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止庵先生的书话随笔在读书界拥有口碑,本书是其代表作。
止庵先生对周作人、鲁迅、废名、钱锺书、博尔赫斯、安德列耶夫、川端康成等大家名作进行别样解读,深具理趣。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散文名家止庵先生的书话随笔集,展示了作者多年来读书与写作的经验,涉猎贯穿古今,融汇中外,所论遍及周作人、废名、钱锺书、博尔赫斯、川端康成等海内外大家作品,说文论理富含思辨,闲笔漫谈遂破旧窠,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散文研读的新思路。
作者简介
止庵,本名王进文,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传记、随笔作家,有《惜别》《周作人传》《神拳考》《樗下读庄》《插花地册子》《风月好谈》《向隅编》《罔两编》等二十余种著作,并编订鲁迅、周作人、张爱玲等的作品。
精彩书评
我与文学打交道已超过四十年,写这路文章也有二十五年了,并无足以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此其一;对此了然于心,而且并不讳言,此其二;所写文章,大多是对世间的好作品——尤其是对心甘情愿承认写不出来的好作品——的礼赞,此其三。末了一项尤非易事,因为须得分辨何者为好,何者为坏,不致混淆是非,乃至以次充好。这既关乎眼力,又关乎良心;反观自己,于前者不敢妄自菲薄,于后者却是问心无愧。
——止庵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乃是从旁观者立场讲的,若当局者未必觉得自己迷也。世间万事莫不是个局,什么意义都是要有前提的,否则万事皆休,意义一概成了无意义。所以很怕就是局外人,他很好缄口不言,一说便都成了消解。消解现在是时髦话,恐怕只有这里才道着要害所在。建构总是单方向的,很多只能加上与之针锋相对的那个方向;而消解是无限的。也就是说,局外人几乎可以站在任何立场说话。
——《局外人与局》
孤独其实有两种。譬如乘车,有个人没挤上去,有个人自己下来了。都可以说是孤独,但是其一惶然而其一坦然。
——《谈孤独》
我们好像总是纠缠在某种历史情结之中。我甚至想,也许可以简单地把一部历史划分为“形成情结”和“情结”这么两类时期。往往要等到新的历史情结形成了,我们旧的情结才告完结。
——《历史情结与情结之外》
一句话说出来是一回事,说出来被大家听进去又是一回事。我向来认为作者乃是读者之一,他写的是他也是别人想要读的东西。智慧属于个人,又不属于个人。“历史的局限性”这句话其实是用来说现实的。
——《旁观者之一瞥》
目录
卷一
就文论文谈胡适
关于钱玄同
《自己的园地》
《废名文集》序
《阿赖耶识论》
真正的书话
读《台静农散文选》
读《钱锺书散文》
谈才子文章
再谈张中行
关于有感而发
“初冬的朝颜”
谈游记
谈传记
关于情书
卷二
博尔赫斯与我
川端文学之美
疯狂及其他
爱情小说
写小说的诗人
喜剧作家
距离或绝望
一支没有射击的枪
局外人与局
谈孤独
神来之笔
卷三
庄子与《庄子》
旧文今读
另外一个鲁迅
关于《艺术与生活》
《苦雨斋译丛》总序
周作人与《太阳的季节》
《知堂杂诗抄》补遗
废名佚文考
《诗经别裁》跋
被颠倒的解构
历史情结与情结之外
作为话题的陈寅恪
有是事说是事
旁观者之一瞥
俄罗斯情结及其他
卷四
《俯仰集》序
《俯仰集》后记
《落枕集》序
读书二十年
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莫扎特与我
寄河南
“悲观的理想主义者”
后记
后记之后记
精彩书摘
《六丑笔记》:
关于钱玄同我们应该有一部《钱玄同全集》。这将大有裨益于我们的思想史研究和学术史研究,而且对今后这两方面的发展也能有所帮助。就我个人而言,其实还有一点自私的理由:我真的很想读,这样则可以方便许多。讲到我对钱氏的兴趣,除了上面说的,还在于其文章本身,我觉得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史上无论如何也是自成一家的。遗憾的是这些文章从来不曾收集过。我自打生了一个喜欢的念头,就没少花功夫翻找当年的报纸杂志,虽然遗漏甚多,可是说几句闲话总是可以的了。
