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陶方宣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259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003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2
字数:170000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坛风格相近、交往频繁、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文化大师的人生描蓦和交往梳理,力求把故事性与文学性紧密结合起来,从一个独特的人文角度,透视出文学与人生之间紧密依存的关系,催人深思,给人启发!


内容简介


大清帝国土崩瓦解,只给那些愚忠的臣民留下一根阴魂不散的辫子。他们就像捍卫最后的战旗一样保存着自己的辫子。作为遗老遗少的后代,陈寅恪祖父陈宝箴备受皇上恩庞,出任兵部侍郎。而王国维家族早年随宋高宗南渡,他自己为末代皇帝溥仪之师。溥仪出宫后,他与陈寅恪受聘于清华国学院,早年交往、共同游历使两位饱学之士结成莫逆之交。在现代文明摧枯拉朽的冲击下,两位传统文化的捍卫者经历过怎样的煎熬与阵痛?怎样的绝望与悲悯?把这样两根“辫子”编在一起,确实发人警醒,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陶方宣、男,安徽芜湖市三山区人,现居上海,编剧、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政府机关公务员多年,后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深造。出版有《不是冤家不聚头》、《盛妆*张爱玲》等著作30多种。其中《霓裳*张爱玲》、《鲁迅的朋友圈》分别在香港三联、中和公司出版繁体字版,在海外发行。创作有多部影视剧,均已拍摄播出。


目录

目录

序 剪断历史的辫子 / 1

第一章 大师之死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 2

昆明湖的波澜经久不息 / 8

自沉之谜 / 17

所有的忧伤悲伤哀伤,到最后全化成湖殇 / 22

大喇叭声中溘然长逝 / 28

南下的脚步停留在广州 / 33

“我老了,愿意死在中国” / 39

留在了温暖如春的南国花城 / 45

第二章 清华国学院

相逢于水木清华 / 52

南书房行走 / 58

辫子是他最好的标志 / 64

大师们纷至沓来 / 70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76

审美:真正的文艺复兴 / 81

在文化与历史的断裂处 / 86

乾嘉学派与沈曾植 / 92

第三章 遗老遗少遗民

王禀:“靖康之难”中的忠烈 / 100

《水浒传》中另一个王禀 / 106

“我王氏失其职,世为农商” / 112

有虞氏的三十三世孙 / 118

传说后面是传奇 / 124

“清末四公子”和“维新四公子” / 130

陈氏三兄弟 / 136

第四章 颠沛流离

如影随形罗振玉 / 144

《人间词》与《人间词话》 / 151

北大的辫子和清华的辫子 / 158

从海上到上海 / 164

书生:读书的一生 / 171

在西南联大 / 177

流浪教授 / 183

压卷之作《柳如是别传》 / 189

附录

附录1:王国维年谱 / 194

附录2:陈寅恪年谱 / 199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大师之死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陈寅恪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在晚清与民国的学术界,王国维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也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山峰。很少有一个学者能获得那样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也极少有一个思想家抵达那样遥远的精神境界。可是,无论学术成就再丰澹华美、精神境界再高蹈出尘,他这个人与尘世总显得隔着一层幔帐。正是这层美妙的幔帐让王国维显得既出世、又入世,这是他在他的巨著《人间词话》中阐述的最高境界。现在我们要是谈起梁启超或章太炎、鲁迅或者胡适那样的学者,完全可以激昂起来、亢奋起来——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可歌可泣,值得大书特书。但是一提到王国维,就有点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些委顿、有些空虚——而这正是王国维要传达给我们的精神品质。正是这种在晚清与民国不可多得的精神品质,让王国维在他一生孤寂的文化之旅相遇同样的独行客陈寅恪——大师与大师的相遇是彗星与彗星的相遇,这千年不遇的际遇是文化的艳遇,我们要进入这样的大师世界却不能从这样的艳遇开始,从学术成就、政治立场着手当然也不行,非得从大师之死开始——这是第一步,就如同解读贾宝玉非得从他撒手红尘、入寺为僧一样,老北京的昆明湖因为有了王国维的纵身一跃从此就名载史册,昆明湖的烟波水气就凝聚成中国近代史上一缕经久不息的文化芬芳。

