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麦积山石窟从1953年正式建立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经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从冯国瑞先生1941年调查麦积山石窟起算,已经有七十余年的历史,《麦积山石窟文物工作七十年》是图文并茂的对这七十年来麦积山文物工作进行了一个完整的回顾,作为麦积山文物工作前进道路上的指引。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一 披荆斩棘古窟燃灯
(一)冯国瑞先生与麦积山石窟
(二)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考察麦积山
(三)阎文儒、李浴及其他学者对麦积山石窟的考察
(四)西北考察团和中央考察团对麦积山石窟考察
二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
(一)成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
(二)建所初期的重要工作
三 荆棘载途砥砺前行
(一)管理体制转变
(二)麦积山石窟第一次建档工作
(三)文物环境监测工作
(四)架通未通栈道和翻修已通栈道
(五)整顿环境、安装防护门窗
(六)对濒危塑像、壁画采取应急措施
(七)建立图书资料室
(八)瑞应寺清理和修缮工作
(九)开展考古研究
(十)其他方面的工作
四 工程发轫奋创伟绩
(一)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
(二)麦积山加固工程
(三)麦积山加固工程后期影响及评价
(四)支援嘉峪关夯土城墙喷锚加固试验和水帘洞保护工程
(五)成立麦积山艺术研究会和组织美术人员临摹壁画
(六)广泛收集整理有关麦积山石窟资料
(七)工程期间的文物修复工作
五 潜心探索秉烛而行
(一)文物修复工作
(二)雕塑复制和壁画临摹
(三)古文书整理
(四)对外展览
(五)图书出版
(六)四十周年大庆
(七)对外人员交流
(八)基础设施建设
六 传统立基科技兼容
(一)文物保护
(二)退耕还林工作
(三)安防工程
(四)考古调查
(五)档案建设
(六)馆藏文物数据采集
(七)召开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八)其他方面工作
七 保护合纵研究连横
(一)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报
(二)文物保护工作
(三)考古调查
(四)图书出版丁作
(五)文物数字化工作
(六)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丁作
(七)美术临摹工作
附录 麦积山石窟大事记
后记
前言/序言
从1941年冯国瑞先生拨开麦积山石窟洞窟前的荒草荆棘,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从1953年建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至今也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七十年艰苦跋涉,七十年风雨历程;每一次道路坎坷都是发展进步的台阶,每一个前进的足迹都凝结着前辈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站在这个历史节点回望麦积山石窟所走过的道路,那些道路上的足迹和汗水我们必须铭记,作为一种精神必须传承,使我们以后的道路走得更稳健,步伐更快。
1941年农历四月初八,冯国瑞先生以个人名义考察麦积山,稍后编写了《麦积山石窟志》一书刊印发行,拨开了遮盖在麦积山上空千年的晨雾,麦积山石窟迎来了曙光,并且在其后数年之间多次考察麦积山石窟,积极筹备建立“麦积山修建委员会”,多方呼吁筹集资金对石窟文物进行保护,是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的开拓者。
1952年9月,西北文化部组织了炳灵寺考察团,冯国瑞先生参加了此次考察。此次考察结束后,冯先生提议对麦积山石窟进行考察,遂于10月对麦积山石窟进行考察,考察团以常书鸿先生为团长,历时一个月。1953年9月,中央文化部组成了“麦积山石窟勘察团”,吴作人为团长。采用文字记录、临摹、摄影等手段全面地调查麦积山石窟。回京之后,发表了大量关于麦积山石窟的文章,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10月,在甘肃省文化局、天水地区行署等单位的协调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正式成立,归属天水行署文教科管理。初期的十年可以称为是简单看护时期,限于当时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栈道、寺院等进行局部的维护性修补。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名列其中。各种管理任务随之加重,经协调将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划归到甘肃省文化局管理,并请敦煌文物研究所调派专业人员任所长。自此,麦积山石窟进入专业管理时期。
20世纪60年代的工作主要是大规模地整理栈道,至1966年,除个别艰险位置外,大部分位置包括最高处的5窟至135窟的栈道(俗称天桥)已经架通。并且在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的支持下建立起了图书资料室,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得益于国家文物局的大力协助,成绩斐然。
麦积山石窟文物工作七十年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