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培新 著
图书标签:
  • 美联储
  • 货币政策
  • 非常规政策
  • 量化宽松
  • 负利率
  • 前瞻性指引
  • 金融危机
  • 宏观经济
  • 经济学
  • 货币金融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4312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971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央行专家解读美联储货币政策,专业、丰富、深刻!
  该书读者对象是: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学等研究机构从事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研究的相关人员。

内容简介

  “大衰退”以来美联储的危机干预和经济复苏政策手段之多、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是全球货币政策实践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大大超出了美联储常规货币政策框架的范畴。美联储在非常时期的非常规政策框架具有诸多常规政策框架所不具备的特征。本书在分析美联储常规货币政策框架的基础上,对美联储的危机干预、经济复苏以及非常规政策退出的内在机理、政策框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对引入资产价格泡沫的货币政策框架作了前瞻性研究。
  研究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使我们对货币政策理念、决策、工具和传导等有系统性的认识,扩展、深化和丰富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

作者简介

  吴培新,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副研究员。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等领域的研究。近年在《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并执笔“动态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本轮美国经济复苏及其复苏的货币政策框架”等多个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金融学会重点课题。出版专著《美联储之非常道》(短文集)、《“大衰退”以来美联储的政策实践》。《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刊物匿名审稿人。

目录

【第一章】 美联储常规货币政策框架 /001
一、正常时期的政策决策机理 /004
(一)货币政策面临信息有限和引导市场预期的挑战 /004
(二)简单反馈式的决策模式 /005
(三)基于预测的决策模式 /006
(四)政策实践中的决策模式 /008
二、政策目标:价格稳定和就业最大化 /009
三、政策策略:先发制人、风险管理、沟通和渐进主义 /012
(一)先发制人 /012
(二)风险管理 /013
(三)沟通 /014
(四)渐进主义 /018
四、政策规则:泰勒规则 /023
五、政策手段: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024
(一)危机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 /024
(二)美联储控制联邦基金利率的工具 /025
六、政策传导:以联邦基金利率为中介变量 /029
【第二章】 美联储危机干预政策框架 /035
一、危机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和政策操作风险 /038
(一)危机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 /038
(二)危机时期的政策操作风险 /040
二、危机时期的政策决策机理 /045
三、政策目标:金融稳定 /048
四、政策策略:大胆、激进、先发制人 /052
五、政策手段:降低政策利率和提供流动性 /053
(一) 降低政策利率 /054
(二) 提供流动性 /054
六、政策传导:降低市场利率以稳定经济金融 /057
【第三章】 美联储经济复苏政策框架 /063
一、复苏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和政策操作风险 /066
(一) 复苏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 /066
(二) 复苏时期的货币政策操作风险 /069
二、复苏时期的政策决策机理 /070
三、政策目标:通胀预期稳定下的就业最大化 /073
(一) 明确双重目标数值 /075
(二) 以平衡方式实现双重目标,更加关注就业目标的实现 /077
(三)美联储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意义 /078
四、政策策略:过度宽松、稳定通胀预期及刺激房地产 /081
(一) 以过度宽松货币政策消除经济厚尾风险 /081
(二) 稳定通胀预期以增大短期政策刺激力度的空间 /082
(三) 刺激房地产复苏 /082
五、政策规则:最优控制和成本收益比较 /083
(一) 最优控制政策 /083
(二) 成本收益比较 /089
六、政策手段:资产负债表工具和利率前瞻性指引 /091
(一) 数 量 宽 松政策的理论基础及货币政策含义 /091
(二)期限延长计划的理论基础及货币政策含义 /095
(三)利率前瞻性指引的理论基础及货币政策含义 /095
七、政策沟通:自动稳定政策预期 /102
(一) 零利率前瞻性指引 /102
(二) 数量宽松政策的沟通 /103
八、政策传导:压低长期资产收益率以刺激经济 /104
(一)引导市场形成低利率预期以拉低长期利率 /105
(二) 扩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以增加货币供给 /108
(三)调整美联储资产构成以压低相应资产的长期收益率 /109
【第四章】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框架 /117
一、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和政策操作风险 /120
(一)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 /120
(二)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期的政策操作风险 /124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期美联储的政策决策机理 /127
(一) 以宽松政策促使低潜在增长率向历史均值回归 /127
(二) 以过度宽松政策防范经济下行风险 /128
三、政策目标:在实现价格目标的过程中改善就业 /129
(一) 以平衡方式实现双重目标:更加关注价格目标的实现 /129
(二) 劳 动 力 市场状况与通胀变化 /131
(三) 核心通胀、整体通胀与长期通胀预期 /132
(四) 通胀偏离因素分析 /134
(五) 在实现价格目标过程中改善就业 /136
四、政策策略:缓慢渐进和过度宽松 /138
(一) 缓慢渐进 /138
(二) 过度宽松 /140
五、政策手段:多政策工具组合 /141
(一) 加息 /141
(二) 为超额准备金付息 /142
(三) 隔夜逆回购协议便利 /144
(四) 减少准备金数量 /145
六、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原则和计划 /147
七、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进程 /149
【第 五 章】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未来政策框架前瞻 /159
一、现行货币政策框架难以应对金融失衡风险 /162
(一) 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在缺陷 /163
(二)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失衡的策略及其困境 /168
二、早期预警、“逆风而动”货币政策策略与金融稳定 /170
三、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与金融稳定 /172
(一) 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仍难以保证金融稳定 /173
(二) 欧央行以交叉检验的政策策略抑制金融失衡的形成 /177
四、宏观审慎政策与金融稳定 /179

