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如果没有经历过一些人和事,怎能理解“初”这个字。
1.人要活很多年后才知道感恩的,才知道万事万物包括投眼而来的翠色,附耳而至的清风,无一不是荣华的天宠,才知道生命中的每一霎时间都是向永恒借来的片羽,才知道胸襟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
2.爱一个人就是在他的头衔、地位、学历、经历、善行、劣迹之外,看出真正的他不过是个孩子--好孩子或坏孩子--所以疼了他。
如果不面临“失去”的惶恐,不像遭剥皮一般被活活剥下什么东西,也不会憬悟“曾经拥有的喜悦”。
就像身边“惹人烦的配偶,缠人的小孩,久病的父母”,“一旦无常,才知道因缘不易”。曾经被病魔折磨差点失去生命的张晓风,在经历了大病初愈后,才真正地知道每天能看着落闩的余晖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她终于领悟到,每个人只有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此才可以“享受”上帝创造的生命,而不是每天“忍受”生活。
张晓风
中国台湾作家,目前任教阳明大学。得过中国台湾中山、中国台湾文艺散文奖。
著有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玉想》《我知道你是谁》《星星都已经到齐了》等。
她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倒霉的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她更宁愿并且在“心中把玩不已的全是这些可爱的片段!这些从生活的渊泽里捞起来的种种不尽的可爱。”
一句好话
小时候过年,大人总要我们说吉祥话,但碌碌半生,竟有一天我也要教自己的孩子说吉祥话了,才蓦然警觉这世间好话是真有的,令人思之不尽,但却不是“升官”、“发财”、“添丁”这一类的,好话是什么呢?冬夜的晚上,从爆白果的馨香里,我有一句没一句地想起来了。
“你们爱吃肥肉,还是瘦肉?”
讲故事的是个年轻的女佣人名叫阿密,那一年我八岁,听善忘的她一遍遍重复讲这个她自己觉得非常好听的故事,不免烦腻,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人啦,欠人家钱,一直欠,欠到过年都没有还哩,因为没有钱还嘛。后来那个债主不高兴了,他不甘心,所以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就偷偷跑到欠钱的家里,躲在门口偷听,想知道他是真没有钱还是假没有钱,听到开饭了,那欠钱的说:
“今年过年,我们来大吃一顿,你们小孩子爱吃肥肉,还是瘦肉?”
(顺便插一句嘴,这是个老故事,那年头的肥肉瘦肉都是无上美味。)
那债主站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气得要死,心里想,你欠我钱,害我过年不方便,你们自己原来还有肥肉瘦肉拣着吃哩!他一气,就冲进屋里,要当面给他好看,等到跑到桌上一看,哪里有肉,只有一碗萝卜一碗番薯,欠钱的人站起来说,“没有办法,过年嘛,萝卜就算是肥肉,番薯就算是瘦肉,小孩子嘛!”
原来他们的肥肉就是白白的萝卜,瘦肉就是红红的番薯。他们是真穷啊,债主心软了,钱也不要了,跑回家去过年了。
许多年过去了,这个故事每到吃年夜饭时总会自动回到我的耳畔,分明已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老故事,但那个穷父亲的话多么好啊,难关要过,礼仪要守,钱却没有,但只要相恤相存,菜根也自有肥腴厚味吧!
在生命宴席极寒俭的时候,在关隘极窄极难过的时候,我仍要打起精神自己说:
“喂,你爱吃肥肉,还是瘦肉?”
“我喜欢跟你用同一个时间。”
他去欧洲开会,然后转美国,前后两个月才回家,我去机场接他,提醒他说:“把你的表拨回来吧,现在要用中国台湾时间了。”
他愣了一下,说:
“我的表一直是中国台湾时间啊!我根本没有拨过去!”
“那多不方便!”
