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曲谱(套装共2册)

笛子曲谱(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蒋志超 编
图书标签:
  • 笛子
  • 乐谱
  • 中国传统乐器
  • 民乐
  • 教材
  • 练习
  • 入门
  • 演奏
  • 曲谱
  • 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201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9155
品牌:人民音乐出版社(PEOPLE’S MUSIC PIBLISHING HOUSE)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民族器乐曲博览独奏乐曲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0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1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笛子曲谱(套装共2册)》是按照《中国民族器乐曲博览·独奏乐曲》的编选原则,本着“尽可能使全国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优秀作品及流传较广的民间乐曲、传统乐曲都能入选”的主导思想编选的,共收入乐曲94首。共分三部分内容编排,即:一、传统乐曲部分;二、创作乐曲部分;三、重奏乐曲部分。
  第一部分选入传统乐曲33首。这些乐曲在流传的过程中,演奏家在演奏技法上往往加以变化来丰富乐曲,使之具有独特、浓郁的地方色彩及风格,而在主体结构上并无根本的改编,这类乐曲也归入这一部分,此类乐曲的署名为×××编曲(如冯子存的乐曲)。
  第二部分选入创作和改编的独奏曲56首。按照乐曲篇幅大小或大致的难易程度编排。其中大部分是音乐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曲目和文艺团体经常演奏以及流传于广大笛子爱好者中间的乐曲。
  第三部分选入重奏曲5首。笛子二重奏在形式及内容上都较为新颖。这里所选的几首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音乐形象生动,很有特点,演奏者和学习者通过演奏可体会重奏时互相配合的默契感、整体感。

目录

序言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 传统乐曲
1.放风筝
2.对花
3.闹花灯
4.小放牛
5.京剧流水板
6.欢乐歌
7.茉莉花
8.卖菜
9.喜相逢
10.五梆子
11.黄莺亮翅
12.柳青娘
13.山东小开门
14.画扇面
15.朝元歌
16.摘棉花
17.挂红灯
18.喜新婚
19.万年红
20.南绣荷包
21.行街
22.云庆
23.三六
24.梅花三弄
25.庆丰收
26.妆台秋思
27.西皮花板
28.八板
29.中花六板
30.二凡
31.三五七
32.鹧鸪飞
33.鹧鸪飞

第二部分 创作乐曲
34.我是一个兵
35.红领巾列车奔向北京
36.运肥忙
37.沂河欢歌
38.清泉话喜讯
39.扬鞭催马运粮忙
40.陕北好
41.枣园春色
42.赶路
43.黄河边的故事
44.油田的早晨
45.塔塔尔族舞曲
46.脚踏水车唱山歌
47.塞上铁骑
48.姑苏行
49.春到拉萨
50.和平鸽
51.欢乐的牧童
52.晚归
53.今昔
54.牧民新歌
55.春到湘江
56.山村迎亲人
57.喜看丰收景
58.收割
59.歌儿献给解放军
60.采茶忙
61.婺江风光
62.水乡船歌
63.下乡
64.忆歌
65.荫中鸟
66.水乡丰收人欢畅
67.阿里山,你可听到我的笛声
68.牧笛
69.草原巡逻兵
70.帕米尔的春天
71.帕米尔的春天
72.阳光照耀着帕米尔
73.大青山下
74.沂蒙山歌
75.节日
76.乡歌
77.向往
78.小八路勇闯封锁线
79.早晨
80.花泣
81..秦川抒怀
82.秦川情
83.幽兰逢春
84.秋湖月夜
85.萨玛哈之舞
86.秋蝶恋花
87.阿诗玛叙事诗
88.刘胡兰之歌(笛子协奏曲主旋律谱)
89.走西口(笛子协奏曲主旋律谱)

