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艺术爱好者,对艺术史感兴趣的人,博物学爱好者 传统的艺术史读物注重发现作品的象征意义,本书则标新立异,通过跨领域研究,敏锐捕捉作品所反映的西欧北美饮食、烹饪历史沿革,值得那些对西欧北美饮食传统感兴趣的饕客们细细研读,在有关食物的艺术作品的大海里畅游。
内容简介
本书对文艺复兴早期以来欧洲及美国绘画作品中的食物题材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肯尼思?本迪纳将食物画看成自成一体的艺术流派,记叙了它独特的发展过程。他重新审视了一些著名艺术作品,其中既有勃鲁盖尔、伦勃朗、夏尔丹、马奈、沃霍尔等大家手笔,也有一些名气不大的画家的作品。彰显了十六世纪出现食物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调了十七世纪荷兰作品在食物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肯尼思·本迪纳,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艺术史教授。除本书外,还著有《维多利亚绘画简史》(Introduction to Victorian Painting, 1985)和《福特·马多克斯·布朗的艺术》(Ford Madox Brown, 1998)。
谭清,博士毕业于美国奥克兰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在研项目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与研究实践”。主要研究兴趣在于英语写作、美国文学评论等领域。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市场
第二章 做饭
第三章 进餐
第四章 装饰与象征食物画
附录 插图索引(中英文对照)
前言/序言
引 言
“正餐之后没上奶酪,犹如美女失明而令人遗憾”。这是法国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在《味觉生理学》(1825)一书中说的第十四条格言。寥寥十数字,奶酪可能具有的辅助消化的作用、正餐上菜的程序、人们对美好事物残缺的恐惧、视觉盛宴与味觉饕餮的联系以及美食享受与美色愉悦的结合等等主题都悉数网罗其中。《味觉生理学》是一本有关饮食的思想录。作者应用营养学、哲学以及个人体验来分析餐桌美味。尽管布里亚·萨瓦兰趣味横生而又有几分傲慢的文风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但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之广、行文之简约流畅却是后人可以学习借
鉴的。本书仅以区区数页就涵盖了与食物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主题。当然,本书探讨的是15 世纪以来绘画中出现的食物以及食物画的历史。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烹饪的读物,不如说是一本有关艺术的书籍。
本书探讨了从自信的文艺复兴时期到尖锐的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艺术。在这一时期,绘画中的食物形象大多代表着对物欲的满足。20 世纪60 年代的波普艺术开始嘲讽食物的这种安抚作用,70 年代以后的后现代艺术家们继续着这一批判。不过,本书中呈现的大部分食物画作表达的还是有关生理满足的题材,而这种感官享受也正是本书的主题。
本书的章节按照食物从食品供应商到肠胃系统再到其“五谷轮回之所”的顺序编排。第一章讨论有关食物集散与销售题材的作品;第二章是关于食物的烹饪题材;第三章关于餐桌上的食物;第四章讨论食物的象征和装饰意义。每一章都尽量按照作品的年代顺序进行编排,当然有时候为了强调某一主题或为了说明某一问题,也会打破这种顺序。
本书不是以艺术家为中心来对大师们有关食物的作品进行审视,而是着重探讨以盛宴、死亡的动物、水果以及银质餐具为题材的画作所表现的思想,有时甚至要挖掘隐含在作品中的模糊不清的思想。然而,画面中的形象远比餐饮和烹饪方法的历史变化来得重要。本书以画作本身为出发点,考察人们的饮食习惯、阶层差别、新发现的食物、作品与文学的关联以及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宗教信仰和医学观念,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画面的理解。当然,本书并非人为地把一些毫不相关
的作品拼凑在一起,如果那样的话就成了为研究这些作品的社会背景寻找借口罢了。本书对作品的划分有着真实的历史基础。当然,这种划分有别于以往西方艺术史的分类方法。
食物画的形成和发展自成一体,与艺术史的发展相伴随行。后来创作的食物形象既与早先的作品遥相呼应,又根据各自的社会背景做了相应的改进。但是,自始至终,它们都没有偏离对食物进行描绘这一主题的特殊的历史主线。当然,几个世纪以来,有关耶稣受难、王者的肖像、战争场景等等主题的作品也莫不如此。不过进行分类研究时,那些作品的深刻含义更鲜明,时代特征也更明显,因为反映这类主题的变化因素更明显了。至于有关食物的绘画,直到17 世纪荷兰的艺术
家们创作了食物形象的关键要素,早期食物画的重要性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他们的创作就是在这些早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其后的画家创作与食物有关的作品时,又常常回顾17 世纪荷兰共和国的作品,从中寻找方向、思想以及适当的表现形式。
虽然很早以前人们就把特定种类的食物当做族群认同的标志,但是,二百多年来,艺术史有关餐饮的绘画除了荷兰菜以外别无他物。意大利几乎没人画过意大利通心粉,法国人也几乎没画过他们的浓汁杂鱼汤或红酒炖牛肉,在20 世纪60 年代以前,美国表现热狗的画作也是少之又少。多数时候,荷兰食物画的传统统治着民族主义或地方主义的口味。然而,某些与食物有关的主题——譬如茶会和餐馆的场景等等——并未从荷兰巴洛克作品中寻找固定的模式加以仿效。即便是亨
利·马蒂斯这样从17 世纪盛极一时的荷兰食物画中吸取了大量营养的20 世纪的艺术家,也同样参考了许多其他种类的食物画,如保罗·塞尚的作品等等。食物画的历史不仅仅局限于17 世纪的艺术,本书的主旨也不只是确认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是对与食物有关的绘画进行全面综合地描述,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画面构图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
尽管本书介绍了理解食物画的一些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提出的拜物主义和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观点,但是,教条主义的判断和不切实际的论述是笔者所要力图避免的。一天早上,当笔者在阿姆斯特丹排队等候进入瑞杰克斯国立博物馆时,排在前边的那个人体重至少在130 公斤以上。此时此刻,笔者不禁想到,一些艺术史家从当代具有象征意义的书籍铭文中找到大量佐证,认为17 世纪有关食物的静物绘画对世俗的享乐持谴责的态度,其观点一定是言之有据的。这就是所谓的劝世主题。大量的食物象征着物质生活的虚幻性。我心中暗想,说不定稍后在博物馆还会碰到那个胖家伙。果不其然,很快我就看到他在仔细研究展出作品所表现的各种食物:鱼、火腿、馅饼、葡萄、褪了毛的鹅、香肠、白菜、柠檬、苹果、梨、啤酒、红酒、盐以及价格昂贵的调味品等等。不知不觉中,他的手指不再指指点点,嘴巴却开始香甜地咂吧起来。假如画家和他们的资助人的初衷是为了批评和贬抑来自味蕾和胃的肉欲的享乐,那么很显然,他们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至少是没有认识到道德理想背后诱人的现实的味道。对此,本书持开放宽容的态度。
绘画中的食物:从文艺复兴到当代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