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708餐饮废水隔油设备选用与安装

16S708餐饮废水隔油设备选用与安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餐饮废水
  • 隔油设备
  • 选用
  • 安装
  • 16S708
  • 工程技术
  • 环保技术
  • 废水处理
  • 设备工程
  • 建筑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5182048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259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中饭店、公共食堂、餐饮业等餐饮废水隔油器、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的选用与安装。单台设备处理水量不大于70m3/h。
  主要内容包括:餐饮废水隔油设备的基本组成及控制原理、选用要点、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及安装图。餐饮废水隔油设备包括含提升隔油设备、不含提升隔油设备、简易隔油器。
  本图集为首次编制的餐饮废水隔油设备的选用与安装图集,对于该技术在建筑餐饮废水隔油处理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页插图

目录

总说明 4
隔油设备选型一览表 7
简易隔油器
小型隔油器安装图及尺寸表 8
吊装式隔油器安装示意图 9
吊装式隔油器预埋件及尺寸表 10
GC0系列简易隔油器外形图及尺寸表 11
GC1系列简易隔油器外形图及尺寸表 12
简易隔油器安装图 13
隔油设备(不含提升)
隔油设备(不合提升)工作原理图 14
气浮式自动隔油器(I)安装图 15
气浮式自动隔油器(I)性能及尺寸表 16
气浮式自动隔油器(II)安装图 17
气浮式自动隔油器(II)性能及尺寸表 18
传动式全自动隔油器安装图 19
传动式全自动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20
液压式自动隔油器安装图 21
液压式自动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22
螺旋式全自动隔油器安装图 23
螺旋式全自动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24
GY0系列全自动隔油设备安装图 25
GY1系列全自动隔油设备安装图 26
GY0、GY1系列全自动隔油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27
波浪式多级隔油自排设备安装图 28
波浪式多级隔油自排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29
方形全密封液压排油型隔油器安装图 30
方形全密封液压排油型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31
圆形全密封液压排油型隔油器安装图 32
圆形全密封液压排油型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33
地上式自动刮油型隔油器安装图 34
地上式自动刮油型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35
PE-1圆形隔油器安装图 36
PE-5、10圆形隔油器安装图 37
PE20、30、55圆形隔油器安装图 38
不锈钢矩形(带气浮)隔油器安装图 39
PE、不锈钢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40
BF-DZ系列油水分离器安装图 41
BF-DZ系列油水分离器性能及尺寸表 42
高效油脂分离设备安装图 43
高效油脂分离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44
高效智能油脂分离设备安装图 45
高效智能油脂分离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46
隔油设备(含提升)
隔油设备(含提升)工作原理图 47
波浪式多级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48
波浪式多级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49
波浪式多级隔油提升设备选用及安装说明 50
方形全密封液压排油型(含提升)隔油器安装图 51
方形全密封液压排油型(含提升)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52
圆形全密封液压排油型(含提升)隔油器安装图 53
圆形全密封液压排油型(含提升)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54
地上式自动刮油型(含提升)隔油器安装图 55
地上式自动刮油型(含提升)隔油器性能及尺寸表 56
BF-DZ系列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57
BF-DZ系列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58
高效油脂分离(合提升)设备安装图 59
高效油脂分离(含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60
高效智能油脂分离(含提升)设备安装图 61
高效智能油脂分离(含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62
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气浮式自动隔油提升设备(II) 安装图 63
气浮式自动隔油提升设备(II) 性能及尺寸表 64
传动式全自动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65
传动式全自动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66
液压一体化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67
液压一体化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68
GTO系列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69
GTO系列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70
GT1系列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71
GT1系列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72
GT2系列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73
GT2系列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74
GT3系列全自动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75
GT3系列全自动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76
GT6系列全自动隔油提升设备安装图 77
GT6系列全自动隔油提升设备性能及尺寸表 78
附录
附录一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等级标准 79
附录二餐饮废水隔油器技术要求 80
附录三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 82