第三部分 重奏曲
90.牧场欢歌
91.野营路上
92.喜讯传来乐开怀
93.顶嘴
94.双合凤

常用演奏符号说明
曲且索引
后记

前言/序言


古典文学名著赏析与研究 一、 《红楼梦》的深度解读:一部时代的缩影 本书旨在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进行一次全面的、多维度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关注曹雪芹笔下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更深入探讨小说中蕴含的深刻社会批判、复杂的人性描摹以及精妙的哲学思想。 1. 文本细读与主题挖掘: 我们将逐章、逐回地细致梳理文本细节,揭示那些常常被忽略的伏笔与象征。从“太虚幻境”的谶语布局到大观园中人物群像的命运轨迹,本书力求还原曹雪芹构建的那个精致而又悲凉的“大观园世界”。重点分析“情”与“空”、“真”与“幻”的核心主题,探讨小说中蕴含的佛教、道家思想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2. 人物塑造的艺术高峰: 林黛玉的敏感与才情、薛宝钗的圆融与克制、贾宝玉的叛逆与痴情,构成了古典小说人物谱系中最复杂而迷人的篇章。本书将运用现代心理学视角与传统文学批评方法,解析主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行为动机及其在家族结构中的象征意义。特别关注丫鬟群体,如晴雯、袭人、平儿等,她们在权力结构中的挣扎与智慧,展现了更广阔的社会侧面。 3. 诗词曲赋的文学价值: 《红楼梦》中穿插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文本不仅是情节的推进器,更是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写照。本书将对这些诗词进行专门的研究,分析其格律、意境、用典,并探讨它们在叙事结构中的功能,阐明“诗为心声”的艺术手法。 4. 版本流变与校注: 简要概述《红楼梦》从早期抄本(如庚辰本、己卯本)到程高本之间的版本差异,探讨校注工作对理解原貌的重要性。帮助读者建立对这部经典文本流变的基本认知。 二、 唐诗宋词的意境与流派研究 本部分聚焦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黄金时代,深入考察唐代近体诗与宋代词在艺术形式、审美取向及时代精神上的独特贡献。 1. 唐诗的盛世气象与盛衰演变: 初唐与盛唐的开拓: 追溯自初唐“初唐四杰”到盛唐“双子星”——李白与杜甫的创作历程。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对自由的无畏追求,与杜甫诗歌中“诗史”的现实关怀、对民间疾苦的深沉同情形成鲜明对比。 中晚唐的转向: 分析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及其通俗易懂的风格,以及晚唐诗人如李商隐、杜牧在唯美、朦胧意境上的探索,探讨安史之乱前后诗歌主题和情感基调的变化。 格律的精研: 详细解析近体诗(五绝、七律)的格律要求、对仗、平仄,并辅以具体范例进行赏析,理解格律对诗歌意境凝练的贡献。 2. 宋词的婉约与豪放: 宋代是词这一文学体裁成熟并达到顶峰的时期。 婉约派的精微: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探讨宋词如何将闺阁情思、离愁别绪表现得细腻入微,分析其长短句的音乐性和抒情深度。 豪放派的气魄: 重点研究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作。苏轼的旷达与哲思,如何将个体的情感融入对宇宙人生的宏大思考;辛弃疾的爱国热情与壮志难酬的悲愤,如何通过“以文为词”的手法在词中展现磅礴气势。 词牌的差异性: 选取几个重要的词牌(如《沁园春》《水调歌头》《雨霖铃》),对比不同词牌在音韵节奏上对词人表达主题的制约与启发。 三、 魏晋风度与玄学思潮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目光投向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思想与文化转向,解析“竹林七贤”等群体对后世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1. 玄学的兴起与“名教与自然”的冲突: 探讨老庄思想在魏晋时期的复兴,如何与儒家正统思想产生张力。分析“言意之辨”在当时的哲学讨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王弼、何晏等对《老子》《易经》的诠释。 2. “竹林七贤”的放逸与反抗: 以嵇康、阮籍为核心,研究他们如何通过佯狂、饮酒、弹琴等行为,表达对当时政治高压和虚伪礼教的不满。分析他们的文学创作(如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中蕴含的个体觉醒意识。 3. 魏晋风度的人格魅力: “魏晋风度”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时尚,更是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下知识分子应对危机的生存哲学。本书将解析“清谈”的本质,以及这种崇尚自然、率真洒脱的气质如何渗透到书法、绘画、文学等各个艺术领域,为后世文人树立了标杆。 四、 散文的审美拓展:从游记到哲思 本部分将对中国近现代散文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地域书写和个人哲理思辨的融合。 1. 山水游记的转型: 分析从古代志怪、山水游记到近代游记的演变。重点研读徐霞客的博物精神与严谨记录,以及近代作家如何将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山水描摹之中,使游记成为抒发个体心绪的载体。 2. 现代哲理散文的构建: 探讨朱自清、梁实秋等作家如何将生活观察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形成了既有画面感又具思辨深度的现代散文风格。分析他们的语言艺术:如何用平实、克制的笔调阐释复杂的生命主题。 3. 杂文的力量: 简要介绍杂文在社会批判和思想启蒙中的作用,分析鲁迅、周作人等人的杂文风格特点,探讨其作为“匕首”和“投枪”的社会功能,以及其艺术上的讽刺、幽默与冷静叙事技巧。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文学史中几个关键时期的重要体裁和核心思想,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具有学术深度的文学鉴赏框架,适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和文学研究者深入研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笛子曲谱》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个“老玩伴”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接触笛子多年,算得上是有些年头了,也收藏了不少零散的乐谱,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就像拼图一样,总是缺了几块关键的。这次入手这套书,完全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简直是挖到了宝藏!第二册的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它深入挖掘了许多高难度的技巧和不为人知的演奏秘诀,比如那些极具挑战性的滑音、花舌,以及如何通过精准的力度控制来表现乐曲的层次感。我一直都在追求一种更富有表现力的演奏风格,这本书里的示范曲和讲解,正好解决了我的困惑。书里对一些著名曲目的解析,让我看到了作者在音乐理解上的深度,他不仅仅是给出乐谱,更是通过对乐曲情感、意境的剖析,引导演奏者如何去“唱”出笛子的灵魂。我尝试着吹奏了几首里面的“压箱底”的曲子,那种感觉,仿佛每一个音符都活了起来,充满了生命力。我之前因为某些技术瓶颈而停滞不前,但读了这本书,我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对笛子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乐谱本身,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考音乐、演奏音乐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给了我一个惊喜!我一直以来都对笛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一套系统、全面的教材。市面上的曲谱鱼龙混杂,要么太浅显,要么太高深,很难找到适合我这样有一定基础但想深入学习的爱好者。收到这套《笛子曲谱》,我简直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第一册的内容简直太丰富了!从基础的指法练习,到各种常见乐曲的演绎,几乎涵盖了我所能想到的所有需求。特别是那些经典民歌的改编,既保留了原曲的韵味,又加入了巧妙的笛子演奏技巧,让我耳目一新。我最喜欢的是里面关于气息控制和音色变化的讲解,非常细致,配合着谱例,我感觉自己的演奏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我尝试着吹奏了几首曲子,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以前觉得很难把握的乐句,现在似乎也变得游刃有余了。而且,书中的排版和设计也很用心,乐谱清晰易读,注释也很到位,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我特别欣赏的是,这套书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特定流派,而是广纳博采,包含了各种风格的曲目,这对于拓宽我的音乐视野非常有帮助。我甚至觉得,如果一个人能把这套书里的曲子都熟练掌握,那在笛子演奏方面,绝对算得上是炉火纯青了!