前言/序言


《中央银行家的工具箱: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 本书并非聚焦于美联储的特定框架,而是深入剖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包括但不限于美联储,为应对经济衰退和稳定金融市场而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作原理。 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如调整政策利率)效力触及极限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家们被迫创新,发展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干预手段。这些政策,尽管在特定时期内被视为“非常规”,却已逐渐成为现代货币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央银行家的工具箱》将带领读者穿越这些复杂而深刻的政策变革,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实施细节以及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 本书核心内容包括: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缘起与演进: 追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后续经济挑战,阐释为何传统货币政策失效,促使央行转向非常规工具。我们将探讨量化宽松(QE)的兴起,以及其从一种应急手段逐渐演变为一种常态化政策选项的过程。 量化宽松(QE)的机制与影响: 深入解析QE的操作方式,包括央行如何大规模购买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等资产,从而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压低长期利率。本书将详细探讨QE如何通过资产价格渠道、信贷渠道和预期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并分析其在刺激投资、消费和抑制通缩方面的作用。 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的艺术: 理解央行如何通过清晰传达未来货币政策意图,来引导市场预期,稳定经济活动。本书将探讨不同类型的前瞻性指引,如基于时间的指引和基于经济状况的指引,分析其有效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例如如何确保指引的可信度。 负利率政策(Negative Interest Rate Policy, NIRP)的探索: 剖析一些央行为何会尝试将政策利率降至零以下,以及其理论基础和实际效果。我们将审视负利率政策如何激励银行将超额准备金存放在央行之外,从而鼓励贷款,以及其对储蓄、投资和汇率可能产生的复杂影响。 信贷宽松(Credit Easing)与定向工具: 区分QE和信贷宽松,重点介绍央行如何通过购买特定资产或向特定部门提供信贷支持,来解决市场失灵和信贷紧缩问题。本书将探讨一些央行在危机期间或之后推出的创新性工具,如资产购买计划(APP)的特定品种、担保贷款便利等。 非常规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副作用: 深入分析这些非常规政策在不同经济体中的具体传导路径,以及它们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和副作用。这包括资产泡沫的生成、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加剧、金融市场扭曲、以及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膨飞等问题。 央行沟通策略与市场预期管理: 强调在非常规政策环境下,央行与其沟通策略的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本书将探讨央行如何通过透明、一致和及时的沟通,来管理市场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并提升政策的有效性。 退出非常规政策的挑战与策略: 随着经济复苏,央行需要考虑如何有序退出这些非常规政策。本书将探讨缩减资产负债表(QT)、逐步提高政策利率等退出策略的复杂性,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市场反应和政策挑战。 全球视角下的比较分析: 将视野扩展至全球范围,对比不同央行在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时的差异和共通之处。通过比较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政策工具的适用性、有效性以及在特定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的表现。 未来展望与政策反思: 站在当下,审视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塑造现代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并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进行思考。本书将探讨非常规工具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常态”,以及央行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新挑战和需要发展的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家的工具箱》旨在为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框架。无论您是金融从业者、经济学者、政策制定者,还是关注经济走向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为您揭示央行如何在极端经济环境下,利用其“非常规”的工具,维护金融稳定,并努力引导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本书力求以清晰的语言、严谨的分析,为您呈现一个复杂而迷人的货币政策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过去十几年里,全球金融市场经历的种种动荡与复苏。从2008年次贷危机到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美联储总是在第一时间站出来,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工具来稳定市场、刺激经济。这些政策,如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QE),以及不断调整的利率预期,都远远超出了传统教科书中的描述。因此,“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提法,让我觉得这本书极有可能是一次对这些“非常规”操作背后逻辑的深度挖掘。我猜测,书中不仅仅会介绍QE、前瞻性指引等具体工具,更重要的是会探讨美联储是如何在一个不确定性极高、信息不对称严重的环境下,构建出一套能够应对危机的决策和操作体系。这个“框架”可能涉及到对经济风险的评估、政策目标的优先级排序、以及不同政策工具组合的有效性考量。我尤其好奇的是,在传统的“以利率为核心”的框架失效后,美联储是如何演变出新的“框架”来驾驭宏观经济的。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去理解这些政策的“艺术”而非仅仅是“科学”?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在极端情况下,美联储的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其背后的考量因素是什么,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