餐饮废水隔油设备选用与安装:精选推荐与深度解析 一、 餐饮油水分离技术核心原理与发展趋势 本书深入剖析了餐饮行业油水分离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前沿进展,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隔油设备技术指南。内容聚焦于油脂、水和固体颗粒物在特定处理环境下的物理化学分离机制。 1. 浮力分离与表面收集技术 详细阐述了基于密度差的重力分离原理,这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隔油技术基础。重点分析了油层上浮速率、水流紊流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介绍了各种优化池型设计,如斜板/斜管集合器(Lamella Plate Settlers)在加速油水分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控制进水速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来确保高效油脂捕集。 2. 物理吸附与过滤强化技术 探讨了利用特定介质增强油水分离的现代方法。内容涵盖了多种过滤材料(如活性炭、无纺布、改性纤维素)对乳化油滴的拦截能力和再生技术。深入解析了浮选法(Dissolved Air Flotation, DAF)在处理高浓度乳化油废水中的应用,包括气泡的产生、附着与上浮过程的流体力学模型。 3. 电化学与膜分离技术的前瞻研究 本书对新兴的油水分离技术进行了前沿介绍,包括利用电化学方法破坏乳化结构,促进油水分离。同时,系统梳理了微滤(MF)、超滤(UF)在深度处理含油废水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针对超细微油滴的分离挑战与解决方案。 二、 餐饮废水隔油设备的分类、选型与性能评估 本章节是指导读者进行设备选型和工程实践的关键部分。它提供了一套科学、量化的评估体系,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 1. 传统重力式隔油池的结构与局限性 详述了传统砖砌或钢制隔油池的设计规范,包括有效容积的计算、隔油板的设置间距和角度。同时,客观分析了传统设备的缺点,如占地面积大、排油不便、易受水温影响以及对除渣除垢的依赖性。 2. 餐饮专用隔油器的技术路线比较 详细对比了市场上主流的餐饮油水分离设备,包括: 气浮式分离器(DAF): 适用于处理水量较大、油污负荷较高的集中处理点。分析了其对气源、药剂(若有)的依赖性及日常运行成本。 无动力/重力式集成油水分离器: 针对单体餐饮户的特点,强调其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的优势。重点解析了内部导流板、油水分界面稳定层(Interfacial Layer)的设计对实际分离效果的影响。 涡流分离与旋流技术设备: 针对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的废水,分析了涡流作用如何辅助颗粒沉降和油脂上浮,以减少后续堵塞风险。 3. 选型参数的量化确定 提供了明确的选型依据,包括: 设计流量(Q): 如何根据餐饮面积、高峰时段和日均处理量确定设计流量。 油脂负荷率(Oil Loading Rate): 依据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反推所需处理单元的有效分离表面积。 水温波动对效率的影响: 针对低温地区或冬季运营,如何选择具有保温或加热辅助功能的设备。 出水水质指标: 重点关注COD、BOD和动植物油脂(TPH)的去除率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设备性能保证范围。 三、 隔油设备的规范化安装与系统集成 安装质量直接决定了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本章提供了详细的现场施工指导和系统集成要求。 1. 基础工程与支承结构 阐述了设备安装前场地平整度的要求、设备基础的承载力计算,特别是对地下式或半地下式设备的基坑防水与防浮设计。强调了设备吊装过程中的姿态控制和垂直度校核。 2. 进、出水管路与流态控制 详细说明了进水管路的坡度设计,必须确保流态平稳,避免过高的流速造成油水分离层的破坏。对比了紊流进水与层流进水的优劣,并指导如何安装缓冲器或扩散板以平稳水流。对出水堰高度的调整进行了详细说明,以确保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3. 油脂收集、排放与清掏工艺 指导用户如何正确连接油脂排放管道、选择合适的自动或手动刮油/提升装置。强调了清掏口和检修口的设置位置,以及如何根据运行周期制定合理的清掏计划,防止隔油池内发生二次污染或厌氧发酵。 4. 与后续处理设施的衔接 分析了隔油设备在整个废水处理系统(如化粪池、厌氧/好氧生化池)中的位置定位。指导如何优化设计管路,确保隔油设备的出水水质(尤其是油脂和悬浮物SS)能够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最佳进水条件,避免油脂直接进入生化池造成填料堵塞或污泥上浮。 四、 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与安全管理 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操作手册,帮助管理者维持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 1. 日常巡检与维护流程 制定了详细的每日、每周、每月维护清单,包括水位监测、浮渣层厚度测量、排泥口检查等。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油水分界面(Interface Level)的清晰度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2.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针对设备常见的“出水COD超标”、“油脂外排”、“设备渗漏”等问题,提供了系统性的故障树分析(Troubleshooting Tree)。例如,分析了进水负荷过高、水温突变、内部结构件腐蚀或移位等可能原因。 3. 安全操作规程 强调在进行设备内部清掏或检修时,必须遵守的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规范,包括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如硫化氢H₂S)、通风措施、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使用要求,确保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匠心,那种带着工业风的蓝灰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原本是想找一本关于现代餐饮业运营管理的综合性书籍,最好能涵盖从前厅服务到后厨高效运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的标题虽然指向性很明确——“16S708餐饮废水隔油设备选用与安装”,但它的专业度和厚重感,让我误以为它可能是一个更宏大的工程技术手册的侧面章节,或许包含了对整个餐饮空间布局中环保设施整合的深入探讨。我期待看到的是关于不同类型餐饮业态(比如火锅店、高端西餐厅与快餐连锁)在空间优化和设备集成上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前期设计,以确保设备的可维护性和美观性。然而,读完前几章的目录后,我才意识到,这本书几乎是完全聚焦于隔油池这个单一的环节,细节描述得极为详尽,以至于完全脱离了我最初对“餐饮管理全景图”的设想。那种希望了解人员培训流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如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期望,在这本书里完全没有得到满足,它更像是一份极其专业的、针对某特定环节的施工规范汇编,而非一本面向行业管理者的通识读物。

