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際新聞編譯》是中國傳媒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國際新聞編譯”的配套教材,書中使用瞭大量的國際新聞編譯實例,按照不同的國際新聞題材,分彆介紹瞭常見的國際新聞編譯方法、技巧和要點,以期為國際新聞實踐工作提供一些指導。《國際新聞編譯》適閤國際新聞專業學生、國際新聞編輯記者以及想要從事國際新聞編譯工作的自學者。
作者簡介
尚京華,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長期從事國際新聞專業課教學,參與創辦校電視颱英語新聞節目並擔任指導教師。曾在中央電視颱新聞中心、評論中心和海外中心兼職,並擔任國內媒體員下培訓教師。主要研究領域:國際新聞、對外傳播。
李新宇,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曾在中央電視颱從事國際新聞編輯工作。主要研究領域:國際新聞、國際媒體。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國際新聞的編譯方法
第一節 英-漢國際新聞編譯總論
第二節 新聞編譯的步驟
第三節 新聞編譯的方法
第二章 國際災難新聞
第一節 災難新聞的分類與要素
第二節 災難新聞的結構與編譯要點
第三節 連續報道——災難新聞報道的法寶
第四節 以人為本——災難新聞的人文關懷
第三章 國際政治新聞
第一節 國際政治新聞的分類與結構
第二節 突發性國際政治新聞的編譯
第三節 國際選舉新聞編譯
第四節 其他日常性政治新聞的編譯
第四章 國際經濟新聞
第一節 經濟新聞的分類與特點
第二節 國際金融新聞編譯
第三節 國際貿易新聞編譯
第四節 人、事、物——經濟新聞的趣味點
第五章 國際軟性新聞
第一節 軟性新聞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 社會新聞的編譯
第三節 趣聞軼事的編譯
第四節 娛樂新聞的編譯
第六章 國際科技新聞
第一節 科技新聞的分類與編譯
第二節 科學發現類新聞的編譯
第三節 宇宙探索類新聞的編譯
第四節 醫療、生活科技類新聞的編譯
第七章 國際體育新聞
第一節 體育新聞的分類與要素
第二節 體育新聞的基本編譯方法
第三節 體育賽事新聞的編譯
第四節 場外體育新聞的編譯
緻謝
精彩書摘
《國際新聞編譯》:
三、科技新聞編譯的特點
科技新聞在所有類彆的新聞編譯中,被認為是比較難以駕馭的一種體裁。從事過科技新聞的編輯常常感嘆說,科技新聞編譯有三難,即難懂、難譯和難編,這與科技新聞本身專業性強、術語多、不容易寫得簡明通俗不無關係。如果說其他類彆的新聞編譯像剝花生,把它們剝開時需要用外語和一般常識來做輔助,那麼科技新聞編譯就好像剝榛子,沒有錘子或者鬆鼠一樣鋒利的牙齒,僅憑外語和常識就隻能“望榛興嘆”瞭。
科學鬆鼠會①的網友說,“對許多人來說,科學就像一枚枚難以開啓的堅果,雖味美卻不易人口;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像鬆鼠一樣,打開科學的堅硬外殼,將有營養的果仁剝齣來,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其實,國際科技新聞也像一枚枚堅硬、難以人口的美味堅果,需要編譯者藉助自身的科學素養和編譯寫作能力,把其中有價值的信息通俗生動地錶達齣來。
科技新聞編譯具有以下特點:
1.專業性強,解讀新聞內容成為難題
科技新聞是對科學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發現的報道。科學技術研究包括科技人員對客觀規律的發現,對客觀世界的新認識和科學研究人員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對於這些新成果、新發現的報道,自然會使用到相關專業的名詞和術語,也會涉及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因此,在科技新聞編譯中,編譯人員會遇到大量的專業概念和技術名詞。
科技新聞中的現場新聞很少,多數來自會議、專業媒體,經過編輯加工後刊齣或播齣。這類消息從發現綫索到傳遞給受眾的過程中,經曆瞭基本內容解讀、語言翻譯、學術內容的通俗化處理乃至文章的結構改變等過程。每一個過程都會使原始科學發現的核心問題或主旨發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作為從事科學新聞報道的編輯,在篩選、翻譯、編輯報道的過程中,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報道科學。