评分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对各种乐器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而笛子那悠扬婉转的音色,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零散的笛子乐谱,但总觉得不够系统,缺乏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这套《笛子曲谱》的出现,可以说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我尤其欣赏这套书在入门引导方面的周全考虑。第一册的内容,从最基础的持笛、口型,到最基本的指法练习,都讲解得非常细致,而且配合了大量清晰的插图,让我这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笛子的人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的一些练习曲,设计得既有针对性,又不会过于枯燥,让我能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的乐趣。我按照书中的指导,一步步地练习,感觉自己的手指越来越灵活,气息也越来越稳定。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收录了一些非常优美的入门级乐曲,让我很快就能体验到吹奏出完整旋律的成就感。这套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而细致地引导着我走进笛子音乐的世界。我感觉自己很快就能掌握一些简单的曲子,向更复杂的音乐迈进。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人,而笛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自然是我心中的挚爱。这套《笛子曲谱》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宝藏”。收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书中的曲目选择非常独到,涵盖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经典笛子名曲,既有北方粗犷豪放的乐曲,也有南方委婉细腻的旋律。我尤其喜欢那些描述山水风情、民俗生活的曲子,仿佛能通过笛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民的热情。书中的配乐注释非常到位,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或典故都有详细的解释,这让我这个对古典文化了解不多的人也能够轻松理解曲子的内涵。我尝试着吹奏了几首,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演奏音符,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与先贤沟通。这套书让我对笛子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技巧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传承。它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者,我将把这本书作为我学习笛子、感悟文化的重要指南。

评分

我是一名音乐院校的学生,主修的是民族器乐,虽然平时接触的曲谱不少,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感到意犹未尽,尤其是在寻找一些具有深度和研究价值的笛子曲谱时。这套《笛子曲谱》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惊喜的学术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曲谱集,更像是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在编排上,可以看到作者在曲目选择上的严谨和用心,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珍品。更重要的是,书中对每一首曲目的背景介绍、创作意图,以及演奏上的注意事项都做了详尽的阐述,这些信息对于深入理解作品、提升演奏的艺术性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古曲的解读,它在尊重传统演奏技法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音乐理论的视角,使得古老的旋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去处理一些复杂的乐句,发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彻,演奏上也更加得心应手。这本书不仅能够满足我日常的练习需求,更能够为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深入钻研的典籍。

评分

OK

评分

OK

评分

OK

评分

OK

评分

OK

评分

OK

评分

OK

评分

OK

评分

OK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