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2
2016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報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更多精彩,點擊進入湛廬文化旗艦店>>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傢巴曙鬆帶領團隊,分彆從功能視角、行業監管和金融創新等較為宏觀的角度對行業進行瞭相應的闡述和研究,試圖在更為廣闊的經濟係統的圖景之中更為清晰地勾勒齣資産管理行業的邊界、定位和運行機理。本書對資産管理行業的從業者、研究者、機構與投資者而言,都極具指導意義。
研究團隊連續11年專業發布,堪稱“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的年度晴雨錶”。
在2016 年對資産管理行業的研究剖析中,除瞭一如既往地關注其迅速擴張的勢頭外,更多地把眼光放在瞭其自身還有待“提升內力、重建能力”的方麵。
湛廬文化齣品。
在2016 年對資産管理行業的研究剖析中,更多地把眼光放在瞭其自身還有待“提升內力、重建能力”的方麵。並延續瞭2015 年行業格局篇、機構篇和海外市場篇的全書結構。
分彆從功能視角、行業監管和金融創新等較為宏觀的角度對行業進行瞭相應的闡述和研究。同時,在相對中觀或者微觀的層麵上,圍繞著資産管理行業産業鏈中的關鍵環節,對投資者、互聯網金融和資産管理係統等話題也進行瞭相應的探討。
重點對於2016 年資産管理行業下各個子闆塊進行勾勒和刻畫。快速地創新和重新定位,帶動瞭資産管理行業各個子闆塊的迅猛發展和跨界擴張。
“破壁”是2016 年機構視角下的關鍵詞,未來,行業中各類資産管理機構會更為多元化,並且在“大而美”與“小而精”並存的格局下,“百花齊放”的資産管理行業機構格局將值得我們期待。
對過去一年的海外資産管理市場進行瞭迴顧,梳理瞭眼下全球市場主流的幾種資産管理業務模式,並對於美國和新興市場的資産管理行業進行瞭整理和介紹。
巴曙鬆 博士
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傢,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傢,兼任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商務部經貿政策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銀監會中國銀行業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專傢指導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彆行政區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十三五”國傢發展規劃專傢委員會委員等。
巴曙鬆博士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先後擔任中國銀行杭州分行副行長、中銀香港助理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務,曾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高級訪問學者。
巴曙鬆博士還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傢,也多次參加中央決策者主持召開的專傢座談會;巴教授先後在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擔任管理職務,是同時熟悉中國金融市場實際業務運作、金融政策製定以及金融理論研究進展的金融學傢。
主要著作有:《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研究》、《金融危機中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挑戰與改進》、《巴塞爾資本協議III研究》、《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報告》年度報告等。巴教授曾獲209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奬。
第一部分 行業格局篇
01 功能視角下的資産管理行業
02 資産管理行業的監管與治理
03 經濟結構轉型下的創新金融發展
04 互聯網金融,撥開雲霧見青天
05 聚焦日益成長的個人投資者
【專題】資産管理係統訪談
第二部分 機構專題篇
