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2
四書章句集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元明清三代公務員考試官方指定教科書!
1313年(元皇慶二年),元仁宗下詔恢復科舉,確定《四書章句集注》為科舉考試指定用書。明洪武三年,再次確立科舉以硃熹“傳注為宗”。從此,硃熹的理學思想成為官方哲學,《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元明清三代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想要當公務員、做官,就必須讀懂、讀通《四書章句集注》!
◆張居正、王陽明、曾國藩、蔡元培、梁啓超等的人生啓濛書!
元明清三代,230多位狀元、數十萬的進士和舉人,以及難以統計數量的讀書人,無一不是從小把本書作為啓濛書來讀。其中不乏傑齣的思想傢、政治傢、文學傢、科學傢等精英人物,如楊慎、徐光啓、湯顯祖、海瑞、紀曉嵐、鄭闆橋、林則徐等等。正如梁啓超在《三十自述》中說:“四五歲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書》。”而鬍適在《我的信仰》中迴憶他的父親就是“嚴守硃熹的新儒教理學的人”,他在村塾讀書之時,就熟讀並背誦瞭《四書》《孝經》等。
◆八百年來會儒傢集大成者硃熹,窮四十年之功,逐字逐句解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流傳巨廣,影響巨大的《四書》注釋本。
硃熹生前唯恐道統失傳,故尤重教育,由此具備瞭很大的影響力。1200年硃熹逝世,給他送葬的弟子就達到上韆人,一度引起當局恐慌,竟下令約束。元明清三代,他的理學思想就是治國之本和人們思想行為的規範。所以梁啓超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中說:“六七百年來,數歲孩童入三傢村塾者,莫不以《四書》為主要讀本,其書遂形成一般常識之基礎,且為國民心理之總關鍵。”
◆爺爺的爺爺從小就讀的首本啓濛書,穿越一族必備神器!
想穿越迴清朝去當格格或者阿哥麼?想穿越到明朝去做公主或者王爺麼?那麼你該如何生存?讀《四書集注》啊!為什麼?因為這是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首本啓濛書!
◆清嘉慶吳縣真意堂刊本簡體橫排,國學經典再現!
清嘉慶年間,吳縣吳英、吳誌忠父子用多種古本,及宋、元兩代各種疏釋本為依據相互比校,糾正瞭不少錯誤,力求恢復硃熹定本的原貌。於嘉慶十六年(1811年)刊行,被稱為“真意堂刊本”,是公認現存各版本中質量巨好的。本書即以此為底本,僅將繁體竪排改為簡體橫排。其他如體例、注釋、文字、句讀等均遵照底本。
◆首次增補《四書傢塾讀本句讀》一捲,《四書章句附考》四捲,共約7萬字!
《四書傢塾讀本句讀》一捲,近1.2萬字,父親吳英撰;詳細羅列瞭在閱讀時句讀有誤或有疑問之處,並給齣瞭理由。《四書章句附考》四捲,近5.8萬字,兒子吳誌忠撰;詳盡考證瞭宋代至清代各古本和疏釋本在內容、字句上的異同,並一一標識。此五捲內容不僅體現瞭吳氏父子嚴謹的治學態度,也能讓我們直觀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變遷與傳承之不易。
《四書》又稱《四子書》。四書中,隻有《論語》從漢代即被尊為經典;《大學》《中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不獨立成書,跟《孟子》一樣,並無特殊地位。隋唐時期,三書纔逐漸受到重視;至宋,硃熹承襲“二程”(程顥、程頤)的觀點和做法,大力推崇此三書,使之與《論語》並重。從三十歲開始,硃熹便對四書下功夫,並分彆做注。《大學》《中庸》的注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因為引用程說和他說較多,稱為“集注”。1182年,硃熹正式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四書閤刊,稱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經學史上的“四書”之名纔首次齣現,並從此開創瞭漢唐崇《五經》,唐後重《四書》的時代。
六七百年來,數歲孩童入三傢村塾者,莫不以《四書》為主要讀本,其書遂形成一般常識之基礎,且為國民心理之總關鍵。
——梁啓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我父親是一個經學傢,也是一個嚴守硃熹新儒教理學的人……我在村塾裏讀書,讀瞭九年(1895-1904)。在這個期間,我讀習並記誦瞭以下幾部書:《孝經》《小學》《四書》《五經》……。
——鬍適《我的信仰》
在中國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硃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齣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曠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堪與倫比。……硃子崛起南宋,不僅能集北宋以來理學之大成,並亦可謂其乃集孔子以下學術思想之大成。……自有硃子,而後孔子以下之儒學,乃重獲新生機,發揮新精神,直迄於今。
——錢穆
硃熹是一位深入觀察各種自然現象的自然學傢。
——李約瑟
集大成而緒韆百年絕傳之學,開愚濛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
——康熙大帝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辛棄疾
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傾長河注東海之淚。路修齒耄,神往形留。公歿不亡,尚其來享。
——陸遊
大學章句
大學章句序
大學章句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論語集注
論語序說
讀論語孟子法
捲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捲二
八佾第三
裏仁第四
捲三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捲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捲五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捲六
先進第十一
顔淵第十二
捲七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捲八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捲九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捲十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孟子集注
孟子序說
捲一 梁惠王章句上
捲二 梁惠王章句下
捲三 公孫醜章句上
捲四 公孫醜章句下
捲五 滕文公章句上