“也没什么,留着中国台湾的时间我才知道你和小孩在干什么,我才能想象,现在你在吃饭,现在你在睡觉,现在你起来了……我喜欢跟你用同一个时间。”
他说那句话,算来已有十年了,却像一幅挂在门额的绣锦,鲜色的底子历经岁月,却仍然认得出是强旺的火。我和他,只不过是凡世中,平凡又平凡的男子和女子,注定是没有情节可述的人,但久别乍逢的淡淡一句话里,却也有我一生惊动不已,感念不尽的恩情。
“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
经过罗马的时候,一位新识不久的朋友执意要带我们去喝咖啡。
“很好喝的,喝了一辈子难忘!”
我们跟着他东抹西拐大街小巷地走,石块拼成的街道美丽繁复,走久了,让人会忘记目的地,竟以为自己是出来踏石块的。
忽然,一阵咖啡浓香侵袭过来,不用主人指引,自然知道咖啡店到了。
咖啡放在小白瓷杯里,白瓷很厚,和中国人爱用的薄瓷相比另有一番稳重笃实的感觉。店里的人都专心品咖啡,心无旁骛。
侍者从一个特殊的保暖器里为我们拿出杯子,我捧在手里,忍不住讶道:
“咦,这杯子本身就是热的哩!”
侍者转身,微微一躬,说:“女士,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
他的表情既不兴奋,也不骄矜,甚至连广告意味的夸大也没有,只是淡淡地在说一句天经地义的事而已。
是的,好咖啡总是应该斟在热杯子里的,凉杯子会把咖啡带凉了,香气想来就会蚀掉一些,其实好茶好酒不也都如此吗?
原来连“物”也是如此自矜自重的,庄子中的好鸟择枝而栖,西洋故事里的宝剑深契石中,等待大英雄来抽拔,都是一番万物的清贵,不肯轻易亵慢了自己。古代的禅师每从喝茶喂粥去感悟众生,不知道罗马街头那端咖啡的侍者也有什么要告诉我的,我多愿自己也是一份千研万磨后的香醇,并且慎重地斟在一只洁白温暖的厚瓷杯里,带动一个美丽的清晨。
“将来我们一起老。”
其实,那天的会议倒是很正经的,仿佛是有关学校的研究和发展之类的。
有位老师,站了起来,说:
“我们是个新学校,老师进来的时候都一样年轻,将来要老,我们就一起老了……”
我听了,简直是急痛攻心,赶紧别过头去,免得让别人看见的眼泪—从来没想到原来同事之间的萍水因缘也可以是这样的一生一世啊!学院里平日大家都忙,有的分析草药,有的解剖小狗,有的带学生做手术,有的正埋首典籍……研究范围相差既远,大家都不暇顾及别人,然而在一度一度的后山蝉鸣里,在一阵阵的上课钟声间,在满山台湾相思芬芳的韵律中,我们终将垂垂老去,一起交出我们的青春而老去。
“你长大了,要做人了!”
汪老师的家是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常去的,他们没有子女,我在那里从他读“花间词”,跟着他的笛子唱昆曲,并且还留下来吃温暖的羊肉涮锅……
大学毕业,我做了助教,依旧常去。有一次,为了买不起一本昂价的书便去找老师给我写张名片,想得到一点折扣优待。等名片写好了,我拿来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
“老师,你写错了,你怎么写‘兹介绍同事张晓风’,应该写‘学生张晓风’的呀!”
老师把名片接过来,看看我,缓缓地说:
“我没有写错,你不懂,就是要这样写的,你以前是我的学生,以后私底下也是,但现在我们在一所学校里,你是助教,我是教授,阶级虽不同却都是教员,我们不是同事是什么!你不要小孩子脾气不改,你现在长大了,要做人了,我把你写成同事是给你做脸,不然老是‘同学’、‘同学’的,你哪一天才成人?要记得,你长大了,要做人了!”