一言以蔽之,钱玄同的思想是“激烈”,他的文章则是“率真”。而这两者都有个底子,或者说是有所依靠,即作者原来是一位功底深厚、创见卓越的学问大家。晚年时他在《我对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中总结说:“我所做的事是关于国语与国音的,我所研究的学问是‘经学’与‘小学’,我反对的是遗老,遗少,旧戏,读经,新旧各种‘八股’,他们所谓‘正体字’,辫子,小脚,……二十年来如一日,即今后亦可预先断定,还是如此。”这里不谈钱玄同在思想革命上的功绩,只指出一点,就是他谈论的思想方面的话题几乎都是在他的学术研究里生了根的。而他写起文章一向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甚至阵前叫骂(如有名的“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也无不可,但是我们读来却从来不觉得粗鄙浅露,反而别有韵味,这是很奇怪的事情。这也正是新文学运动开始前后那一代作家所特别有的本事,后来的效颦者怎么也学不像,乃至一学就成为恶札了。钱玄同说:“老老实实讲话,最佳。”(《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此语原本不是随便说的,换个人“老老实实讲话”试试看,大概就未必“最佳”。这使我想起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所说“文以气为主”,似乎过于玄虚,但也许正可以用来说明钱玄同一派文章,盖学问成就即是他文章(思想亦然)里的“气”也。一来因此看得透,二来落笔放得开,他很有那份自信。这不是后来所谓“学者”那种摆架子,那还是被拘束了;对钱玄同来说正相反,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我想这正是从其学问成就升华来的。所以我们先得说他学问做到家了,然后再说他文章做到家了。不妨从钱氏《国语罗马字》一文里引一节为例:“古代的野蛮人,因为知识蒙昧的缘故,不会分析音素,制造音标,只好要说太阳,就画太阳;要说乌龟,就画乌龟;要说‘歇脚’,就画一个人靠在树底下(休字):要说‘下山’,就画两只脚向下,而旁边再画一座山(降字);要说‘看见’,就在身体之上画一只大眼睛(兄字);要说‘救人’,就画一个人掉在坑里,两只手拉他出来(丞字,即拯);这就是所谓‘象形’‘指事’‘会意’之类。这种文字,不但难写,也造不多,而且给事物的形状束缚了,既不便于移作别用,又不易于改变一部分,只合给野蛮时代的独夫民贼们下上谕,出告示而已。到了社会上有了学术思想,著书立说者逐渐加多,这种野蛮的文字早就不能适用了,所以有所谓‘形声’‘转注’‘假借’种种的方法,把事物的图画渐渐变成声音的符号。既然把文字看做声音的符号,自然‘乌龟’的符号用不着像乌龟,‘看见’的符号也无须有狠明白的一只大眼睛;质而言之,便是字形没有表示意义的必要而有表示声音的必要,没有求像的必要而有求简的必要。由写本字到了写假借字,是弃义主音的证据;由写古文到了写草书,是舍像趋简的证据。”这么一个枯燥而又严重的话题,被他说得如此清晰透彻,活灵活现,真是举重若轻的功夫。当然文章对于钱玄同来说始终只是第二义的,他毕生都在思考,发现,至于写不写在纸上在他本无所谓。他是有名的“述而不作”的人物,胡适尝批评是“议论多而成功少”,他自己则更正为:“岂但少也,简直是议论多而成功无。”他的不写文章与写文章其实有一点是相通的。以“述而不作”而“作”,则一方面是不能不“作”,要说的真有分量;一方面并没有把“作”当成多么隆重的行为,只是“老老实实讲话”。“气”如果有这个东西,就不是装出来的;摆架子或作态者不是被学问之事吓唬住了,就是被文章之事吓唬住了。相比之下,最可望而不可及的是那份底蕴,那份态度。这才叫作“文如其人”。钱玄同激烈、率真,我还想说他潇洒、亲切。现在大家都讲文章是本色的好,其实本色的文章最难,难不在文章本身,难在写文章的那个人。
一九九八年十月八日
……
前言/序言
六丑笔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