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与监管:国际研究镜鉴 [Financial Risk and Regulation:International Academic Achievement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内容简介
肇始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动荡延续到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余波未平,引发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全新认识以及监管的变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高度关注国际金融研究,特别是金融监管、金融危机以及系统性风险方蕊的研究等,本着“国际为镜,中国之鉴”的基本理念,从2013年开始组织专业人员从国际知名智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机构以及一些国外重点期刊中,精选一些重要论文和工作报告,择其精要进行编译,《金融风险与监管:国际研究镜鉴》就是这些成果的汇集。希望《金融风险与监管:国际研究镜鉴》的出版能够激发学术界的研究灵感,促进中国金融监管政策的完善和监管体制的调整。
目录
一、宏观金融与金融危机
1.金融发展的“最佳水平”
2.金融体系结构的发展
3.货币政策与缓慢复苏
4.货币政策与储备金利息
5.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6.房屋抵押贷款合同价格指数的宏观金融效应
7.金融全球化和可持续金融
8.全球和区域金融安全网络
9.信用、破产与总体波动
10.金融稳定研究
11.金融市场稳定性回顾
12.流动性冲击、治理、系统性风险和金融稳定
13.金融稳健指标和银行危机
14.金融稳健指标和金融周期的特征
15.金融、发展和稳定——从危机中得到的教训
16.危机中金融机构的结构性分析
17.金融危机、银行风险与政府金融政策
18.大萧条时的银行倒闭和经济产出
19.欧元区内的资本外逃:冷静应对恐慌性抛售
20.金融危机后亚洲的恢复
21.基于DSGE模型的金融危机研究:MAPMOD方法的应用
22.监管改革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3.全球金融危机的监管反应:一些敏感的问题
24.银行资本、监管与金融危机
25.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26.沃尔克法则对欧央行的启示
二、银行监管与巴塞尔资本协议
1.银行信贷风险
2.货币政策对央行监管银行作用的影响
3.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系统的稳健性
4.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中的压力
5.杠杆率要求对提高银行稳定性的作用
6.银行资本金与危机期间的银行风险
7.政府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作用
8.银行资本要求:调整通道
9.对银行资本监管的重新考虑:关于规则、监管机构和市场纪律的新制度
10.银行监管和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11.银行监管促进国际金融稳定的有效性
12.中国银行系统能否在不牺牲贷款质量的情况下保持增长?
13.中国银行体系改革对上市公司投资和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
14.杠杆率的顺周期性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
15.论信用渠道的重要性:美国银行危机的实证研究
16.美国、欧洲与中国的银行与非银行信贷
17.金融危机前后新兴市场银行所有权和信贷增长的比较
18.关于实施巴塞尔监管框架的进展报告
19.巴塞尔协议Ⅲ:监测报告
20.巴塞尔协议Ⅲ:实施情况监测报告
21.巴塞尔协议Ⅲ:净稳定资金比率
22.巴塞尔协议Ⅲ:关于杠杆率常见问题
……
三、系统性风险预警与测度
四、宏观审慎政策与影子银行
五、惠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精彩书摘
《金融风险与监管:国际研究镜鉴》:
10.金融稳定研究
导读:目前,学者们对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以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必然会注重相关法律的建立,加大对公共银行、小银行的监管,提升金融一体监管的战略地位。
金融稳定研究这篇文章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金融部门的联合评估计划的研究成果,这篇文章以萨尔瓦多银行2010年4-5月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
萨尔瓦多银行虽然没有直接暴露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但是,萨尔瓦多银行的几个主要母银行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这就直接导致萨尔瓦多子银行受到更为严格的风险管控,需要提取更多的风险资本。美国经济衰退,加之2009年大选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美国人民的风险厌恶情绪,直接导致了信贷的供需变化和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以及盈利率下降,即使如此,整个银行业在面对宏观调控下也显得十分自如。从此种现象可以看出,虽然2008年银行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或者间接冲击,但是整个银行业基本上是健康运行的。
根据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到目前为止,提出的改进建议有很多。针对银行,监管者提出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同时增强各机构的偿付能力和加强地方性银行的重组重建。但是,萨尔瓦多破产法尚未颁布,安全网尚未建立,更为重要的是,银行最重要的贷款规定尚未颁布,如贷款如何分类以及如何分类监管,这是银行最重要的风险管控。由此可以看出,对金融稳定性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是有限的。
目前所提出的金融系统监管办法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合作,防止监管套利。监管当局应该联合保险、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成立一个统一的监管主管,形成更强大的监管力度,同时实现公平监管,这个权力应该交给中央银行。唯一的主管将会减少监管漏洞和监管套利。但是,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合并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行,以此来保证有效率的监管。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达到这一步。
国家支付系统的控制应加强,并形成区域支付和结算的统一规定。实时发布的全额结算系统(RTGS)大大提高了大额支付安全。然而,这需要确保操作控制和中央储备银行储备系统得到充分的监督。而中央银行法修订应针对支付和结算系统实施区域性条约。
还应该加强对小银行的监管,虽然由于规模小等原因,小银行尚未进入金融监管体系,但是一旦这些小银行受到的冲击超过其能承受的阈值,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旦超过阈值,小银行应该向金融体系监管汇报,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维护银行业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针对这些不受体系监管的小银行设立一些辅助监管,例如,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要求这些银行增加透明度,防止其过度负债。