评分

看到《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书名,我立刻联想到过去十几年全球金融市场上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动作”。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量化宽松,到新冠疫情爆发后的快速反应,美联储总是在不断地挑战我们对货币政策的认知边界。书名中的“框架”一词,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来理解这些看似“非常规”的操作是如何被组织和整合的。我非常想知道,美联储是如何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挑战时,建立起一套灵活且有效的政策应对体系。这个“框架”可能不仅仅是对政策工具的罗列,更重要的是,它会探讨美联储在制定这些政策时的决策机制、风险评估标准,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政策来达到其宏观经济目标。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在传统货币政策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时,美联储的“非常规”之举是如何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我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这些非常规政策的内在逻辑、操作细节,以及它们对金融市场、通货膨胀和就业等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的长期影响。

评分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深入了解全球经济“心脏”跳动方式的强烈愿望。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其非常规操作,已经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书名中的“框架”一词,预示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各种非常规政策工具,如量化宽松(QE)、负利率的可能性、以及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等,而是更侧重于对这些工具背后所遵循的一套系统性思维和决策机制的深度剖析。我非常渴望知道,美联储是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的复杂经济环境中,构建出这样一套“非常规”的政策框架。这个框架是否包含了对经济风险的评估、政策目标的优先级排序,以及不同政策工具组合的协同作用?Furthermore,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当传统货币政策空间受到严重限制时,美联储的决策者是如何在这种“非常规”的状态下,去权衡利弊,做出那些影响深远的决定?我期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线索,让我能够理解美联储的“非常规”并非是临时的、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套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具有内在合理性的“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在当下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尤其是非常规政策,无疑是影响经济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一直对美联储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央行之一,在面临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挑战时,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规措施——比如量化宽松(QE)、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负利率(尽管美联储尚未实际采纳)等——的内在逻辑、操作细节以及对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深远影响充满了疑问。这本书名直接点出了“框架”二字,暗示其不仅仅是对这些政策工具的简单罗列,而更侧重于对这些政策背后的一套系统性思维、决策机制以及政策传导渠道的深入剖析。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美联储在设计和实施这些非常规工具时所考虑的宏观经济目标、权衡取舍,以及这些框架是如何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的调整和演变的。毕竟,理解这些“框架”比仅仅了解“工具”本身更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洞察美联储的决策艺术,预测未来政策走向,并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的运行脉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严谨的理论分析,辅以详实的案例研究,从而帮助读者构建一个清晰、全面的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认知体系。

评分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书名,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对书中可能揭示的美联储决策过程的“深层逻辑”感到好奇。在过去十几年中,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许多动荡,而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QE)、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等,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介绍这些政策工具本身,而是会深入探讨美联储是如何将这些工具纳入一个更广阔的“框架”之中。这个“框架”可能涉及到美联储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去设定政策目标,评估经济风险,并最终做出影响全球经济走向的决策。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解答我的一些困惑:例如,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如利率调整)的效用受到限制时,美联储是如何判断何时应该启用非常规工具,以及如何去设计这些工具以达到预期的效果?Furthermore,这个“框架”是否也包含了美联储在与市场进行沟通时的策略,以及如何利用预期管理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帮助我理解美联储的“非常规”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基于一套系统性的考量和不断演进的决策逻辑。