捲六 滕文公章句下
捲七 離婁章句上
捲八 離婁章句下
捲九 萬章章句上
捲十 萬章章句下
捲十一 告子章句上
捲十二 告子章句下
捲十三 盡心章句上
捲十四 盡心章句下
附錄
四書傢塾讀本句讀
四書章句集注定本辨
四書章句附考序
四書章句附考
大學章句序
《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齣於其間,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而司徒之職、典樂之官所由設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備,然後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
夫以學校之設,其廣如此;教之之術,其次第節目之詳又如此;而其所以為教,則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倫之外;是以當世之人無不學;其學焉者,無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而各俛焉以盡其力。此古昔盛時所以治隆於上,俗美於下,而非後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賢聖之君不作,學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風俗頹敗。時則有若孔子之聖,而不得君師之位以行其政教,於是獨取先王之法,誦而傳之,以詔後世。若《麯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餘裔。而此篇者,則因小學之成功,以著大學之明法,外有以極其規模之大,而內有以盡其節目之詳者也。三韆之徒,蓋莫不聞其說,而曾氏之傳獨得其宗,於是作為傳義,以發其意。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則其書雖存,而知者鮮矣!
自是以來,俗儒記誦詞章之習,其功倍於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於大學而無實;其他權謀術數,一切以就功名之說,與夫百傢眾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齣乎其間。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濛至治之澤,晦盲否塞,反復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壞亂極矣!
天運循環,無往不復。宋德隆盛,治教休明。於是河南程氏兩夫子齣,而有以接乎孟氏之傳,實始尊信此篇而錶章之,既又為之次其簡編,發其歸趣,然後古者大學教人之法、聖經賢傳之指,粲然復明於世。雖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與有聞焉。顧其為書猶頗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輯之,間亦竊附已意,補其闕略,以俟後之君子。極知僭逾,無所逃罪,然於國傢化民成俗之意、學者修已治人之方,則未必無小補雲。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硃熹序。
大學章句大,舊音泰,今讀如字。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程子曰:“親,當作新。”
○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汙也。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學》之綱領也。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後,與後同。後放此。
○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誌有定嚮。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祥。得,謂得其所止。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此結上文兩節之意。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傢。欲齊其傢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治,平聲,後放此。
○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心者,身之所主也。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實其心之所發,欲其一於善而無自欺也。緻,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此八者,《大學》之條目也。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傢齊,傢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治,去聲,後放此。
○物格者,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無不盡也。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矣。意既實,則心可得而正矣。治,去聲,後放此。“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傢”以下,新民主事也。物格知至,則知所止矣。“意誠”以下,則皆得所止之序也。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齊傢”以下,則舉此而錯之耳。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本,謂身也。所厚,謂傢也。此兩節結上文兩節之意。
右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凡二百五字。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舊本頗有錯簡,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經文,彆為序次如左。凡韆五百四十六字。凡傳文,雜引經傳,若無統紀,然文理接續,血脈貫通,深淺始終,至為精密。熟讀詳味,久當見之,今不盡釋也。
……
快遞速度快 還沒有看 包裝完好
評分評價大於20元的商品超過10個字就有機會獲得京豆~
評分搞活動買的,三摺到四摺的樣子,正品值得買。
評分早就想買瞭,搞活動,買瞭很多。
評分閱讀使人明智,閱讀改變生活
評分這本書排版很好,閱讀方便
評分四書五經的精華,摘錄齣其中的重點句子進行翻譯。真心不錯,硃熹注釋的這版是經典,非常不錯,值得閱讀
評分活動的時候買瞭一大堆的書,隻是其中一本
評分整體感覺很好,就是有些古字不認識,要有注音就好瞭
四書章句集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