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作者廣聞博記、涉獵甚廣,而本書則是作者獨闢蹊徑、精心挑選的個人書單,既剖析他人,也解析自己。對文本深入淺齣的解讀和分析,帶給讀者一場紙上的華麗冒險。本書讀來趣味盎然,又蘊含瞭豐富的思想,是一場精神的盛會與冒險。
內容簡介
《文字的城邦》是著名作傢祝勇的一部散文結集力作,寫作的時間跨度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差不多有20年。因此,作者自己說,編這本書是一次喚醒,或者一次漫長的迴聲。20年前的文字落在紙上,今日又重新檢視。
我們常說,寫作是一種冒險,那是因為我們將自己的年華、生命投入其中,很可能毫無意義,血本無歸。相比之下,閱讀則要輕鬆和幸福得多。作者說,他曾不止一次地希望自己能夠放下手中的筆,去作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但是,反過來想,閱讀同樣具有冒險性,如同卡爾維諾在《寒鼕夜行人》裏所寫的,在萬韆書海中選擇一本書,那也是一種偶然,那份偶然裏,都包含著種種不可預測的際遇。沒有人知道,齣發之後,自己會走齣多遠,抵達什麼地方。
作者簡介
祝勇,作傢、學者、紀錄片工作者,藝術學博士,現供職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學客座教授。曾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從事曆史研究,北京作傢協會理事,全國青聯第十屆委員。已齣版主要作品有:《舊宮殿》《血朝廷》《故宮的風花雪月》等,作品被收入《中國新文學大係》等多種選本。獲一、二屆郭沫若散文奬,第九屆十月文學奬,第三屆硃自清散文奬。擔任紀錄片《辛亥》《曆史的拐點》等總撰稿,先後榮獲第21屆中國電視星光奬,第25、26屆大眾電視金鷹奬優秀紀錄片奬、中國紀錄片學院奬、中國十佳紀錄片奬,香港無綫電視颱颱慶典禮具欣賞價值大奬,與《舌尖上的中國》並列獲得第18屆中國紀錄片年度特彆作品奬。
目錄
第一輯 一些人物
齣走與歸來
被歪麯的巴金
智慧的痛苦
存在的代價
答袁良駿先生書
從英雄話語到話語英雄
——“文革”中的劉心武
平靜的言說,不平靜的迴響
禁欲時期的愛情
第二輯 一些隨筆
蒼涼的迴眸
解讀曆史的另一種方法
穿越的可能性
榮譽光環下的陰影
你有權保持沉默
疼痛與快感
《紅色娘子軍》:對苦難的美化
哈維爾與昆德拉
沉入與潛齣
小說中的對話
碎片時代的學術
我與上海文藝齣版社
我寫《故宮的風花雪月》
第三輯 一些訪談
以筆為泉,以文潤魂
尋找自己的話語方式
——答張英問
閱讀的冒險曆程
——答《大連日報》記者問
中國作傢:誰能跨過世紀門檻
——答《羊城晚報》記者問
故宮是我畢生的寫作資源
——答《中華讀書報》記者問
小說傢就是魔法師
——《血朝廷》三人談
《辛亥年》的曆史迴聲
——答《文學報》記者問
曆史不是與現實無關的廢墟
——關於《辛亥年》的對話
一百年前的抉擇與一百年後的態度
——答《中國青年》記者問
棱鏡中的曆史
——曆史影像與曆史寫作三人談
所有習以為常的事物背後,都藏著一個曆史的入口
——答《北京晚報》記者問
我想生活在每一個朝代
——答《大連新商報》記者問
文學的故宮
——追憶《故宮的風花雪月》
故宮是一個與曆史相遇的地方
——答《深圳晚報》記者問
對中國古建築的精神分析
——答深圳《晶報》記者問
我的小宇宙
——《中國國傢天文》名人微訪談
第四輯 一些序言
《知識分子應該乾什麼》序
《重讀大師》序
《改寫記憶》自序
《你有權保持沉默》自序
《絕境的地圖》自序
《北京記憶》序
《生門》序
《人跡霜語錄》序
精彩書摘
自序
一場共同的冒險
一
本書中收選的篇目,大多是從以往齣版過的集子裏抽齣來的,隻有少數篇目,如談論劉心武的“文革”寫作那篇,還有一些對話、答記者問,是新補進的,從未收入過其他集子。那幾本舊集子包括:《禁欲時期的愛情》(中國文聯齣版社,1999年)、《你有權保持沉默》(大象齣版社,2001年)、《給墮落一個理由》(雲南人民齣版社,2002年)、《大師的傷口》(海豚齣版社,2012年)等,寫作的時間跨度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差不多有20年。因此,編這本書是一次喚醒,或者一次漫長的迴聲。20年前的文字落在紙上,今日重新檢視,我竟然是自己的讀者。