在新一轮加强监管的条件下,公共银行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扩大中小企业和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例如,萨尔瓦多当局在面临整个国家信用下降的情况下,宣布公共银行将制定一系列的战略计划来扩张信贷,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这些扩张计划以不扭曲市场为目标,公共银行的决策将会受到政府的监管和控制,也会受到平衡风险控制和市场自身调节的影响。从金融系统稳定的整体性来看,健全的资本市场是抵御金融冲击的根本保证,多样化的资本市场能扩大融资的来源,降低系统性风险,这就需要综合的改革。由于金融改革在过去的十年里处于瘫痪状态,萨尔瓦多的证券监管存在相对较低的标准,市场发展已受到约束。新的投资基金法和资本综合改革法案的通过将帮助扩大投资者投资路径,促进区域一体化。金融深化可以增加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从而增强经济抵御冲击的能力。
……
前言/序言
发端于美国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最终演化为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不论是危机之中的雷曼兄弟破产导致的拆借市场流动性枯竭,还是英国近150年来的首次大挤兑,不论是私人部门秋风扫落叶式的去杠杆,还是公共部门苟延残喘式的加杠杆,最为核心的是金融风险的累积、传递和冲击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各个经济体和金融市场捆绑成为一个风险共担实体。系统性风险及宏观审慎成为了危机的教训,美国、欧盟和英国等进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
危机爆发已过去快8年的时间了,但是全球经济仍然在危机中挣扎,先是美国陷入衰退的困局,再是欧洲被拉入债务危机的泥潭,现在轮到新兴经济体的风险暴露,而美元则被认为进入一个升值的长周期,甚至一贯被认为低估的人民币也出现了贬值的预期,全球进入一个竞争性宽松甚至是负利率时代。外溢效应及其对进入稳定的影响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与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外溢效应一样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中国在与全球经济、国际市场的互动中已成为一个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主体。不论是危机之中的稳定器,还是危机之后的新引擎,不论是此前的四万亿大刺激计划,还是新近的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已经内化为全球经济与市场波动的因子,金融风险成为双向且多次反馈的新机制。以前是配角,现在是主角;以前是被动者,现在是主导者。中国及其金融体系的地位变迁与其金融稳定的潜在涵义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外溢效益、双向反馈等将深刻改变国内金融市场及其监管体系。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内外金融风险统筹、中央地方监管协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匹配、普惠金融与风险收益重构等的矛盾性逐步呈现出来。2015年以来,不论是内部衍生还是外溢冲击,股票市场、汇率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波动加剧,对外部的影响和受外部的影响都更加敏感,现有监管体系改革及其与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匹配性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可以看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与金融稳定相关的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量化宽松、外溢效应、双向反馈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等成为了极其重要的学术以及公共政策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下属的研究机构,高度关注国际金融研究,特别是金融监管、金融危机以及系统性风险方面的研究等,本着“国际为镜,中国之鉴”的基本理念,从2013年开始组织专业人员从国际知名智库,世界银行、IMF、FSB等国际金融组织,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及其分行、英格兰银行、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及Journal of Finance、Jourl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等期刊中,精选一些重要论文和工作报告,择其精要进行编译,形成了研究基地的“国际研究镜鉴”系列。
遵循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脉络以及公共政策的现实需求,“国际研究镜鉴”重点关注了系统性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宏观审慎框架、外溢效应、非常规货币政策、债务危机、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国际研究镜鉴”系列及其归集出版的重要目的是在于通过跟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风险传递的路径、政策应对的模式、金融行为的反馈以及内外机制的融合,基于学术和政策的双重视角,来为我国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及其内外协调等的理论研究、政策研讨和实际决策提供参考。
比如,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化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品质提升有借鉴作用;比如,系统性风险,该方向涉及金融稳定的研究、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预警,最为典型的是欧洲中央银行的风险仪表盘,这对于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预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再比如,重点关注宏观审慎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的协调,当金融稳定成为央行的第三个目标之后,组织架构和功能调整成为了重大的政策需要,这将是我国未来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的一介重大问题;最后是特定领域的经验支持,比如世界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及政策支持体系借鉴,普惠金融发展指标的设计、收集、评估和政策含义等。
金融风险与监管:国际研究镜鉴 [Financial Risk and Regulation:International Academic Achievements]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金融风险与监管:国际研究镜鉴 [Financial Risk and Regulation:International Academic Achievement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