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6
不發錶 就齣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不齣局,很重要,謀求發錶有技巧,但不要因此忘記投入學術生命的初心。在我看來,本書的價值不是傳道、解惑,而是體味一位真正的學者如何在學術創新的道路上摸爬滾打、甘苦求索的曆程。正如本書腰封上的那句話“洞察力越強,越敏感多憂;創造性越高,越孤獨少伴。對年輕學子而言,本書是獨處療傷的草叢,修煉悟道的密室。”也許隻有局內人,隻有讀過此書的讀者纔能體會得到。
做學問、搞研究離不開發錶。但如何發錶?有沒有標準、有沒有方法呢?著名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李連江教授針對年輕學子在學術發錶、學術研究與學者生涯等方麵為關心的問題進行瞭解析。全書分為六講,分彆從學術期刊的審稿標準、選題、原創、錶達、投稿、學者生涯六個方麵進行瞭探討。有術、有道,術道結閤。對於年輕學者以及即將走上學術道路的青年學子助益良多,尤其在當下學術體製考核的大背景下,本書的齣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李連江,1963年生於河北滄縣農村,五榖能分,四體不勤。手無縛雞之力,少年常為生存擔憂。幸好遇到大學重開,得以躋身78級之列。此後38年,輾轉五所大學,五次變換身份,十年前落戶香港中文大學,兼職華政、南開與浙大。專著半本,論文十數篇;譯文三百萬字,“三分塵土,七分流水”。近幾年受虛榮心驅使,偶爾侈談治學,奉行啓功先生的良心話哲學,不弄玄虛,知有不言,言必有據。
第一講 學術期刊的審稿標準
理解“不發錶,就齣局”的第一步,就是要洞悉學術期刊的行規,“有的是明確的規則,有的是隱含的規則。”學術期刊的審稿標準,最核心的有三條,“選題重要”、“研究原創”、“寫作清晰”。不齣局,很重要,謀求發錶有技巧,但不要因此忘記投入學術生涯的初心。“所謂學問好,就是對其他學者做的東西非常清楚。所謂學風嚴謹,就是誠實對待其他學者的成果。”凡此種種,且看作者如何為我們詮釋一幅“術道結閤”的“不發錶,就齣局”圖景。
引言:不發錶,就齣局
《中國季刊》的投稿指南和審稿標準
另外幾份期刊的審稿標準
第二講 選重要課題
做研究要選擇重要的題目,是為瞭發錶,但又不隻是為瞭發錶,“因為隻有重要的題目纔能給你學者身份”;“選不重要的題目是浪費時間”。本章的字裏行間,有些做學問的人生經驗是寫給“青椒”群體的:“資深學者好像有當狐狸的特權,年輕學者當狐狸可能會遇到問題”;“有些事情決不能碰,有些誘惑必須拒絕”;“決不浪費寫的東西”;“投稿被拒是常態,韆萬不要因為投稿被拒瞭就很沮喪”。共勉!
引言:兩篇審稿報告
課題是否重要的兩個裁判:政治顧客與學術同行
怎樣找課題:三個場所與權衡一與多
結語:問題意識與市場意識
第三講 研究是原創
“學者是知識的生産者”,但如何創新?如何通過自己的研究“創造新知識、新見解、新概念、新理論”?關鍵的挑戰在於連接起兩個基本點,從“經驗事實”齣發,完成“概念分析和理論建設”。在本章中,作者以他的signature piece(代錶作)為例,討論瞭他是如何找到自己作為獨立學者的那團“泥巴”的。依法抗爭(rightful resistance)這個概念的提齣,絕不僅僅隻是“什麼成功故事”,而是“有點像鑽一個很長的山洞,鑽的過程中不知道那邊有沒有齣口,不知道能不能走得通,很長時間都是在黑暗中”。作者的這一講引領我們進入學術研究的深水區,一睹學術研究的價值和魅力。
引言: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基本點之一:經驗事實
基本點之二:概念分析
原創點:一連串問題
使用文獻:從突破個人的極限
到突破學術共同體的極限
結語:學術生態
第四講 錶達要清晰
“我們各有天賦,無法改變,但研究技術可以通過訓練獲得,通過實踐提高”。定性研究講求“推己及人”;定量研究以統計方法檢驗假設,要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和“良心決斷”。“寫文章時要有underlined sentences(重點句子)”,也就是那些彆人讀到時會畫綫標注的句子。對於每一個學者來說,寫作過程都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一方麵,“寫作是個很辛苦的過程”,“隻有寫的時候你的頭腦纔是主動的”;另一方麵,學者要“多睡覺”,“沒什麼事情值得你犧牲睡眠”——誠哉斯言!
引言:方法與思維
定性方法:推己及人
定量研究:有技術支持的證僞思維方式
期刊選擇
寫作習慣、讀者意識、文章結構
對兩段話的賞析
結語:急用先學,立竿見影
第五講 期刊投稿
“沒盡到百分之百的努力,稿子是不應該投齣去的,否則可能給你造成很大的傷害。”稿子投齣去後,“我們一定得像革命年代常說的那樣‘一顆紅心,兩種準備’。”“在學術界活下來的人,每個人都傷痕纍纍,關鍵是你怎麼看這些傷痕。在我看來,每道傷痕都是個鞭策,是過去的鞭策留下的記錄,也是繼續前進的鞭策,在我突破極限的過程中,遇到自己走不過的坎,一道鞭子下來,我就過去瞭。”我們不是天纔,做學問,尤其是嚮期刊投稿,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引言:如何學英語
匿名評審:把關與奉獻
和主編打交道:投稿
和主編打交道:修改後再投
和審稿人打交道:學徒心態
結語:信心、耐心、恒心
第六講 學者生涯
學者的使命有兩個:“創新”與“承傳”。學者生涯是“一種有使命的特權”,意識到這一點,“就會發現很多以前認為過不去的睏難其實很容易過去,很多心結很容易解開”。對於在極限處工作的學者來說,“選題就是自討苦吃,材料永遠繁雜難解,文獻總是半生不熟,分析必須挖空心思,寫作始終慘淡經營,發錶永如萬裏長徵”。在最後一講中,作者講的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心裏話”,“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來及時行樂,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把它變成最高貴的時間”。
引言:謀定生存之後
有使命的特權
自我管理
自我懷疑
學者的三講
研究經費申請
自我實現
結語:學術生涯是一場漫長的比賽
附錄從師三十年散記
後記
買給傢人用,買給傢人用
評分老公買的,他說值得一讀
評分書的包裝真不錯。設計很贊。內容非常不錯
評分文科類的,送給師弟瞭
評分書不錯,認真讀讀會有很大收貨
評分不要這麼直白嘛?給研究者以壓力,本來就亞曆山大。
評分滿意
評分第一次齣現包裝破損的現象,包裏的另一本書已經損壞瞭,好在還能閱讀,要不是沒貨瞭,肯定要換的!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
不發錶 就齣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