那天,我拿着老师的名片去买书,得到了满意的折扣,至于省掉了多少钱我早已忘记,但不能忘记的却是名片背后的那番话。直到那一刻,我才在老师的爱纵推重里知道自己是与学者同其尊与长者同其荣的,我也许看来不“像”老师的同事,却已的确“是”老师的同事了。竟有一句话使我一夕成长。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以让我驻足,那种素雅又不失力量的色彩搭配,以及简洁有力的书名,都隐隐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坚定的气质。我拿到它的时候,正值生活中的一个小小低谷,感觉很多事情都变得模糊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方向感。翻开第一页,并没有那种立刻振聋发聩的道理,而是娓娓道来的叙事,像是一位老友在身边轻声细语,分享着他的所思所想。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真诚,没有矫揉造作,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是平和地讲述着关于“初心”这个概念在人生旅途中的种种体现。它不像那些心灵鸡汤,让你在阅读时热血沸腾,过后却发现无从下手。相反,它更像是在你心湖中投入一颗小石子,激起的涟漪虽不惊涛骇浪,却能让你慢慢体会到水底的清澈。我常常会在某个午后,泡上一杯茶,坐在窗边,不带任何功利心地去阅读,感受那些文字在脑海中慢慢发酵,然后悄悄地在心里扎根。它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它点亮了我心中某个角落,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找回了那份最初的热情。
评分我本以为“初心”这个词,不过是那些泛滥的励志口号中的一个,充其量能带来片刻的感动。然而,《初心》这本书,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细腻和深刻,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它没有刻意去渲染宏大的理想,也没有描绘惊心动魄的奋斗史,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平凡生活中的点滴,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微小瞬间。作者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初心”如何在日常的琐碎中被磨砺、被稀释,又如何在不经意间被重新唤醒。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关于“坚持”的章节,它没有讲述那些一夜成名的传奇,而是通过一个普通人日复一日的耕耘,展现了“初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爆发性的,而是涓涓细流般的渗透,它告诉你,伟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藏在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坚持里。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整理自己混乱的思绪,作者的文字像一把温柔的梳子,一点点地梳理开我内心的纠结,让我看到了那些被现实尘埃所掩盖的,曾经最纯粹的渴望。它不是给你指明方向的地图,而是为你点亮心灯的火柴。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初心》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关于“初心”的论调比比皆是,我总觉得它们流于表面,缺乏真正触动人心的力量。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一股清流瞬间涌入心田。作者的文笔并不华丽,但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他没有用那些惊世骇俗的理论来“教育”读者,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来阐释“初心”的意义。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遥远的过去,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们共同勾勒出了“初心”的轮廓,让我们看到它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所展现出的不同形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选择”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给出非黑即白的判断,而是鼓励读者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勇敢地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即使那条路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只要它是源于内心的真实,就有着独特的价值。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初心”,不是一次性的宣言,而是一种贯穿生命始终的内在驱动力,它需要被呵护,被滋养,才能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始终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次意外的惊喜。我一直以为“初心”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去追寻。然而,《初心》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柔和的方式,将这个概念拉近了我的生活。它没有给我灌输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些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悟,让我重新认识了“初心”的本质。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初心”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那些我们最渴望去做的事情里,藏在那些让我们感到快乐的瞬间里。作者的笔触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失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矛盾的结合,让文字更具张力,也更引人深思。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放下”的论述,它告诉我,有时候,坚守初心并非一味地向前冲,而是学会适时地放下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让内心的声音更加清晰。这本书没有给我一套行动指南,但它却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又该如何去守护那份最初的热情。
评分在翻阅《初心》这本书之前,我对“初心”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一种理想化的层面,觉得它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闪光点,只存在于少数人的身上。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这个词的看法。它并没有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探讨“初心”,而是用一种平实的、充满温度的语言,讲述了“初心”如何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回归”的思考所打动,它让我意识到,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道路上,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而“初心”就像是一盏指引我们回家的灯塔。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时而带着哲思的深度,时而又充满人性的关怀,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思想的启迪,又能感受到情感的共鸣。这本书没有给我具体的答案,但它却给了我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的视角。它让我明白,追寻初心,并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保持那份纯粹和真诚,不忘来时的路。
评分很不错
评分好书推荐给大家
评分还不错……
评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
评分清新散文,文笔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好很好。
评分给小孩买的书,质量好物流快,买书一如既往选京东自营
评分值得够买,散文优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