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社会发展及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基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依托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电类专业相关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实验要求而编写的实验类课程教材。本书共有四篇:第一篇为电路实验;第二篇为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第三篇为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第四篇为EDA技术应用。本书可作为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及计算机等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非电类相关课程的实验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第一篇 电 路 实 验
实验一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分析测试1
实验二 网络定理的测试4
实验三 受控源的研究7
实验四 电源等效变换及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研究13
实验五 阻抗参数测量和功率因数改善18
实验六 互感电路的研究22
实验七 三相电路的研究26
实验八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研究30
实验九 变压器特性及参数测试32
实验十 负阻抗变换器、回转器的应用研究36
实验十一 电路的时域响应分析40
实验十二 电路的频率特性研究47
第二篇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 模拟信号测试及半导体管性能测试54
实验二 模拟运算电路58
实验三 BJT共射极电压放大电路的分析63
实验四 FET电压跟随器的应用72
实验五 积分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77
实验六 信号产生电路83
实验七 集成稳压电源及应用89
实验八 低频集成功率放大器及其应用98
实验九 精密整流电路103
实验十 电平检测器的设计应用106
实验十一 差分放大电路108
实验十二 通用集成运放基本参数测试114
实验十三 负反馈放大电路118
实验十四 有源滤波器124
第三篇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 逻辑门功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134
实验二 组合电路设计和冒险现象分析138
实验三 MSI组合功能器件的设计应用143
实验四 集成触发器的设计应用148
实验五 MSI时序功能件的设计应用(1)151
实验六 MSI时序功能件的设计应用(2)154
实验七 脉冲分配器及其应用159
实验八 占空比可变方波产生电路163
实验九 D/A、A/D转换电路166
实验十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169
第四篇 EDA技术应用
实验一 1位全加器原理图输入设计 182
实验二 组合逻辑3?8译码器的设计184
实验三 7段数码显示译码器设计186
实验四 4位加法计数器设计188
实验五 简易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设计191
实验六 多功能数字电子钟设计192
实验七 4×4阵列键盘控制电路设计194
实验八 乐曲硬件演奏电路设计198
实验九 EDA综合设计实验199
附录A ELSOPC4000实验系统的资源介绍210
附录B QuartusⅡ应用向导220
附录C USB下载线驱动安装238
附录D 数字电子技术相关芯片引脚图242
附录E 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模板245
附录F 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撰写说明249
参考文献 252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其特点为应用性广、实践性强。而实验教学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结合各高校实验教学的实际要求,力求做到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硬件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相结合;基础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相结合。实现了由验证性实验为主到工程训练为主的转变。适应面广,且针对性强,便于教师和学生阅读和因材施教。
本书由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EDA技术应用4个部分组成。根据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实验内容既与理论教学内容有机地衔接,又体现理论教学上未充分反映出来的但实际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原理阐述上力求深入浅出,对于设计性实验均有设计举例、思考题和多个实验任务以供学生参考和选用。
本书由南通大学吴晓新、堵俊主编,王亚芳、林纯、陈娟副主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欠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6年8月
我购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第2版)》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这本书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确实下了功夫,从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特性验证,到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的应用,都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而且,作者在解释实验原理时,也尝试融入了一些更深入的理论分析,比如在讲到“稳压电路”时,会提及不同稳压IC的工作特性和影响因素。这对于想要“知其所以然”的读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实验步骤编写,有时过于简略,对于关键的仪器连接、参数设置,以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并没有给出足够清晰的指导。这使得我在进行实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摸索,甚至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者仪器损坏。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在某些章节的讲解深度上,确实超出了我预期的“教程”范畴。尤其是关于半导体器件特性曲线的绘制和分析部分,作者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推导过程和理论铺垫,这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器件工作原理的读者来说,绝对是宝藏。但是,这种理论的深度,也恰恰让我在进行实际实验操作时,感到了一丝脱节。书中的实验步骤,更多的是围绕着“验证”理论展开,比如“验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操作步骤本身并不复杂,但读完理论部分,你会自然而然地想要知道,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如何根据这些曲线来选择合适的器件,如何根据理论参数来设计更复杂的电路。这本书在这方面的信息就显得比较零散,更像是对理论知识的“证明”,而不是对实际工程应用的“指导”。
评分对于《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第2版)》这本书,我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它确实涵盖了相当广泛的电路和电子技术实验项目,从最基本的直流电路分析,到稍微复杂一些的放大电路、振荡电路,基本都涉及到了。而且,书中在某些实验的设计上,还是非常有思考空间的,比如关于“传感器信号调理”的实验,它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电路,而是鼓励读者去分析不同传感器的特性,并根据需求自行设计匹配的放大和滤波电路。这无疑锻炼了读者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忧的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难度曲线显得有些陡峭。很多实验在理论背景介绍和实际操作指导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导致我在实际动手时,常常会因为对某个概念理解不深,或者不清楚某个操作步骤的原理,而感到困惑和沮丧。
评分刚开始接触《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第2版)》时,我以为它会像市面上很多实验书一样,提供一套循序渐进、清晰易懂的实验流程。然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更偏向于一种“学术研究”的风格。例如,在介绍“滤波电路”实验时,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去讲解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不同滤波器类型背后的数学公式和设计思路,这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好的拓展。但是,对于我这样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概念时,往往会觉得有点“云里雾里”。实验部分的步骤描述,也显得有些跳跃,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一步一步地引导我完成硬件的搭建和仪器的使用。很多关键的连接细节,或者操作技巧,都需要我自行去查阅其他资料,或者反复尝试才能掌握。
评分拿到这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第2版)》时,我本来是抱着学习基础电路知识和动手实践的目的来的。毕竟,理论知识再扎实,也比不过亲手搭建、测量、分析来得透彻。翻开目录,看到那些熟悉的实验名称,比如“欧姆定律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应用”、“RC电路暂态响应”等等,心里还是挺踏实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实验设计虽然覆盖了基础,但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就显得有些……嗯,怎么说呢,不够“贴心”吧。比如,某个实验在讲解如何连接电容时,只是简单地说“连接到电路中”,但对于电容极性正负的判断和如何避免接反造成的损坏,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警示或者详细的解释,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增加了出错的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