06 淨值化、專業化、國際化,銀行理財逐步迴歸資産管理本源
07 公私募基金視角下的中國二級市場投資基金行業圖譜
08 “內外雙壓”,基金子公司進入瓶頸
09 險資持續擴容,風險導嚮監管引導多元化配置
10 泛資管趨勢下的子公司化布局
11 信托歌舞幾時休
12 私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新時代”下的全産業鏈布局
13 高端財富管理的全權委托時代
14 期貨資管,發展與創新並舉之年
第三部分 全球資産管理篇
15 美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現狀與展望
16 新興市場國傢資産管理行業發展現狀與展望
【專題】全球資産管理行業的主流業務模式
後記
01功能視角下的資産管理行業
如2015 年的報告中所提到的,中國的資産管理行業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在探索中前行的行業,在當時也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和邊界。在起步階段,對資産管理的闡述多是站在投資方的角度,指的是對以資金為形態的資産進行管理的業務。但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儲蓄與投資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麵,完整的資産管理流程也包括瞭滿足融資需求的過程。因此,廣義上的資産管理行業應當是一個社會的投融資體係所呈現齣來的形態的一種,一個社會經濟體係運行的市場化程度越高,其投融資體係就越發會錶現為我們所說的“資産管理行業體係”。而隨著中國投融資體係的市場化程度的逐漸升高,在中國投融資體係“資産管理化”特徵越發濃厚的同時,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的“係統重要性”程度也越高。因此,除瞭從産品、標的和收益等方麵來看待資産管理行業的角度之外,從功能視角看待資産管理行業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帶動中國金融結構變化
從金融結構的角度來看,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金融結構變化主要是銀行所從事的存貸款業務占整個投融資體係份額逐步降低、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或銀行的非存貸款類業務部門)所主導的投融資業務占整個投融資體係份額逐步上升的過程。從廣義的視角來看,中國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或銀行的非信貸類業務部門)所主導的投融資業務與我們所說的資産管理類業務範圍大緻相當。
從資金端的數據上看,中國資産管理業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對於銀行體係的存貸款業務替代已經非常深入。從2015 年末到2016 年一季度的這段時間,中國金融體係資金分布格局大緻如下:金融機構企業存款餘額42.1 萬億元,財政存款3.7 萬億元,儲蓄存款餘額57.5 萬億元;銀行理財23.5 萬億元,信托規模16.3 萬億元,保險投資9.09 萬億元,券商資管11.89 萬億元,公募基金(不包含專戶和子公司)7.7 萬億元,私募股權基金2.88 萬億元,陽光私募1.89 萬億元。如果用企業存款餘額、財政存款餘額和儲蓄存款餘額之和代錶一般性存款總和,那麼中國一般性存款總和規模大概在103.4 萬億;我們用銀行理財、信托、保險、券商、公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和陽光私募基金的規模之和代錶“資産管理”行業數據,可以發現,在2016 年初,中國資産管理行業規模大約為74 萬億元,占存款規模的七成左右。但是在目前的數據口徑下,資産管理行業規模數據相加存在高估。兩種規模比較的示意圖如圖1-1 所示。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從規模上約占存款規模的七成,意味著伴隨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的不斷發展,中國的金融結構已經發生瞭重大變化:從金融工具的角度來看,在儲蓄端,中國除瞭一般性存款之外又發展齣瞭銀行理財、信托産品、基金産品等多元化的金融産品;在投資端,融資方在貸款之外也具有多種標準化或非標準化的股權、債權融資方案選擇。中國投融資體係不再高度依賴於以存貸款為核心的間接融資體係,在銀行類機構存貸款業務的“企業-銀行-儲戶”模式之外,資産管理行業的“基礎資産-金融産品/資産管理機構-銷售渠道-投資者”鏈條也正在整個社會經濟體係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金融機構的視角來看,盡管整個社會經濟體係之中實現瞭金融機構的多元化,但是在中國,銀行還是占據著最為核心的地位。銀行的一般性存款規模加上理財規模,遠遠超過信托、保險、券商、基金等其他金融機構。從資産管理行業細分齣來的子行業來看,銀行理財規模相較於其他領域領先優勢明顯;券商資管、保險、信托依舊是資産管理行業之中規模最大的幾個子行業;基金行業雖然已經具備瞭一定的規模,但總體而言規模排名靠後。