这一天是1927年6月2日上午八时,王国维准时来到清华国学院。这一天久雨初晴,初夏的阳光分外灿烂,它照耀在帝都那些巍峨宫殿的红墙碧瓦上,显得美不胜收。街头路旁,槐花一嘟噜一嘟噜从青青槐叶间悬挂下来,不时掉下一朵,不时又掉下一朵,像一朵朵小白蝶扇着翅膀飞下大地。几乎每一棵槐树下都铺满了这种白色的槐花,看上去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忧伤。王国维就这样踏着满地落花来到清华大学工字厅,这就是著名的国学研究院所在地,昨天的喜庆气氛似乎还没有散去,一切均历历在目——国学院第二班三十六名学生昨天就在此举行毕业典礼,毕业宴会也设地这里。宴席共设四桌,所有国学院的师生欢聚一堂,大厅里始终弥漫着一种喜庆的气氛,而王国维就座的那一席却寂然无声。人们已经习惯了他的沉默寡言,也没人特别在意。散席时,王国维和平常一样与人一一作别。离开工字厅后他随陈寅恪一同散步回家,并顺路到陈寅恪家进行畅谈。这时,王国维的学生姚名达、朱广福、冯国端三人游园归来路过王国维家,一时兴起便到王家拜访。王国维接到家人的电话后,即刻从陈寅恪家返回,与学生们长谈一个小时,直到晚饭时才送走了同学们。这天晚上,学生谢国桢来访,交谈中涉及时局,王国维神色黯然地说:“闻冯玉祥将入京,张作霖欲率兵总退却,保山海关以东地,北京日内有大变。”他们一直谈到很晚,送走了谢国桢后,王国维应邀为他们题写了扇面,内容是唐末韩致尧的七言律诗,一为《即目》,也称《即日》,另一首的题目是《登南神光寺塔院》。题完这两首诗,王国维又为谢国桢一位名叫著青的年轻友人题了两首诗。

王国维为谢国桢等人题写的扇面,一般都认为是抄引前清遗老陈宝琛的《前落花诗》。此说最早是出自吴宓之口,他认为是王国维借此来表明自己将死之志。但后来有人对照陈宝琛的原诗时才发现这实在是一大误会,因为两首诗截然不同,充其量也不过是王国维步陈诗之韵罢。不过,从以上的几首诗来看,许多诗句似有不祥之语。据王国维的夫人后来回忆,当晚王国维熟睡如常,根本没有什么异常举动。而第二天早晨起床时,王国维女儿王东明回忆:“六月二日晨起,先母照常为他王国维梳理发辫,并进早餐,无丝毫异样。”王国维照常来到国学院上班,那就是一个我所形容的阳光明媚的日子,王国维在缤纷落花中来到清华国学院,他和每一位同事打招呼,还与他们商谈了下学期招生计划。处理完日常公务,他向研究院办公处工作人员侯厚培借了两块银元。因侯厚培身上没有零钱,就借给他五元钱一张的纸币。王国维从没有带钱的习惯,这是国学院众所周知的事实,大家对此并不奇怪,也没有人问他借钱干什么。王国维像往常一样很随便地走出校门,叫了一辆由清华大学组织的编号为“35”的人力车,径直往颐和园而去。上午十时左右到达颐和园,王国维让车夫在园外等候,自己购票入内且直奔佛香阁排云殿下的昆明湖。漫步走过长廊,王国维在石舫前兀自独坐沉思许久,约半个小时后他进入了鱼藻轩。这时,他点燃一支纸烟慢慢地抽完,然后从容地掐灭了烟头,走到鱼藻轩的石阶上,看了看平静的湖水,猛然纵身一跃——此时大约十一时左右。距鱼藻轩大约十几米处,正好有一个清道夫正在清扫垃圾。听见水响抬头一看,发现有人跳水,他即刻奔来跳入水中将王国维救上岸。虽然整个过程不过两分钟时间,王国维不仅没有呛水,就连背后的衣服也未浸湿。但是由于湖水较浅,而王国维死意坚决,且入水时用力将头首先栽下,所以口鼻中都被淤泥堵塞,最终离奇地窒息而死。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直到晚上七点,王国维之死才传到清华园。经过紧急商讨,由校长曹元祥、教务长梅贻琦亲自带队,二十余名教职员和学生分乘两辆汽车赶赴颐和园。当时北京的政治气氛已十分紧张,负责颐和园戒严的守兵不许师生进入,经过反复交涉后才容许校长和教务长等少数几人入内。由于尸体未经检验,学校当夜不能将王国维的遗体运回,于是众人回到清华大学后便组成了治丧委员会,商定第二天要办理的丧事。王国维的遗体仍停放在鱼藻轩亭子里的地面上,上面覆盖了一张破旧的篾席,篾席四周用砖块压上,其状惨不忍睹。等到第二日下午四时,检察官才来验尸,从王国维衣袋中发现了一份遗嘱和剩下的四元四角钱。验尸后清华大学对王国维的遗体进行了梳洗入殓,并于当晚九时将棺柩运到清华园南面的刚秉寺。参加送殡者除王国维的亲属和部分学生外,还有梅贻琦、陈寅恪、梁漱溟、陈达、吴宓和北京大学的马衡、燕京大学的容庚教授等。

