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2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明清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戚继光可曾斩其子
戚继光(1528—1588)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将领,出身将门,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长期在山东、浙江一带担负抵御倭寇的重任。他从小亲睹倭寇对沿海人民的残酷蹂躏,对倭寇的野蛮行径充满刻骨仇恨,对人民的苦难怀着深深的同情,因此立下雄心壮志,要荡平倭寇,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他还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样的诗句,以此表达他非凡的抱负和坦荡的胸襟。
戚继光在抗倭过程中,以严于治军闻名。他经常以岳家军为榜样,对士兵进行军纪教育,一不准扰乱百姓,二要拼死杀敌,做保国安民的“赤子”。他坚持与部下同甘共苦,战士若在淋雨,他就决不肯进屋;战斗中他也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冲锋陷阵。这样,他的军队号令严,赏罚信,所向披靡,威震四方,倭寇一听到“戚家军”,便丧魂落魄。
这样的军队不是短时期能够训练成功,严明的军纪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戚继光为此付出的代价,恐怕也是难以估量的,浙江、福建一带就有着戚继光斩子的种种传说。
福建《仙游县志》记载:“戚公至莆田,将出师,烟雾四塞,其子印为先锋,勒马回,且求驻师,公怒其犯令,杀之。”年代比戚继光稍晚的沈德符也曾说:“戚继光之斩其子……此军法所不贷,不得已也。”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兵家类存目》著录了戚继光所撰的《纪效新书》,其提要曰:“第四篇中一条云,若犯军令,便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厥后竟以临阵回顾,斩其长子,可谓不愧所言矣。宜其所向有功也。”
至于戚印为什么会“临阵回顾”,也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戚印奉命出征,途中获知敌军数倍于己,恐寡不敌众,决定暂时回军。但临阵违令为戚继光所不能容许,因而被斩。有的说,戚印本来是奉命诈败诱敌,但临阵见形势大好,杀敌心切,不肯诈败,虽然打了个胜仗,却还是因违令被斩。还有人说,戚继光曾下令,战斗中不许回顾或退回,但在这次战斗中,戚继光因战马中流矢而落马,戚印担忧父亲的安危,回马探视,乱了行列,使战斗差一点失利,回营后戚继光依法斩子。
种种说法虽然不一,但在民间影响甚大。浙江临海市有纪念戚印的“太尉庙”,福建福清市还有“思儿亭”“相思岭”等古迹。可见,戚继光斩子之说颇有点深入人心。
但是,不少人对此提出异议,如郭沫若先生就认为“戚印的存在不免是有些问题”,这个传说是“后人所造 的”。否定说的主要依据是:首先,在正史中没有任何有关戚继光斩子的记录。《明史?戚继光传》曰:“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其中虽然说到戚继光“果毅过之”,但却毫无斩子的痕迹。其他如查继佐的《罪惟录》、董承诏的《戚大将军孟诸公小传》(戚继光晚年号孟诸)、汪道昆的《孟诸戚公墓志铭》等,对此事均无提及。
其次,此事与戚继光的《年谱》有颇多不合之处。戚继光的几个儿子在他死后二十五年的天启壬戌年(1622)编定了年谱,对戚继光的事几乎有闻必录,但却没有有关斩子的蛛丝马迹。更重要的是,从《年谱》中可以了解到,戚继光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与王氏结婚,时年十八岁。即使婚后立即得子,到他于嘉靖三十四年赴浙抗倭时其子也不会超过十六岁,十六岁即随父从军的可能性或许有,但担任先锋却不可能。再者,戚继光在他死前半年的时候,曾建立孝思祠,祀其历代祖妣。在他自撰的《祝文》中,有“今有五子一侄奉承蒸尝”一言。这“五子”是指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其中长子祚国于隆庆元年(1567)出生,正值戚继光在闽、浙的抗倭于嘉靖四十五年结束,也就是说,戚继光在南方抗倭的过程中是没有儿子的。这一点还可以找到一个佐证,即戚继光在福建抗倭时,曾于1563 年到兴化九鲤湖祈祷九鲤仙,祈祷的内容之一就是“续嗣之忧”,如果当时他已有可当先锋的长子戚印,自然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祈祷了。
此外,古人的姓名是很讲究排行的,而戚印的大名却与戚继光五子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毫不相干,这或许可以证明,戚印充其量是“戚继光初年的义子”而已。
戚继光究竟有没有斩子?其先决条件是他到底有没有“戚印”这个儿子?如果这个儿子都不存在,那么,斩子当然也就是子虚乌有的了。
很不错的书
评分好,好,好。
评分超喜欢,书正版。
评分超喜欢,书正版。
评分可以非常不错
评分虽然没有塑封倒是挺干净的页面,右下角稍微被压了点,其他都可以。
评分书不错,内容有意思,包装设计好看
评分内容好评,纸张差评,发白发青。
评分绥芬河关心过6说个话反反复复发短信的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明清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