评分

我最近在筹备一个关于绿色厨房设计的工作坊,希望能找到一些前沿的技术案例来支撑我的论点,特别是关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的创新方案。我对那些颠覆性的、打破传统工艺的“黑科技”抱有极大的热情,比如利用生物降解技术处理油脂,或者集成物联网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维护的智能隔油系统。因此,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立刻认为这可能是一本介绍了最新型油水分离技术的“圣经”。我本以为书中会大量篇幅介绍基于膜分离技术、超声波辅助分离或者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并辅以大量的图表和实验数据来佐证其优越性。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沉浸在一个更为传统和规范化的框架内。它更侧重于对国家标准、地方规范的引用和解读,以及对传统重力分离原理的机械式阐述。这种对“标准流程”的执着,虽然保证了其内容的严谨性,却让我这位追求“突破与创新”的读者感到一丝遗憾,仿佛我拿起的是一份几十年前的行业指南,而不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前瞻。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从中汲取一些关于项目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实用经验。在承接大型商业综合体内的餐饮楼层设计时,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往往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涉及到设备采购、预埋管线、定期清掏服务外包等一系列复杂的财务环节。我希望能看到一个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比如不同等级隔油设备的初始投入、年维护成本、以及因不合规操作可能导致的罚款风险对比。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基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成本估算表格,或者至少能指导我如何评估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报价的合理性。我甚至希望看到一些关于如何与市政排水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争取更宽松排放标准的案例分析。遗憾的是,这本书的关注点似乎完全停留在“如何正确安装”的层面,对“如何经济地管理和运行”几乎没有涉及,更遑论深入到宏观的财务决策层面,使得这本书在项目落地的实际操作层面,对我来说参考价值大打竟是有限。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令人印象深刻,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态度,这通常是我对技术类书籍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因为它决定了我在现场查阅时的舒适度和耐用性。我原以为,如此精良的制作水准,必然对应着内容上对复杂流程的细致拆解和高质量的示意图示。我特别关注安装部分的图解,期待看到不同管径、不同地面标高下,设备接入主排污管的详尽节点大样图,最好能有三维剖面图来展示水流路径的优化。我希望找到的是那种能让我直接拿去指导工人操作,减少现场反复沟通的“施工宝典”。然而,书中的插图虽然数量不少,但多以简单的二维流程图为主,对于关键的密封节点、防回流设计等技术难点,其表达方式显得有些晦涩和抽象,远不如我预想中的那种精细到毫米级的施工图纸。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偏向于理论介绍和规范阐述,而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面向一线施工人员的实操手册。

评分

我是一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目前正在进行毕业设计,主题是探索高密度城市中餐饮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我非常需要一本能够清晰界定不同设计规范对空间需求影响的参考书,尤其是那些“看不见”的基础设施如何反向定义空间布局。例如,我希望了解,如果我选择了一台体积较大的重力式隔油池,它会对厨房的操作台面布局、设备间预留空间,乃至整个楼层的承重结构设计产生哪些具体的、量化的制约。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空间占用率”的指标,或者展示一些将设备隐藏在非功能性空间(如设备夹层或抬高地台下)的设计范例。但翻阅全书,它似乎完全假设了一个理想化的、设备可以独立存在的空间环境,很少提及或讨论隔油设备与建筑主体结构、通风系统、甚至消防规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孤立的设备说明书的集合,而不是一个综合性建筑设计决策的参考工具,这对我这种需要将所有系统进行集成思考的学生来说,缺乏了必要的宏观视角和跨专业联动性分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