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原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联合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2001年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孟群主任牵头和国际病案协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刘爱民主任的精心策划下得以问世。
为满足医改工作的需要,加强对编码的统一管理,2011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委托WHO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制了《疾病分类与代码》,即在ICD-10框架下将疾病编码由4位扩展到6位编码(前4位采用世卫组织标准,后2位采用临床医学术语),《疾病分类与代码》拟作为新的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为了配合该标准的推广应用,本书共收录了2万余种疾病条目,采用疾病病因、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病理为主要轴心的基本编制原则,以满足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与医疗管理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分类与代码的编制原则与疑难编码进行了阐述和注释。该《手册》不仅作为疾病与死因分类的培训教材,也是指导广大卫生统计人员、病案人员、医务工作者、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新的国家标准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刘爱民,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先后任北京医院学会北京病案学组的委员,第三届副组长。曾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北京医学会病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协会理事。现任国际病案协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理事、中国社区协会理事,《中国病案》杂志总编,卫生部病案专业晋升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刘爱民1975年投身病案管理事业,1984至1985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病案信息管理,导师是该病案学校校长,国际病案协会主席PhyllisWatson教授的亲自指导。30余年的工作中,作为主编或编委正式出版专业书籍或译著20余部,涉及病案信息管理、疾病分类、手术分类等各方面。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科研项目11个。
刘爱民一直活跃于病案的国际舞台,曾访问过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自1992年起,他一直是国际病案协会的理事,先后多次在国际上宣读学术论文,一些学术观点对病案专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他提出的疾病名称和手术名称公式成为了今天我国医师们书写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的参考依据。他曾多次组织过国际培训班。2005年主持亚太地区的病案会议。
刘爱民主要成就:他是我国病案正规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目前国内无论是病案中专班还是大专、本科班,大都使用或参考他和其他同志制定教学大纲,编写专业教材。2009年他主持出版的《病案信息学》首次将病案管理提高到病案信息管理的高度,填补了高等病案专业教材的空白。该书为国家十一五计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他是国际疾病分类法引入我国病案专业的主要人员之一,他参与了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10的翻译工作,承担了卫生部多期省一级的全国师资培训任务,20多年来,他为国家推广使用国际疾病分类和病案信息管理的发展走遍全国,为学习班授课培训的人员多不胜计。
在他的领导下,创办了《中国病案》杂志和《中国病案网站》,杂志现成为核心期刊,网站为全国病案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病案人员晋升列入了卫生部系列。他亲自主持病案信息专业考试的参考书及题库编写。
刘爱民主任多次出色完成卫生部、医院学会的委派任务,全国统一病案首页、疾病分类统计报告的主要制定人。他组织完成了由卫生部委托的SARS病案书写要求与电子病案研究,参与近年来卫生部有关病案法律法规文件的起草工作,支援边远地区学术活动,包括云南、四川、西藏自治区、澳门,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最近,还负责卫生部100多个病种临床路径的编码工作。
刘爱民无论在国际或是国内病案行业中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疾病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疾病名称编码索引表
肿瘤形态学编码索引表
疾病名称拼音索引表
肿瘤形态学拼音索引表
前言/序言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作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标准,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统计范畴涵盖死因、疾病、伤害、症状、就诊原因、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以及疾病的外部原因等,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医疗保险、人口管理等部门及病人信息收集与统计分析。目前,全球约70%的卫生费用支出依据ICD进行医疗支付和卫生资源配置。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统计信息中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承担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标准的应用、培训和推广工作,并指导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以下简称WHO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开展相关工作(ICD翻译、培训和咨询等)。为满足统计工作标准化需要并与国际接轨,1993年统计信息中心首次把国际疾病分类ICD-9引入中国并等效采用编码,成为我国国家疾病分类标准《GB/T14396-1993》。2001年将ICD-10(4位编码)完全等效作为国家分类标准《GB/T 14396-2001》。为推广使用ICD-10,统计信息中心联合WHO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于2001年编印了《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用于指导医院病案统计人员和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该书对国际疾病分类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广大病案统计人员、医务工作者、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案头工具书,多次再版。
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和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按病种付费、医保理赔、医院等级评审、临床路径、电子病历、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对疾病分类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及疾病分类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医改工作的需要,加强对编码的统一管理,2011年,统计信息中心委托WHO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制了《疾病分类与代码》,即在ICD-10框架下将疾病编码由4位扩展到6位编码(前4位采用世卫组织标准,后2位采用临床医学术语),《疾病分类与代码》拟作为新的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为了配合该标准的推广应用,我们编写了这本《疾病分类与代码应用指导手册》,共收录了2万余种疾病条目,并对疾病分类与代码的编制原则与疑难编码进行了阐述和注释。该《手册》不仅作为疾病与死因分类的培训教材,也是指导广大卫生统计人员、病案人员、医务工作者、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新的国家标准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对提高我国疾病分类水平,提升统计数据质量,规范医疗服务管理,促进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疾病分类与代码应用指导手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