功能視角下的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
資産管理行業功能定義
羅伯特· 莫頓認為,金融體係的核心功能是資源配置,其主要分為6 個方麵:清算和支付功能、提供融資機製、跨時間和地域的經濟資源轉移、管理不確定性和風險、協調不同領域分散決策的價格信息、處理不對稱信息。作為金融體係的組成部分之一,資産管理行業除瞭不具備底層基礎設施性質的清算和支付功能之外,在提供投融資手段、資源配置、風險管理、處理不對稱信息等方麵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於金融市場上的各類融資方,也就是資産管理行業之中各項基礎融資需求的供給方而言(宏觀含義上的投資端),資産管理行業是融資的渠道;對於投資方,也就是資産管理産品的購買方或者說是金融市場上資金的提供方而言(宏觀含義上的儲蓄端),資産管理行業是資産保值、增值的途徑;對於一個社會經濟體或國傢而言,資産管理行業體現的是對金融要素的資源配置功能,藉助市場化力量不斷提升資産管理行業效率及核心競爭力已
成為重塑國傢資産負債錶最有效的方式。
因此,一套成熟、高效的資産管理行業體係在理論上應當起到的作用包括:給投資方提供豐富的金融産品,給融資方提供多樣的融資方式,金融機構給市場提供充分的流動性並最大化消除信息不對稱的同時,有效地管理風險,促進社會資源有效配置,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盡管不同國傢或者地區的金融體係/資産管理體係因為其發展程度、金融結構甚至是社會文化存在差異、在社會經濟發展之中發揮作用的程度、特點和形式各不相同,但金融體係/資産管理行業體係鏈接融資方和投資方的本質不會因為錶現形式的不同而發生任何改變。
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功能檢驗
從中國資産管理體係的功能角度來看,一方麵,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在近十年的時間裏快速發展,帶動瞭中國金融效率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麵由於市場的成熟度方麵還有所欠缺,還不能夠充分地發揮其所承擔的社會經濟功能。資産管理行業持續發展帶動中國金融效率持續提升。受曆史因素的影響,中國的間接融資體係曾是中國“計劃”時代的一個代錶。商業銀行作為並不純粹的商業機構在金融資源的分配和定價之上曾直接接受嚴格的指導,至今還受到一定的非市場化約束。與之相較而言,資産管理行業本身就是金融體係之中更為“市場化”的組成部分。整個産業從資金募集到資産投降均麵臨著市場化的競爭,風險識彆能力和風險定價能力是一傢資産管理機構在市場化的競爭過程中勝齣的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資産管理行業遵循市場化原則快速發展,本身就是效率不斷提升的錶現:之於投資者而言有更多的投資産品可以選擇;之於融資方而言有更多的融資方式可以選擇,市場的信號通過金融要素的價格變動可以很快地傳遞齣來並引導市場自動進行調節,而不需要再被搜集並往上傳達、做齣決策而後逐級下發。一套更為有效率的金融體係,可以實現金融資源在社會經濟體係中更為快速和有效的配置,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經濟效率的提升和更為健康的發展。
[序言]
不經曆調整周期,
資産管理行業何以不斷走嚮成熟?
——巴曙鬆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傢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傢
在資本市場的調整階段,常常能讀到讓人清醒的文字,例如剛剛瀏覽的一篇短文,標題就已經足夠吸引:離開瞭牛市,你什麼都不是。
這就提齣瞭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在調整的市場中,資産管理行業該如何進行自我調整?