在科技新聞中,兩個要素——何事(what),即新發現或新進展,以及來龍去脈(how),即對成果的評價和未來的展望——往往是最難理解的信息。比如在《美完成玉米基因測序》②這樣一篇報道中,齣現瞭基因密碼(genetic code)、DNA序列(DNA sequence)、染色體(chromosome)等專有名詞,報道涉及玉米基因測序的結果、玉米基因測序的意義以及遺傳學的一些內容。編譯者需要掌握遺傳學方麵的基本知識,否則就難以理解這篇報道的新聞事實。
除瞭學科術語,編譯者在理解編譯新聞時,也常常需要運用一些學科背景知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吳汝康院士在《美國的科技新聞報道可供藉鑒》一文中提到,美國的科學記者具有相當多有關的專業知識,熟識一些科學傢,知道某一科學傢有何專長。他將美國的科學記者與中國的科學記者作對比後指齣,中國的科技新聞報道需要有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的記者。同樣,科技新聞編譯工作,也要求編譯者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不斷質疑、嚴密查證的較真精神。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即便編譯人員原本是理工科齣身,也隻能精通某個專業,不可能做到行行精通。這種情況是每位從事科技新聞編譯的人員都會遇到的問題。解決之道有二:一是編譯者成為涉獵廣泛的雜傢,勤奮追蹤不同領域的研究現狀;二是編譯者建立自己在各領域的“後援隊”,認識各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可以信賴的研究人員或團隊。隻要做到這兩點,在編譯新聞時,編譯者就能判斷齣稿件中的新聞點在哪兒,研究成果到底有哪些突破;在稿件中遇到問題時,纔能找到專傢去討教、去求證。
……
前言/序言
人們常說“十年磨一劍”,從我2004年開始教授新聞編譯課到現在,已經整整12年。
從12年前忐忑不安地登上講颱,到現在可以在講颱上侃侃而談,這12年見證瞭我的成長,也見證瞭反恐、海嘯、金融風暴等一係列國際大事。
這是一本從無到有的書。12年前我剛接手新聞編譯課時,市麵上沒有一本專門的新聞編譯教材,大部分相關的內容都分散在新聞翻譯或者新聞寫作教材之中,而我自己也隻是有些在央視做國際新聞編譯的經驗。或許正是因為我在碩士就讀期間,在沒有太多準備的情況下就開始瞭國際新聞編譯的工作,所以對這門課所需要的能力和技巧有比較深的體會,也比較瞭解一個對新聞編譯一無所知或者所知甚少的人,在突然麵對這項工作時,心底那一絲慌張。所以,我決定從頭構建一本適閤的講義,而且不從那些瑣碎的新聞標題、導語、正文怎麼編譯開始,而是直奔整體篇章的編譯——因為在現實工作中,你首先麵對的就是一整篇直接放到你麵前的英文新聞稿,而你必須要加工齣來的就是一篇包含所有要素的完整的中文新聞稿。
在本書的編撰過程中,耗時最多、工作量最大的部分是材料的搜集,也就是本書中所使用的這些編譯實例的搜集。12年中,我每次看到一條好的新聞,不管是英文的還是中文的,第一反應就是存下來,然後去尋找相對應的中文新聞或者英文新聞。我電腦裏存的新聞量,多到我自己都整理不清楚。在講授國際新聞編譯課的過程中,我搜集到的一些材料用過一兩次,然後就淘汰瞭;另一些材料,反復使用,曆久彌新,保留瞭下來。最後呈現在本書中的材料,都是經過檢驗、去僞存真的結果。當然,現在書裏的有些材料,或許依然不夠完美,但它們之所以還留在書裏,是因為目前還沒有更好的替代材料——要找到單獨的一篇英文或者中文寫得很好的新聞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找到中英文都寫得好而且還能對應上的新聞,其難度不亞於大海撈針。
其實,在將這12年間上課所用的材料和講義集結成書的過程中,我也有過糾結的時候。對於一個有些完美主義傾嚮的人來說,當我看著要放到書裏的新聞,已經是“明日黃花”,會有一種想要將這些材料全部替換掉重新再來的衝動。但是,一旦我開始這樣做,這本書可能就永遠也無法麵市瞭,因為新聞天天發生,再怎麼更新,留在書裏的都始終是舊聞。而且,如前所述,更新所有的材料將是一項龐大而係統的工程,或許還需要經過下一個十年纔能完成。所以,經過和本書另一位作者的討論,最後我們決定就用過去12年的這些材料來完成這本書,因為“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曆史”,而本書也正好可以總結一下過去12年發生的大事件。
這本書本是為國際新聞專業的學生編撰的一本教材,但它同時也適用於從事國際新聞編譯實踐的記者和編輯,以及想要從事國際新聞編譯工作的自學者。使用者在使用本書時,可以首先研讀書中參考範例所使用的編譯方法,領會其中的新聞編譯原理,對其進行消化吸收,然後結閤最新的英文時事報道,將同樣的方法運用到對其的編譯之中,這樣纔可以活學活用,真正掌握新聞編譯的實際技能。
國際新聞編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