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敏先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微言希声:马敏谈史论学集》主要收录了马敏先生在史论方面的文章。《微言希声:马敏谈史论学集》共分以下五个部分:一、谈师忆旧;二、治学杂感;三、深度书评;四、各类序言;五、附录。
目录
一、谈师忆旧
“流水不争先”——追念史家林增平先生
耶鲁怪杰史景迁
规范认识的超越——黑马黄宗智
忆望龄师
追忆野泽丰先生——兼谈野泽丰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对我的启迪
“真人”:龚书铎先生印象记
“学官”表率:文海先生印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略谈章开沅老师对我治学道路的影响
“别识心裁”与“贯穴熔铸”——开沅师对本所学术的开示
叩响大学之门:我如何从普通工人到大学生
二、治学杂感
历史的空间
治学偶得——《马敏自选集》书后
文化寻踪偶记
两访塞兰坡
有感于孔子“述而不作”
“十年磨一剑”——也谈学者敬业精神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若干问题
传统与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反思
通史贵在“通”
让城市文化史研究更富活力
学问之道——治学体会漫谈
谈读书与写书评
从思想史到社会史
人物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
从“万国街”到“地球村”——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世博会
辛亥革命与亚洲视角
《历史研究》是淬炼学者的熔炉
史学研究贵在“开新”——我与《史学月刊》
让我们重拾亲密的师生关系——第26个教师节感言
细节:获取成功的关键
忠诚:一种敬业的工作品质
尽心:一种更高的工作境界
情商教育:问题青春的一剂良药
乔布斯的启示
努力塑造城市之魂——也谈武汉21世纪城市文化建设
三、深度书评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史的新探索
另一种历史——高阳《胡雪岩全传》读后
胡适研究的深层次探索——评罗志田著《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
放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视野——评介《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
对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新诠释——林蔚著《从战争到民族主义:中国的转折点,1924—1925》评介
据之于实情:建立中国史学新典范的若干启示——以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为例
追寻已逝的街头记忆——评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四、各类序言
《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自序
《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前言
《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自序
《教育之道与管理之道》自序
《(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序
《苏州商会档案丛编》序
《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序
《傅兰雅档案》序
《大过渡——时代变局中的中国商人》序
《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1929—1949年鄂东民事诉讼案例研究》序
《纵浪大化中——二十一世纪章开沅在华师》序
《1914涩泽荣一中国行》序
《李寿昆书画集》序
五、附录
马敏论著目录
精彩书摘
《微言希声:马敏谈史论学集》:
正当我在工地过得自由自在、有滋有味时,1977年秋天,“拨乱反正”的春风开始吹拂了,邓小平召开了著名的恢复高考招生座谈会,突然间国家宣布要马上恢复高考,而且时不我待,当年就考。这犹如一声春雷,又如久旱甘霖,令我们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恢复了高考,自己有望进大学了;忧的是中学学的那点数理化知识和外语知识早已还给老师,身处建筑工地,一时又找不到任何复习资料,从何复习起呢?但想到自己文科方面一直在坚持自学,从未放弃,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多少有点功底,似还可放手一搏。当我把参加高考的想法告诉领导后,领导一方面表示支持,但另一方面可能又舍不得我走,于是提了个折中办法:基本不给专门时间复习,但同意报考,如果考上了还是支持我去上大学。
这样,我白天继续干工作,晚上则投入紧张的复习。记得参加高考前一天,我拿出几乎全部积蓄很奢侈地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以便在考试时准确掌握时间。考试当天(12月6日),早早起来,到食堂买了两个馒头,步行半小时左右到了青山区市48中的一个考场。看到同考场的武钢考生都是由单位派车送考,个个踌躇满志、笑逐颜开的,心中煞是羡慕,但旋即自我安慰:也许是他们的考生多,我们的考生少,不然领导也同样会派车送考的。如此想来,心态也就平衡多了。
根据自己的特长,我报考的是文科,头天考语文、史地,第二天考数学、政治。以今天高考生的眼光看,我们当时考的东西太“小儿科”了,但想想已离开学校四五年,又从未系统复习过,敢上考场就已经很不错了,当场难倒一大片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我看到周边有些考生早早就离场了,不知是题目太容易呢,还是根本不会做。尽管心里发虚,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得益于当知青时就着煤油灯长期苦读的结果,我语文、史地、政治都考得比较顺利,史地连额外的附加题全都做了。感觉监考老师在我身边几次驻足,看我答题,可能觉得这位考生还有点戏。
……
微言希声:马敏谈史论学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