再學習
第九節 平衡訓練
第十節 協調訓練
第十一節 步行訓練
第十二節 轉移訓練
第十三節 呼吸訓練
第十四節 有氧訓練
第十五節 物理因子治療
第十六節 手功能訓練
第十七節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
第十八節 環境改造
第十九節 輔助技術
第二十節 吞咽訓練
第二十一節 失語癥治療
第二十二節 構音障礙治療
第二十三節 語言發育遲緩治療
第二十四節 傳統康復
第四章 社區康復護理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壓瘡護理
第三節 跌倒預防
第四節 神經源性膀胱護理
第五節 神經源性腸護理
第六節 疼痛護理
第七節 體位護理
第八節 傷口護理
第五章 康復臨床應用
第一節 腦卒中
第二節 脊髓損傷
第三節 腦癱
第四節 骨摺
第五節 頸椎病
第六節 腰痛
第七節 骨性關節炎
第八節 肩周炎
第九節 手外傷
第十節 末端病
第十一節 慢性疼痛
第十二節 冠心病
第十三節 原發性高血壓
第十四節 糖尿病
第十五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前言/序言
提及社區康復,心中有些許酸痛。中國老一代康復前輩周士枋教授、卓大宏教授,為瞭實施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康復藍圖,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試點性工作。勵建安教授九十年代迴國後亦利用愛德基金會資源在南京繼續探索社區康復實施路徑,但由於當時中國衛生現狀、以及人們對康復認識不足,多年的探索未見結果。當前,中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人們的各項需求産生瞭很大的變化;康復發展處於上升趨勢,社區康復之夢又重新燃起我輩激情。
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係規劃綱要(2015-2020年)要求倡導防治結閤、上下聯動、分層醫療、醫養融閤、多元發展、中西並重的精神,完善我省康復醫療服務體係,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康復醫療事業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康復醫療服務需求。目前,中國衛生事業的改革如火如荼,如何建立並完善分級診療模式,建立不同級彆醫院之間、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續性醫療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機製,健全網絡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運行機製,逐步實現基層首診、雙嚮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成為關鍵問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六位一體”中,社區康復作為最為薄弱的環節,如何通過康復服務體係建設作為突破改革現有體製的瓶頸,是我們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因此,為實現“人人享有康復”的目標,社區康復無疑是“十三五”時期的核心工作。
社區康復(CBR)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促進殘疾人康復、機會均等、減少貧睏以及社會包容的一種戰略。CBR是為瞭使社區內所有殘疾人康復、機會均等、社會包容的一種社區整體發展的戰略;CBR通過殘疾人和傢屬、殘疾人組織和殘疾人所在社區以及政府和民間有關的衛生、教育、職業、社會機構及其他機構共同貫徹執行。CBR主要目標:保證殘疾人能最大限度地增強其軀體和心理能力,享受正常的公益服務和機會,並為社區、社會做齣貢獻;參與和社會包容:通過CBR激發社區的積極性,在社區層次通過改革和改進(調整結構、程序)以倡導和保護殘疾人的人權(如:消除殘疾人參與社會活動的障礙、促進社會包容)。CBR的基本要素:國傢通過政策、協調和資源配置支持CBR;對於實行以人權為基礎的CBR計劃取及共識;社區在CBR中願意對殘疾人的需要作齣迴應;社區工作人員積極參與CBR。同時,CBR要得到社會機構、衛生、教育、就業和勞動部門、民間組織、媒體等的支持。CBR的提高關鍵在於培訓,包括:管理培訓、殘疾人組織培訓、服務技能培訓,必須強調需要有正規的培訓。下麵是國際上對CBR達成的共識:
1.CBR是適用於發展中國傢使殘疾人易於得到康復的一個新的途徑(工作模式);
2.今天的CBR與初期CBR相比:以個人為中心_以殘疾人群體為中心、以醫療康復為中心_全麵康復、著眼於服務方式方法問題_著眼於政策和環境問題;
3.CBR應納入社區的總體發展計劃之內;
4.CBR需有多個部門的支持(醫療、教育、勞動就業、社會福利、計劃、財政);
5.CBR整個過程應有殘疾人及其傢屬參與、發揮作用;
6.CBR的模式應該多元化。
我國社區康復應該以實行政府主導、社區為本的領導體製和社會化的工作方針,采取醫學·社會模式,以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開展社區康復。具體錶現在:依靠三大社區網絡,整閤和落實各項社區康復任務;通過多個相關部門統籌協作,保證社區康復得到全麵的支持;按中西醫結閤方針,利用技術資源,使用符閤中國文化科技背景的適用技術。2004年卓大宏教授提齣康復新思維:要把技術、認識和服務結閤起來,作為構建和諧的康復環境、促進康復成功的三大要素,即R=T+E+S,其中R:Rehabilitationoutcome康復結局;T:Technology技術;E:EmotionalQuotient情商,如康復對象的信心、積極性,或者康復人員的愛心、態度;S:Service服務(方式、渠道、效率)。建議社區康復既要重視技術和專業機構,更要依靠人和社區;既要重視作為殘疾人個體的醫療康復,更要重視解決殘疾人群體的社會康復問題;既要重視身體功能的訓練,也要重視心理行為和社會生活等方麵的功能訓練和調整適應;既要重視基本的運動功能訓練,也要重視使用必需的輔助器材、特殊用品用具及其他康復工程産品,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既要重視充分提供常規的康復服務,更要重視提供“按需康復服務”,即根據殘疾人不同群體和個體的特殊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康復服務;既要重視完成本階段的康復計劃,更要重視日後必需的、長期的康復安排,充分利用各地、各種康復資源,提供預防性的、後續性的、連貫性的康復服務(包括社區康復在內)。
社區康復適宜技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