2005 年,我帶領研究團隊開始涉足資産管理行業研究領域;2006 年,我們第一次以《中國基金行業發展年度報告》的名義將團隊的資産管理行業研究公開齣版,至今已經整十年。我們曾將這套係列研究報告比喻為跟蹤資産管理行業多變氣候的晴雨錶,在過去十年中,我們提齣瞭周期波動與行業發展、大資管時代來臨、行業的春鞦戰國時代、新常態下的行業轉型等觀點,這個係列報告的書名從“基金行業”改為“基金與資産管理行業”,最後持續確定為“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報告,的確也都見證並記錄瞭行業的成長。
剛開始對於資産管理行業進行描摹和研究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到的樣本僅僅包括數量有限的公募基金、保險資管等為數不多的機構,其中公募基金的規模在2005 年底也僅為4 600 多億元,閤計總規模約為2.5 萬億,而當時全國GDP 總量為18.59 萬億,全國居民儲蓄總額為22 萬億,當時的資産管理行業占兩者比例僅為13% 和11%。但如今,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已經發展到瞭70 萬億左右的規模,資産管理行業的組成機構已經涵蓋瞭銀行、券商、公私募基金等近乎所有類型的金融機構,當前這一規模與GDP 的比例已經上升至103%。當年在金融市場中隻是偏於一角的資産管理行業,如今似乎已經站在瞭金融市場的舞颱中央,扮演著對國計民生和金融市場有著重要影響的角色,曾經深埋在“深草”之中的資産管理行業,“而今漸覺齣蓬蒿”。
相比過去我們的研究感受而言,資産管理行業獲得瞭從未有過的顯著影響力,但圍繞行業所齣現的睏惑、擔憂甚至質疑卻更為激烈瞭。我們發現整個資産管理行業正在發生遠比過去復雜的變化,以至於這種變化讓我們自己也疑惑,究竟什麼是資産管理行業?如果說十年前我們關注的共同基金僅僅是狹義的證券投資行業,那麼五年前我們關注的資産管理行業,也隻是定位於範圍標的擴大化的投資行業,並由此從基金、證券、保險延伸到信托、私募基金、銀行理財、海外投資機構等。而當前的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可能進入瞭第三階段,從單純的投資機構拓展為覆蓋設計、管理並銷售金融産品等各個層麵,而金融産品是連接投資者和基礎資産之間的環節,投資者投資金融産品,金融産品再投資於基礎資産,各類機構的資産管理能力就蘊含在金融産品投資基礎資産的這個過程之中。也正是這一轉變推動瞭資産管理機構不再僅僅是資金投資運用機構,而是真正去創造資産、管理資産、運作資産,這是我們十餘年來見證的行業發展的又一次巨大飛躍。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在短短幾年內開始走到金融市場舞颱中央,但其運行模式、機製製度、組織架構、從業人員、監管政策等諸多方麵是不是也能夠匹配其市場地位?事實上,我們迴顧近兩年來資産管理行業的發展,每一個值得欣慰的欣欣嚮榮的一麵,都往往可能有與其不甚匹配的另一麵,這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行業運作模式和效率與其迅速增長的規模不夠匹配。行業管理資産規模過去10 年的復閤增長率為40%,過去5 年的復閤增長率為42%,假設這一增速降到20%,意味著到2020 年行業資産管理規模將達到170 萬億。但伴隨著行業超常規發展,特彆是近五年來,金融市場波動也在加劇,從錢荒到股災,從非標産品到信用債違約,從互聯網金融到P2P 風潮,盡管有外在經濟環境的因素,但與資産管理行業自身的運行模式必定有密切關係。金融市場最為核心的功能之一是定價,近幾年“資産荒”背後的本質是行業過於追求與經濟周期不匹配的高收益率,卻沒有能夠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正確定價,最終多次反映齣來的就是流動性風險。這種定價機製的扭麯,推動瞭金融市場各類資産價格的大幅波動。這種還略顯得粗放簡單的管理模式,長遠來看對於投融資雙方和管理機構都麵臨轉變。
第二,行業支持經濟轉型、産業升級的功能與其在國計民生、金融市場的重要地位不夠匹配。當資産管理行業規模達到170 萬億時,預計屆時將是GDP 的2 倍,是銀行體係儲蓄餘額的75%。日本在人均GDP 達到3 萬~4 萬美元時,其資産管理規模是GDP 的3 倍,美國在人均GDP 達到5 萬美元時,其資産管理規模是GDP 的2 倍,英國在2008 年時資産管理規模也是GDP 的2 倍。因此不論從亞洲還是歐美的曆史發展來看,未來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將成為影響國計民生、金融市場發展的中堅力量。但另一方麵,近幾年來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過程中,資産管理行業有效支持的作用還需要提高。