王国维遗书装在一个信封中,封面写着“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全文仅有百余字: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槁葬于清华园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不致饿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

留给儿子王贞明的这封遗书写于夏历五月初二,也就是王国维自尽的前一天。其中,王国维不仅对自己的后事有明确安排,还教导子孙当“谨慎勤俭”,依靠自己的勤劳来养活自己。从王国维对自身遗体埋葬地的明确指定不难看出这位国学大师对清华大学的看重,而委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整理自己书籍一事,又可知当时被王国维引为知己的还有两位国学大师陈寅恪和吴宓在王国维心目中的分量。从这封遗书中我们还能够体味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种为人为文的品德,那就是鲁迅先生评价王国维的那句话:“老实得如火腿一般。”

“老实得如火腿一般”的王国维投水自杀,像一枚炸弹在中国文化圈引爆,上海著名的《申报》刊发了“清华教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河死”的北京专电,天津的《大公报》则在“国学家王国维在颐和园石舫投水”的报道上加了“因悲观时局”等导语,因为六月四日这天正是端午节,人们很快把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与屈原投汨罗江联系起来。北京的《顺天时报》刊发了题为“继屈原投江之后王国维投昆明湖自杀”的报道,而清华国学院的导师梁启超也拿王国维与屈原相提并论。现在看来,这种自沉方式虽然有别于陈天华的投海自杀或谭嗣同的慷慨就义,但这种非功利性的毁灭生命却有一种审美的惨烈,这也印证了王国维说过的一句话:“文学、美术不过成人精神的游戏”。如果说悲剧意味着一种巨大的审美快感的话,那么王国维的自沉则正好是这种快感的全身心体验,他用他的生命的投入来完成这个审美的过程。我想,他走向昆明湖的脚步应该不是迟疑的、沉重的。相反,它带有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平静与满足。因为这脚步既没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式的迷惘,也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焦灼。相反,它洋溢着“梦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和飘逸。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没有看,送货及时,感觉很满意。

评分

还行吧,其中有些图片的说明稍有问题。

评分

书质量很好,希望下次合作!

评分

还没有看,送货及时,感觉很满意。

评分

还行吧,其中有些图片的说明稍有问题。

评分

书质量很好,希望下次合作!

评分

还没有看,送货及时,感觉很满意。

评分

还没有看,送货及时,感觉很满意。

评分

非常好!优惠囤书中,慢慢看!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