20年中,文字一點點擺脫幼稚粗陋,從這本書裏都看得齣痕跡。盡管編訂《祝勇作品係列》時,我本著去粗取精的精神,試圖對從前的粗淺文字盡可能地消贓滅跡,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曆程,每一段文字,都是那曆程的一部分。我們每每以“現在”的目光迴望“過去”,實際上“現在”也在不斷地消失,變成“過去”的一部分。生命的過程,就是將無數個“現在”變成“過去”的過程,或者說,所謂的“過去”,是由無數個曾經的“現在”組成的。誰能知道,20年後,我又如何看待今日的文字呢?這樣想著,自己就對自己多瞭幾分遷就和“寬容”,少瞭幾分悔其少作的惋惜。
二
我們常說,寫作是一種冒險,那是因為我們將自己的年華、生命投入其中,很可能毫無意義,血本無歸。相比之下,閱讀則要輕鬆和幸福得多。我不止一次地希望自己能夠放下手中的筆,去做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但是,閱讀同樣具有冒險性,如同卡爾維諾在《寒鼕夜行人》裏所寫的,在萬韆書海中選擇一本書,那也是一種偶然,那份偶然裏,都包含著種種不可預測的際遇。沒有人知道,齣發之後,自己會走齣多遠,抵達什麼地方。
我想起八年前,在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旁聽白先勇先生開設的昆麯課,看那些黑人女生輕扭腰肢、舞動水袖,真讓我産生恍惚感。我記得當時有位教師說,白先勇先生把種子撒下去,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結齣什麼果子——那些幽幽咽咽的唱腔、裊裊娜娜的身段,在文化生態迥異的土地上發酵之後,有朝一日會演變成一種什麼樣的藝術。就像一本書,在穿越漫長的時間和空間之後和一個人遭遇,進入他的內心,它就不再是原來的那本書瞭——它已經脫離瞭作者,變成閱讀者的一部分,變成他的道路和命運。
書會在不知不覺之中修改、甚至掌控一個人的命運,對此,那本書或許毫不知情。每個人的寫作史,都包含著他的私人閱讀史;每個人的寫作冒險,也都包含著他在閱讀上的曆險。每個人在精神上的來路——是荒僻小徑還是金光大道,都能從他的個人書單中,辨識齣端倪。
三
因此,這本書可以被稱作一部閱讀之書。閱讀彆人,也是閱讀自己。因為這本書中談論的20世紀知識分子,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另外一個自己,因為我們讀他們的書長大,他們就已經化成瞭我們的血肉和細胞,甚至長成瞭我們的某一個器官,決定著我們的趣味、欲望和內分泌。
以此來看這本書中涉及的知識分子,比如齣走的魯迅、歸來的瀋從文、被歪麯的巴金、迷失的舒蕪、“文革”中的劉心武,我們就會明白,他們也是攜帶著各自的閱讀史進入寫作的。就在前不久,同劉心武先生見麵,我還與他談到瞭“文革”後期的文學作品(如黎汝清的《萬山紅遍》)對他“文革”寫作的影響,這些影響後來又發生瞭反嚮的作用,纔有瞭《班主任》。於是,在個人閱讀史之外,我看到瞭一個更浩大的閱讀史,那是一場由無數人參與的共同冒險,一場不動聲色、又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這些時間不同、空間各異的人們通過閱讀彼此聯係、互動、糾纏、滲透,成為他人的一部分,同時也讓他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因為閱讀,每個人都不再是單純的自己,或者說,“自己”這個詞,在閱讀領域根本就不存在,盡管我們願意把那個經過瞭重新建構的人,仍舊稱作“自己”。
於是,在這本書編校完成的時刻,我發現瞭閱讀的秘密,即:每個人“自己”都有意無意尋找著“他者”,通過“他者”重新建構著自己。一個人要成為他自己,必須要從彆人的頭上飛越。無論他是否寫作,但是隻要他扭亮颱燈,掀動書頁,他就已經開始瞭一場遠行,並成為整個閱讀鏈條上的一部分。閱讀從來都不是個人事件,就像寫作一樣,我在本書中談及的那些文化人物,即是證明。
前言/序言
文字的城邦:飲風樓讀書記第二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