第三,行業同質化發展傾嚮與産品、模式的日益豐富多樣不夠匹配。隨著參與市場的機構增加、經濟環境所要求的投資模式多樣化以及居民企業投資渠道的需求標準提升,資産管理行業近幾年齣現金融産品、管理模式的日益豐富多樣,以銀行理財為重要基礎的大資管行業衍生齣瞭各種不同層次的産品,從不同投資範圍的銀行理財、各種類型的集閤管理計劃到5 000 多隻共同基金、上萬傢私募基金以及大量的股權投資産品,當前可選擇的資産管理産品已經十分豐富。但我們再去看其背後的管理運作,實際上同質化的現象還十分明顯,這種同質化從靜態看體現在産品投資範圍約束、投資策略設計、基礎資産重閤等方麵趨同,也體現在從動態看産品創新的節奏十分趨同,一有新的投資産品類型齣現就會迅速被模仿。之前我們在研究中所關注的全麵綜閤型和垂直細分型的市場結構一直沒有清晰齣現,機構之間相互模仿、交叉、滲透的趨勢在近年還很明顯。究其背後原因,可能還在於行業超常規發展、蛋糕迅速做大的過程中,機構差異化經營壓力小,在風口可能不需要太辛苦就能飛起來,隨著行業增長的放緩,機構勢必要追求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第四,行業的監管協調與行業自身積極創新不夠匹配。站在十年前,我們並沒有規劃、可能也想象不到,銀行理財規模能夠發展到25 萬億,基金公司能夠在共同基金外發展齣多種産品類型,保險公司能夠在資本市場形成巨大影響力,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協會備案有接近25 000 傢,信托、基金、證券子公司會成為連接基礎資産與投資資金之間的重要通道等等。可以說資産管理行業發展的這十年也就是金融市場不斷擴大、創新、突破的十年。而在同時,政策監管與市場創新之間的協調還不夠完善。在市場自身蓬勃發展的過程中,監管層對於整體情況的把握、市場結構和規模的跟蹤監測是有滯後的,從而在發生階段性、局部性波動時,監管層短期內無法及時、有效地乾預市場。如何通過前瞻性的引導,既給予市場較大的創新、整閤空間,又不能帶來大起大落的波動,這就是政府的手與市場之間的微妙距離。
正是在這樣的觀察和感受下,我們在2016 年對資産管理行業的研究剖析,除瞭一如既往地關注其迅速擴張的勢頭外,更多地把眼光放在瞭其自身還有待“提升內力、重建能力”的方麵。在2016 年的報告中,我們延續瞭2015 年行業格局篇、機構篇和海外市場篇的全書結構。第一部分行業格局篇之中,我們從行業的宏觀格局齣發。鑒於整個資産管理行業已經在中國金融體係中占據重要地位、並對中國金融結構變化産生瞭重要影響,我們分彆從功能視角、行業監管和金融創新等較為宏觀的角度對行業進行瞭相應的闡述和研究,試圖在更為廣闊的經濟係統的圖景之中更為清晰地勾勒齣資産管理行業的邊界、定位和運行機理。同時,在相對中觀或者微觀的層麵上,圍繞著資産管理行業産業鏈中的關鍵環節,我們對投資者、互聯網金融和資産管理係統等話題也進行瞭相應的探討。
第二部分機構專題篇裏,我們立足於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行業格局,重點對於2016 年資産管理行業下各個子闆塊進行勾勒和刻畫。快速地創新和重新定位,帶動瞭資産管理行業各個子闆塊的迅猛發展和跨界擴張。在這個過程中,整個資産管理係統的內在機製和聯係變得更為錯綜復雜,各類資産管理機構均在重新思考自身在行業中的角色和定位。“破壁”是2016 年機構視角下的關鍵詞,未來我們應可以看到行業中各類資産管理機構更為多元化的戰略布局,“大而美”與“小而精”並存的格局下,“百花齊放”的資産管理行業機構格局將值得我們期待。
第三部分海外市場篇裏,我們對於過去一年的海外資産管理市場進行瞭迴顧,梳理瞭眼下全球市場主流的幾種資産管理業務模式,並對於美國和新興市場的資産管理行業進行瞭整理和介紹。
本年度報告是由我和楊倞負責整體協調組織以及全書的通稿、修訂、討論、齣版等事宜,最後由我和陳華良、王超對全書進行全麵的修訂統稿。各章起草人員包括:巴曙鬆、楊倞、何雅婷起草第一章;巴曙鬆、範碩、陳重行起草第二章;馬文霄、禹 2016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報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嗯,沒事看看吧,多貴啊,對吧哈,好慢
評分應該是正版的
評分還沒看,應該不錯
評分不錯很好非常好。不錯很好非常好。不錯很好非常好。
評分送貨速度快,價格很實惠
評分包裝不錯!!!!!!
評分很好。很有閱讀價值。
評分巴老師的書,真的棒!
評分還可以吧,幫彆人買的。。。
2016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發展報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