评分

当我看到《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书名时,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史无前例”的时刻。2008年的金融海啸,2020年的疫情突袭,美联储每次都祭出了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非常规”手段。这些手段,比如无限量的QE,负利率的讨论,以及五花八门的前瞻性指引,都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经济学的“实验室”。这本书名中“框架”二字,立刻吸引了我,因为我相信,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措施背后,一定存在一套不成文的、或者说正在形成的逻辑和体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我揭开这层面纱,理解美联储是如何在危机中摸索前行,如何调整其思维模式,从而建立起一套能够应对极端情况的“非常规政策框架”。这不仅仅是关于工具的使用,更是关于决策者在不确定性面前如何思考、如何权衡、如何创新。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美联储的“非常规”并非无迹可循,而是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演进逻辑?我渴望了解,在过去十多年的实践中,美联储是如何不断学习、适应,并最终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游戏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又如何反过来塑造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未来。

评分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书名,就像是一扇通往现代经济运行核心的窗户,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在当下这个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常常听到关于美联储的各种货币政策操作,但往往难以窥探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书名中的“框架”二字,预示着这本书将超越简单的政策工具介绍,而是着力于揭示美联储在制定和执行这些非常规政策时所遵循的一套系统性思考方式和操作体系。我非常好奇,这个“框架”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它是否包含了美联储在评估经济形势、预测未来走势、以及权衡不同政策选项时的核心原则? Furthermore,考虑到非常规政策往往是在传统工具失灵的情况下才被启用,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分析美联储是如何在不确定性极高、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去设计和实施那些具有突破性的政策工具?例如,量化宽松(QE)是如何被纳入整体政策目标,其规模和期限又是如何确定的?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又是如何被用作引导市场预期的有力武器?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我理解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过程,以及这些非常规政策是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并最终影响全球经济的。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当下这个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高度联动的时代,任何一个主要央行的政策变动都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而美联储作为全球最核心的央行之一,其货币政策更是备受瞩目。尤其是近十年来,我们目睹了美联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非常规”举措,从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QE)到灵活运用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这些操作无疑已经超出了传统货币政策的范畴。因此,这个书名所暗示的“框架”二字,让我期待书中能够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这些工具,更能揭示美联储在设计和执行这些非常规政策时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决策机制以及其背后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Furthermore,我非常好奇,在面临不同的经济冲击(如金融危机、疫情冲击、高通胀等)时,美联储的“非常规政策框架”是如何进行调整和演变的?这本书能否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政策工具是如何被整合进一个整体的政策组合,以期达到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并最终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构建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关于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认知体系。

评分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作为一名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浓厚兴趣。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而其非常规政策的推出和退出,更是引发了市场剧烈的波动。这本书名暗示着,它将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美联储的各种非常规工具,比如量化宽松(QE)、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等等,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探讨这些工具是如何被整合进一个完整的“框架”之中。这个“框架”可能包含了美联储在制定这些政策时的战略考量、风险管理机制,以及政策评估和调整的原则。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阐述,在传统货币政策空间受限的情况下,美联储是如何构建和优化其非常规政策组合,以期达到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胀等复杂目标。此外,书中对于“框架”的界定,是否也包含了美联储与市场沟通的策略,以及如何通过预期管理来影响经济行为?我希望能从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解答,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美联储的政策意图,并对未来的市场走向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评分

当我看到《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图景: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美联储如何以其独特的“框架”来应对各种挑战。尤其是“非常规”这三个字,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教科书中难以找到对应范例的政策操作,比如大规模的资产购买,以及对未来利率路径的模糊指引。这本书名所暗示的,不仅仅是对这些工具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对它们背后所遵循的“框架”的深入挖掘。我非常好奇,这个“框架”是如何在历次危机中不断被构建、调整和完善的?它是否包含了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一套衡量政策效果的指标,以及一套在极端情况下进行决策的原则?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并非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在复杂的经济现实中,通过一个结构性的“框架”来指导其行动。 furthermore,书中是否会探讨,在不同类型的经济冲击下,这个“框架”是如何被灵活运用的?例如,面对通缩压力和面对资产泡沫,美联储的非常规政策框架是否会有所侧重?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美联储的政策意图,并对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向有更清晰的预判。

评分

ok

评分

good book and high quality

评分

非常喜欢,多看书多学习

评分

挺好

评分

非常喜欢,多看书多学习

评分

ok

评分

读之作 爱不释手 太好看了

评分

非常喜欢,多看书多学习

评分

正版,京东有活动就买书已经成了习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